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0

蓝天勒蓝天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文山野民居的设计及研究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吴珊珊珊

已采纳

传统聚落文化浅析【导读】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现状,提出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并运用生态学、景观学、建筑物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景观价值、空间特性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聚落文化发展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人聚环境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的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对今天日益升温的民居聚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 前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民居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有极高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旅游开发活动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某些聚落独特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去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建设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2 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传统民居聚落因地域、气候、民族、文化、经济等不同而千差万别,目前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及机制却有着共同之处,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其区位相对偏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交通信息不够发达,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这样的居住形态是自然、人及人聚环境相互选择形成的。特定的聚落文化也是依附于这种特定的形态,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及建筑空间形态不断融合、进化,形成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体,有着较为独立的系统特征及生态运行机制,体现出特定的文化特质及场所精神。综合各种因素,这种人聚环境已演变成为一种居住文化形态,且具备生态特征,在此,我们称之为“聚落生态文化”。3 聚落生态文化分析3.1聚落生态文化基本特征聚落生态文化在生成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系统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特征。(1)系统特征人类聚居点本身就是由各种自然及人文场所构成的系统,由此衍生的文化生态体也同样具备系统的特征,这种系统本身是自律、调和、均衡的,在没有特别外力作用下,它将保持这种文化形态持续发展,这也是现在许多文化聚落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2)生态特征传统村镇聚居点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生态特点,它们象一簇簇植物一样,在多种人文及自然条件制约下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并由小而大的向前发展,形成今天这样的布局规模及形态,它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其中记载和蕴含了历史、人文的沧桑及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斗争历程,这也是现存聚落空间魅力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与自然共生——聚落空间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与所处自然环境特点有直接联系,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类的局部活动也影响自然环境形态的改变,在缓慢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活动主体的聚落与自然空间磨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局部的自然——人类——生态系统,即居住生态体。②生态链的完整是聚落空间文化形态存在的基础。人及聚落与自然空间存在着多个方面的互动。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及物质条件,人类也在自然中塑造着符合于自然规律的居住模式和文化,并赋入自然新的改造与内容,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人类是其中的一个消费者,因此适度开发及改造自然是维持这一生态链平衡的重要法则,当这一活动在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范围内时,自然对人类是宽容和仁慈的,而受惠于自然的人类也有情于自然,这种和谐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村镇聚落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保持聚落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人类居住文化链节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生态文化因子的存在,才使人类居住文化生态得以平衡,若采用破坏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则无异于人类过度使用地球有限资源所带来的后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永久丧失这一文化资源。③聚落文化的生长机制体现出明显的生态学特征,人类对历史文化的崇拜来自于它们漫长岁月所形成的深厚积沉,由于我们无法洞悉其形成的 论文题目: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以下任一研究方向,开展课后继续学习,并拟写相关论文:1.居住空间理论探索;2.传统民居聚落文化研究;3.优秀传统民居聚落的保护利用策划探讨(可结合相关工程实践)。基本要求:1. 在课堂与课后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有新发现和新见解,避免他人观点的罗列、拼凑,不可存在剽窃和抄袭现象。2. 务求论点明确,论证严谨,论据充实、可靠,文字精练,字数以 3000-6000字为宜。3. 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应附中文提要(150—240字)及关键词(3—5个);论文的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层次逻辑关系必须清晰。4. 行文严谨,参考文献、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引用他人成果要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作者.文题/书名.期刊/出版地:出版社.发表/出版时间:页码.)。5.本页为结课论文统一封皮。6. 课程论文提交:2009年1月4日之前。

229 评论

六月之程

当今,工业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延续了几千年的,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代表的农耕文明被席卷而去,那一点点最后的残余只能蜷缩在高山深谷的角落里。多年行走秦岭,见过不少这种行将湮灭的农耕文明的缩影——山野民居,婉惜之余,拍照著文 ,以立存照。     挂起来的玉米,地上凉晒的山货,窗下的土蜂箱,诏示着山野人家的生存之道——自给自足。     群山庇护,清流阶下,白墙黛瓦,绿树环绕。唐诗宋词的意境,世外桃源的追求,小桥流水的向往,在这深山老林里都实现了。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建房垒墙的绝好材料,用黄土垒墙有两种办法;一是夯土墙,二是土胚墙。图中就是夯土墙,这种夯土墙盖的房子在关中道已很难见到了,但在秦岭北坡还有很多都在住人。这裸露的夯土墙体现了秦人的赏美观——朴素,墩厚,实用。    土胚墙不同于夯土墙,更方便,美观,外面抹的泥灰里掺入麦草或麻絮,则更平整光滑,再与砖石合用,就可盖出非常经典大气的关中民居。    不同于关中,秦岭南麓更多的是这种泥砖房。透过脱落的墙皮可以看到完好的泥砖,这种泥砖是用黄泥和上稻草,用模具制成泥胚凉干而成,泥砖砌成墙,外面再抹上灰浆就行了。    很难想象,这种高檐大堂,一开五间的大屋,居然是用泥巴垒起来的。站在这栋年过六十的老屋前,不得不感慨先人的建筑艺术。    石板房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但能流传到今天的不多了,只有在这深山中偶尔还能见到。     不管是夯土房、土胚房、泥砖房还是石板房都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典范,而且冬暖夏凉,经久耐用。    这灶房里的东西,今天的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硕大的案板是关中农村家家必备的物件,多用核桃木制成。这立着的狭长的是醋缸;关中盛产柿子,早年间,几乎家家自酿柿子醋。醋缸上面的瓦盆也是家家必备,用来和面,发面的。墙角的木柜叫面柜,用来装粮食的。     可别小看面柜上的两个瓦罐,罐上有耳,可以穿上绳子提起来。农忙时,家家户户的“妇人家” 和“娃货”们用它给地里干活的人送饭,罐里装上熬好的米汤或菜疙瘩汤,上面的碗里放上自家腌的酸菜和馍馍,就是农人的晌午饭。    安静、闲适、是山居生活的基本节奏。知足本份,与世无争是山居生活的根本理念。    农耕文明的本质是守田园,顺天命,勤劳作。有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流传于先秦时期的《击壤歌》正是农耕时期生活的写照。     而先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小的索取和占有,几乎没有垃圾费物产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早已成为习俗。     这些山野人家不仅仅是历史的痕迹和记忆的符号,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承和生存哲理的延续。一叶随风 2019.3.24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内外个性家居设计研究论文

    家具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中国现代紧凑的空间、家庭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通过设计追求独特的生活理念,要求设计师具有更严密的设计思维。在过去,或许某些设计给人们带来

    乖乖小猫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

    11重点处在找到真实有效的消费数据2222分析问题要结合国情和各种因素,不用纯水一样的书上的经济理论333大纲就是各种原因结合说明一下

    萌萌小妹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城居民消费结构研究论文

    庭消费支出结构调查分析 1.适度消费的含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 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

    阿甘终结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民宿设计论文研究

    如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话,毕业设计民宿的相关选题可以是民宿订购系统或者是民宿评分小程序;毕业设计难度不可以选得太高或者太低,太高的话自己无法完成,开题导师不给过

    红色高跟鞋H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居民健康素养的研究现状论文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文明和谐社会的直接反映,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报告 ,希望对你有帮助!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篇1 日前,卫生

    飛846968264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