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漫步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需要,也是把我国音乐文化艺术推向灿烂辉煌的需要。下面是我整理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具有着独特的民族音乐特色,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在各民族的交流互动中传承与创新着,并在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对中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发扬,从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出发,对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给予了可行性建议,以期能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特征;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华夏独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积累发展而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虽历经坎坷,但其精髓依然传承下来,依然保留着中华民族浓郁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共同构筑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推动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发展。因此,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分析探索,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的[1]。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分析
民族音乐是在反映本民族文化、生活、地域等特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展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特征。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当前世界上独具特色和表现力的一种优秀艺术形式,也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基础和核心。从一定层面来说,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来源于群众生活,而又深深地根植于群众生活,对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广为流传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有《十大古曲》《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近些年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却没有产生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作为传统艺术的民族民间音乐却在不断被人遗忘。尤其是当前形势下,西方各种艺术的不断涌入,人们对中华传统和古典艺术接触太少,民族民间音乐的未来发展不容乐观[2]。更为严重的是,民间音乐中许多种类出现了断流,甚至濒临灭绝。尤其是在教育领域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被人忽视,而流行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充斥着音乐课堂。每年报考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考生,不仅人数悬殊,更让人心痛的是,还有很多人因为不懂欣赏,甚至对其存在排斥心理。此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也是民族民间音乐日益没落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快节奏时代的到来,很多人对民族乏认同感。长此以往,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能会逐渐没落下去。这些,必须要引起相关机构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解构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民族音乐理论不断地成熟起来。就目前而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主要是指与戏曲、曲艺、民歌等相关的音乐。笔者将对这些音乐的特征进行分析解构[3]。
1。即兴性
一般来说,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器乐、戏曲、曲艺等,是民间流传音乐的总称。民族民间音乐指的是各民族间流传的所有音乐类别,以歌曲数量最多。如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等,都属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范畴。如《信天游》等歌曲,都有很强的即兴性,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流变性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性特征十分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尤其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当前这个时代。很多音乐曲目从一个地区,不断扩散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并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性,对城市和乡村音乐文化的交互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地域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地域上表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民族民间音乐上。地域性也是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特征,不仅是各民族生产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的重要表述,更是各地区之间人民不同风貌的具体体现。如藏族、蒙古族等边疆地区,其音乐表述形式多为节奏悠扬、风格奔放,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也与民族习惯息息相关。其属于游牧民族,长期在草原生活,骑马放牧,歌声悠扬嘹亮,也就成为了该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而江浙一带,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也有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烟柳风情,音乐多细腻柔婉、清雅秀丽;中原一带,因为自古以来便是战争的集聚地,群雄逐鹿,百姓流离,因此多为慷慨激昂的悲歌……由此可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色彩不尽相同[4]。
4。生活性
