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拽小蘑菇
前几天小指南分析了“中国公务员最具压力岗位排行榜”中压力最大的公安民警到底有多累,今天来谈谈压力第二名的基层公务员,身边的基层公务员朋友很多,总能听到他们不断的抱怨有多累多苦。究竟“累垮”他们的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一、总有做不完的事
基层公务员是离群众最近的“官员”,上级布置的工作,只能由基层公务员各处跑,宣传、通知、执行。周末加班、平常熬夜的事儿常有,一般老百姓就是不明白公务员有啥忙的?拿乡镇党政办的秘书职位来说,负责把关全乡所有村的党建资料、扶贫资料等,遇到突击检查必须加班赶材料,大会小会的讲话稿要提前给领导准备好,会后还要整理好会议记录。领导的行程也要安排好,有外来领导来还要做好接待工作等等,大大小小琐碎的小事儿忙完这件有下件。
二、总有说不出的委屈
公务员和一般企业还是不一样的,职位等级分的很清楚,领导惹不起,否则职称评选、升职考核都没什么好处。拿文秘岗位来说,有时一份材料从起草到确定要改十来遍,改来改去,最后基本又回到了原点。这种情况非常无奈,又不能指责领导。材料的好坏并没有严格标准,行不行完全是领导说了算。领导的思维一直在变,同一个主题的材料,这次是这种写法,下次如果还这样写,就会给你打回来,有苦说不出,只能老老实实改。
三、基层公务员职位晋升难
公务员走的是仕途,与收入相比,他们更看重升迁。但是在公务员体制内,升迁着实不易,不是说能力强的上,职位晋升有着严格的规定。干部任用条例中,并不是说工作年限到了以后,就一定会晋级升职,除了能力水平和其他自身要求以外,还对单位是否有空缺的干部职数有相应要求。很多时候是看运气。
而且单位的级别不同,晋升的空间也有区别。在基层单位晋升机会很少,单位人员多,但晋升的岗位就那几个。有的研究生考进来都七八年了,还是副主任科员,有的科长一干十来年,以后能不能再升上去,还不一定。
四、不被人理解
公务员在外人看来是非常风光的职业,很多人对于公务员辞职行为很诧异,觉得公务员福利那么好傻瓜才辞职呢!当抱怨工作多累多苦工资多低的时候,总是会有人说你们公务员总比我们打工的要轻松吧,比我们福利要好吧。瞬间你会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你。
在工作过程中,也经常被群众不理解,工作进行的不顺利。
其实各行有各行的辛酸,谁能理解谁呢?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当然还有工资低这一方面,我就不细说了,希望以后越来越好吧!
总之,想要报考公务员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说句实话,不管公务员在职时是什么样,但是退休后的福利可是比一般企业员工好的多,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干一辈子,那就坚持下去。如果不能,还是趁早做好其他打算吧,别白白浪费时间了,当上公务员后可没有多少职业技能让你辞职后找个好工作。
看了这些后,你还想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就要分享你的公考梦!
馋猫也优雅
关于论文的书写,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摆事实,讲事迹。原来公务员高地位、高稳定、高收入,现在年轻公务员,尤其是基层的公务员就倍感自己患上了一个“新三高”。什么是“新三高”?就是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首先工作高压,加班是常态化,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与此同时,青年公务员也觉得认为面临不断的上涨的房价、物价,有一种囊中羞涩的尴尬,这是生产的压力。另外,现在群众对公务员的要求也高。年轻公务员同时面临高压力,他们也觉得不好受。针对‘三高’,首先要从自我做起,青年公务员理清理想,弄清楚自己做公务员是为了什么,自己的个人实现与公务员岗位需求是否匹配。做一名公务员,就是要树立崇高理想,将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虑自我实现。再就是,青年公务员甘于清贫,摆正心态。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但做一名公务员不仅仅是为了谋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劳记前辈们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摒弃不合理的物质欲望,甘于过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最后,政府要重培养,舆论要多宽容。青年公务员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太年轻,需要上级部门要多关心培养---“重选拔、轻培养”。
小黑君kk
所谓基层公务员,是指在县乡(镇)两级机关任职的拥有国家正式编制的公职人员。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基层公务员是群众与上层政府联系的纽带,虽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但在现实中往往遭遇一些尴尬,如:面临着艰苦的工作环境、较重的工作任务、较低的工作报酬、较严的考核机制、有限的晋升途径等一系列问题。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大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的压力更加凸显,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人民网2004年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指出:在所有职业的被调查者中,高达54.88%的公务员出现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是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近日,一张“少年白头公务员”的图片传遍了网络,谁也不敢相信图片中已经满头白发的公务员实际上只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云南基层公务员。这位公务员在2011年至2014年湾碧乡村民搬迁期间,因工作太过劳累导致头发变白。中国青年报的特别节目《曹林说会》有一期节目中还提到,某地区在同一年里有9位基层公务员英年早逝,平均年龄只有40岁,最年轻的只有30岁。上海市首条24小时危机干预心灵热线开通前三个月,拨打量排前三名的竟然分别是白领、无业游民以及基层公务员。这些事例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当下基层公务员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实,基层公务员除面临压力外,资源的短缺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事实上,基层公务员面临的资源不足问题,不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考量,同时也是高度实际的事项。