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9

火星的星星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一带一路与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言小旭他妈

已采纳

杨谠峰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其目的在于构建新的经济合作和开放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际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引人注意。其中,区域产业转移、多边贸易、资本输出等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打开新突破口。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区域化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01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做出适应全球经济趋势发展的政策措施,以谋求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此,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通过建设联接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和以中国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西亚达到欧洲、非洲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经济发展。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1976年,在美国主导的IMF理事会表决下,国际货币格局开始形成“牙买加体系”:美元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货币,国际货币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但格局大致呈现稳定的“金字塔”体系:处于顶端的美元,日元、马克(后来的欧元)位于第二梯队,英镑、瑞士法郎等再次之,而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外围国家货币垫底。在此格局中,人民币处于底层,这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完全不相符合,严重限制了我国的未来的经济发展。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二、“一带一路”战略(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国内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风险加剧,竞争优势丧失,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国外环境亦不乐观,美国主导的TPP剑指中国。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移过剩产能,建立新的对外经济突破口。(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一带一路”战略将建立以中国为起点、贯通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东欧的亚欧大陆经济圈,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联欧洲经济圈,完成对亚欧大陆的基本覆盖,涉及地区人口约为44亿,占世界总人口比为63%,地区生产总值为21亿万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比29%。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稳定的多边合作、交流机制,密切多边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偏重于经济合作与政治交流。三、“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分析(一)产业转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1.产业转移刺激经济发展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中,第三产业仍旧存在提高空间;而从三次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下降,而第三产业同样缺乏新的增长动力而处于徘徊阶段中。在此形势之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有必要。中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缺乏,产业结构单一,偏向于资源的开发和初级加工,轻工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其所需要的产业类型与我国成熟、过剩的产业之间存在重合。鉴于此,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国内剩余优质产能向中亚、东南亚地区的转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刺激经济新的增长点出现,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经济基础。2.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贸易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此调整国内产业结构,逐步摆脱初级的资源加工和出口的贸易结构,降低对外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依赖程度。通过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增强区域内经济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将其纳入我国的经济影响范围内,为人民币区域化做铺垫。在此过程中,加强人民币资本的输出,通过对承接地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吸引其承接国内转出的产业,拓宽人民币资本的流出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二)“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结算贸易的发展中国有必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贸易往来,并借助我国的贸易优势: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国,推动人民币计价与结算贸易的发展。尤其对于大宗资源产品,有必要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争取实现人民币的定价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相比美元有一定优势: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比较稳定,减少汇率风险。通过商品、资源的人民币计价、结算,逐步构建以人民币为主要结算工具的贸易圈,加深人民币区域化程度,为人民币由周边贸易区域向全球的扩张做备。(三)“一带一路”中金融领域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1.人民币资本输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基础设施投资缺少的困境,而中国则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巨额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内产能、旺盛的投资需求。这意味着,中国可以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发挥主导作用,扩大以人民币资本的流动规模,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铺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人民币资本的输出,推动人民币金融体系的深化和改革。通过建立中亚地区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打造人民币流通领域内的中亚金融枢纽,加强与欧洲金融中心的联络,增强人民币与世界的沟通。2.区域汇率制度的构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增强加强区域内各国货币与人民币的交流,有利于推动汇率反映货币的真实价值,对于推动货币领域的合作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建立汇率联动机制。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政府间的协商、银行间的合作以及更密切的市场联系有利于目标实现。这对于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有巨大帮助,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四、结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拓展中国经济与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途径的实现。参考文献:[1]王景武.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南方金融,2014(11):4-6.[2]宋晓玲.人民币国际化:基于国际货币竞争的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2010.[3]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4]黄卫平,黄剑.“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如何“走出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05).[5]保建云.论我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综合比较优势及人民币货币区的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15(02):12-16.[6]高岩.推动中亚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4(02).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8 评论