我们也可以发现,民族民间音乐曲风动听,朗朗上口,与通俗音乐有着一定的共通性。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劳动号子,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一种民歌形式,其节奏与相关劳动项目的节奏极为符合。《川江船夫号子》《见滩号子》《下滩号子》《平水号子》就是这一劳动号子的典型代表。《川江船夫号子》节奏变化多样;《见滩号子》战斗陷入紧张,一触即发;《下滩号子》《平水号子》则通过悠扬、舒畅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心中的安静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自律美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优美,多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自律美的特征。如《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展示了盲人阿炳坎坷的一生,音乐中优美而又满含悲哀,在节奏和情感表达上都体现着典雅和悲伤的美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民间音乐中自律美的表达,能让听众产生深刻的感悟,让心灵随着音乐的流动激荡万分、感同身受。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在“民族艺术进校园”的潮流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美好的春天[5]。如何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这需要相关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正确定位
正确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义上来说,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华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五声调式的音乐;狭义上来说,民族民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的生活过程中所展现的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及生活特征的音乐。如今,世界主要包括三大乐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希腊音乐体系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跃居第三位,不仅是因为中华民族历史渊源流长,更是因为这些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特色,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音乐财富,位居三大体系之一,当之无愧。
2。将民族民间音乐与其他相关音乐有机结合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要获得长远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需将其与国外音乐、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相关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使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变化。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我国的音乐工作者也可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到其他作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这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3。对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宣传和推广
推广和宣传是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发展和弘扬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过去式,广而告之才是大趋势。国家正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民族民间音乐有必要站出来,承担起引导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产生重视并加以继承的责任。
(1)民族民间音乐要发展,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元素,发展成为大众文化,而不是曲高和寡。
(2)学校有义务要将民族民间音乐引入音乐教育。孩子是中国的未来,学校教育则是铺路的重要基石。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音乐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也关系到世界的未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不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通过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加以探讨,能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笔者衷心的希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在正确的定位基础上,通过对各部分特征的研究,将其与其他音乐互通有无,有机结合,以适应当前的时代潮流。我们相信,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中,在时代的历史洪流中,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必将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张军。一首气势恢弘的泰山赞歌——孙京家《泰山赞》诗赏析[J]。教育教学论坛,
[2]丁宁。探究中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
[3]方光耀。民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杜亚雄。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肖小月半仔
中国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理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名誉团长。贠(音:yun)恩凤1940年生于西安,由于从小受到陕西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多姿多彩的演唱才能。1951年十一岁的恩凤就步入了文艺工作者的行列,她演唱了大量陕北传统民歌和数以千计的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走的是一条坚实的民族声乐艺术道路。几十年来,她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歌唱,她的歌声深深地扎根在人民心中。她的演唱充满着真挚、催人向上的激情,洋溢着陕北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为陕北民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强烈地感染着广大听众和观众,受到热烈欢迎。1965年以来,恩凤随中国艺术团、友好代表团出访过苏联、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泰国、菲律宾、美国、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起,恩凤先后在西安、洛阳、上海、北京等地举办过四十多场独唱音乐会,获得了高度赞誉。为奖励她对我国声乐艺术事业作出的贡献,恩凤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 王向荣,著名民歌演唱家,生于1952年,陕西府谷人。 王向荣作为陕北民间歌手的代表人物,被冠以“陕北歌王”的美誉,其激情的演唱风格既有陕北民歌的苍凉厚重,也有令陕北人备觉亲近的乡土气息,地道的原汁原味。王向荣是陕北民歌的天才演绎者,豪爽、直率、有艺术见地。他的演唱行腔优美、气势豪放、情感真实,有高度的艺术美,什么歌经他一唱,便会有不同的意境。王向荣在艺术上的长处,是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他的头脑就是一座音乐的宝库,山曲、漫瀚调、爬山调、二人台等等,都可以信手拈来,随口就唱,他在陕北民歌演唱界的地位也许是无可替代的。