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转身159
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与学生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要求,无论是面对全体的要求、评价,还是针对个人进行的谈话、写信等,都是为了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1.要注重情感交流,不要拒人以千里 班主任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面。无形之间就筑起了一道沟通的“高墙”,再好的道理学生也听不进去。平易近人这个词,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许多班主任难以放下自己被传统“架”起来的架子,维护着所谓的“尊严”,把自己的角色神圣化,让自己去扮演说一不二的神,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质。 事实上,找学生谈心,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的对自己态度和感情。因此,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谈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谈心氛围,才能谈的拢、谈得好。 2.要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插话 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判地听,更多的时候是没等学生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批评责备,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此外,在一般的教育性谈话中,班主任往往难以忍受交谈过程中的片刻静默,学生的表述出现停顿时,班主任可能会马上加以催促:“你说,快说啊!”这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被审问,并且产生牴触情绪。但是事实上,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班主任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 3.要学会接纳,不要一味批评 一味地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这时候,既使班主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过耳即忘。要想使自己的话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应该首先学会接纳学生。班主任在谈心中接纳学生、关心学生,是爱心的自然表露。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心的接纳,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敝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班主任才能“对症下药”,使谈心收到应有的效果。 接纳应该是表里如一的,建立在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基础上,从心底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接纳并不代表认可或同意学生所讲的一切,而只是代表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人,承认其想法和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尽管有时那种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很不相同。接纳也不代表班主任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而是指虽然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意见有所不同,也仍然愿意认真听取学生的看法,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接纳看成是一种主动与积极的态度。 4.要支援鼓励,不要同情安慰 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那么做为班主任通常会如何处理呢?一些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很自然的反应便是劝慰和同情,比如会说“好了,别哭别哭,不要哭了”,或者说“这有什么好想不开的?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好了”等等之类的话。试想,这种安慰能够帮学生振作起来面对问题吗?相反,可能还会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情绪被否定了,自己在教师心里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感受。 5.要注重引导,不要命令训导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基本上采用规劝或说教方式,并总是以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问题为直接目标。所以,班主任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无论学生能否接受,都没有选择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提高,使学生产生“学好学不好是老师和家长的事”的想法,个人的意愿和主动性被磨灭。 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班主任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当前的问题、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主动地剖析自我,承担责任,协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为其安排一切。具体地说,它要求班主任谈心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以共同探讨代替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要记住,培养学生自主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
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和学生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既可以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又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建设和谐班级,因此,一般的有经验的老师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而在交流中,讲究谈话的技巧,对于谈话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有哪些技巧呢? 一、巧于举例,以情动人。班级有一个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宽裕,父母给的零花钱比较多,每次进班级后,总是零食不停的吃,吃完后将零食袋乱扔,影响了班级的卫生,班级其他同学都很反感。有一次,我又发现她在吃零食,并且将零食袋扔在别人的座位旁边。我不动声色,将零食袋捡起,放在垃圾篓中。活动课时,我将她喊到我的办公室中,先不从正面入手,而是关切的询问她这一阶段的学习怎样。 “还可以”她说。 “班级刘香同学和你坐在一起,平时互相讨论问题吗?” “不大讨论。” “她老是嫌我乱吃东西。” “这么说,你吃东西还影响你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了?”“嗯” “班级中经常废纸满地,会不会影响班级形象啊?” “会的。”她这时已经感觉到自己做的不太好了,我决定趁热打铁,又说: “刘香同学的家庭情况你知道吗?她家里兄妹两人,姐姐就在我们学校读书,她的母亲生病,不能挣钱,家里全靠父亲一人,平时刘香很节俭,你经常在她面前吃东西,有时还会炫耀自己,最起码说,你没有尊重你的同学,我们不缺钱,但你假如考虑同学的感受,你就会赢得同学的尊重,你说对吗?” 在谈话中,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化解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在这次谈话前,老师帮助该生捡起废纸袋,在心理上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当下午谈话时,她会觉得老师做的是正确的。