AppleApple是苹果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论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这表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上日程,要由计划见之于行动了。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一、“时代要求”的含义 为何说“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追求和平,实现发展是各国人民最大的诉求。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强大了要干什么,如何干。世界以往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必争,强国必霸。尽管中国一再宣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别的国家仍然不太相信,听其言,观其行,这也不难理解。人们担心,一旦中国采取扩张型战略,与美国争夺影响力,世界就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发生大国争端,进而引发大的战争。作为不走传统大国崛起道路宣示的实践,中国主动提出与美国构建基于不对抗、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也通过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破除人们对于中国会实施扩张性战略的疑虑。中国希望以此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承诺不是空话,立志要把实现合作共赢的承诺付诸行动。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步入起飞门槛,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如何维护发展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尽管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本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中国将会继续把发展放在首位:鉴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贸易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需要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建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带一路”可以作为推动发展合作的大平台,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中国的投入和带动,动员各方的积极性,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项目。长期以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项目工程建设融资,非常困难。而现有国际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不强,导致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的综合环境改善缓慢。通过“一带一路”,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中国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倡导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宣布出资成立丝路基金等,目的就在于此。有人把中国这样的举动称为“新马歇尔计划”,这足不对的。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周援助战后的欧洲经济重建,而如今的新融资机构建设理论是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享资源。有人批评中国是想通过此举破坏现有的国际机构设置,这也是误解,或者是巾伤,因为中国倡建的这些机构并不是以搞垮现有机构为目的,而是作为它们的补充和加强。 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种对抗战略,而是一种合作战略,它是开放、合作的。只有以开放的思维与合作的理念来认识“一带一路”,才可以理解和认识其时代要求的含义。 二、出于大战略的设计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设计,具有综合的含义,既是基于中国本身的发展,也是基于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因此,不能把“一带一路”作为短期行为的项日来对待有人为“一带一路”画出了线路图,也有人为它确立了时间表,应该说这是不准确的。从落实的意义上说,它要有行动步骤、项目规划,也要有落实的时间表,但这只能作为分布的行动计划,并不是包揽全部一揽子计划。 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来考虑,“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发展的地区均衡的战略,也是对外关系结构均衡的战略。中国开放发展从沿海地区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但这也导致两个大的不均衡:一是国内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发展大大落后;二是对外关系的不均衡,东重两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则为中困两部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二则为发展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传统的丝绸之路,起白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主要的特点是贸易通道。当今推动“一带”建设,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历史上的大通道,而是要以“丝绸之路”的互利交往精神,建设新的开放与合作的经济发展带,把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发展这个主线紧密连接起来,构建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全面链接的新关系,构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倡导和建没新时代的海洋新秩序。两方大国崛起后所奉行的是基于控制海洋的“海权论”。中国要做海洋大国,是不是也要走海洋争霸、海洋霸权的老路呢?“一路”战略倡议就是一个最清晰的回答:中国要推动建设的是基于海上航行开放自由、海上共同安全和海洋资源共同开发的新秩序,合作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公元前200年秦汉之际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延伸中不断拓展为交通贸易的黄金路线。这条海道自中国东南沿海,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远及东非、欧洲,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如今,“一路”战略下的内容不仅仅是打通基于开放安全的航海通道,而且还要推进发展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通过港口连接,港口经济、沿海经济可创建新的发展空间。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大战略设计的支撑基础。实现互联互通,就是要构建基于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链接,发展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陆、海、空交通网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互联互通的概念最早由东盟提出来,后来扩展到东亚合作机制、亚太合作机制,如今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近些年,构建白贸区是一个大趋势,白贸区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资源的流动,推动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各国间存在诸多妨碍物流、投资、服务以及人员流通的限制,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不仅要发展基础设施网络,而且要消除妨碍交流的规制,制定统一的或者是互认的新规则。要克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瓶颈障碍,需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 显然,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指导思想既超越了自贸区和多边贸易体制,旨在推进综合发展环境的构建,也突破了中国以我为主的利益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一带一路”的合作项日不是通过谈判,而是通过协商,是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 三、周边是首要 中国有20多个近邻国家,陆海相接,构成特殊的关系。