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铭空调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专业,张霁成为BAT以及华为眼中的香饽饽。最终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华为开出201万年薪,将这位天才少年收入囊中。当数以百万计的大学应届生走入社会,二本三本的同学都会问,这辈子还有机会赶上985/211的同学吗?而张霁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前提是要付出和张霁一样甚至更多的努力,但张霁的牛可不是一般人的努力来形容的。
出身三本民办学校,一步步走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张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两个方向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数据库以及磁盘故障预测两个领域;放弃360万年薪,历经七层面试,最终选择华为的201万年薪。
出身民办学校,却能考中华科博士
张霁出生于1993年,2009年考入民办二本武昌理工学院,一所二本学院,大多数学生都抱着不挂科即可的态度而去。张霁却没有像身边的人一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自己有着清晰的规划,制定了自己大学学习计划,甚至精确到日。无论什么课,教室的第一排永远会出现他的身影,空闲时间也全部在图书馆度过。
大学期间,张霁的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四六级考试一次便过。成功取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
大三便开始准备考研的张霁显的格格不入,他选择考研的目标也非985/211。而是立足于自身,选择自己能够够得到的武汉邮科院的研究生。而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因为他更高的追求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
当梦想照进现实,努力并没有辜负他的梦想。2016年张霁成功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完成了从“双非”院校到985/211大学的逆袭。从2009年到2020年,整整十一年的埋头苦干,这种学习态度和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他的“牛”已经不能够用普通人的努力来形容了,
专业领域的专精
天才少年张霁的博士生导师周可说到:“张霁在校期间学习成绩非常好,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非常快,一旦遇到问题就会迅速寻找到解决方法。”这也是张霁就读博士期间不断在顶会发表各种论文的原因。
读博期间,张霁就已经被博士生导师张可派往腾讯,负责AI ofsystem(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工作,虽然是作为实习,但一个能拿到腾讯的认可也是不容小觑。
从2017年开始,张霁就读博士期间迅速做出大量科研成果,迅速在各大顶会(顶会论文指的是在领域内的顶级学术交流会议中宣读和发表的论文)发布。数据库方面偏向强化学习数据库调优,相关论文发布在SIGMOD(数据管理国际会议);数据库查询优化,论文发表在VLDB(超大型数据库会议)。
磁盘故障预测方面论文发表则是ATC、DAC等A类会议以及ICPP。除此之外,顶级期刊TPDS也收录了张霁关于磁盘故障预测的相关论文。在这两个领域,张霁已经走在了全中国人民的前方。
七层面试,却还是选择201万的华为
华为“天才少年”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从简历筛选到人力资源面试一共要经过七轮,每个面试环节都会有严格的考核和筛选。虽然困难重重,但张霁依旧拒绝了深圳两家初创企业给张霁开出最高360万元的年薪。最终选择了华为,因为在张霁的眼中,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那一百多万年薪差距重要的多。
“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所谓的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可能,咱们尽力帮助华为渡过一些难关。”这是张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一段话。
或许是因为华为是一家真正能够沉下来做技术的企业;也或许是因为华为现在面临的局面困难重重;也许是华为的狼性文化,让张霁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张霁很“牛”。因为是金子,在哪里都是万丈光芒。
华兰欣子
今年,又有毕业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其中一人拿到该项目最高档年薪201万元!这位“牛人”,出自华中科技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华为,还有诸多大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甚至开出高达360万的年薪。而他最终选择了华为。
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分别是:
钟钊(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方向);
左鹏飞(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张霁(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她是湖南益阳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直博五年级。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介质(NVM,SMR),数据库和键值存储系统。
读博期间,在CCF A类会议FAST、ATC,CCF B类会议IPDPS、MSST,CCF A期刊TPDS、TOS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微信公众号“量子位”称,与左鹏飞和张霁相比,姚婷的特点是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
从本科的历程中便能体味一二:参加辩论队、中英文演讲;担任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支教;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等等……
在读博期间,也是敢于挑战自己的短板,抓住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他是湖北随州人,华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级直博研究生,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内存系统和架构、存储系统和系统安全。
他在读博的5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8:30进入实验室,直到9点甚至10点才回寝室,堪称是用“自律诠释坚持”。
也正是如此的坚持,才让他在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论文。
其中,发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论文,分别成为了华科历史上首篇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论文,实现了华科在这些领域中的零突破。
用左鹏飞自己的话就是:
一个高水平的博士毕业生,需要是一个领域里首屈一指的专家,所有人提到这个领域都会想到你的名字。
张霁是湖北通山人,1993年出生。他本科期间各门成绩一直在院系名列前茅,是老师与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2016年成为一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继续深造。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张霁与华为结下了缘分。经过7轮严苛选拔,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
“我认为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为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
