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1

天晟哥哥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八议制度毕业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iliudewendu

已采纳

这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源于周代的“八辟”。三国魏新律始将八议载于律文,后历代沿袭。明清时,八议制度有变化,取消“流罪以下减一等”,仅保留权贵犯罪一律由皇帝裁决的规定。 八议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这八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分报到朝廷,由负责官员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犯流以下的罪,要减一等论罪。但若犯十恶罪,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中国封建刑律对于8种权贵人物在审判上给予特殊照顾的制度。对于这些权贵人物来说,就是一种特权。八议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唐律疏议·名例》)。这8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份报到朝廷,由负责官员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这8种人犯流以下的罪,都要减一等论罪。唯一例外是,如果他们犯十恶罪,则不适用上述规定。八议制度起源于周代。《周礼·秋官·小司寇》有“以八辟丽邦法”的记载。辟即法,八辟即议亲之辟、议故之辟、议贤之辟、议能之辟、议功之辟、议贵之辟、议勤之辟、议宾之辟。秦用商鞅变法,强调“一赏、一刑、一教”,“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赏刑》),因此没有在刑律上对特殊人规定特殊照顾的八议制度。汉承秦制,也没有八议制度,但有对高级官吏犯罪给予特殊照顾的事例。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以后在宣帝、平帝、光武帝时都有类似诏令。东汉时屡有八议的议论(《九朝律考》)。在律典内明文规定八议,是从魏开始。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都有八议。但各朝规定不尽相同。大体说来,隋较唐宽,宋抄袭唐,明、清则转趋于严。唐、宋的君主比较重视八议的规定,为的是防止人们“有轻吾爵禄之心”(《宋史·刑法志》)。唐贞观二年,岐州刺史郑善果犯罪拘囚,太宗提出善果的官品不低,不应与诸囚为伍,并要求自今三品以上犯罪听于朝堂俟进止。宋政和间有品官犯罪、不得和常人一样加讯的诏令。明、清则不同。清钱大昕《十驾轩养新录》载:“明名例律虽载八议之条,乃戒治狱官勿许引用”,《大清会典》有“八议之条……不可为训”的话。清雍正六年三月,世宗给内阁的谕旨说:“八议之条……我朝律例虽仍载其文,而实未尝照此行者,盖有深意焉。”所谓深意,实际是要求显贵率先奉法,一切听命于皇帝。历史表明,在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王权伸张总是通过剪除或削弱权势炽盛的达官显宦来达到的。封建末期的明、清王朝,要竭力巩固君主专制权力,因此不重视以维护达官显宦为目的的八议制度,是很自然的。

226 评论

钱小小小疯纸

法制史方向的题目,我给你推荐一些:1、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2、简论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3、论中华法系及其特点4、中国古代的礼与法5、《周礼》与西周法律制度6、论西周法制对后世中国古代法的影响7、从青铜器铭文看西周民事法律规范8、“礼不下庶人,邢不上大夫”评议9、从《周礼》看西周的民事婚姻制度10、中国古代成文法探源11、论《法经》及其影响12、秦代法制特点简论13、从秦墓竹简看秦代的刑法14、论秦代的诉讼制度15、从《为吏之道》看秦代行政法规16、论秦律中的家族主义17、秦代的现场勘验制度18、论西汉中期的刑罚改革19、“独尊儒术”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20、春秋决狱与汉代司法21、论中国封建成文法典的体例结构的演变与进化22、“八议”制度及其源流23、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典”制度评析24、论《北齐律》在中国封建法典发展史上的地位25、论唐律的基本精神26、唐代关于涉外条件的处理原则27、论唐律的“礼法结合”28、《大唐六典》与唐代行政法29、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30、唐代法律与唐代社会31、论宋代的“编敕”32、宋代的社会经济与宋代的财政法规33、论朱元璋的“重典治国”34、论“明大诰”35、论《大明律》的“轻其轻,重其重”的特点36、明代的特务统治与明代的司法37、论明清两代的“文字狱”38、论明清两代法典体例的变化39、清朝入关以前法制初探40、论清初的立法活动41、论明清之政的“例”42、清代的少数民族立法43、中国古代的肉刑考略44、中国古代的族刑源流考45、中国古代考官制度述略46、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略47、中国古代致仕(退休)制度述略48、中国古代诉讼制度述略49、中国古代司法机构述略50、论中国古代刑法体系的发展演变51、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凌迟刑52、论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亲属相容隐制度53、中国古代的存留养亲制度剖析54、清代的“秋审”与清代诉讼体制55、论中国古代的伦理法56、清末的社会与法庭的法制改革57、论清末之际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58、清末的立宪活动评议59、清末修律与部门法的出现60、太平天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教训6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62、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活动述评63、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特点64、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特点65、论国民党政府立法与司法的脱离66、《六法全书》评议67、论国民党政府的刑事特别法规68、革命根据地法制特点浅谈69、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法文件70、论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立法71、论民主革命时期的刑法制度72、马锡武审判模式浅说73、“管制”制度的设立74、新中国三十八年的法制建设