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摆出例项,讲清利害。第三要举好例子,以情动人,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你说的话,只有从情感上入手。后来经过了解,该同学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而且还主动帮助刘香同学,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 二、引经据典,巧于类比。班级里有个叫刘洋的学生,平时成绩还不错,但一到考试就犯晕,心情紧张,对自己缺乏必要在自信。有一次,又到了考试的时候了。考试前,他又显示出比平时紧张的状态。 哲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良好的师生沟通,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与学生双向的交流;师生沟通也不仅是给学生帮助的过程,在给的同时,作为回馈,教师也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第十四章有感丁美娟 《儿童的人格教育》最后一章是讲对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后,大部分的教育责任是由教师来承担的,尤其是班主任。家长与班主任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班主任不仅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更应该知道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使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懂得,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监护人,班主任在与家长交往时,要尊重家长作为孩子生命中最亲近的人这一无可替代的事实,尊重家长在教养孩子上的成就,尊重家长在各自岗位上的成就,特别要尊重每一位家长的人格。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态度要谦和、举止要礼貌,要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 2.学会倾听。任何班主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班主任学习和借鉴。班主任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学会倾听,也会使家长觉得班主任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援和配合班级的工作,维护班主任的威信。 3、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加强对班级学生情况的了解,做好家长沟通的前期工作。家长对班主任的要求是尽可能多的关心自己的孩子。因此,班主任必须尽可能多的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在与家长交流时能够做到有话可说。对每一位学生个 *** 好、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的了解和把握,能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留下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良好印象,有助于家长从情感上与学校、与班级迅速交流与合作。 4、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感情。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实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交流见面一般都要抓住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肯定学生的长处。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真实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家长,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著婉转。而不能一味的指责学生的缺点所在。 4.畅通联络渠道,多种方式实现家校沟通。班主任要有计划地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班主任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除传统的上门家访外,还可以通过电话、网路、简讯、家校联络卡、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学校开放周、开放班级课堂等等各种不同方式与家长沟通,将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将孩子的在家表现及时向班级反馈。应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参与到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来。
和初一学生沟通需要耐心,有许多事情他们不想跟你讲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和你不熟悉,或者害羞,内向,你可以让他们用本子来写想跟你说的话,定期看并回话,记住他们没话说或者闲聊甚至没写是正常的,只要你能正确得正式地和他们沟通,应该会有明显效果的。
就应该对学生要张弛有度的进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现在的孩子都讨厌说教,却喜欢你跟他说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时刻掌握学生的心态,对于学生喜欢的进行最大限度的支援,如果孩子们的想法过于偏激 ,作为一名班主任,你应该用她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多带孩子们做些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让他们彼此之间活络起来,注意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哦,我觉得既然你担任班主任就该努力和孩子们打好关系,能揉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你作为老师的威信,这个尺度就需要你来掌握了,孩子们虽有时会叛逆,但也还是会喜欢那些真心对他们好的老师,所以,既为人师,就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祝您成为受人爱戴的好老师。管理学生也要分层次的,首先,要确定一个好的班长和班委成员。这里不是指学习好,而是要聪明,大胆,敢说敢为,加上你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基本保证班级大体平稳。其二,永远不要让学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不要去做让学生都满意的班主任,有这一想法就错了,而是要做自己心里无愧的。其三,对问题学生没必要要求太严格,要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商定一个底线。让他们去坚持。不要太静静计较。适当宽容。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多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切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孩子的心灵像未干的水泥,只字片语都会对他们有所影响,父母和老师所讲的话,哪怕是一句无意的戏言,
不正面解决这个问题,迂回一下。你跟学生简单的谈一下基本情况,别说太多太深,关键要说的问题是:1、如果你们不按照我说的要求做,那么我会找双方家长适当配合学校的管理规定和处理意见。这招不见效那么2、跟家长沟通说学校和班主任已经针对两个学生,克服了许多尖锐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家长如何如何做。把球踢给家长。家长急起来会发疯,但是我敢断定你一定不会疯。。。。
摇滚小青蛙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班主任是其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是班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和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小学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沟通,希望能帮到大家!
