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2

记住我88
首页 > 学术期刊 > 佛系大学生的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畅吃无阻

已采纳

“佛系青年”的这个说法,是一种语言调侃,是释放忙碌压力的体现。但是不可因此将青年界定为毫无斗志,而应看到佛家的无欲无求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相悖,“佛系”和奋斗之间也不矛盾。

这一现象普遍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从宏观方面而言,当今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迈入中产化阶段。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难免会产生个别懈怠、动力不足的心态。

另一个是从微观方面而言,年轻人的就业、就医、住房等方面压力巨大。现实生活中维持体面的生活并不难,然而想要生活的更加优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容易产生“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注意事项

佛系青年通常有了一定的阅历,吃过朋友的亏,上过同事的当,见过人渣的套路,知道人生的无奈,于是逐渐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久而久之,心平气和,慈眉善目。

佛系青年不在乎他人眼光了,不追烂大街的明星同款了,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和穿衣风格,倾向于佛系配色,拒绝鲜艳。妆容也是一样能简则简,粉底、眉毛、口红不能再多了。指甲油裸色透明就挺好,衣服鞋子以黑白灰百搭款最多,淡淡看着今年流行色系,满意地穿上自己的“袈裟”。

337 评论

我是你的大白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毛不易说过的一句话:“你要允许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网络对“佛系青年”这个流行词解释是,指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和平、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我认为大学生正是解释当中的青年人,这是他们在当下日益加大的学习压力,父母压力生活压力中自我解救产生的生活态度。很多人误解了佛系是颓废不积极的,其实佛系是一种心态罢了,有了这种心态,就比如为自己想要的而努力,能不能得到好的结果就随缘吧,也全盘接受结果的心态。

当然佛系也要适度,不能因为如此的生活态度而在面对困难时选择了躲避,也不能因为如此而失去斗志。应该利用好去提升抗压能力。

最后,生活从来都是从泥沙俱下鲜花与荆棘并存的,我们带着诚意满满来,慢也好,步子小也好,是在往前走就好了。

232 评论

高小贱大琪琪

现在很多学生缺乏社交生活,所以很多行为都是自主个人行为,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团结性不高,没有协调一致性,在这目标意识并不是很高,对有些事情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来完成,所以最终表现出来对世事不闻不问,比较佛系

89 评论

小小小黄鱼

首先,肯定是要了解什么是“佛”。和现在所说的佛系,是不是在一个概念上。“佛系”这个新生词,应该是和佛有区别。因为佛普度一切,包容宇宙一切法,不存在分成佛系,道系,儒系,人文系之类。只要有区分,就会有分别,有分别,就会有对立,有对立,就会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产生种种不和谐。这并非佛陀教育的本意。如果不了解什么是“佛”,自然无法辩证认识了。辩证需要辨别后证明,证明后了解。听人言说总不如自探究竟。那么了解“佛”最好的方法,就和了解一个人一样,不是道听途说,否则会盲人摸象,难窥全貌。应该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多年后对大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最好的,就是大藏经,里面收录了佛所说的经典,还有依照佛所说进行修行的人们,有了成就后写下的论著。如果只是外面看到一些流行的经文,比如金刚经和心经之类,都是内涵极深,未深入佛学的人无法用现有文字理解去揣摩经文内容。而如果这样做了,难免变成迷信,误导了人们。如果看不懂,那么就应该寻找更低的入门点。这时候可以百度佛经分类。佛经所面向的群体,在经典描述里,有一般民众,有其他宗教的人,有的是已经有了小成就的仙人,有的是鬼神,天人,龙等六道中其他道的众生。还有菩萨们,也是佛的弟子。这样就知道,可以从最初的佛陀劝人行善开始,一步步深入,到持戒修行,到禅定,到开发智慧,到利益众生,再到微观世界,宏观宇宙,天上天下天外,无所不含。不是大多数人理解的简单一个“佛系”就能切入的。说出“佛”这个字,分量有多重。何止几千年的中医,武术之类的博大精深。越是研究深入,越是感到深不可测。所以如果要辩证认识,决定步入这个梦醒计划。确实需要改变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人生是什么,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人事物应该如何思考。

118 评论

相关问答

  • 佛教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论文

    不好意思喔,如果关于圣经的呢,倒可以提供给你!

    生命若尘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大学生的恋爱关系干预研究论文

    大学生恋爱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更要正确地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分清主导地位和次要地位。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恋爱观,才能实现学业和爱情双丰收。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

    优氧V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研究佛教的论文

    认识佛教 净空法师讲述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学术,不是哲学,那佛法究竟是甚么呢?佛法就是佛法。为甚么呢?因为哲学有能觉,有所觉,这是哲学。佛法也有能、所,但是能

    可可popp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哈佛大学论文

    1973-2007年间,哈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由1973年的228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629篇,占71%)增长到2007年的8567篇(第一作者342

    Nuannuan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大学生诚信体系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诚信是立人之本,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 教育 的重中之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有关诚信道德的2000字

    Q小茗同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