中国一向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定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和外交的优先目标。2013年中央召开r周边外交T作座谈会,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中同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一带一路”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对与周边国家关系认识的重大战略性转变,新的国家战略日渐清晰,即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展的成功是内靠改革,外靠开放。与历史上的封闭大不一样,如今的开放型经济,与世界和区域市场紧密联系,形成了具有线性特征的周边经济圈。“一带一路”将会使周边经济罔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是基础.紧密的经济联系创建紧密的经济利益,而紧密的利益是构建中国与周边邻国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一带一路”将会大大改变以往以贸易和资源为主的经济关系结构,以互联互通的建设为基础,逐步构建开放发展的经济区,形成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人文广泛交互融合的经济带。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阶段中国主要依靠吸收外资、扩大l叶J口来加快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要实现由大变强的提升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尽管中国的经济面向世界市场,但是,周边地区是中国未来发展最直接和最便利的新空问。周边地区,除个别发达国家外,西北部、南部、东南部,包括南亚、东盟、中亚等国家都是发展中地区,这些地区发展愿望强烈,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好处,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获得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会从周边国家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拓展机会,从而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延伸发展的依托带。 四、需要开放的大视野 “一带一路”是一种跨区域的开放性框架,以周边地区为起点和重点,但不限于此,作为一项大战略,可以更大地延伸和拓展空间,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也可以延伸到更广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带有动态特征的大战略规划,是开放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主动性战略而非主导性战略,是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依托,并进一步延伸的全球性战略,是构建稳固的、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立见成效的。应从现在开始,从基础做起,但要着眼长远,不能太急,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抓住重点。应有优先秩序。首先是经济,重点也是经济,并且应先从近处逐步推远。当然,光搞经济不行,还要拓展政治关系,发展安全合作,也需要注重文化建设。对于“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认识清楚,也要让别的国家认识清楚。因为,建设要靠大家建设,靠大家共同参与,特别是要让相关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带给他们的利益,让他们认识到参与者负有建设的责任。 五、面临的挑战 当然,要把“一带一路”的倡议变为现实,取得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之一是战略疑虑,即对中国倡议的战略意图有怀疑。一些近邻国家怀疑中国借此实施扩张,对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中国参与大通道的建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受到其他力量的鼓动,散布一些抵制中国参与的舆论;一些大国出于担心排斥自己的考虑,也对自己的伙伴国施加压力,甚至直接出面做工作,制造中国主导的舆论。比如,对于亚投行的建设,美国就公开表示反对,日本也拒绝参加,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韩国都不表示支持。对于公路、铁路网络的建设,印度、缅甸也都表现出质疑,对于中国发展与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的海上与港口合作,也被赋予政治甚至军事含义。 挑战之二是如何妥善解决或者化解争端。比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创建搁置争议、合作建设的环境和气氛,以合作代替争斗。一则,要与争端当事国进行对话协商,增加合作的共识;二则,要加强与东盟组织的协商,在落实好南海行为宣言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守则的谈判,签署协议,推动落实。2015年是中国一东盟海洋年,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制订行动计划。这一步走好了,会有助于推动更大范围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建设。 挑战之三是如何创建可持续的新发展方式。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主要是在资源领域,即开发利用中亚的资源,建设通往中国的能源输送管道。要建设经济带,就要改变简单的能源关系,在中亚地区建设资源加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使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只有中亚国家的经济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彼此才可以从中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最近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一站是中亚国家,这是起点区域,起点搞好了,才可以进一步延伸。 中国上升为一个实力大国,自己的利益诉求多了,影响力也会增大,能干的事情也多了,各种议论都会有。“一带一路”既然是大战略,既然方向确定了,就要认真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本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理念合作;要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享利益;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积极性,使“一带一路”战略变成大家的战略。 猜你喜欢: 1.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及实施措施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3.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5. 一带一路战略意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农村一带一路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说说具体的写作要求么?

    怀疑本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寻味一带一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

    爆米花也是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一带一路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在谈到丝路合作时,旅游业充当着先导产业的角色,可以加强各层面的联系沟通,通过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开通航班航线、提高通关便利化,通过旅游国际合作带动人流、

    小莹catherin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一带一路与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

    春天的薄荷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一带一路与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杨谠峰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其目的在于构建新的经济合作和开放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际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快,人民币的国际

    火星的星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