333 评论

未暖rabbit

不要选概念太大的题目,否则会不得要领。最好是找一个比较新、研究的人相对比较少的题目,比较有开拓性。实践性的案例题目比纯理论的要简单些

176 评论

Macchiato~0704

中国封建法律维护贵族特权的制度主要表现在唐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制度: (一)八议制度 起源于奴隶社会的“刑不上大夫“的法律原则,及至秦汉时期又有所发展,至曹魏始上升为法律制度。八议主要对象主要为以下八种人: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贤、四曰议能、五曰议功、六曰议贵、七曰议勤、八曰议宾。以上八种人犯死罪,一般官司不得裁决,皆得将所犯之罪行及应议之理由奏明皇帝,再交由公卿们从轻议处,免死刑。(二)请:后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亲以上亲及孙,以及官爵五品以上官吏犯死者,上请皇帝裁决,流罪以下减一等。(三)减:七品以上官及应请者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犯流以下,可以减一等。死罪则不能减免。(四)赎:凡属应议、请、减者和九品以上官及七品以上之官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可以用金钱赎罪,而事实上死罪也可以收赎。(五)官当:凡是议、请、减以下人犯罪,身有官品者,可以用官品来顶罪。由此可见,封建时代的贵州官僚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的锋芒只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法律上的赤裸裸的不平等,表明封建法律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特权法。

334 评论

咂咂咂1

一、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统治者在承担刑事责任时的某些特权,表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适用刑罚制度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儒家的“礼治教化”、“明德慎罚”思想为指导的刑事法律制度的某些特色,对于适用刑罚,特别是适用死刑问题上的慎重态度。 二、制度简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上引礼入律,形成许多新的法律原则或制度,使由汉朝开始的礼法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八议”制度既是其中之一。“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八议”为: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八议”制度的直接渊源是《周礼》中的“以八辟丽邦法”,自曹魏《新律》始正式载于律文。《唐六典》卷六称“是八议入律,始于魏也”。“八议”制度的出现是封建礼法结合的产物,是“刑不上大夫”礼制原则的具体体现。三、具体解释: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唐律疏议·名例》)。

122 评论

堕落紅尘

“八议”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儒家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贯穿中国古代刑法制度始终,产生了深远影响。八议制度从产生到终结,贯穿了三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八议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且随着维护、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还出现了与之配套的“十恶”的规定。总的来说,八议制度正式确立之后,其涉及的八种身份比较稳定的规定为: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纵观八议制度的发展历史,其特点主要有一下两点: 其一,从法律规定的形式上看,八议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原则到具体法律的演变。 其二,从八议制度的适用对象来看,其受益人群从此制度正式入律之后逐步缩小。

95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位论文评议规则制度

    这个一般是参评一次,不过如果你没评上,如果学校还给你上报的话,那还可以参评的。详细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评选办法。祝你成功!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第一条 为

    “『承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企业激励制度毕业论文

    员工激励是企业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员工的素质和活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

    雁归来无痕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政治制度毕业论文

    政治是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论文的格式,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政治论文的格式 一、论文格式必须

    WeiXin呵呵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浅议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毕业论文

    实话说不好写,我刚写完论文,以实际案例来写不好找资料,而且可能还要自己去了解那个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属于一个公司特有的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保密性,不好深挖了解。

    玉米大叉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八议制度毕业论文

    这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源于周代的“八辟”。三国魏新律始将八议载于律文,后历代沿袭。明清时,八议制度有变化,

    天晟哥哥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