与较高层次的部门相比,基层部门所配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存在与实际工作量不匹配的状况。基层公务员除解决群众各不相同的问题和困难外,每日还会有固定的常规工作和例行检查,而基层公务员花在这些常规工作上的时间实际上占了一天当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其余的特殊性工作,如贫困户走访,往往在晚上或节假日进行。尤其是自十八大以_,从中央到地方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基层公务员的心态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各级政府已注意到基层公务员心态的变化,并先后出台了减负文件,例如湖北省纪委针对以往年终绩效考评程序繁琐、内容繁杂、主观随意性大等问题,自2017年起取消原有的对市州纪委工作绩效年终考评活动,转为日常工作记录在台账上,年底进行汇总;对全县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全面清理,共撤销12个考核事项,合并8项督查内容为1项;2019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但由于减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面临因时、因地、因人、因部门不同的困境,故虽然在减负,但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基层工作效率将会大大降低。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重压下产生的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工作态度消极等状况,一般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下。职业倦怠最早在1974年由Freudenberger提出,随后由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着重在对医护人员的研究上,例如,Thomas,Bantz和McIntosh通过研究发现80%的美国人反映都经历过工作压力,74%的护士表明急性和慢性压力都是导致护士倦怠的重要原因。_2]Hu,Nien-Chih MD等学者通过对1 560名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全职员工进行调查,再根据哥本哈根职业倦怠量表(CBI)得分,将受试者分为上,中,下三层次,结果发现:长时间的工作与职业倦怠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50岁以下被调查者、女性以及不活跃的员工在长时间工作下职业倦怠的情况更加显著。1993年至今,国内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多达10 000多篇文献,但主要集中于对教师和医务人员这两类职业倦怠情况的研究。从2008年起,开始对公务员职业倦怠有所研究。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聘任制的“提议”让公务员铁饭碗的地位有些动摇,逐渐变动的公务员制度以及工作内容、工作氛围等让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情绪日益高涨,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喷涌式增长,仅2013年以后就有130余篇,这些论文以硕士论文为主.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是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强调以薪酬为保健因素、以晋升机会为激励因素的内外结合手段来缓解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例如,胡贵仁表示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激励机制应建立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双轮驱动机制,仅关注外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缪国书、许慧慧认为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涉及的是公务员个体与工作之间的不协调关系,而工作的挑战性和竞争激励的缺乏等原因是导致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吕维霞、徐晓明和王超杰通过建立3个评价指标和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九个假设关系,从中得出职业控制困难容易导致情绪低落,职业价值降低容易导致缺乏成就感,而职业激励不足则容易导致人格分裂的结论。尽管双因素理论确实对缓解职业倦怠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而是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上,这种需要的转变是怎样的走向?不同层次之间的需要呈现出怎样的关系?这些仍然有待研究。同时,现有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更多是基于某一乡镇或区县的小范围调查,未能立足于省级行政区域的大规模调研,这凸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2期)
就业问题是我国一直正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高校普遍扩招的情况下,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关于就业的论文,希望大家
就是写一些关于你所选题目的现今研究的相关情况,比如:1.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2.你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
(一)建立富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制度人都有需要,国家公务员也不例外。在研究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时,首先要把他们看作是一个自然人,一个普通人,从一个人的基础需要入手
首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关系型议论文,最简单的说,就是题干中给定两个关键词,且两个关键词有一定的关系,如对立、矛盾或者相互递进等。 我们先来看看历年考过的类似的题: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这是一次关注基层,重视人才,宣传典型的会议,110个先进集体和96名先进工作者大多来自基层。82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