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轮左右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
谈到放弃其他几家公司甚至其中一份年薪超过360万的offer,最终选择加入华为,张霁说他希望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为其做出一点贡献,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张霁今年5月底已入职华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努力型选手,“既然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
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他内心却很平静,“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CATLION123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去年才正式启动,到今年全球仅有四人拿到华为最高档年薪200万元一年,分别是钟钊、左鹏飞、张霁和秦通,这四个人都是博士,更巧的是前三个全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
美食风中沙鸥
在遭到了美国制裁之后,华为提出了创新2.0,创新2.0是基于对未来智能 社会 的假设和愿景,打破制约ICT发展的理论和基础技术瓶颈,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发明和创造的创新。
华为在接近10年投资超过4800亿元进行研发,希望将会和苹果、高通、英特尔公司一样,在智能手机、基带芯片和智能计算领域推出影响产业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的技术创新。
也就是华为希望可以通过基础研究突破,构建新的技术标准和全球框架,从而突破美国的封锁,实现自救,要知道,当初美国就是通过发动信息革命、芯片革命,从而成为了全球 科技 、科学、产业发展的主导者,而实现这一切,就需要人才。
华为希望 采取“自建实验室、大学合作、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2.0,把工业界问题、学术界的思想、风险资本的信念,整合起来,共同创新。
除此之外,华为还提出了“天才少年”计划,这是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目的在于“(让)这些天才少年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任正非认为:
“天才少年”计划薪资共分为三档,最高年薪为182万-201万元;中档年薪为140.5万-156.5万元;抵挡年薪为89.6万-100.8万元,远远超出一般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目前,全球仅有4位天才少年拿到了最高档年薪。
除了去年的钟钊(本科毕业于华中 科技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于香港 科技 大学机器人方向)、左鹏飞(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专业)之后。
今年又有一位90后入选了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同样是出自华中 科技 大学的张霁,而且他5月就已经入职了华为,堪称是刚毕业就收获了年薪201万的offer。
这四位可了不得,钟钊出生于1991年,本科就读于华中 科技 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刚上大三的他,就在2012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得到了湖北一等奖。
而后,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硕博阶段攻读专业都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它是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
目前在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视频追踪、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钟钊的导师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成林,其多年来一直研究文档识别算法规模,有着“计较机的导师”之称。
钟钊是中国最早一批学习神经架构搜索(NAS)的,NAS属于深度学习领域难度比较高的研究方向, 你放眼全球,能够从事NAS研究的,数量差多就和熊猫一样,属于稀罕物。而华为目前也想进军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领域,钟钊属于可遇不可的的天才。
出生于1993年的香港大学的博士生秦通,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聚会会议发表多篇论文,得到IEEE IROS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的能力。他还曾是浙江大学ZMART队2014年的队长。这支队伍用了5年的时间夺下了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的世界冠军。
左鹏飞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论文分别成为华科 历史 上首篇计算机操作系统顶级会议(OSDI/SOSP)论文和首篇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ISCA/MICRO/HPCA/ASPLOS)论文,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领域分别实现了华科 历史 上零的突破;发表在MICRO'2019上的论文实现了在体系结构顶会MICRO上的再次突破。
而OSDI是计算机学界最顶级学术会议之一,MICRO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最顶级学术会议之一,论文被这两个会议录用,其含金量甚至超过一些科学界国际顶尖期刊,难度相当于生物、医学领域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发文。 拥有这么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可以说是无数系统领域研究者的梦想对象,可望不可及。
张霁1993年毕业,他本科仅就读于民办二本学校武昌理工学院,可是他却没有给自己的人生设限,而是不断努力,他硕士就读于武汉邮电大学,而博士则成功考取了华中 科技 大学。
我们可以来看看他作出的成绩:
可以说,这4位90后被称之为天才少年,毫无不为过,而且除了华为之外,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企业也都向他们抛出过橄榄枝,像张霁就拒绝过360万年薪的offer。
希望这些天才少年可以在华为乘风破浪,开创颠覆主航道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作出革命性技术的突破,颠覆整个全球产业,打破美国长达75年的主导地位。
你好,根据一般习惯,是以杂志实际出版的日期为准,因为自它印刷并公开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出版的事实标准。杂志上标注的刊期只是杂志社为了杂志的时效性所以都会把时间
论文写完了,文献不知道是哪里的事不能的,你在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参考文献直接备注到来,不要等写完之后再进行备注
近两年一个叫张霁的学生在网络上走红,原因是华为公司的“天才少年”项目。“天才少年”项目的最高档是年薪201万,而且只有四个人拿到,张霁就是其中之一。更值得一提的
一般情况下,您可以在收到版面费支付确认邮件后的2-3个工作日内收到发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长辈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掌握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提高修养,获得更多机会,拥有更高的平台去实现理想。 可是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