小学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沟通
一、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积极作用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沟通对于班级管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班主任掌握良好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亲切的交流,能够使班主任赢得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因材施教。
同时,良好的沟通技巧还能够有效地缓解班级矛盾,实现和谐的班集体建设。小学班级的人数比较多,而且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又长期受到家长的宠爱,会养成各种各样的脾气、性格,学生之间也比较容易产生矛盾,如果班主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能够发现矛盾的根源,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帮助学生缓解矛盾,构建和谐的班级,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中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探讨
1、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现代化班级管理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达到语言间的有效交流,也要达到心理上的有效沟通。如果仅是以班主任的威严来要求学生,只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因此产生疑虑、畏缩和自卑感。他们的性格特征表现出的向师性会让其不自觉地以老师的行为举止作为学习的榜样,甚至直接影响对集体、对社会的看法。
因此,为实现新型的师生关系,促成师生间的有效沟通,班主任应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去感受他们,当他们犯错时,应以平和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耐心引导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小学班主任应有一双发现个性的双眼,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发掘并鼓励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具有班集体意识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个性。
2、增强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能力。
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仅仅有精湛的教学水平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道,要有教育智慧。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能力不仅仅要求教师有一种感情,更多的时候,它还包含尊重、期待、信任、宽容,甚至“善良的欺”。班主任要走进人的心灵,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把握灵感,沟通协调,善于变化,润物细无声,方能做到“海纳百川”。
在笔者看来,班主任要在总结反思中提升。首先要做有思想的教育者。这里的思想不是空想,而首先是对自己平凡工作的反思与审视。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尽管一些班主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仍然会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这就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成为班主任不断提升的必要策略。
班主任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症结,敢于向自己割疾,这是教师走向教育成功的必经之路。新课程理念要求班主任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要做教育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班主任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的反复体验的过程中积极转换角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3、善用教育教学技巧。
一是要巧用权威
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该如何行驶自己的权威?过于依赖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这类外在因素,很难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欢迎和佩服,真正能巧妙处理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民主的教育观念、宽容仁爱的胸怀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外,还必须具有特殊的智能素质即教育智慧。
二是要学会宽容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师生换位思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心理换位。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学会宽容,是教师高超教育沟通能力的一把利剑。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难免犯错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利于接受。采用宽容的态度,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是要用心倾听
倾听作为一种沟通技巧能使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教师积极关注学生,接受、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得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使得孩子在教师的爱心与理解中充满自信地慢慢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四是要严爱有度
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威?过于依赖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这类外在因素,很难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欢迎和佩服,只有巧用权威,在师生意识、情感、话语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素养和对学生的关怀,赢得学生的认同,达到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需要全身心投入,更需要拥有智慧、方法和技巧。沟通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班主任能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才能全方位的管理学生,形成潜在的教育合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人与人交往,沟通是桥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而在沟通中注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是班级的组成者,是班集体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管理与被管理者向来都是矛盾的,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更好地管理班级,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及有效手段。
班主任的管与学生的被管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沟通是教师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管理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所以说有效沟通有助于建立一个师生交往的通道,以便信息的有效传递,并使干扰控制到最小程度,能使班主任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的最新动态、学生的想法,在班级管理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相反,若沟通不畅,轻者,班主任掌握不到班级内部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带着盲从,无从下手:重者,学生拒绝沟通,最后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做出不好的事情。由此可知,有效沟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一、在沟通中应尊重学生,以情感人。
班主任应用心去尊重学生,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且向上的奋进力量。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一个官员到乡下微服私访,见一老汉赶着两头牛在耕地,就问哪个更能干。老汉当时不说话,到了地头上才走近官员,轻声说:右边的那头更好些。官员不解,问老汉为什么如此谨慎回答。老汉答道:这两头牛同样付出了辛苦,我不愿意让那头能力差些的牛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的评价。不然,它会难过的。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轻易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总是以希望或者期望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也是明理人,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努力实现教师的期望的。
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尊重后,班主任才会有威信,才会拥有更强的号召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遵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才会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才会爱自己所在的班级,班级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把班主任当作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不再敌对,学生不会再认为班主任知道班级事情是班级中间出现内奸,是有人告密。而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应该知晓的,对其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切记不能轻易地打击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做错事情的时候,给学生一定内省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当然尊重学生绝不是一味地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对一些犯原则性错误的学生,要当众批评,以正班风,但是过后班主任应该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再交流,态度诚恳,直至学生从心理上认错为止,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二、在沟通中应爱护学生,以诚待人。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用心去爱护学生,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爱和真诚的态度是获取彼此好感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更是如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够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感受到拳拳爱心,对他们的殷切爱护;同时班主任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向学生敞开心灵,要试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和教师的不容易。用心倾听学生的讲话,关注学生的情绪,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学生信任你,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同时教师要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要真诚、亲切、有针对性,切忌刺激性言语。让学生自己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适时引导并提出批评,和学生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心服口服。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有效沟通也会应运而生,班级管理也会容易简单得多了。
三、注重对沟通结果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地处理,作出快速反应,若不及时作出应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沟通有可能进行不下去,自然也没有效果了,同时班主任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以学生的思想推理学生的一切,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适时调整自己;同时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个性特点,进行有准备沟通的。当遇到沟通不畅时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对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完全依靠过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都有难以确定的因素。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有效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游刃有余,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题目有如下这些: 《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xx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简短(精选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
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与学生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要求,无论是面对全体的要求、评价,还是针对个人进行的谈话、写信等,都是为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对于初进学校的小学生来说,除了文化教育以外,安全教育和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下面,我
班级管理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班级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辅导员是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良好的班级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