他曾为多部影片配过插曲,并随团参加过苏联、法国、瑞士等国的国际艺术节,1980年曾在人民大会堂和怀仁堂演出,1992年曾应邀赴日本演出。2006年7月26日,王向荣清唱原生态民歌专辑《“陕北歌王”王向荣》由中国唱片总公司推出。 1949年生,陕西省安塞县文化局局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延安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贺玉堂生于歌手世家,从小酷爱民歌,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练就一副金嗓子。他的歌声高亢激越,优美动情。经专家测试,其发音高度为高音F,比举世闻名的帕瓦罗蒂的高音C高出三度。一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水流千里归大海无不令人心摇魄动,荡气回肠。贺玉堂自幼贫寒坎坷,纯朴善良,蕴藉丰厚,黄土情深。经他收集整理、创作改编的陕北民歌达千首之多,信手拈来,即兴清唱,真切感人,叹为奇响。多年来为老百姓随时演唱并为七十余部中外电影、电视配唱,润饰主题,锦上添花。1986年贺玉堂在首届中国民歌音乐比赛中获演唱二等奖,创作三等奖,被中宣部正式命名为民歌大王。 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独唱演员,著名民歌演唱家,榆林市神木县人,信天游“歌王”。l986年参加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赛,获金孔雀杯奖。后又两次获全国民歌大赛金奖、陕西省艺术节一等奖。由他原唱的《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流传全国。曾出访欧洲、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2012年又获央视12频道西部民歌大赛信天游最佳歌手奖。 府谷县文化馆青年独唱演员。曾获榆林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并于199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表演。获得晋、陕、蒙民歌二人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获三等奖。2004年1月,在CCTV“清逸佳雪杯”民歌大赛中荣获对唱组比赛金奖。2004年2月,在陕西省榆林市和山西省吕梁地区联合举办的伞头民歌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青年独唱演员,榆林市绥德县人。曾多次获陕西省声乐比赛一、二等奖,随团出访新加坡。出版有陕北民歌演唱集(与他人合作) 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青年独唱演员,榆林市横山县人。曾获陕西省声乐比赛二等奖,随团出访新加坡。出版有陕北民歌演唱集(与他人合作) 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独唱演员,榆林市绥德县人。曾获榆林市、陕西省民歌大赛一等奖。由她演唱的数首民歌被中国唱片公司和陕西省音乐广播电台收录出版、播放。 榆林市艺术学校声乐讲师,榆林市横山县人。1995年获陕西省推新人声乐大赛优秀演唱奖,2002年获陕西省文艺调演演唱二等奖。多次参加省内外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 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独唱、小品演员,榆林市绥德县人。曾出访荷兰、法国,两次参加中国民间艺术节,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儿)歌手大赛金奖,2004年1月获央视西部频道民歌大赛最佳风采奖。 榆林地区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二级演员,民歌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协会会员。九七年获陕西省声乐大赛民间唱法二等奖,同年代表陕西参加黄河流域16省区民歌大赛获铜奖。并代表陕西参加“七大古都”迎国庆进京献礼演出获特别贡奖。九九年获陕西省声二000年代表陕西省参加中央电视台“步步高”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获优秀奖。二00一年参加陕西省秦腔清唱大赛获一等奖,同年代表陕西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清唱大赛获金奖。二00四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大赛,原生独唱获铜奖。 个人简历:1980年8月21日出身于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1987年----1992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小学读小学1992年----1994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坪中学读初中1994年----1996年在陕西省延川县就读高中1996年----1999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县86923部队82分队服役2000年----今在延安炼油厂电气车间工作演艺简历:1997年在部队开始学习吉他,1999年退伍后在酒吧跑场,2000年转学电吉他并组建自己的第一支摇滚乐队-“918乐队”2002年曾荣获“延安市地税杯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二名2002年8月受延安电视台文艺部邀请制作个人专访。2003年7月受延安电视台文艺部邀请制作乐队专访。2004年曾用原创歌曲《秋日恋雨》荣获“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奖赛”陕西赛区二等奖。同年前往北京参加决赛荣获三等奖。2005年受西安电台邀请做客‘西安交通音乐广播’ 并推广作品《风花碧草》2005年9月“TOM”网全国巡演代表陕西在西安雁塔北广场与刘嘉亮、刘刚等同台演出。2005年底被陕西古城热线评为年度最佳原创歌手奖。2006年5月原创歌曲《西藏之爱情》连续4周打入中国原创音乐榜前6位。2007年6月乐团成功举办了专场演唱会!2007年底参加了“魅力延安”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2月接受延安电视台相约星期天栏目组的专访。2008年4月参加陕西省职工文艺调演获得音乐组二等奖,冯晓荣原创作品《二后生》获最佳原创作品奖。2008年5月参加共青团延安市委、延安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延安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 王二妮小档案:王二妮,1985年生于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乡冯家湾村。1999年毕业于榆林百花艺术学校,为安塞县民间艺术团主要演员。1999年获延安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MTV大奖赛三等奖。2001年获21世纪首届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一等奖。2002年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领唱《三十里铺》,获一等奖。2004年获第十界全国推新人大赛优等奖、安塞县 “新秀杯”第三届陕北民歌大赛“特殊贡献奖”。参加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回延安》节目的演出。2005年被授予第一届安塞县“十佳青年”称号。曾在电影《信天游》,电视音乐片《走西口》中担任主唱。曾随剧团到德国、泰国出访演出,多次在北京、上海、香港、广西、山东、山西等地参加文化演出等活动。
民歌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需要,也是把我国音乐文化艺术推向灿烂辉煌的需要。下面是我整
你是上师大的吧~~~
【导读】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杨家埠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年画齐名,位列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杨家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