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l墨脱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论文
教学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来说,青年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相关问题。所以大力推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训练工作,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工作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青年教师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能力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认真听课、学习积极性不强、课堂内容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不及格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教学课堂着手,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的确,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在兴趣与欲望的推动下,学生主动学习,在单位时间内收获的知识将更多,并且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但是青年教师自身的年纪较小,教学能力不如年纪较长的教师,甚至有些教师刚刚从高校毕业没几年,不知如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在面对教学问题时,无从下手。
(二)教学经验的问题
我国教育行业发展以来,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在许多人眼中一直是正比关系。的确,虽然现在也有许多老教授固步自封,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碰到教学问题时,应对得更加从容,应对方式方法也比较多。在这种教师的带领下,可以解决学生许多问题,无论是专业课程方面还是心理教育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因为教学时间比较短,没有积累那么多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学生碰到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时,青年教师很难将问题处理妥当。
(三)实践教学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需要实践教学,只有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才能走出课堂,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大面积扩招,学生数量呈现不断走高的趋势,许多高校在生源大量扩充的时代,授课制度没有发生相应的转变,依旧沿袭传统的授课制度。并且青年教师几乎都是博士毕业,一般情况下,在博士毕业后就可以参加工作,升成讲师登台授课,一年后提升成为副教授,两年后提升成为参评副教授。在这种机制下成长的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再加上目前高校岗位培训的内容,也几乎看不到实践培训的踪影,内容还是围绕专业理论知识,形式单一。由此可见,教师自身就缺乏实践经验,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又如何给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呢?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强化岗前培训
青年教师因为年轻,所以积累的教学经验很少,面对这个问题,年纪已经成为青年教师无法跨越的鸿沟,虽然经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不过在登台授课之前,教师还是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外,从源头上把关教师的综合素质,将教师的.发展潜力和教学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保证每一位获得上岗授课的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快速从学生转化成教师。
(二)增加实践教学
在上述中,笔者提到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的缺失问题,在短时间内,我国的教育机制无法发生显著改变,也就是说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和机制暂时不会改变。成长机制无法改变,可以从岗前培训着手,而且笔者认为,岗前培训是一个增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学子终究会走向社会,通过学习的技能,在社会上谋求一席生存之地。想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能少,想要教师获得实践能力,实践培训内容不能少。与上述一样,笔者认为通过岗前培训同样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增加实践培训的内容,可以带领教师去参观实训基地,或者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在导师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青年教师旁听。这种方式虽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让青年教师获得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保障前期实践授课的质量。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再慢慢积累,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和授课能力的培训与测评,保障在岗的每一位教师都具备授课能力与实践授课能力,对于表现优异者,或者代班学生成绩优异者,可以酌情给予物质奖励或表彰。
我是漂亮小小妞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意义及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科学设计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
一、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意义
1.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心,有助于教师个人发展。很多地方高校招聘引进的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师范教育的背景,没有受过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只是经过所在高校短暂的上岗培训后就直接走上讲台授课,底气不足。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增强其教学自信心,并促使他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2.增强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有助于高校长远发展。与国家重点大学比较而言,地方高校更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型教师的培养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由于各种客观和现实原因导致地方高校往往难以吸引优质师资力量,需要自己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最有潜力的资源,科学客观地评价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帮助他们成长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
3.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承担着各个专业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长、与学生接触机会多,因此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专业教学效果有很大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实现教学相长对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指标上重科研轻教学。长期以来,教师晋升只重视科研成果,以论文数量和课题级别作为教师职称、职务晋升的主要指标,轻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虽然我国提出要建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应该是以教学相长为目的的,而高校的发展仅仅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显然会阻滞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将出现教学科研“双消”的现象。
2.评价方法上重视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过度看重科研成果数量与教学工作量,尤其是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与身心状况。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科研成果的数量对学校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但科研成果的质量却是影响学校知名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身心状况投入到科研之中,才能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3.评价模式高度单一。评价模式的单一性表现在评价指标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的时效性短暂等。在评价指标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主要以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来评价教师的业绩,而忽视科研和教学质量、主观工作态度等。在评价主体上都是学校决定科研考核成绩,学生决定教学考核水平,忽视教师自评和同行评价。在评价的时效性方面只注重教师的业绩即时产生的.短期效应,而不考虑业绩产生的长期效应。
三、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设计
科学、合理地设计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有利于青年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设计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静态评价体系是指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自身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高校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和研究,是进行知识生产的场所,知识生产的规律决定了知识生产者即广大教师需要有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往往与教师的薪酬、晋升直接挂钩,朝令夕改的政策的根本性变动会导致受益不均,引起广大教师的浮躁和不满。评价体系的动态是指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转变、专业技能的发展,青年教师可能出现岗位类型的转变,原先的评价指标和指标量化权重不再适合甚至束缚教师自身发展,这时评价体系对于教师“个体”来讲应该做相应的合理变动。
2.设计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青年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目的在于,促使青年教师认真完成规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发现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当前相当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中,青年教师处于弱势地位,考核的结果常常使其产生高度不满情绪,继而引发消极怠工甚至离职的严重后果。因此,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应该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激励机制为措施,以发展为目的,最终实现青年教师成长、高校办学水平提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赢。
3.设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评价体系。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规章制度,是学校的“法律法规”,其实施必须具有原则性,即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的操作机制必须千篇一律,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高校、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制定灵活的操作机制细则。例如,文史类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国家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等,在评价体系的操作机制细则上都应有所区别,甚至评价体系指标或评价指标权重方面都可以灵活变动。理工类院校申请高级别的课题比较容易,并且容易申请到横向课题;文史类院校申请国家级等高级别的课题比较困难,并且很少有机会申请到横向课题,因此科研指标对参与课题级别的设定就应该有所不同。又如,我国正在鼓励建立一批科研型大学,这类院校的科研任务比较重,评价体系中科研所占比例可比普通高校高点,相应地,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与重点高校的青年教师相比往往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不强,因此可加大对其教学能力的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宝林,许文婷.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刘水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与提升[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 文化 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 教育 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最根本的环节,为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
在期刊上发表教改文章,要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容易发表教改文章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小编通过《第八版中文核心目录》整理出三种教育改革核心期刊:《教育学报》、《课程》、
教师的师德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的师
关于 教育 学的论文应该如何进行选题呢?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教育学专业 毕业 论文题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