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a上的猫
拆书稿也称为共读稿或领读稿,和听书稿有相似之处,都主要用自然语言来创作,都是在一本好书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对创作新手来说,更容易切入读书变现行业。拆书稿和听书稿又有很大的不同。拆书稿VS听书稿从产品形式看,拆书稿是精读完一本书后,将一本书拆成5-10部分,每部分1000-3000字,各有一个小主题。听书稿是精读完一本书后,用5000-10000字的文章,讲清楚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并且要讲得有意思。从内容角度讲,拆书稿更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听书稿则像一部电影,拆书稿可类比为去某地旅游的全陪,一天一个景点介绍,讲书稿是去某地的旅游精华游,叫一日看尽长安花。从产品使命来说,听书稿是帮助用户节约时间,高效获取书中精华,陡然间增大了你的阅读视野,拆书稿是帮助用户激发读者的兴趣,带领读者有场景化地完成一次线上学习。拆书稿本质上是一场线上读书会,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型系列课。拆书稿是职业读书人看完一本书后,把书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尽量让内容对当下的读者老说,有趣、有用和有料,原来书的内容可能很死板,或者有时代局限性,但经过读书人的编排,它会变得更合胃口,是死的,人是活的,好的读书人能让一本书枯木逢春,另外,拆书稿更容易打造一个很有粘性的主题社群和读书类成长IP,比如说,把一本书拆成7篇,每天早上7点准时推送,读者就会像追电视剧一样,每天早上都会等着看。那么,如何写一篇拆书稿呢?首先要注意拆书稿模板。书的结构框架不同,不同的人去拆解,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拆解方式,不同的听书平台要求也不一样,重在活学活用。小冰老师在课程中提供的模板,是给我们一个思路,一个引子,以触发我们探索适合自己的拆书方法。拆书可一书三拆、七拆、十拆,但整体脉络都是一致的。一书七拆就是把一本书分成七篇小文章来解读,每个小文章都有一个主题,拆书不同于说书,说书是忠实转述一本书的精华内容,拆书是激发读者对这本书的兴趣,并且接着读书人的引导,能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启发,这就要求读书人在制作产品的时候,结合大众的实际现状,把书里原来很遥远的内容,通过编排推到读者身边。小冰老师通过分析自己拆解《了不起的盖茨比》,告诉我们虚构类书籍的拆书步骤。第一步,用倍速阅读法速读两遍书,对书有一个基本了解。检索网络,发现原书描写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故事,年代离我们今天很远了,故事背景是在美国,可能和中国读者的文化心态不太兼容,所以需要思考,怎么把这本书和当下的生活,找到一个切入点连接起来,这个切入点就是创作的金线,如果不会切入,就再多读几遍书,多进行几次头脑风暴。小冰老师读书后,发现《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两条线: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故事,盖茨比美国梦的诞生和幻灭。小冰老师认为,感情这条线,相对离读者更近一点,所以锁定“感情”这个线索,作为整本书的拆解主线。不管是一书几拆,整体下来都可以分为三个模板,第一篇是预告,中间篇幅是征文,最后一篇是总结。这里小冰老师提到一个创作小技巧,从第二篇正文开始写, 第一篇留着最后写。第二步,围绕主线提问题,确定好每篇围绕的主题,给每篇文章定个小标题。每提出一个问题,用苹果读书法快速到书里摘苹果,通过摘苹果完成一篇文章。所以,打好阅读基础非常重要。小冰老师围绕情感这条主线给每篇文章定了小标题。第一篇:盖茨比是个怎样的人;第二篇:和黛西相处的过程中,可以重点着墨在“什么情况下会爱上一个人”;第三篇:接着故事的发展讲盖茨比和黛西重逢,以及他们和汤姆之间三个人的感情纠葛,这部分探讨婚姻和爱情的关系;第四篇:讲述盖茨比和黛西的私奔计划,以及汤姆和车店老板娘的偷情,这部分重点讲述婚姻围城和出轨这类主题;第五篇:讲述整本书的高潮部分,盖茨比之死,黛西最终选择和汤姆离开,分析在情感关系里,盖茨比没有底线的付出和牺牲是不是值得;第六篇:不囿于爱情,重点讲述主角盖茨比和尼克的友谊,探讨友谊对成年人的重要性;最后一篇是收尾,在立意上进行升华。确定主题后,回到书里把作者倒叙、插叙的部分都找出来,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把故事理顺,为了捋顺脉络,你可能要翻好几遍书,最好把每篇的提纲列出来,并且不断搜集一些你亲身经历的例子,或者你在网上找的特别好的例子,能为核心观点服务的观点等,最后完成整篇文章。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类虚构类的书都会有一条叙事线,非虚构类的书没有这样的叙事线,这时,就得找到这种书的核心立意,围绕核心立意进行创作。小冰老师以《见识》为例,讲述非虚构类书的拆书步骤。第一步,通过倍速阅读法速读本书,检索网上信息,看封面、序、目录等,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吴军的专栏合集,并没有直接教人们什么是见识,更多的是他自己对生活、工作方面的思考。从而找到核心立意,作者分享他自己的视角给我们,自序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素材。第一篇:说明这本书的立意,重点介绍作者本人,如果要一书十拆的话,中间:选出八个最棒的的观点,来进行完善和补充。《见识》这本书有9章,每一篇都可以按照一篇文章的体量来拆解。虚构类书和非虚构类书的标题都要起得好一点,要有点新媒体范,不能直接把书的标题拿来就用,拆书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篇凑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读书产品,每一篇分开,也是一篇好的文章。好的标题应该情真意切,有一定信息量,引人好奇。应以疑问句或者金线句作标题。第三步,整体行文使用自然语言引导。拆书稿注意事项。拆书稿不仅是对书籍内容的简单概括,还要在此基础上,帮助读者加深读书籍的理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给予他们启发,让读过书的读者收获新东西,让没读过书的读者产生阅读此书的兴趣,所以要简要提炼和总结书中较有价值的内容,穿插对故事的思考和看法,可以提出有身份的代入感、有痛点的问题,迅速让读者进入到阅读状态,同时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干货十足,夹叙夹议,一般来说,“叙”占30%,“议”占70%。正文部分没有特殊要求,首先要符合平台字数要求,其次,围绕设计的主题去写,不要跑题了。可以按照“引用原句”、“提出问题”、“强调核心观点”,不写流水账,尽量多地使用自然语言。拆书稿产品不要局限于投稿给各平台,可以发起付费微信群,每天固定时间推送书的一部分内容,也可以发起自己感兴趣又精通领域的读书社。
