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bin657501
教师获奖部分信息1、《“技艺结合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获得2004扬州大学教学成果奖2、《“技艺结合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获得2004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2005年获得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成果二等奖;4、《音频技术教程》多媒体教学光盘2004年获江苏省“方正奥思杯”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005年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5、网络课程《电视编导与节目制作》2006年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高教文科组优秀奖;6、《摄影基础》网络课件2003年12月获全国第七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7、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实践探索》获得2004年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优秀设计团队奖;8、《音频技术教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获得2005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9、《轴线规律及越轴问题的处理》电视片2004获得省第二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10、《教育技术公共课虚拟实验室》网络课件获得2004省第二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11、“《摄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建构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获得 2004年扬州大学 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2、摄影作品“风雪黄河源”2005年10月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国摄影家协会;13、摄影作品“冬日”第六届《可爱的中华》“柯达杯”全国黑白艺术摄影大赛,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等相关单位大赛组委会;14、摄影作品“嫂子”2006年10月“百成杯”江苏省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铜奖。15、摄影作品“炊烟” 纪念江苏省文联成立50周年江苏省优秀摄影作品回顾展,2004年10月优秀作品奖;16、摄影作品“牧牛”纪念江苏省文联成立50周年 江苏省优秀摄影作品回顾展,2004年10月 优秀作品奖;17、摄影作品“草原暮色”参加了江苏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2003年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摄影协会主办;2006-2008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统计(部分) 序号 获奖者 获奖作品或荣誉 级别 指导老师 1 卢士超 《生活》获首届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大学生优秀摄影作品奖 国际级 2 杨红美 06-07学年国家奖学金 国家级 3 钱成科 06-07学年国家奖学金 国家级 4 邓甜 07-08学年国家奖学金 国家级 5 赵倩倩 07-08学年国家奖学金 国家级 6 许晓 《中国教育基金会》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 国家级 蔡之国 7 董金海 《品茶》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 国家级 何亭 8 常鸿燕 《TOM的陷阱》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 国家级 王勇 9 方莹莹陆 颖朱小燕 《传承经典》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 国家级 蔡之国 10 邱倩雯管惠洁杨郑一 “亚星杯”全国演讲大赛团体三等奖 国家级 11 邱倩雯 “亚星杯”全国演讲大赛个人优秀奖 国家级 12 管惠洁 “亚星杯”全国演讲大赛个人优秀奖 国家级 13 杨郑一 “亚星杯”全国演讲大赛个人优秀奖 国家级 14 潘凯 “富春杯”全国演讲大赛团体一等奖 国家级 15 江国梅 “富春杯”全国演讲大赛优秀奖 国家级 16 潘凯 “富春杯”全国演讲大赛优秀奖 国家级 17 李雅菊 获国务院新闻办等单位组织的“国际摄影报道节”优胜奖 国家级 18 高娟等同学 获国务院新闻办等单位组织的“国际摄影报道节”优胜奖 国家级 19 李新浦 中国学院奖摄影教育奖“学习创新奖” 国家级 20 张伟松 《人居扬州》第四届全国师范生DV大赛一等奖 国家级 21 孙思 《梅花岭上祭奠忠魂》第四届全国师范生DV大赛一等奖 国家级 22 方莹莹陆 颖朱小燕 《传承经典》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省级 蔡之国 23 许晓 《中国教育基金会》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 省级 蔡之国 24 常鸿燕 《TOM的陷阱》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优秀奖 省级 王勇 25 郭 巍徐 莉崇 翔 《世界读书日》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优秀奖 省级 蔡之国 26 刘宏义 《读的更多,看的更远》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优秀奖 省级 王勇 27 董金雷 《品茶》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优秀奖 省级 何亭 28 茆玉月陆 杨 《妈妈,我要上学》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优秀奖 省级 蔡之国 29 宋雅亮 《雨中》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特等奖 省级 30 沈 兰 《读》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一等奖 省级 31 刘宏义 《梦想。