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4

Luck丶美人蕉
首页 > 学术期刊 > 能源与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糖z

已采纳

贵阳市以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论文

摘要: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贵阳市能源消费及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现阶段贵阳市能源消费及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贵阳市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发展路径及促进碳减排的对策,从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 能源 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 对策

1 贵阳市能源消费现状

1.1能源消费情况

贵阳市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心城市,石油、天然气自给率几乎为零,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自给率较低。贵阳水能资源可开发潜力有限,可开发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相对贫乏,同时又缺少稳定的天然气供给来源,因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而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在日益趋紧的全球和国家碳约束下将成为新的劣势。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能源消费总量从1639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107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5.15%。能源消费以第二产业为主,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51.7%。2010-2012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呈上升态势,2011年达到13.1%,为近几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之后国家开始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宏观调控,能源消费增速开始下降,2015年能源消费增速为1.2%。

1.2能源结构情况

2010年到2015年贵阳市能源消费总量逐步增加,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相比2010年增加了28.57%。其中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相比2010年增加了25.76%;2015年石油消费总量相比2010年增加了36.83%;201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相比2010年增加了1175.93%;2015年电力消费总量相比2010年增加了7.72%。

在近年来贵阳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2010年以后比重始终维持在30%以上。

2010年及2015年贵阳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的比重分别为34.53%、29.26%、0.52%、35.69%和33.78%、31.14%、5.18%、29.90%。

2 贵阳市能源消费及结构方面面临的问题

贵阳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受端城市,主要能源更多依赖外部调入,原煤、本地电力产量有限,油品、天然气则完全依赖外部调入。

贵阳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仍然是首要任务,能源消费还将持续增长。贵阳市煤炭资源仅能满足40%左右的需求;成品油供应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统一调拨,天然气依靠“中缅”及“中卫”长输管道输送;“十二五”期间一次能源自给率为18%左右。新能源资源禀赋较差,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难以改变,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挑战。

贵阳市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107.74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电力及天然气消费量占比分别为:34%、31%、30%及5%。

2.1能源消费结构高碳特征明显

2.1.1煤炭消费占比较大

贵阳市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为711.92万吨标准煤,在贵阳市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最高,达到34%。

由于煤炭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在化石能源中最大,因此应有效降低其消费占比,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寻求天然气等替代燃煤的途径。但贵州省是我国长江以南的主要产煤区,煤炭使用优势明显,而且火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煤炭用量短期内不会减少甚至会出现一定量的增长,对贵阳市减少碳排放造成较大压力。

2.1.2石油消费量持续增加

贵阳所有石油都靠省外调入,主要通过管道、铁路、公路运输。贵阳市2015年石油(包含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和石油制品)消费量为656.33万吨标准煤,占贵阳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1.14%。作为国家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城市区域性试点城市,贵阳市目前公共交通营运车辆推广使用LNG、甲醇、气电(油气)混合动力的改造已完成,私家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暂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使用条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对石油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石油消费量持续增加,比重可能会提高。而石油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较高的能源,其用量的持续增加,是贵阳市实现低碳发展面临的又一难题。

2.1.3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有限

根据《贵州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成果,贵阳市有一定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花溪、修文、息烽、乌当、清镇等地,能进行少量开发利用。贵阳市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十分有限。由于贵阳市自身资源禀赋原因,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匮乏,开发难度大,开发空间十分有限。

2.1.4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已基本完成焦炉煤气的置换工作。随着各地LNG供气站的建设以及长输管道天然气入黔,贵阳市城市燃气气源结构调整成以天然气为主、其他气源为辅的格局。

贵阳市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09.22万吨标准煤,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18%。

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占比较低,目前贵阳市的天然气消费以民用建筑物为主,工业的天然气使用比例不高,天然气消费与全国、世界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同时,贵阳市天然气价格调控机制不完善,价格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并没有充分体现其对天然气消费结构的调节作用,用气结构不合理,市场发展不能统筹兼顾。

2.2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煤炭是能源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常规能源品种中其排放因子最高,因此,对煤炭消费量的有效控制是实现减少碳排放控制的有效途径。

在煤炭使用方面,“十二五”时期,贵阳市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因为煤炭的价格优势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煤炭消费总量2010-2015年均增速4.69%,虽低于同期能源消费总量增速0.46个百分点,但实际控煤措施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目前的能源比价关系特征为煤炭较油气价格偏低。因此在煤炭的主要替代能源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调控机制不完善,价格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天然气价格偏高,除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自觉进行燃煤改燃气外,多数企业出于自身成本考虑,都不会主动寻求改变,更多只能依靠政策推动企业实施煤改气工程。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导致的煤炭价格相对较低,天然气价格高,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成本高,都是阻碍贵阳市能源结构优化的主要障碍。

2.3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生活能源消费量增速过快

人口城镇化加快,经济增长比预期的快,对资源的需求超过预期,环境压力增大。人口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长期因素,随着城镇化率、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亦在快速增长,2010年到2015年,贵阳市平均人均生活消费能源能耗从0.63tce/人增加到0.64tce/人,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从273.26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96.08万吨标准煤,而且生活能源消费对经济总量贡献率几乎为零,加大了贵阳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难度。

2.4技术节能潜力有限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节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逐年增强。2011年—2015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555.5万吨。由于“十二五”时期贵阳市落后产能淘汰已基本结束,继续挖潜的潜力不足,工业部门的节能潜力已非常有限。

