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小饭
每年都不失约的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成果,又在这个5月,如期与翘首企盼着它的社会各界见面了。
变化的是每年的市场态势和百强排名,不变的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对报告和榜单的公正立场、严谨态度和客观评述。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始终以树立行业标杆、引行业向纵深发展,提升整个房地产业专业化水平为己任的中国上市房企测评活动,5月26日在香港发布了《201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以及2016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排行榜单,从上榜企业、资本市场、运营规模、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经营效率、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等九大方面详细分析了在去年市场条件下,各家上市房企的单项战斗值和整体表现分。
上市房企排名再度印证“马太效应”
从榜单来看,万科再度登顶,这已是其在榜首位置的第九年。2015年对万科来说无疑是险象环生的一年。万宝之争的一波三折、升级发酵使得万科A股长时间停牌,对于万科与宝能背景和计划的猜测更是从未停息。但得益于国际化的组织架构、人性化的治理方法以及管理层的积极争斗和冷静应对,万科仍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万科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商品住宅以及其他与城市配套相关的消费地产和产业地产。年内,万科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金额2614.7亿元,销售面积2067.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4.3%,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00%。
中国海外发展尽管去年其因人事问题而数度被业内质疑,但其充分发挥了品牌优势,准确判断出市场变化,凭借灵活创新的营销策略,2015年销售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并以超额6.3亿元的佳绩,完成了于去年年中调高至港元1800亿元的年度目标,对应销售面积也相当可观——达1260万平方米。因此,其以雄厚实力仅次于万科排在第二。
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轮驱动的绿地集团可谓一日千里,上市仅九个月就直升季军宝座。究其愿意,是绿地的重点投入全部围绕经济发展、人口导入、产业发展等核心要素,并聚焦一线城市和优质二线城市。同时加大住宅和以住宅为主体的混合项目的比重,强化品牌营销体系标准化,积极打造“理想家”、“百年宅”住宅品牌定位及推广体系。2015年,其实现销售金额2301亿元,销售面积2176万平方米。
前十强中的其余七家房企按先后排序分别是恒大地产、万达商业、保利地产、华润置地、富力地产、碧桂园和华夏幸福。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颠扑不破。
此外,凭借先进的技术、持续的创新、优质的产品与一体化服务,部分房地产供应链上市公司的表现也愈发优秀,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例如厨电高端品牌老板电器、主营建筑防水业务的东方雨虹、凯伦建材、建筑装饰领域的全筑股份、金龙腾,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201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前10强)
更多测评报告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微信(微信号:zhongfangwang),回复“报告”两字,即可获得完整榜单及测评报告摘要。
此文转自:中房网
附1:测评报告精彩解读
榜单:万科九年蝉联榜首
榜单显示,万科九年来蝉联榜首,中国海外发展和绿地控股位居三强。恒大地产、万达商业和保利地产分别居于第四到第六位,华润置地、富力地产、碧桂园和华夏幸福分列第七至十位。
表现:板块震荡估值回调
总体来看,在房地产宽松政策和市场强预期的作用下,上市房企表现整体强于大盘。年内,虽然房地产上市企业迎来估值修复性回升,资本市场对于房企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仍持保留态度。行业内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房企估值水平亦有所下滑。
运营: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2015年,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为586.18亿元,同比上升30.88%;净资产均值为157.71亿元,同比上升23.44%;房地产业务收入均值为117.73亿元,同比上升22.95%。各项规模指标中,总资产均值增速和房地产业务收入均值同比增速分别上升7.46和18.96个百分点,都有所回升,净资产均值增速也基本保持平稳。
风险:杠杆水平有所抬升
2015年,房地产行业负债水平保持高位运行。净负债率均值为96.09%,较2014年上升7.23个百分点,再创新高。一方面,高企的长期负债水平反映出企业扩张依赖借贷的模式没有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年内销售回暖带动了现金流的改善,短期内企业业绩保障度有所提升。
盈利:净利润率未见好转
2015年,上市房企盈利能力值指标仍延续了上升势头,但效率指标依然处于下滑态势。具体来看,绝对量方面,上市房企净利润均值为15.94亿元,同比增长6.14%,增幅较上年下降3.62个百分点。比率指标方面,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利润率均值两项指标继续下滑,仍处于自2009年以来的点。
发展:两极分化程度加深
2015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收入和资产规模都有所增长,各项指标增长率较上年也有所回升。从企业盈利增长率的分布来看,2015年两极分化程度有所加深。2015年业绩大幅增长和大幅下滑的企业数量均多于2014年,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
效率:库存延续承压趋势
2015年,房地产市场虽然实现了较大的销售增速,但行业整体库存高企的现象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上市房企的库存水平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2015年,上市房企存货总额约5.88万亿元,企业存货均值约为3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但另一方面,销售的回暖带动了存货周转率的回升,2015年末,上市房企存货周转率小幅上升0.01至0.37。
附2:测评主办方背景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业务上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由各 地房地产业协会和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交易、流通服务、装修装饰等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协会以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提 高人民居住水平为宗旨,坚持为行业、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政府政策服务的方针,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传达、贯彻国家的法规与方针政策,反映广大会员与企业愿望与要求,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测评成果官方发布网站:中房网
