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鹭的宝贝妞
1.“陇西”今指甘肃省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中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定西市,东经104.61,北纬34.98 ,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天下李氏源于陇西,陇西最为世人所知的莫过于“陇西堂”了。 2.“陇西”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陇山在甘肃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将陇东、陇南、陇西称为三陇之地,后来又变成了甘肃的简称。它们的命名同陇山密切相关。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划为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 3.古陇西是甘肃最早设置的郡 “陇西”一词引人注目时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昭王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就是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远在夏朝时,他们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赐姓嬴氏”。夏亡商兴之际,秦人去夏归商,因军功使“嬴氏多显”。至周朝时,秦人为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功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号嬴秦,周王室让他们“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时,他们护送周王室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为诸侯,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灭狄族,设置狄道。战国秦长城就是将秦人的发祥地礼县及其周边地区围在了里面,有了长城自然要设置守护长城的部队和地方政府。位于战国秦长城起点不远处的狄道(今临洮),自然就成陇西郡的郡治。西汉时,陇西郡管辖今天甘肃东乡以东洮河中游、渭水上中游,西汉水上游的广大区域。所有的史料证明,陇西郡政府所在地狄道就是在今天临洮县,由于岁月久远郡治的具体方位已不可考,《辞海》中也只是笼统地记述为“临洮县南”。长期以来临洮的名气很大,然而县城并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宁、兰州两地的枢纽,也就是连接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中南两线的所在地。古人选择狄道作为陇西郡治是有他们的道理。 4.中国文学史上的“陇西三李”都是今天的陇西县人,“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这三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唯《莺莺传》及李朝威《柳毅传书》而已”。
yanran8385
“陇西”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 这个陇山在甘肃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将陇东、陇南、陇西称为三陇之地,后来又变成了甘肃的简称。它们的命名同陇山密切相关。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划为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
钱川同学
不同地方方言,体现出当地的地方特色。方言是活着的上古语言化石,在岁月的沧桑变迁中,能在当下依然生生不息流传着。方言不仅是区分每个地区的一种标志,更是作为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那么兰州文化中,独具一格的兰州方言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哪呢?一起来看下吧。 兰州方言,其大量的舌尖音和前鼻音,将生存环境和豁达爽朗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界为此追根溯源,而老百姓则祖祖辈辈口口相传。 据史料记载,对兰州一带方言的特点,古人早有察觉。西汉杨雄(前53年——后18年)《方言》言及“秦陇”、“陇冀(冀在今天水)”、“西陇”等地方言词甚多,其中不乏在今兰州方言中仍可找到的根据。东汉许慎(约58年——约147年)《说文解字》及晋郭璞(276年——324年)《方言注》中都曾提到“陇西”等地的方言词。 清末兰州人张国常,第一个将兰州方言词语加以收集解说并列入志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其撰成《重修皋兰县志》三十卷,其中“风俗卷”后附有“方言”一节,列兰州方言词语24条并对其语义和特殊读音做了诠释。这24条方言词今天仍活跃在兰州居民口语中。民国甘肃学者慕少堂(1875年——1948年)著《甘宁青恒言录》(手写本),收兰州方言词语88条……他们都用传统训诂方式对所辑方言词语征引文献,探求语源。 首次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调查兰州方言音系的是瑞典学者高本汉。民国初年,所著法文版《中国音韵学研究·方言字汇》中将兰州方言作为26个调查点之一,标写了3000多例字的声韵拼式。高氏的记音成了后来学界研究兰州方言音系的基础。从此兰州方言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兰州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小组写成的《兰州方言》,按照现代方言学理论和方法写成第一部兰州方言调查报告。首次系统地描写了兰州方言的语音系统,总结了兰州方言的语法特点,记载了大量兰州方言词语,至今仍是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兰州方言的经典文献。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了研究兰州方言的新高潮。高葆泰、张文轩、刘伶、张淑敏、何天祥、刘公望等学者,运用国内外语言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考察。在词汇研究上重视熟语的收集整理并揭示其地域文化特征。兰州方言的研究方兴未艾。语法的研究、“京兰话”,即新派兰州方言的研究、兰州方言内部差异的研究等方面还有许多课题等着更多的专家去完成。 你可能会喜欢: 具有历史意义的漳州赵家堡 历史渊源久远的漳州方言 漳州较为盛行的歌舞小戏:竹马戏 不同地区的方言:桂林语言文化
The different body languag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When a Chinese converse wit
查找桂林高等专科师范学报的总目录吧,好像是有的。记不得是哪一年的了。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广东话(简称:粤语) 3.江浙话(简称:吴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 6.江西话
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等加油哦,我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少部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读[-?]之外,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