clover2011
1、“六步教学法” 凸显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更多地注重教师如何教,把教师放在一个主体的位置去构建教学方法。因此,在这种思维约束下,学生成为了为老师的“教”的对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制约下,学生的思维围着老师转,甚至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结论都必须想方设法向老师所期待的结论靠拢。因此在教师的意识中,能够准确回答出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记住老师教给的现成结论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魏书生提出的“六步教学法”更多地是从如何让学生学好、如何让学生会学、怎样让学生乐学这样的角度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形成。同时,是从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角度建构起自己的操作内容的。不仅仅关注优秀学生,班级学困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显著的关注。学困生也从自身现实的学习状况出发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困生掌握学科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是“六步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最具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2、“六步教学法”反应了教学过程定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从“六步教学法”组成成分与操作过程上看,师生处于相互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着发言的主动权,学生可以否定老师的想法。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正是由于老师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表现的空间,展示自我才能的自由环境,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教师的作用仅仅是进行方法的引导,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了疑难问题。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对教师活动时间进行了必要的约定,这避免了教师唱主角,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空间去表现自己,在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会提出教师所难以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无论如何都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探究问题的深度、广度都会伴随着模式与方法的实现而进行新的思考、新的学习、新的关注。引领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日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这就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探求知识、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是在实施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实现的。3、“六步教学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学习最高境界的要求。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提出的。可以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学会”;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习欲望基础上的“乐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成员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六步教学法”实施是在学生了解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发扬合作的精神,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最终达成学生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同学间、师生间进入讨论,学生间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决。这一过程充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六步教学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具体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嘻哈精神9999
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在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驱动为主导,以企业岗位需求为载体,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行动领域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该课程领域的开发思路与实施,课程整体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电梯安装与调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电梯安装与调试课程是电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考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作业人员)的必备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电梯安装与调试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首选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电梯联系紧密。按照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推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工程实例项目,将课程知识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贯穿起来,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实践,使学生具备解决第一线实践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项目的开发,是在分析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教学目标直接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对于一门课的教学,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单元两个层面来展开。要从各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整体优化。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程围绕电梯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工作过程,设置了10个教学情境,在资讯、分析、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的学习情境教学组织中,逐渐培养了学生作为工作者的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六步实施法
1.资讯
教师通过世界大学城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导轨安装的任务,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动画课件了解导轨安装全过程。让学生明白该项目在电梯企业中的实际安装方法,做这个项目有何意义,然后再认真阅读教师给学生的实训指导书中导轨安装的资料,这样,从很大程度上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
根据项目相关的知识点,以课件讲授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掌握。讲解完成后,同样可以播放导轨安装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安装的顺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参与进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讨论导轨安装的步骤。学生接受项目任务,并按照项目的控制要求自行分析思考安装方案,然后小组6人讨论各自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项目教学中的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
3.决策
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左右,每个小组自己推选一位队长。队长根据这个项目分配合适每位同学的具体任务。每个项目任务的时间由老师设置,预留汇报时间其余的时间由每个小组的队长支配。项目小组根据本部门的职责,结合项目教学的任务要求,制订项目完成的计划。包括项目任务的执行者、任务完成时间、完成任务的方法以及任务内容等。要求每个项目任务都要全员参与,小组的队长自己决定分工,如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报告确认等。主要以学生设计,讨论为主,再加上老师的课件演示和现场模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安全第一。教师先集中讲解一次安装步骤,尤其是让六个队长必须掌握导轨安装的顺序,然后分组实操安装导轨,队长根据每位成员的情况分配具体的任务,队长也是安全员,注意安全。开始实践操作,整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寻和互助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直观地把所学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同学们,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教师在旁边指导与监督,改变了一味的填鸭式的教教学。学生和老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充实和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行业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了便利。
5.检查
项目完成后,首先是小组自己检查,拿着卷尺、水平尺、磁力吊锤检查导轨安装的具体尺寸,检查导轨支架是否水平,用磁力吊锤检查导轨的垂直度。队长把检查的结果记录好,然后是两两交叉互相检查。检查方法和自己检查方法一样,队长也把结果记录下来,大家把检查的结果给老师。教师在六个小组中,挑选最典型的小组对结果再检查一次。
6.评价
强调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三个方面构成。这样学生自评就是根据要求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打分,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有成就感;小组互评,增加检查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让学生在其他小组中找差距;教师总评是项目完成后指导教师根据要求进行项目验收。这个环节体现项目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和评价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的信心,最后学生把实训操作的内容已经检查的结果写成实训报告发送到教师世界大学城上,让教师批阅。
三、小结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梯安装与调试设计与开发,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既能掌握应有的技能,又能进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项目的课程教学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管理原则,符合高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课程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运用做了有益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开发方法是目前高职教育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需要不断去努力探索。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与探讨,进行课程改革与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柴华伟.电气控制及PLC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2]滕云.PLC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
[3]李庆玲.以信息化手段促进PLC课程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6(9).
[4]韩亚荣.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PLC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15(18).
[5]彭儒武,徐海花.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
[6]周书颖.可编程控制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分层次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
[7]王兆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小学 教育 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的基础,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撰写小学教育论文的过程中,要注重论文题目的选择,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文是我为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结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电力拖动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 论文摘要: 数学新课程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
1、“六步教学法” 凸显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更多地注重教师如何教,把教师放在一个主体的位置去构建教学方法。因此,在这种思维约束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