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囡囡
陕西咸阳中学是陕西省首批重点高中。位于古城咸阳,北依毕塬,南临渭水,地处咸阳市东风路34号。学校成立于1952年,占地面积137.5亩,现有66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人,教职工238名。 学校拥有3幢教学楼,1幢实验楼,1幢餐厅和多功能大厅,1幢学术报告厅。3幢住宿楼,可容纳2500多名学生住宿。拥有专用电子备课室10个,电子图书60多万册,电脑520台。各班教室全部升级为多媒体教室。学校绿化面积达60% 以上,打造出“竹园”、“梅园”、 “文化长廊”、“乐水亭”、“祥鹤湖”、“读书林”等文化景观,为学生塑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 雄厚的师资力量。特级教师2人,中、高级教师100多人,省、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先进教师58人,省级学科竞赛教练员5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2人。出版内刊《咸阳中学教学与研究》,近两年有205篇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 科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坚持大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树立生态教育理念,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心地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心管理、精致教学、精良品质”的办学模式。历经半个世纪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学校精神;“厚德健体,求实创新”的校训;“文明守纪,自强博学,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校风;“严谨、求实、精深、灵活”的教风;“勤学善思,明理创新”的学风,学校正迈向“人文型、生态型、数字型、创新型”目标。 创新的管理模式。实施“五化”管理:行政管理单元化、学生管理集约化、教学管理有效化、校际交流国际化、教学办公数字化。 突出的教学特色。 特色之一: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分类教学,动态管理、递次推进、整体优化” ;“名师领衔,专家挂帅,团队作战,资源共享”; “文、理、艺”三足鼎立,教研互动,实力兴校。 特色之二:文科教学高势走强。有一大批省、市教学能手多年担任高三教学,在继前多年高考形势喜人的局面下,2008年又培育出渭城区文科状元陈佳美、第二名董诗莹等人才。 特色之三:理科教学特色鲜明。组成了以我校省、市学科专家组成员,省、市、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强大阵容,采用教学会诊制、考试诊断制、全程辅导制、周练月考制、优生导师制、弱科责任制,造就出如孙晨卉、吕继阔、刘洋等一大批走进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优秀学生。 特色之四:艺术特色突出,成为咸阳地区的领军学校。学校艺术团参加省、市文艺演出,获奖80多个,一等奖68个。培育出中国首批预备女航天员貟璐、书法硕士生何薇,国家级运动员陆芳、徐卓等人才。被咸阳市教育局命名为“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培养先进单位”,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艺术示范学校”。 优异的办学业绩。学校先后向北大、清华输送人才11名。向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共输送人才600多名。2006年本科上线人数1108人;2007年本科上线人数1295人;2008年本科上线人数1396人。连续三年持续上升。参加全国数、理、化、生、计算机学科竞赛中,连续获生物竞赛团体优胜奖6个、优秀组织奖6个,2008年获奖学生50多人。 近几年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陕西省艺术特色学校;陕西省艺术示范学校;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防生生源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绿色文明学校;咸阳市文明单位;咸阳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在华商报社组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教育记忆”评选活动中获“陕西基础教育成就奖”。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创新共生。咸中人发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力争把陕西咸阳中学建成全国一流学校,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谦谦妈妈2015
咸阳电建学校,是具有国家大中小型火力发电厂一级安装资质的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创办的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建校于1979年。学校现有学生近千人,教职工43名。学校坐落在宝泉路5号花园式社区,西北电建三公司家属院内,地处咸阳西郊新兴的商贸、居住繁华区域。学校2001年被咸阳市教育局审批为“企有民办”试点学校。先后荣获咸阳市“示范化学校”、“文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电力系统“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教学业绩学校自98年咸阳城区30余所企事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以来,连续多年中考成绩稳居前列,荣获一、二、三等奖;升学考试所有学科均获奖,年年为高考升学率名列咸阳十四个县(区)64所高中前茅的彩虹中学、咸阳四中等省市级重点高中高一实验班、重点班、奥赛班输送多名优秀初中毕业生。输送给高中的每届学生在各个学校均反响巨大,年年高考从该校走进高中学校的学生成绩佼佼者榜上有名。04年咸阳市文科状元(陕西省第6名) 袁 辕 同学,为该校初中毕业生。编辑本段办学目标学校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列入课程表,小学1——6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程。 学校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为宗旨和核心理念,以“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创名校”为目标,全面加强教学质量考核与监管、全面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热心、爱心、耐心、精心”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宗旨,为每一个学生打下坚实的小学、初中学科基础。教学管理学校实行教师八小时坐班制,学生在校时间实行封闭管理制;学生作业实行全收全改,学困生的作业做到当面批改;学校对优秀学生每一学期评比颁发“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有关减免学费政策。师资力量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全部达标:小学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占90%;初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占98%,教师年龄结构均为中青年教师。各级赛教获奖教师、具有“教学能手”称号教师达15人次以上,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成效显著。教学设备西北电建三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职工子女教育和学校发展,非常关注学校中小学教育工作,对学校发展即有宏观宽松的政策环境,又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得以落实。在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大背景下,给学校生存发展空间建设了一座综合实验教学楼。“综合实验楼” 于2005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实验楼专业部室装备全新为一流标准,设:多功能教学室、理化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学室等。专业部室设备配备投资50余万元。综合实验楼投入使用后,将为学生学习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由于地处职工家属院中,远离闹市或营业性舞厅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场所,具有培养教育学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学生教室夏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学习条件优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收硕士生的论文 投稿要求如下图所示:
合作文章两次发表分别署名。两人协商可以发表,只是论文分了两批并同时投向两个期刊,所以被误以为抄袭。
董文宾: 男,1951年生,陕西凤翔人,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食品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食物
陕西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针对抄袭回应称,自己不存在抄袭,文章系与南江波共同完成的,在2005年发表时,单独署名也是经过对方同意的。吕广利说,当时他与南江波属
咸阳师院副校长否认论文抄袭两篇论文内容一致的原因是因为原作者他确实参加了这篇论文的创作,所以不存在剽窃和抄袭的,原因是征得原作者同意以后以个人名义在学院报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