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赏198808
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课程设置 管理 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经过2O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多数高校也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系。但是一部分起步较晚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针对国内部分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的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国内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不完善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就有一个明确表述,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目前部分学校培养目标模糊,只重视学术理论知识讲授,实务应用课程设置较少。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课程容量小,内容重复。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设置没有前瞻性,课时安排不合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本科阶段课程存在重复和脱节的现象。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研究和发展都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无法让学生获得本学科最新知识。
2、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教学师资队伍不健全
目前硕士生招生人数猛增.使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导师之间所带学生比例悬殊,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的导师同时带上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硕士生,加上本身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对学生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导师行政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对学生无暇顾及,学生有问题时也不方便向其导师请教,或者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有的导师年纪较大,学科前沿知识缺乏,指导学生也是勉强为之;而部分导师工作年限短,提拔快,缺乏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经验。综上所述,导师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较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3、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创新点较少
选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设置不足,导致研究生思维狭隘,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学术论文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在当前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多数还是采取笔试的方法,虽然某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小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撰写课程小论文时,由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比较多,学生在选题、查资料、资料分析、设计论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缺乏教师指导,一般敷衍了事 ,缺乏创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多数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问题,对学位论文写作不重视,这就出现了“敷衍开题、将就过关、应付答辩”的现状。多数论文七拼八凑现象严重,创新点是微乎其微。
二、改进现状的几点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
在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整合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反映当前的创新成果,又要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最新的技术、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中,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因此,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且还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还应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一门课程应有多名教师具备授课能力,授课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做到一专多能。还要做好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工作与教学态度调查工作。实施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时数的监督,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加强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和答辩的管理
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新颖,专业性要强。开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论文开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选题时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论文的可行性以及现实中的意义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也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督查、评审工作,由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审,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科研工作不扎实、科研方法不规范、弄虚作假的情况严肃处理,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和完善,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相应任务的,应推迟答辩,以此督促研究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种种措施相结合促进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研究上下功夫,以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培养单位、研究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因素。相信经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科研和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玲芳,金明,徐日光.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武毅英-陈梦.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印.现代大学教育,2008,(2):99-105.
[3]俞家庆,李延成.肩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要点摘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
[4]代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5]张庚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5
[6]李保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iamjiaying
一般而言,围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担负研究生教育的大学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一般也体现了过程管理的精神,大部分学校主要是对研究生课题研究阶段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前随机抽查和论文答辩等三个不同的主要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但是,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仅仅关注研究生课题研究的这三个大的环节并不能完全保障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而且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也会导致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的质量缺乏有效保障。
1.开题报告把关不严开题报告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总结,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但是,一些学校和导师对做好开题报告的意义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没有认真抓好开题报告工作,存在着对论文开题工作敷衍了事的现象。一是研究生管理部门对开题报告缺乏统一的规范,许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内容不完整,缺乏应有的学术规范,为今后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埋下隐患;二是开题报告会往往由导师自行组织,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院系少有介入,使相当一部分开题报告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发挥开题报告会的作用,使得开题阶段论文设
兔兔水桶腰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逐年扩大,开始进入了批量培养的时代,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培养层次。伴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日益暴露出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如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普遍不高,毕业研究生素质良莠不齐等等。当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培养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而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直接的、综合的反映,保证和提高其质量成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和前提。试图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建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般而言,围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担负研究生教育的大学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一般也体现了过程管理的精神,大部分学校主要是对研究生课题研究阶段的
地方高校机械类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的探讨 (4)学校因素。在实验设备、学习氛围方面,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并直接影响了
地方高校机械类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的探讨 (4)学校因素。在实验设备、学习氛围方面,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并直接影响了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需求,人从出生开始就在睡眠状态与清醒状态中不断转换,人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梦中度过。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人消
1、前期必须做好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的量要达标。 2、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有逻辑,各章内容要相关也结构完整。 3、注意论文的行文以及语言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