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碗里吧吧吧
PART A、B、C:
1、A类一级
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
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常会把SSCI、A&HCI论文放在最前边。
2、A类二级
CSSCI期刊。
CSSCI期刊的学术水平在国内教育界被认可和推崇,是统计“211工程”建设成效、申报各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的重要数据,部分CSSCI期刊是高校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顶尖期刊。
3、A类三级
属二级学科的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
比B类水平高的重要期刊,可以作为高校科研能力比较、博士论文、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申报、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通常都是某专业内的重要期刊。
4、B类
其他被CSSCI收录的期刊,以及ISSHP收录的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发表的论文都算是B类。
5、C类
没有被CSSCI收录但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多为青年高校教师论文发表的期刊。
一二三区:
中科院分区表选择学术影响力作为划分方式,把每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照学术影响力(3年平均IF)由高到底降序排列,依次划分为4个区,使得每个分区期刊影响力总和相同。
具体方法如下:
1、把每一个学科的期刊集合(数量为n本)按照3年平均IF降序排列,以下各步计算,均基于此顺序。
2、前5%期刊(该学科期刊总数量的5%,即5%*n)为1区期刊。
3、剩下的95%期刊中,计算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然后求总和的1/3(S/3),剩下3个区的每区的期刊影响力累积和各为S/3。
4、上一步的期刊集合(也即除1区期刊外的期刊集合)中,从第1本期刊往后计数,如果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2)等于上个步骤计算出的总和S/3,那么这些期刊就是2区期刊;相同的方式可以划分出3区期刊,剩下所有期刊为4区期刊(S2=S3=S4= S/3)。
扩展资料:
Top期刊遴选:
为了在分区方法的基础上遴选出更多优秀的期刊,在大类分区中还设置了Top期刊。
Top期刊遴选方法如下:
将1区期刊划入Top范围内;2区中2年总被引频次指标位于前10%的期刊也归入Top期刊集合。
2015年,Top期刊的界定原则有所变化,在上述定量测度规则的基础上新增同行评议的考量因素。
对于少数期刊,尽管不在上述定量方法划分出来的Top期刊的范围中,但经过科学共同体评议,被认为是高学术影响力期刊,直接被采纳加入Top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科院JCR期刊分区
巨匠智能家居
一二三区是对期刊的分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易程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为顶级期刊,在自然科学领域有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刊。
尹才宝贝
A刊、B刊、C刊和普刊的区分有不同标准,一般以水术水平来区分。C刊即是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A类、B类、C类是一些单位对期刊的水平的简单认定,各单位不一定,也不一致。人文社科的期刊,CSSCI是南京大学的检索的,水平要高于北大的核心,因为北大核心的杂志数量更多。具体而言:C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一般简称核心。南大核心的范围要比北大核心要小,所以C价值更高。CSSCI里顶级的期刊,有的学校认定为A,那就是中文期刊里最高级的了。而B刊是各学校以自己的标准自己规定的。所以如果要发表论文,选择期刊前,还是要到本校相关部门问清本校的期刊分类目录,才好决定投稿对象。综述而言,就所代表的学术水平来说 ,A优于C优于B。
静静地过
期刊类别: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按学科分类则有5个类别: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 扩展资料 按内容分类为:一般期刊、学术期刊、行业期刊、检索期刊等四个大类。按照学术地位分类则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按照等级分类则分为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非法刊物等。
呼啦啦呼嘞嘞
普刊、A刊、B刊、C刊,是按照不同标准而划分的期刊种类,其中普刊是普通期刊的统称(即各机构规定的特殊期刊之外的期刊),而A刊、B刊、C刊通常是不同单位根据期刊所代表学术水平而进行的一个分类,不同机构划分标准也不同。详细区别如下:
一、区别一:有没有被认定。
各单位根据各自行业研究特点,会对期刊进行筛查,确定其中一部分期刊为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那么没有被认定的那部分期刊,就被统称为普刊。
而A刊、B刊、C刊属于已被单位认定的期刊。A刊、B刊、C刊再根据各单位不同划分标准进行细分。
二、区别二:学术水平高低。
普刊属于行业认定的期刊之外的期刊,通常在这一行业内所代表学术水平会低于被认定期刊,而行业认定期刊根据不同划分标准会分为A刊、B刊、C刊,根据划分标准不一样,所代表学术水平高低会有所区别。
1、A类、B类、C类划分。
各单位根据各自依托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特点,将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C类刊物有时他们会给称作C刊。
A类、B类、C类是一些单位对学术期刊的水平的简单认定,各单位不一定,标准也不一致。
这种划分方式按期刊代表学术水平通常A类>B类>C类。
由于具体划分标准各行业各机构千差万别,这里不再叙述,如有需要,可向所在学校或企业咨询具体分类。
2、C刊特指CSSCI核心期刊,即南大核心,各单位再根据各自标准划定A、B两类期刊。
C刊在学术界有一个常用概念,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CSSCI期刊。这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CSSCI即南大核心的缩写。
CSSCI里顶级的期刊,有的单位(主要指学校)认定为A,那就是中文期刊里最高级的了。而B刊是各学校以自己的标准自己规定的。
综述而言,这种分类下,就所代表的学术水平来说 ,A优于C优于B。
如果要发表论文,选择期刊前,还是要到所在单位相关部门问清单位的期刊分类目录,才好决定投稿对象。另外,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跟期刊代表的学术水平是正相关的,学术水平越高的期刊,发表论文难度越高,审核时间也会越长。
扩展资料
期刊分级方法
截至2008年10月,我国共有期刊98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
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
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
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双核心期刊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期刊
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
PART A、B、C: 1、A类一级 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 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常会把SSCI、A&HCI论文放
博士副教授能发发表SCI是需要第一作者为博士,副教授以上才能发的。SSCI是SCI的姊妹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
PART A、B、C: 1、A类一级 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 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常会把SSCI、A&HCI论文放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