1点点葵
这节课主要针对拆书新手没有投稿渠道,以及不知道如何去找适合自己的拆解书目进行讲解。一、如何找到赚钱的投稿途径 1.自寻投稿平台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微信搜索等直接查找拆书稿资源,也可以平时多关注一些读书类公众号,目前相关可投稿平台有十点读书、有书、樊登读书会等;还有一类公众号是平台资源集合类的,汇总各类平台的投稿资源,如投稿小助手等。 2.加入付费社群 通过付费加入任务类社群,参加任务实现投稿变现,但在加入付费类社群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社群是专门针对写拆书稿的社群还是一个综合类写作社群。 如果是前者那么正好与我们的写作目标一致,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写作目的,因为往往综合类写作社群可能针对拆书稿的讲解不会很深入。 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拆解书目 需求方的拆解书目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提供固定书单,另一种是自备书单。 1.针对需求方已提供书单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需要拆解的书目是固定的,我们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拆解: (1)熟悉度原则 新手最好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和书目开始下手,这样既节约看书时间,又可以增加信心,所选的第一本书不易是自己不喜欢或者晦涩难懂的,否则对于新手来说会增加心理压力。 根据书籍本身来确定熟悉度,按照需求方提供书名的作者和出版社确定书籍,刚开始不要选那些很难购买到的书籍;如果容易购买,建议购买前要稍微试读一下,看是否能够轻松驾驭,如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那么就暂且放一下。 (2)难易度原则(按照由易到难顺序排列) 工具书: 这类书籍一般是纯理论性的,它们逻辑性强、条理清晰,非常容易提炼观点,是拆书稿写作中最易上手的一类书籍,例如《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三重专注力》《终身成长》等书籍就是典型的工具类。 自传: 这类书较工具书来说会有点难,但是如果准确把握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能够很快提取到有用的内容。 小说: 这类书在拆解时的麻烦在于故事情节具有迷惑性、人物关系盘根错节,但是如果抓住故事痛点、作者观点和对应的事例,按照这三点来套用,应该也不是很难的。 专业书籍: 哲学类、历史类等专业书单,是拆书稿中最难的,首先我们也许并不了解专业知识,其次有些书即使我们很认真的读了,每个字都看懂了,也许书的整体意思也不明白,所以新手刚开始不要挑战这个领域。 2.针对需求方未提供书单的情况 自己列书单时,始终要把握找热门的、找大家关注的话题的原则。 (1)各平台高评分书籍: 可利用豆瓣等网站的经典排行,也可以按分类找到自己垂直领域的书籍,比如情感类、育儿类等。 (2)最近热议书籍: 有些书出版后就自带流量,比如出自知名作家之手、各大网站推荐、明星推荐等,可以作为重点拆书书目。 (3)解决用户痛点的书籍: 现在很多用户在听书时注重知识增量,所以解决用户痛点的书籍很受欢迎,例如解决焦虑类、时间规划类、成长类、职场关系类,永远不过时。 (4)兴趣: 选择书目时我们可以考虑自己的情绪和兴趣,毕竟自己感兴趣的书可能会激发更深的感触,帮助我们快速过稿。 3.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一步:测试自己的水平,给不同平台投稿,先看是否能中稿。 第二步:投稿收到回复的,可以根据反馈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投稿无回复的,建议多研究过稿文章。 第三步:找到不足后,再从过稿容易的平台入手,一次一次去尝试,不要害怕被拒稿,还是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时代在与时俱进,我们的头脑也要不断更新。书籍的作用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台阶,至于是飞升上仙还是上神,需要看我们自己的造诣了。 本文内容来自Jasmine老师拆书稿课程。
你可以向邮局咨询一下,定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报刊,大部分的书籍报刊中会有征文启事或收信地点电子邮箱等有关信息。
1、如果是抱着提升自己阅读写作能力的目的去报课程,算不上,只是宣传太浮夸。并且这是一种性价比偏低的学习方式,课程质量和服务大概率对不起你付的学费。如果自己没有写
先在网上投稿可以测试一下你的作品在现在会有多少读者支持,成本比直接出书低很多。毕竟在网站上写文章可能连钱都不用。
慈怀读书会拆书稿投稿方式: 对接编辑、确定书籍、撰写提纲,通过写一篇样稿发给编辑邮箱,如果有编辑的联系方式,也可以直接联系编辑投稿,建议还是通过邮箱进行投稿。
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我写了本小说,请问怎么投稿。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