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自知66暖暖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热心网友小王
1、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应该成为国家的专门人才,应在今后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本专业活动的基本功。科学研究也应是大学生具备的基本功。只有学会研究我们才能不断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学会研究才能向社会贡献出有价值的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会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公布出来、表达出来就是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的方法不会,我们就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很好地表达出来。现在我们都强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在三方面得到提高:知识、能力、素质。知识一般指我们专业领域里的知识,还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素质一般指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能力则包括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组织能力、与他人交往共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写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论文写作。所以,作为在大学期间能力的培养,我们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大学期间,除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之外,按规定三年级要完成学年论文,四年级要完成毕业论文(学士论文)。学年论文是大学生在学完三年以后,初次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学术问题而写的论文,主要是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积累科研经验,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学士论文)作准备。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前完成的最后一件任务,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某一学术问题而写成的论文,是大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次总测试,它的题目要比学年论文题目大一些,篇幅也长一些,一般要求5000字以上。因此大学生要完成学业,就必须学会学术论文写作。3、就业的需要论文写作也是我们毕业求职和未来搞好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总希望找到一份理想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才就业已不是计划派遣,而是双向选择。我们选择单位,单位也选择我们。据我们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单位选择毕业生固然希望知识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但在一、二次接触中很难全面考察,尤其是素质,不是一二下子就能检测出来的。至于知识,虽然成绩单能有所反映,但他们却看得未必很重(两个原因:高分低能;分数不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时能检测出来的就是能力:教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就业时的情况。至于就业后,要想搞好工作,也根本离不开写作能力。当教师,评职称时需要写科研项目、教学研究论文;进非教学单位若笔杆子”好,写作能力强在就业谋职时会顺利、轻松得多;考取研究生也要求做课题研究、向杂志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4、现实状况提出的课题我们之所以强调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是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就是说这是针对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严竣问题。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现实状况如何呢?可以说颇为堪忧!大学四年,基本上都是知识传授,几乎没有什么写作方面的训练。学生的毕业论文也是从一些论文中拼凑出来的。所以作为大学毕业生,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写作没有经历过、实践过。如何选题,如何构思,如何找材料,如何提炼观点,如何撰写等等,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基本的学术规范也不知道。本科是这种状况,这就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困难。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主要不足倒不在于知识面不宽,基础知识不扎实,这都不怕。主要的不足,就是研究能力不强,论文写作能力不强,有的导师还要替研究生改标点、改错别字,更别说其他了。可以想像,这样的学生短期内很难培养出来。综上所述,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写作能力提高了,到哪里都不怕,真正是“一招鲜,吃遍天”。
童童564852078
一、论文写作的意义
对于本科阶段的同学们来说,论文主要体现为两种:一种是学年论文,也就是在每门课程结束的时候,作为一种考试方法的论文;另外一种是毕业论文,也就是为了取得学士学位而写作的论文。两者尽管具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对于写作方法的要求基本相同,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论文写作包括这两种形式。
论文的写作最能够锻炼同学们用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们将来在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论文写作的目的与态度
通常来说,论文,属于学术论文,也就是用来表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通常我们写的学术论文为一般的学术论文。从学位论文的层次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不同的层次的学位论文有着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创新性、规范性和篇幅上等等。
实际上来说,写论文只是学习如何做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便在将来学业完成后能够继续从事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比较符合学术规范的形式予以公开和传播而已,所以本科阶段学习写论文的目的在于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写作技巧。著名的当代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说到: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只要不抄袭,是自己想出来的,要完全没有创见就不容易。
以上给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本科论文写作的意义和目的,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毕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做及时的整理并发布的。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
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是申请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规范学位论文撰写,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要
展开全部《学术素养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这学期一到六周,研究生院安排开设了《学术素养概论》这门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获益匪浅,感觉这门课程安排对于刚上研一的我们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一、结构 二、基调 三、措辞 四、语言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一、什么样的论文是高质量论文?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现实、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理论。一篇论文,只要达到这里的三个目的之一,就是一篇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