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1

小壮壮长大
首页 > 学术期刊 > 评论文范文2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吐司酸奶

已采纳

如何看待““酒文化””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近日,湖北凤县一名年轻干部又因陪酒过度死亡。官场“酒文化”又一次浮现在公众眼前。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期间非正常死亡的54名官员中,有9名官员直接因饮酒死亡,排名“官员杀手”第二。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是重要的饮食文化,国人从酒中发掘出了许多有趣的“酒文化”。诗人以酒助文,“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乐者以酒成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忧者以酒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连居家生活,也有“会亲酒”、“回门酒”、“交杯酒”等诸多“酒讲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古人坚信“唯酒无量,不及乱”,“不为酒困”,坚持“好酒宜在半醉中”,防止大醉伤身、酒后败德,所以中国古代,历来有禁酒的习惯。从夏禹禁酒开始,西周发布了《酒诰》,西汉实行“禁群饮”制度,规范饮酒。今天我们虽然保持了节庆饮酒的传统习俗,但与以前的“酒文化”又发生了许多改变。一些人叫嚣“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用男子汉的气概激发人们饮酒的豪情;一些人鼓励“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劝解“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用豪饮、快饮表示对友人热情。“酒逢知己千杯少”,宁愿伤身体不伤感情,酒越喝越多,伤人越来越深。这类“酒文化”越来越向官场转移,形成了官场特有的“酒文化”。一些干部形成“酒瓶看水平、酒量看胆量、酒品看人品”的“酒理论”,发展出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的“酒感情”,形成了“一喝就倒,官位难保;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的“酒准则”。“官场酒文化”成为干部“纵酒”的心理支点,有的为了取悦上级,大搞“接待文化”;有的为了办成事情,推行“接待就是生产力”;有的为了沟通感情,坚持“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更有甚者坚信不喝酒融不进“圈子”。一些干部基于各色认识,鲸吞豪饮,过着“革命小酒天天醉” 饕餮酒徒生活。

284 评论

英子888888

据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统佩雷斯3月8日表示,在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之前,以色列不需要进行“公开辩论”。据媒体报道称,佩雷斯在美国洛杉矶发表演讲称,经济制裁是向伊朗施压逼其放弃核计划的第一个办法,但不是唯一的途径。他说:“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尝试制裁,然后再观察事情的发展。”在被问及有关空袭伊朗的可能性时,佩雷斯说:“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在(行动)之前进行一场公开辩论。”【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基于“绝对实力”还是“相对实力”的层面,所谓“在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之前,以色列不需要进行‘公开辩论’”、“本质”上都是我们“曾经多次说过的”:这根本就是在“搞笑”!

355 评论

lilyspirit00

《南方都市报》8月27日发表了宋石男先生的评论《“国学天才”只是一个神话》。我认为,宋先生在并未细读该报道的情况下,匆匆下笔千言,加以评论,所述之词不负责任,有诸多不妥之处。笔者希望就此事,进行简单回应。《中国青年报》报道提及孙见坤“熟读2000多本经史典籍”一说,引起某些方面的质疑,实际上,这出自记者在孙见坤书房与其交流时,他言及:“从8岁开始,四书五经、各类经史典籍,均每日触碰,及至今日,达到2000余册。”无独有偶,在8月28日中午中央一台《新闻30分》中报道孙见坤事件时,新闻报道同样提及“阅读2000余本经史典籍”。“熟读2000多本经史典籍”一说并非报道失实,可能存在理解上的谬误。此外,笔者从未提及8教授称孙见坤为“国学天才”,更未将这个孩子贴上“国学天才”的标签。因此,复旦大学方面对“个别媒体”的指责,有不合理之嫌。实际上,为显慎重,《八名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一文提到“国学天才”四个字,都加注引号。而这个称号,正是来自于几年来孙见坤在舆论、学校中的外号,是人们对他的一种称呼,并非笔者的报道的主观臆造。在澄清以上两点误会之外,笔者需要指出宋先生评论中的一个错误。他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解读为“八教授之一”,并对其进行相关评论,这实在十分可笑。康震教授并非复旦八教授之一,他只是与孙见坤在某次国学比赛中有过一面之缘。康震教授通过一名处于教学一线的教授之眼,探讨当今教育制度的缺陷,并且说出他思考已久的困惑。宋先生还指责媒体利用陈寅恪之女、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陈美延对于孙见坤的“赞誉”,称陈美延并非“国学专家”,不能作为论证“国学天才”的论据。这纯属误读,在新闻专业报道中,记者有的只是对于客观事实的阐述。在采访、写作过程中,笔者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希望孙见坤、复旦大学、陕西省招办,均能发出声音。由于客观原因所限,陕西省招办一直抗拒媒体采访,新闻发言人将手机转移至留言状态。在陕西省招办方面,笔者并未进行宋先生所言的“缺席审判”,只是记录了实际状况。8月20日晚7时45分左右,笔者对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老师进行了电话采访。丁老师就孙见坤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介绍,同时他强调,这是在自主招生制度下,一所大学与地方招办进行的“磨合”。笔者报道中注明,这是一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内部审议。教授们建议对孙见坤进行破格录取,签署了一封“联名书信”,在本报道中称为“请愿书”。这几位教授分别来自历史、哲学、中文、考古4个文科院系。在信里,教授们强调,孙见坤对《山海经》有较深的钻研,具有“培养的潜力”,复旦作为百年名校,理应将这样的孩子破格录取。这封“联名书信”通过招生委员会呈递,由复旦大学的领导小组开会讨论通过。几个复旦大学招生办老师对记者轮番说明了这个程序,“8教授建议破格录取”存在文字书信,这是不容置疑的。同时,笔者向孙见坤等当事人进行了求证,答案是肯定的。至于根据这封联名书信的内容和目的来判断,报道中称之为“请愿书”是否妥当,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结论。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我不希望众人将一个在“国学方面存在培养潜力”的年轻学生,置于大众严苛的道德审判之下。希望各大媒体,不要“捧杀”人才,更不要“棒杀”人才。笔者最初良好的心愿,实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例,通过客观、严肃的新闻报道,探讨当今普遍适用的教育制度下,另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能性,并期待如何建立一种理想型的制度,来保障在某方面有特长的特殊人才的利益。□周凯莉,《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八名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作者。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2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论文评语模板200字

    1、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sherry美享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专家论文评语模板200字

    篇一:专家鉴定意见 专家鉴定意见 (对任现职以来有代表性的论文、译著及其他成果的鉴定) 注: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要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鉴定意见,

    楠木青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政论文范文200字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群体生活中可欲的价值,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高中政治论文范文两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浅析高中

    小淘的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教师论文评语200字

    论文指导教师评语简短如下: 1、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出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

    石语angelin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专家评语200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硕士论文推荐专家评语3篇,

    今天天很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