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装饰
姓 名 黄波 性 别 男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210094
通讯地址 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个人主页
学科专业(主)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类别博、硕士所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离散事件系统、Petri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多机器人系统、系统建模与控制、智能调度
学科专业(辅)0835|软件工程招生类别硕士所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离散事件系统、Petri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多机器人系统、系统建模与控制、智能调度
1998年进入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开展本科学习;2006 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直博),并留校任教至今;2010年进入南京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1年度入选南京理工大学的“紫金之星”培养计划;2013年度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UMKC)访问交流;2014-2015年度赴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访学。
-IEEE Senior Member (IEEE高级会员)
-CCF Senior Member (CCF高级会员)
-Session Chair (分会主席) of IEEE ICNSC2018 and IEEE SMC2017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程序委员会委员) of IEEE SMC2018, IEEE ICNSC2018, IEEE SMC2017, IEEE ICNSC2017, ICMSCD2017, ICEEAC2017, and EEA2016
-Reviewer (项目评审)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and Chilean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ONICYT)
-Reviewer (期刊评审) of 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Science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ISA Transactions,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etc.
研究领域包括离散事件系统、Petri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多机器人系统、鲁棒与容错控制、任务规划与系统调度优化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骨干参与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总装备部重点预研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等多项课题。
在Wiley出版社撰写英文专著一部《Supervisory Control and Scheduling of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s》;在国际自动控制联盟(IFAC)会刊Automatica以及IEEE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通信学报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SCI, EI 3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共12项。
个人英文主页 (Biographical sketch):
招收博士生要求:
1. 对Petri网建模或图搜索算法或系统调度或死锁控制有一定的了解;
2. 具有较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发表过英文论文(可以是英文会议论文),或者发表过相近方向的中文期刊论文。
招收硕士生要求:
1. 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2. 具有较好的英文水平或发表过学术论文的优先。
欢迎今年保送生以及明年可能保研的学生,特别是有意向读博或出国访学交流的,请与我邮件联系。
Selected journal and conference papers:
恩恩慧慧
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在自动控制领域取得一系列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武器研制中的重要关键问题。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对于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方法,形成新体系。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并与一系列应用结合。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提出惩罚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辟一全新方向,即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得到系统的规律,即这类结构可使系统降维、分解、化简,并得到简化的控制规律。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取得系统性的结果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内外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2部。代表作有:《有限时间区上的运动稳定性》、《轨线受限的最优控制问题》、《一种解定性微分对策及确定能控区边界的新方法》、《定性极值原理的某些应用》、《空战中角色二重性问题》、《集合覆盖法》等论文40余篇。著有《微分对策》一书。他的《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研究》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书1部。1986年创办了《控制与决策》学术期刊并出任主编。1983年张嗣瀛出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编委兼控制理论分支主编。1989年又创办了全国性的“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任会议文集主编 。2005年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一起,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术期刊并共同担任主编。张嗣瀛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信息与控制》副主编,《自动化学报》等4个学报的编委。1986年他主持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CA)的“建模、决策与对策(MDG)国际学术会议”,并任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 主要学术成就为: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方法,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也取得系统研究成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90年代提出并开辟一个全新研究方向,即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取得系统性的结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
yyy777777777777777
1、软件学报 2、计算机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自动化学报 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8、系统仿真学报 9、计算机工程 1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1、控制与决策 12、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3、控制理论与应用 14、计算机应用研究 15、机器人16、中文信息学报 17、计算机应用 18、信息与控制 19、计算机科学 20、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2、计算机仿真 2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4、遥感技术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26、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7、测控技术 28、传感技术学报 29、控制工程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3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电脑报不可以,微型计算机可以用于职称晋升。
方吉咕咕咕
这条老狗可把教师们害惨了,请看这首顺口溜吧 校长贵族化, 领导多员化, 教师奴隶化, 学生祖宗化, 人际复杂化, 加班日夜化, 上班无偿化, 检查严厉化, 待遇民工化, 翻身是神话。 满腔热血把师学会, 当了教师吃苦受罪。 急难险重必需到位,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 学生告状回回都对, 工资不高还要交税。 从早到晚比牛还累,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 下班不休还要开会。 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天天学习不懂社会。 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 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青春年华如此狼狈。
达达1110
黄波 博士,副教授,1980年5月出生,湖南醴陵人。2006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毕业(直博),此后留校任教至今;2010年进入南京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1年度入选南京理工大学的“紫金之星”培养计划;2013年度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UMKC)访问交流;2014-2015年度赴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访学。现为IEEE Senior Member,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Science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人,以及《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国内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动化、计算机、制造学科通讯评议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离散事件系统控制、Petri网理论、先进机器人学与控制、自动化生产系统控制与优化方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紫金之星计划项目等项目,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省博士后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参与完成装备部重点预研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等多个课题。在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J. Control Theory Appl., Int. J. Prod. Res., 通信学报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
自动化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 主办方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周期为月刊,出版地是北京市,语种为中文,一共为16开本。 《自动化学报》创刊。由中国自动
有很多,如下: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电力系统自动化3.电工技术学报4.电网技术6.电源技术8.电工电能新技术9.中国电力10.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
计算机八大核心期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中国科学。
如果看你改得不错,好好改吧,很大可能还是到通个审稿人手上,意见是修改后重审,审稿人满足了录用 可能性大多了。投了个浙大学报,貌似只有一个审稿人,一个月给的审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