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2

dragonyanyan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化学通报研究论文审稿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龙女kelly

已采纳

2006年被评为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市优秀共产党员。在教学上,先后主讲《结构化学》、《物理化学》与《物理化学实验》等专业必修课程,一门公共选修课《宝玉石鉴赏》。是湖北师范学院校级优质课程《结构化学》负责人。2003年度、2006年度、2007年度教学考核为优秀,2004年度、2005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积极参与《物理化学》课程建设,2004年《物理化学》课程被评为湖北师范学院院级优质课程,2005年所在的物理化学教研室被评为院级优秀教研室,同时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主持院教研项目2项,参与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编写了《物理化学实验辅导书》。独立地制作了《结构化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和结构化学、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网页,先后在《实验技术与管理》、《高等理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参加全国化学教学会议5次,先后荣获2003年度湖北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二等奖,200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优秀二等奖和湖北师范学院2006年度中青年教师电子教案设计大赛优秀二等奖等。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方向为“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及其应用”、“超分子功能配合物的组装、结构与性能”和“科学史”的研究等。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湖北师范学院人才引进科研项目1项、主持湖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2项,参与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近几年来,先后在《Z. Kristallogr. NCS》、《Acta Cryst. C》、《Acta Cryst. E》、《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化学通报》、《化学试剂》、《稀土》、《盐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SCI收录9篇。参加全国化学学术会议8次。

346 评论

注册个名那么难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235 评论

panying106

sdf朱子清,别名镜心,1900年10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一书香世家,父亲在农村半耕半读。1907年他在乡村私塾就读,酷爱古典诗词、经史著作和书画。1917—1921年他先后在安庆六邑中学和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学习。其间他曾作为学生会代表,多次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请愿、演讲等爱国活动,为此,他曾被警察打伤,乃至被校方开除。1921年他考入东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大学时期,在恽代英等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朱子清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1925年,他积极参加“五卅”运动,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斗。1926年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不久,在东南大学的“易校长学潮”中,他与国民党反动派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被辞退。 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事变,面对反动政府腐败堕落,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现实,朱子清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良好愿望,毅然于1929年远涉重洋,前往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求学。1931年,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作为伊利诺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在当年的“双十节”庆祝会上慷慨陈词,痛斥中国反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对祖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惨遭践踏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显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1933年他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由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化学系主任亚当斯(R·Adams)推荐,赴德国明兴大学从名师维兰德(H·Wieland)继续进行有机化学研究。1934年转赴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跟随微量化学的首创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雷格尔(F·Pregl)学习微量分析。1935年朱子清学成回国后,立即投入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南京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暨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在此期间,朱子清除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外,在马钱子碱、钩吻素、贝母素的研究方面也做了突出的贡献,主要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朱子清深深感到中国有了希望,于是一心致力于科学和教育事业。他先后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为了改变我国西北地区的落后面貌,他携带全家老小及主要助手,由条件优越的上海来到“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的兰州。在兰州大学,他克服了各种困难,带领助手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于1956年在祖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建立了第一间有机微量分析实验室。同时,他还率先在兰州大学建立了生物碱实验室,把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无私地奉献给科学和教育事业。朱子清曾先后担任甘肃省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学报》编委、甘肃省科协名誉主席等职。此外,他还是甘肃省政协第四、第五、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并当选为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积极参政议政。 朱子清在有机化学,尤其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方面造诣精深。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来比锡化学年报》、《中国科学》、《化学学报》、《科学通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近20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在国内外有机化学界享有盛誉。特别是关于贝母植物碱的研究,曾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通大学学报审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孤星马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河南大学学报审稿人

    姬新颖简历 姬新颖 简介 男,博士、教授、留美学者、硕士生导师、归侨、省市侨联委员、无党派人士。1963年10月生,河南新安县人。1999.7获第四军医大学内科

    我究竟怎么了55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通信学报一般几个人审稿

    通信学报是通信类的一级学报,要求非常高,难度很大。一般需要比较好的创新点,理论分析+充分的仿真说明。在今天这种学术氛围下,一般来说研究生第一作者是很容易被一下子

    艺海秦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钢铁研究学报审稿人

    好投。《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的期刊,为月刊,根据查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得知,该期刊的投稿要求为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

    L..好菇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审稿

    过年前忙没人看,直接退稿。---偶的理解。是有点不负责的感觉。

    无锡小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