人生。家园》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三等奖 省级 32 刘立松 《老井》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三等奖 省级 33 仇 颖 《夕阳美》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优秀奖 省级 34 宋雅亮 《梦里水乡》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二等奖 省级 35 沈 兰 《残荷》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三等奖 省级 36 杨郑一 《瑰丽的火烧云》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一等奖 省级 37 李 成 《彩练迎仙》获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主题摄影比赛二等奖 省级 38 周 赟 2007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省级 39 戴晨飞 2007年度省级表彰“优秀学生干部” 省级 40 陈 晨 2007年度省级表彰“优秀学生干部” 省级 41 钱成科 06-07学年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省级 42 周赟 06-07学年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省级 43 教技0501班 2007年度省级表彰“先进班集体” 省级 44 张伟松浦文斌 《人居扬州》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特等奖 省级 张成军、张源 45 丁薇周燕萍 《明天》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省级 张成军、张源 46 钱 舜沈丽丽 《老街》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省级 张成军 47 丁 玲张 妍 《We are ready》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省级 张成军 48 朱云龙朱 捷 《流浪猫》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 省级 张成军 49 张文文 《暖阳》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 省级 张成军 50 高 娟夏叶峰 《透》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省级 郝松 51 朱云龙 《窑工的孩子》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省级 郑小运张成军 52 孙成坤陈 欣 《木车人》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 省级 杨 健范文霈 60 孙成坤陈 欣 《棉·遒》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省级 宋 力 61 孙成坤陈 欣 《秋》获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省级 郑小运
陌陌上阡
喀什杏花村那张照片是由新疆摄影家刘英智拍的,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到了杏花沟,人们蜇居已久的怅然心绪,都会被帕米尔那充满生命力的杏花扫荡一空。每年3月下旬,都是帕米尔高原杏花盛开的时节,但去杏花村的路途非常艰险,所以杏花村的人们很少离开村子,他们在此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因外围的气候恶劣,常常让外面的人望而却步。然而一旦进入杏花村,都会以为是到了仙境:百年的杏树遮天蔽日,云霞般的花朵在枝头傲然怒放。在皑皑雪山下,塔吉克族人的“蓝盖力”(塔吉克族人的传统住房)零零星星地散布其间。大人在花瓣中放牧,小孩在花香中嬉戏。一路上罕有生命迹象,这里水草丰美、草长莺飞,恍若温软的江南,如果从行政角度来定义,这里就是塔什库尔干县的大同乡杏花村,曾为古丝绸之路的古道之一。塔吉克族女人在砸杏核进入杏花村的最深处,一切都让我静默,不敢言语。公路两边都是上百年的杏树,长得又粗又大,满树的杏花遮天蔽日,把远处的蓝天和雪山都挡住了。远处的杏花白粉相间,在高高的深色大山陪衬下,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彩画。每一个村庄都是偏僻的,但宁静、干净,没有一点点喧哗,时间在这里不留痕迹地走过,而我的呼吸也渐渐变成了蓝天透明的色彩。它的美是宁静、朴实和自然的,慢慢地从它的内心中溢出,没有一点点做作、娇饰、哗众取宠的姿态。我走在一条石子路上,站立在这个高悬于云彩之上的地方,而周围的绿色,身边的河水和远处的冰峰,还有河谷中杏花的飘香,却那么容易让我将历史忽略——只记住了杏花村。春天帕米尔高原的热闹少不了纷飞如雨的杏花,塔吉克人的美丽人生总是从一缕缕杏花飘香开始的,而没有杏花的帕米尔春天,也会变得死寂沉沉,没有生气,这是高原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精彩写照
烧饼小顺顺
上个月双十一,趁着各种打折屯了一堆摄影书。要知道这些书平时都死贵死贵的,都舍不得买。这次一并拿下。这个月一口气看完,给大家汇总一下,并给出我的推荐理由。告诉大家,想要拍出大片,应该选择哪些书作为学习指南。 培养出你独特风格的关键思维。其实,摄影就是一种你发现周围世界的记录方式。出片好与坏,与手里的工具(也就是器材)关系不大,更多的是相机背后的那颗脑子。你的视角不同,出片就自然与别人有别。这本书挑了一些题材:金秋、风光、红外线、自由行、延时、航拍、人像。通过这些,帮助你将你的想法转化成影像。 这本书里提到,“摄影眼”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除了拍出“看到的”,更要拍出“想到的”。相机的视角与人眼大有不同,通过焦段、透视、快门设置的变化,呈现出与肉眼所见极为不同的景象。而我们可以透过相机,将我们大脑中想到的景象,用照片的形式描绘出来。如果我们能充分驾驭相机,拥有一双“摄影眼”,就能突破瓶颈,拍出不平凡的作品。 看过那么多讲后期的书,大多都是告诉你Lightroom怎么用,Photoshop怎么用。所以,然后呢?你记住了多少?你有应用了多少?后期背后的思路与动机,你依旧没有掌握。这本书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对后期进行了反向破译。