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5

fengzhenpeng
首页 > 学术期刊 > 现代民族文化交融论文15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寻找茉莉花

已采纳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277 评论

maymay552000

信念是人们心中的希望,他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励人们摆着不折不挠的追求。 坚定信念,成就未来。 人生需要信念,需要勇气,需要毅力。只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拥有玫瑰的芬芳,夺取胜利的桂冠,创造生命的奇迹。 2008年,汶川地震,巨大的轰鸣过后,整个县城成为一片废墟,震后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废墟里人有幸存者。什么使他们有如此强的求胜欲呢?有幸存者说:“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就是这个信念拯救了他的生命。这种活下去的信念,也拯救了灾区无数条生命。同样是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人就失去了信念,拥抱死神。曾有人在氧气充足未制冷的冰柜车里冻死,只因为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可见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谨记,上帝关上了你的门,还会给你留下一扇窗。人不会一辈子都一帆风顺,唯一可做的就是坚定信念,永不放弃。 唐恩.施里茨在小时候就认为自己适合搞音乐创作,而事实上他唱歌五音不全,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但他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后他自己创作的唱片在美国每周流行唱片曲目中越来越受欢迎,它实现了童年的梦。可见一个人必须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成就个人辉煌,推动社会发展。哥德坚定了信念60年不动摇成就了《浮士德》,托尔斯泰坚定信念37年不动摇打造出《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坚定信念10年不动摇写下中国古代小说之巅的《红楼梦》等等。8年顽强抗战,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3年谈判,才有了中国入世成功,10多年的努力,才有2008中国奥运会成功举办。坚定信念改革,才有国家的繁荣,民族昌盛。坚定信念成就个人辉煌,坚定信念更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信念就像一只鸟儿,在黎明前,大地仍然处于黑暗的时候,它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在人生坎坷的旅途中,有人迷失了自我,信念坚定了他们的决心,燃起希望的灯火,成为照亮前途的灯塔。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就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只要坚定信念,成功大门永远向我们敞开。拥抱信念,成就美好明天。我是高三学生,这作文是摸底考试写的你自己改改能变成信念让我们走得更远

126 评论

yuki198611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秦砖汉瓦;无论是周礼汉制,还是传说典故,无论气宇轩昂的兵马俑、波澜依旧得隋朝大运河,还是孟江女的凄婉悲恸哭声,萦绕在耳边的纤夫的号子,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她也像一棵千年古树,一方面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一方面又含有一些枯枝败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文化体现在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1.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儒家文化注重家庭关系,宗族血统,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以亲情、血缘为纽带,延伸到社会,讲究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自古以来不断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断地修筑长城,闭关自守。受此影响,中国文化也演变成了保守的陆地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从清朝的戊戌变法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每一次打开国门,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文化不断地同化着外来文化,却从来不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与正统文化相对立的是,开放式的中国民间文化却是以敞开的胸怀迎接着外来文化。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店、西方哲学思潮等等西方文化,无不是借着中国民间文化的东风吹遍了中国的村村落落。美国的主流文化源于欧洲,是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美国对于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大部分美国人相信上帝。基督教讲究博爱,无论什么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世博会是全球文化交流的盛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招手。它将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将帮助中国加强与世界的交流,近距离与世界文化对话。早在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第一个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博览会上,就有中国丝绸、茶叶在世博会上的首次亮相。1915年,茅台酒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被授予荣誉勋章金奖。在天地苍穹之间,人类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一个交融、互推的过程,而世博会是测试这种交流的重要载体与方式。交流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也增强了人类面对世界的信心和力量。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幅巨大的地图展现出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时候,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当年郑和就是通过这条海上之路下的西洋。丝绸之路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开幕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毫无疑问,“中国元素”通过奥运已经征服世界,世界通过开幕式“中国元素”更加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地球村中的位置,更温情地对待历史,更有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存有“天朝大国”的观念。在我们先人的眼中,中国就是天下,世界就是中华,我们的历史是一部“浪花淘尽英雄”的王朝更替史,历史的和现实的危机,是一个个王朝的危机。央视二套播出的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诞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我们应该通过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史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进而审慎地面对世界和自我,或许前车之鉴则是最宝贵的财富。

127 评论

柴米油盐的爱

回望交流的主体,那还就是两国互相学习

251 评论

小马哥686

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名族注意观念强。 因为很简单,LZ也说了从历史看到今天都发现想统一名族是难事,因为很简单,既然要统一那就必然代表着文化需要相互交融,而这种交融的背后往往是2种结果,一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去学习,第二种就是看统治者是什么名族的就如同清朝的满族一样。 这样以来,文化的不同必然会造就差异,差异就会存在着分歧,而这些其中的激进者小的引发争议,而大的者是引发战争,而且事实也证明了拥有者不同文化的和名族历史的名族的确很难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完全统一,就如同现在很典型的例子,美国的黑人与白人,林肯的解放奴隶宣言虽然摆在那,而且人人皆知,但是今天的美国在所有人心中真的做到了白人与黑人的地位平等吗?显然没有。 任何一个名族能在历史的涛浪中保存下来都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也就自然造成了不希望别人来侵占或者改变自己名族的文化,这是件很正常的事。但是为了这件很正常的事,历史给我们上演无数的血雨腥风。终究的原因都是希望自己的名族能在岁月中长存,自然这种长存主义的观念比所谓的统一的观念强的多的多,融合统一几乎不可能顶多就是和平共存。 其实反观下中国,与世界许多多名族注意国家比算是非常不错了,基本在多数人的眼里不存在所谓的歧视。当然那少数人是激进份子,每个国家都会这种人。我觉得还是沟通和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与发扬,以融汇的方式去继承,这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呵呵。自己的一点看法。

27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论文

    交往才能找出差距和不足,自己才能进步。

    曰月無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小论文

    宋辽和战与宋代外交北宋在建立之初,曾经多次试图收复幽云16州。在宋太宗继位之初,曾经两次北伐,试图收复幽云16州。 第1次北伐,宋军在高粱河战败。宋太宗本人大腿

    早秋201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现代建筑欣赏1500字论文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

    小快手33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论文

    民族振兴与文化重塑可以从重塑乡村文化,中国梦进行描写。 例文: 中国梦是个体梦与群体梦的辩证统一,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只有人民过上了幸福

    MayQueen小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现代民族文化交融论文1500字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fengzhenpe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