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亦成诗
如果论文发表之后发现错误或者有重要信息需要补充,在不动摇该项研究的基础与结果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通过发表勘误(Erratum)或更正(Corrigendum)进行纠正。
论文勘误一般是在出刊后作者自己发现的问题而需要做出修改,或论文发表之后,其他作者在阅读的时候,发现论文中存在某一个或是多个错误,会向期刊杂志社指出错误的地方;然后期刊杂志社针对问题进行审核,然后与论文通讯作者联系,确认其中的错误。最后,杂志社准备勘误通知,并在准备完毕后尽快发出。
发到知网上的论文不可更改,不可逆。如果说实在严重的话,可以像所发期刊提出修改申请,之后由所发期刊杂志社向知网提出申请。申请审核通过后再提交文章进行二次审核,但是此时涉及一个二次发表以及重复率问题,会十分麻烦。因此这种错误收入是审核不严格导致的。
了解论文发表过程:既第一步投稿,其次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最后出刊,邮递样刊。一般论文发表者要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都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其次,了解发表论文审核时间。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最后,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I小蘑菇I
分情况讨论。
签署学术论文需要认真对待。但在实际投稿时,有些作者会由于各种原因,在投稿后随意更改作者姓名,如添加新作者或删除现有作者,或改变作者顺序。随意更换作者将被期刊编辑视为一种异常行为,被拒绝的风险很高,甚至更糟,被视为学术不端行为,这将对作者和合作者未来的投稿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作者在没有事先与期刊沟通的情况下,与新作者一起提交修订版,他或她很可能会醒来并被拒绝。
一、学术论文的签署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剥夺原则
符合作者资格的人,除涉及保密事项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其作者资格。
2、非虚构原则
对于不符合合作者标准的,不应受职位、声誉等因素的影响,更不应因利益交换而虚构为论文作者。
3、不送礼原则
承诺获得科研经费并提供实验条件的人不符合合作者身份,不享有著作权或者署名权。
4、不滥用原则
对不符合作者署名要求,但确实对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可在致谢中说明他们的贡献。
因为论文表现出了作者的考研能力,所以不得随意更改作者名称,保证他人版权得到保护。
二、什么情况可以申请更改论文作者呢?
1. 经过同行评议,学术编辑对稿件进行了重大修改。如果原作者无法完成需要补充的内容,需由他人进行补充实验,如数值计算、理论证明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新的作者,但必须在修改回复中告知编辑和审稿人。新增作者做出了哪些贡献,以及同意新增作者的所有作者的声明和签名。
2. 只有在稿件被接受之前,并经期刊编辑批准,才能对作者名单中作者的归属顺序进行任何增加、删除或更改。
总之,最好是交稿子前;确保你事先有署名,不要改变你论文的作者。否则,自己投稿过程中增加的麻烦就小了,会因此导致论文被期刊退稿得不偿失。
在文章录用之前可以发邮件提出更换通讯作者,但必须要有合理和必要的理由,同时需要所有作者声明同意更换通讯作者,并签署确认。
sci录用后更改作者顺序是不可以修改的,论文在被录用意味着论文通过了审核,这个时候修改作者单位是会影响论文学术水平的。而且论文被录用后是不允许更改作者以及单位的
会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不要轻易修改,除非你有充分理由说服编辑,还要冒论文被拒稿的风险。 sci论文第一作者可以改成通讯作者吗?sci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可
都可以改。期刊虽然不推荐随意改作者,但是都有严格的改作者流程。只要符合期刊要求,就可以改。比如在文章修改阶段某个作者补了一些重要数据,那么这个作者的贡献可能就比
如果发现自己发表的文章有错误的话,最好第一时间和你的编辑联系。 如果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错误,那么有的会选择得过且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