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4

昆山angelababy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态度转变的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anyanpimmwo

已采纳

态度改变理论态度改变理论,是指寻求态度改变中科学规律理论。主要有一致性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谐理论、归因理论、功能理论、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修正态度和行为是使信念系统内部及与外在行为之间保持最大程度和谐。始于海德平衡理论。纽科姆A-B-X理论、卡特赖特和哈拉利图示理论扩大了海德三成分系统,使之包括任何数量成分。涉及信念和外在行为的一致性关系。通常假设:外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内化了的信念。通过改变言语化了态度.就能改变外在行为。自我知觉理论由D.J.贝姆提出。他最初是要检验认知失调理论,试图为诱导服从研究获得态度改变结果寻找新解释。他认为用自我归因同样可以解释这些结果,没有必要考虑内在动机这类因素。[1]D.J.贝姆认为,个体通过观察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部分地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或其他内在状态。亦即,人们都是通过外在行为和当时的情景来推论自己同其他人的态度。和谐理论由奥斯古德和P.H_坦南鲍姆提出。指信息源提供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是否引起态度改变。实际是平衡理论的扩展。特别强调态度改变的方向,认为人们的态度改变总是发生在减少不和谐或模糊性上。涉及三个变量:一是个体对信息源的态度;二是个体对信息源评论事件的态度:三是信息源对该事件的评价。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公开表达的观点与其私下的态度相对立时,对行为的较小奖励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即认知失调。B.E.柯林斯认为,其原因在于个体作出违反态度的公开陈述时,面临一个归因问题,即是否应把陈述归因于自己的内在力量。若答案是肯定的,则会改变原有态度,使之与公开的陈述一致;若把公开陈述归因于环境中某些外在的力量,则无需改变态度,因外在诱导下的公开陈述与自己的内在态度没有关系,涉及陈述个体的态度时,个体根据自己行为的性质,即是在外界诱导下发生还是自发的,做出自己态度的归因。若是在外界诱导下发生的(如较大的奖励),则内在的态度改变就小;若外界的诱因很小甚至没有,则内在的态度改变就大。功能理论认为态度具有一定的功能,不同功能的态度有不同的改变原理与方式。

280 评论

cleopatrazz

其实水哥也会用百度的……OTZ

243 评论

手机专用

从语法上来说,名词-动词-名词从逻辑上说 因-过程-果因此想写这种文章出发点就是,找出态度的特点 找出高度的特点 然后一一对应,举例说明 高度的特点是态度的特点的前因,论述的角度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浓度变化对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论文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反应移动的方向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增大生成物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娃娃哇娃娃呀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转变教学方式研究的论文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主动探究 主动学习 猜想 问题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应

    whahappy50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态度转变的研究论文

    态度改变理论态度改变理论,是指寻求态度改变中科学规律理论。主要有一致性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谐理论、归因理论、功能理论、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一致性理论认

    昆山angelabab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连锁超市盈利模式的转变研究论文

    财务管理 工作在企业经营中,起着驾驭、组织和配置资源的功能.我为大家整理的超市财务管理论文,希望你们喜欢。超市财务管理论文篇一 连锁超市财务管理对

    相信自己我能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智能手机论文研究方向的转变

    现如今智能手机统治着通讯领域,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手机科技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手机科技论文篇一 智能手机时代老年人

    小小的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