先告诉你,透过成片,你能分析出这张片子有哪些特点,经历了哪些后期步骤,从而提高你分析片子的能力,带动后期前主动分析构思,避免你在软件里对着片子一通瞎调。这本书对许多后期特征都有深入的分析,建议在后期上遇到瓶颈的同学读一下。 这本书深度讲解美食摄影前期流程。缪韵老师是国内有名的新锐美食静物商业摄影师,为许多知名客户拍过美食大片。这本书详细讲述了美食摄影的前期步骤,包括布景、食物造型、布光、拍摄。对想了解美食摄影的人来说是不错的参考书。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书中的知识可以照搬运用在静物摄影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本书的知识拍出一些好的片子,分享朋友圈,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本书真的是献给小白用户的。很多小白用户想到摄影,可能大多数的场景是在旅行的时候要拍一些好的照片吧。这本书就从旅行的角度,从基础开始,告诉你怎么才能在旅行中拍出好的照片。从最开始的教你怎么配置器材,出发准备,拍摄技巧,到风光、建筑、人文、自然多个主题讲解。即使你没有什么旅行需求,用这本书打基础,我也是很推荐的。 这本书的内容,比前作稍微深入一些,建议看完第一本的同学,紧接着看这本。这本书很有意思,全篇,以旅行目的地为主线,告诉你对应地点的片子应该怎么拍,好似一本旅行指南书。分章节告诉你,全年每个月,去什么地方最好。对应章节里,有相应的摄影师,晒出他的大片,教你怎么拍。 风光摄影的入门佳作,风光摄影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语言平实亲近,不教条。在这本书里,作者非常注重风光摄影的理念与思路,先规范了流程,再开始动手拍。作者反倒是对器材不甚重视,器材只是你手中的工具,能把它用好就行,真正制约你的,其实是躲在机器后的那些思路。在书中,机身镜头的器材讲述篇幅很少,脚架系统、滤镜系统篇幅多,这两个才是风光中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视的器材。书中风光后期实操案例部分,颇有价值。 拍人像,学到一定层次之后,就一定离不开闪光灯的帮助。谈到闪光人像,恐怕全世界都逃不开乔·麦克纳利这位老爷子。他是世界著名摄影大师,专精于闪光人像拍摄。这本书,他来教你小型闪光灯的创造性应用。这本书,老爷子着重告诉你们,热靴闪光灯在摄影中的应用方式。首先简单介绍与闪光相关的器材附件,再从单灯拍摄为基础开始,最后扩展到双灯、多灯拍摄。 对于摄影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光。乔老爷子拍了30多年照片,深知如何描述光、调整光、渲染光、控制光、引导光。这次,它通过《雕刻光线》告诉我们,小型闪光灯有哪些创造性应用。这本书可比《热靴日记》厚多了,附带有大量的样片,文字记述详实,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告诉我们这些照片都是怎么拍出来的,就像和你讲故事一般。无论你对闪光灯摄影有多少基础,你应该都能从老爷子这里获得一些启发。 之前闪光摄影部分介绍了乔老爷子的两本书,这本《瞬间的背后》主要回顾的是他30多年摄影路上一些经典照片的拍摄思路与背后的故事。帮助你搞清楚拍摄的来龙去脉,并顺便学到一些技能。这本书独到之处,在于“三角学习法”。先给你个概念,介绍一个他钻研一生得到的技巧,紧接着给出一幅他的经典作品,解释这个技巧的应用,最后告诉你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为风光摄影的爱好者,当我们学习理论知识到一定程度之时,总是会存在一个瓶颈期。似乎自己知道的也差不多了,继续学习课程感觉都是在炒冷饭,费时费金钱,也没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提高。自己的构图、思路甚至后期,还都在原地踏步,没有出片。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多看看大师的片子,通过多多阅读大片,来更新自己的摄影思路。《论风光》就是一本这样的画册。它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编,汇总了国内数位风光大师的佳作,并附上了摄影师拍摄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不讲解器材,没有片子的参数,全部注重的是思想。印刷精美,值得收藏慢慢欣赏。 作者许英龙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在英国读书的日子里,他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就是要在一年之内,每天出一张片子,而且只用50mm定焦镜头,题材以街拍为主。这本书,就是他这一年以来的街拍成果。他专注于扫描英国街头的人文小景,颇具人情味。从他的片子里,我们看不出什么拍摄技巧,也没什么后期手法,我们反倒是可以学习一下作者的拍摄思路,以及他观察这个社会的方式、视角,这也是街拍最为核心的能力。 在摄影圈子里,安塞尔·亚当斯是一位大师级别的存在,特别是风光摄影这个圈子里。亚当斯从小就跟着父母去美国优胜美地景区旅游,在那个时候,他开始用相机记录那边的风光。一拍就是十多年。在那边它出了许多大片,出版后在美国一举闻名。亚当斯的风格,讲究照片要如实清晰、影调丰富、层次分明,不甚喜欢过重的后期。而他最为闻名的,还是著名的“分区曝光法”,这是我们现在风光摄影包围曝光、局部曝光处理的前身。在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使用。这本书第六章详细讲述了分区曝光的思想精髓,虽然很多都是基于胶片曝光的介绍,但是思想仍然可以参考借鉴。 布列松是法国摄影大师,他喜欢用轻便的装备,随时捕获精彩的瞬间。打破镜子,用肉眼观看,在拍摄照片之前,对混乱的表象进行思考,而非逃避。布列松的风格,是统一而完整的。他说,自己的兴趣从不在摄影“本身”,而是它所呈现的一种可能性,通过忘记自己来记录拍摄对象于若干分之一秒内的情绪和画面的形式之美,换句话讲,就是画面唤起的几何结构的美感。这本书不厚,88页,可以通过这个,来了解一下布列松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有一种旅行,不是为了行万里路,而是为了悠闲的散步。不拥挤的景色只是人们享受自己的街道。如果你想停下来,就停下来,如果你想继续,就继续。这是最舒适的旅行状态。现在
中国摄影,中国唯一参加TIPA(TIPA 是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的缩写由12个欧洲国家和31个以上有关影像杂志社参
钉钉企典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中国
去下个APP应用---中文摄影杂志,可以看许多国外的大作
1.经过摄影本科以上教育、从事摄影活动二年以上;经过摄影专科以上教育,从事摄影活动三年以上;经过摄影函授教育、从事摄影活动五年以上;未经过摄影教育,但从事摄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