3 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鼓励力度

贵阳可再生能源政策应加大对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鼓励力度。扩大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投入项目数量,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更多地将政策的关注点转向太阳能等其他的可再生能源,降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度电成本,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均衡发展。

3.2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

虽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能够有效地减少煤耗,带来环境效果,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不够成熟,其成本较高,过分地扩大可再生能源比例也会带来成本的过度增长,因此应该在环境效果和成本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确定较为合适的可再生能源比例。

3.3限制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量

优化电源结构,严禁新增燃煤发电机组,严控新增煤炭消耗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对工业企业进行“煤转气”改造,完善工业企业“煤转气”价格补偿机制。制定民用燃煤使用政策,严格限制民用燃煤的使用量,并在城镇逐步取缔民用燃煤的使用。

3.4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

随着“中缅油气输送管道”及“中贵联络线”分别建成通气,贵阳天然气使用量逐年提升。加快贵阳燃气管网等基层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由中心城和新城向乡镇及农村地区拓展。利用天然气助推贵阳市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

参考文献: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J].节能与环保,2003(8):11- 14.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

[3]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

[4] 陈石清,李健健,龚芳.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6):98- 101.

[5] 马艳,严金强,李真.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9- 123.

[6] 纪玉山,张忠宇,刘静暖.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基于制度设计的视角[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28- 32.

[7] 潘家华,庄贵阳,郑艳,朱守先,谢倩漪.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 101.

[8] 尤建新,陈震,张玲红,马军杰.我国连续性全要素CO2排放绩效空间差异及成因研究——基于Sequential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分析[J].预测,2012(2):57- 61.

254 评论

心晴joanny

摘要:进入新的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这是符合当代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目前,国内有许多人仍然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是弊大于利、挑战大于机遇。但中国数年的发展证明机遇与挑战同在,只要选择合适的模式,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机遇和挑战 国内外环境 经济全球化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整体分析1.1 从国内来说发展的条件可以说愈加雄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结构正在加快转型,市场需求的潜力非常大,目前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但是,国内也同样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它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这些资源和能源不是单靠国内就能解决的,这方面的平均优势非常特殊。再如:要扩大内需,但是如何扩大内需?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而且还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再如,现在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大学生、进城农民工和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困难还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1.2 从国际来说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对霸权主义构成制约。经过全球化深入发展,使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在牵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速度还比较缓慢,尤其是围绕着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另外,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某些国家的一些做法,有可能会不断的对我们形成一些冲击,如:美国的宽容量化政策,就有可能引发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对我们的国内经济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需要高度警惕。2 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有利条件2.1 首先,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强化了加快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明显改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利于我国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体来讲,国内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 雄厚的物质基础将为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的持续增长,使许多重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另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据测算,我国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在2030年以前将持续上升,使我国未来发展有充足的劳动力保证。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得到明显加强,大学的招生人数和入学率不断上升,这为人力资本的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1.2 积极推进的结构调整将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消费结构升级,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显著改善、不断升级,已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消费正经历从百元、千元级到万元级的转变,食品、衣着和其他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住房、汽车、电脑、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比重迅速上升。另外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结构优化将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并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奠定基础。近20多年来,我国各地区加快发挥比较优势,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增强。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经济,开始培育出有一定竞争力、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主导产业,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家制定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措施,将有力地推进全国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2.1.3 不断优化的体制环境将为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所有制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更加活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集体经济在改革重组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国有经济通过采取新的有效实现形式,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获得显著发展。通过大力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开始形成。 宏观调控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使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2 其次,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也为我国形成世界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契机。具体来讲,国际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广阔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它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较之拉美、南亚、中东欧和俄罗斯等地区,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社会比较稳定等方面的优势,更可能得益于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浪潮,这是我国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因此,要适时、有选择地将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产业“接过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产业转换与升级。2.2.2 新科技革命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推动了经济增长、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技术进步的力量将对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3 我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3.1 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将处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阶段。因此,节约资源、增强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特别是重视对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水、土地、重要矿产资源的储备和保护,成为我们今后要长期面对的战略性课题。3.2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等方面。3.3 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目前,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强化,对我国未来出口的增长形成较大障碍。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从制造业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都将使我们的企业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4 国家经济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出现较大缺口,更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加以弥补。此外,我国的许多关键设备都要依赖进口。由于我国工业中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将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甚至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今后一个时期,对我国的发展来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机遇只是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机遇期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必然走向繁荣昌盛。历史上因丧失机遇而。导致落后、走向衰败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就能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反之,机遇临而不觉,面对机遇而无为,就会延缓发展,造成落后。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280 评论

润风水尚

当时收到了很多经济的底径干扰大飞到某一个特定区域的时候再做厂里的态势画面突然出现了红色的告警这句我们三十公里的地方有两架飞机正快速的向我们递

101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经济增长理论论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我们应该要怎么写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

    丛林穿梭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在一篇严谨科学的小学 教育 论文写作中,引用参考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小学教育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

    yjqs22199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经济增长计量经济毕业论文

    计量经济学是用定量 方法 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计量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计量经济学论文 范文

    冲哥是个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3.

    Ares填词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论文

    中国西部生态屏障对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西部的经济发展中生态屏障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只要

    sunxiaoyan8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