中房网()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将“政府、行业、专业”三大资源进行整合,并辅以 线下活动等形式开展房地产行业权威测评、房地产专业研究咨询等业务,致力于建立中国房地产行业具有权威和有公信力的产业网站、测评体系及数据平台。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5-2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朶蕾咪灬
深圳万科是公认的中国房地产的老大,作为行业的领跑者,每个竞争对手都把它当作超越的目标,但是真正能超越它的很少.看看下面这篇文章.也许富力地产能构成万科的威胁.《富力VS万科 谁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老大》今天,内地房产商的资金实力、开发能力乃至治理结构等多方面都大大超越以往。从过去的万科“一枝独秀”,到今日数家争雄,这一局面无疑对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都有很大裨益。 5月底,《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报告》发布,G万科A(000002.SZ)因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和总市值四个单项均列第一,稳居国内同类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首,同时还以8亿多元的经济增加值高居国内财富创造能力的第一位。 与此同时,在港上市仅10个月的富力地产(2777.HK)也以10亿港元的经济增加值位列联交所内地公司财富创造十强第二位。同时,富力已被正式列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系列成份股,成为首家纳入恒指的内地房地产商。 种种迹象表明,正有越来越多与富力近似的内地房地产公司开始向万科的行业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技术指标各有所长 事实上,在技术性指标的比拼上,万科与富力各有所长。根据双方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万科总资产超过200亿元,富力则略逊一筹达到170亿元左右。土地储备双方则基本持平。截至2005年底,万科实际掌握土地面积约1209万平方米,且大都为住宅用地。而富力截至2005年底土地储备约为940万平方米,其中今年1~4月新增约84万平方米,全部为市中心黄金地段商业或住宅用地。 从盈利能力而言,截至去年底,富力以近60亿元营业收入创造了近13亿元的净利润。而万科则以过百亿的主营业务收入获取了13.5亿元的净利润。 不过万科董事长王石曾声称,万科从来不做毛利率超过25%的项目,因为这达到了暴利标准。因此尽管万科主营业务收入比富力多出近一倍,而净利润的差距却并不悬殊,也自有渊源。 迄今为止,万科已进入16座城市进行房地产开发,在区域覆盖力上具有无可撼动的优势。但在区域市场占有率以及利润挖掘上,却不如带有鲜明港派精明作风的富力。截至目前,富力也只是进入北京、广州、深圳三座城市发展,但却取得了几乎与万科相当的利润总额。 若从现阶段的房地产行业水准考量,目前房产商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仍由其土地储备所决定。虽然万科在2005年新增土地储备近700万平方米,但在区域核心城市的地块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区。但富力地产拿地却集中全力主攻城市中心地段的住宅及商业用地,抗跌性较强。而且住宅土地方面富力拿到的价格也比万科更有优势。 软性指标万科占优 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上曾经说过一段很感性的话:“创建万科二十年之后,我才意识到: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仅仅是给股东提供丰厚的利润、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给员工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给政府创造税收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尽广义的社会责任。2005年万科开始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2006年,第一栋廉租房将破土动工;万科将设立第一个《保护古民居村落》基金,并将‘企业公民’责任纳入万科的企业战略规划。” 可以说,万科今日的品牌价值在国内的房地产企业中首屈一指: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四次入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两次获得“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称号;蝉联“亚商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第一名……而在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的指导下,由万科主办的“征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案’”活动,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万科的品牌价值在其全国扩张中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在品牌价值方面,富力似乎依旧无法超越万科。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衡量,富力总裁李思廉与王石推崇的知识分子般的“企业公民”形象不同。他更多借鉴了香港同乡们的慈善捐助行为。如2005年11月,李思廉作为广东省慈善会推荐的唯一代表获得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奖”。十几年来,富力的各类捐赠遍及文教、卫生、治安、敬老、扶贫等多个领域,捐赠金额累计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 大众持股VS双老板集权制 然而,富力与万科最为根本的区别仍体现在股权结构上。万科已成为典型的大众持股公司,从1988年开始股改至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始终没有超过2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也始终没有超过40%。因此,万科属于国内少有的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地产公司,并获英国IR杂志中国区“最佳公司治理奖”和“最佳年报奖提名奖”等。 富力则是典型的私人持股公司,两位当家人李思廉和张力各占总股份的36.33%,已发行的股份只占公司总股份的27%左右,在业务管理上具有划江而治的集权特色。张力分管北方,侧重区域拓展及拿地开发;李思廉则分管南方,侧重资本运作及商业地产拓展。 在融资方面,万科已先后联手德国银行、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中信投资等诸多境外机构,为旗下产品的开发筹集资金,渠道之广泛、方式之创新,在行业内首屈一指。而且万科与日本大成携手上海住宅开发,引入日籍高管等等举措,也开创了国内房地产企业之先河。 不过富力去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成功,筹集了数十亿资金,突破现有开发规模下资金瓶颈的限制,而且吸引了更多商业银行扩大了其信贷投放规模。在瑞士第一信贷波士顿和摩根士丹利的联手“教导”下,富力股价飞速上扬,短短10个月间股价上涨约3倍,成为香港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股价的上扬,不仅使富力两位老板富豪排名跃升,而且反映他们管理的企业所能获得的市场支持程度以及未来发展壮大的空间。这一本质对于房地产业这样资金密集型产业显得尤其重要。高盛就预测,富力将继万科之后,在今年步入房地产百亿企业之列,净利润达到24.25亿元。 现实是,调控虽然仍在延续,但内地房产商的资金实力、开发能力乃至治理结构等多方面都大大超越以往。从过去的万科“一枝独秀”,到今日数家争雄,这一局面无疑对整体行业水准的提升都有很大裨益。
注意查收 红弦祭 留个邮箱发给你
这次没入选,需要核心我可以推荐
随着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截止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已具备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下面是我带来的金融风
我是老百姓,哎,我还在观望,什么时候才下手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