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04

月球的球球
首页 > 论文发表 > 北大女学霸发表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ttle1208

已采纳

平时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要多看书,去看一些课外杂志,丰富一下自己的内涵,学习中更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141 评论

yuanxia6636

北大考古女孩凡尔赛发言,除了能够让我们看到学霸的幽默之外,也的确能够让我们看到,想要成为学霸,除了努力之外还是真的需要一些天分的。

当初这位北大考古女孩与全省第四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如今仅仅还有不到半年,又一次到了高考季母校,请到了这位北大考古女孩回到母校发言。而这位女孩在被问到学习心得的时候,题所发言的内容的确是有一些凡尔赛的,可能对于学霸来说学习的确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由于这位北大考古女孩是文科生,所以分享了一些在文科方面的学习心得。对于地理这个科目而言,与其死记硬背不如通晓地图,地图对于地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历史和政治这两门科目,非常考验语文功底,与其死记硬背,不如多读多了解,在答题的过程当中更加依靠感觉。除了分享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心得之外,也分享了自己学习考古的心得,对于很多女生来说,考古是非常好的一门学科,学习的过程无异于公费旅游。

这位北大考古女孩除了分享自己有关于学习方面的心得之外,也谈及了如今对学弟学妹报考的建议。例如如今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将目光锁定在一些热门专业。但是这些热门专业在就业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压力,竞争也比较严峻,而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不仅好就业,而且也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对于这种建议有一些家长和学生还是不认可的,毕竟热门的专业和人生薪资都会挂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所不同,将目光锁定于热门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回头看一看那些冷门专业的发展。

240 评论

宁静雨城

在不久之前,一个28岁的便已经成为博士导师的女士进入了人们的眼帘,据报道,这位博士年薪高达90万,安家费220万。这位女博士的成功,也为人们指明了一条逆袭的捷径。 一个孩子,需要从四五岁的时候便进入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甚至可以读研、读博。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读完博士之后,一般都已经28岁左右了。但是今天的主人公李琳,她在28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博士导师了。

330 评论

ysatispaco

在我国以“文治”著称的宋朝,宋真宗赵恒大笔一挥写下《励学篇》勉励世人读书,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尤其朗朗上口。

在教育性别平等的当代,“颜如玉”们也有机会从书中汲取知识,自己筑造“黄金屋”了。

一则“28岁美女博士受聘名校,获220万安家费”的消息一出,立刻就冲上了热搜榜,网友们纷纷评论,“人家不仅比我美还比我有才啊”!

一、北大女博士李琳受聘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官网上可以轻易查询到北大女博士李琳的简介。

从相关资讯上来看,1991年出生的李琳教授、博士生导师,乌发如瀑,清丽端庄,唇角含笑。2014年到2019年,她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8岁博士毕业的同年7月起,就作为“优秀学术骨干”受聘于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而据新闻报道,该学院为已入职的李琳开出了十分优厚的待遇:70-90万元的税前年薪、180-220万元的安家费,外加300-400万元的科研经费。

一路看完,也难怪网友们热议了,确实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学霸,年纪轻轻就成了人生赢家啊!

二、一步一个脚印的学霸历练之路

翻看履历,李琳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非常自律,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19岁考上了211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李琳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师从汤富酬教授,主要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开始了为期五年的硕博连读。

学术大神汤教授带领的这个实验室,每年都能稳定地发表数篇CNS论文,堪称学科领域金字塔尖儿的存在。

要知道据艾瑞深机构统计,2000-2018年,以第1作者单位的北京大学在三本国际公认的顶级学术权威期刊(美国《Cell》、英国《Nature》、美国《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一共才49篇!

勤勉的李琳在这样高端平台攻读直博,日复一日浸泡在实验室里力求得到一手精准的数据,并得益于汤教授的指导,在不少被国内外科技文献检索的权威平台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所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在如今高校评级教授、博导一般都将SCI论文、CNS论文的发表作为重要评判标准的背景下,读博期间就有数篇SCI论文在手的李琳,自然就能顺利成为教授、博导了。

李琳博士毕业的2019年正好赶上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严重缺人,于是开出了非常优渥的薪资条件大力引进人才。

李琳正好专业对口,成绩又优异,正好与校方的需求一拍即合,成功入职,拿下了令人艳羡的高薪。

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了社会上流传已久的“大学生的收入还比不上初中毕业去送外卖”等“读书无用论”,只要足够优秀,知识无价。

三、真正的男女平等是践行“社会人”教育

从历史上看,清朝晚期的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让接受正规教育、读书识字、出人头地不再是男性的特权。

第一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女子学堂章程的有识之士就是著名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家梁启超,通过理论引领推动了上海等沿海城市兴起了自办女学的风潮,一大批女学堂相继成立。

女学的发展又迫使了清政府对史无前例地正式承认了女子教育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法律层面终结了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女好无学”历史。

女性教育至今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只有通过读书,广大女性才能养成独立的人格,通过自主就业争取经济独立,才是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的“女权”基石。

李琳博士就是典型的通过一路读书敲开高等教育的大门,走上人生巅峰的“寒门贵女”杰出代表。

然而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思想阴影仍然存在于无数社会角落,不少女学生即使读到了大学,自己也自觉低男性一等,缺少强烈的事业进取心。

有人曾随机向30位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女子发放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的“家庭和事业相冲突选择哪一个?”的回答中,选择家庭的人多达有24人。

可见其实不是女孩子即使读过书,将来挣钱也比不上丈夫,而是她们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动机本身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强烈妥协性。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潮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需求越来越呈现出波动跳跃、超快节奏、严考绩效等高难度因素。面对现实的金钱诱惑,“早出社会早挣钱”“追热点选专业”等观念甚嚣尘上,对基础教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不仅落后地区女童的入学、辍学问题仍然棘手,部分女大学生也会盲目选择“热门”专业,在市场瞬息万变后又陷入“读书还不如嫁人”的迷茫……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倡导“男女平等”是好事,但其实并不是创造机会让女童上学就是“平等”了。教育界长久以来一直都缺乏对于男女优势、男女互补、男女平等的两性教育科学论证和认识,一再提及“男女平等”实际上就是教育中存在许多看不见的“不平等”。

无数女孩子从一上学起,就被周围的人有意无意地灌输着“女生天生就学不好数理化”、“女孩子数学考不到满分是正常的”、“女生小时候成绩再好,中学后劲不足”等观念啊!潜移默化中渐渐产生自我怀疑,进而磨灭了斗志。

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官网上的明确公示,李琳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观速传学调控”,这其实比热搜所关注的“28岁美女博士”“220万安家费”更值得作为女性教育的励志榜样。

科学家没有国界,科学研究也没有两性之分,真正成功的“男女平等”教育就是一视同仁的“社会人教育”。

男女两性不是天然的敌人或对手,无论男性或女性,都不必太过纠结自身的性别特征而做出任何妥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

每个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真正平等意义,就是让每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不受制于固有观念,激发个人潜能,积极进取并取得成功的权利。

165 评论

honeybackkom

那是因为这个女学生非常的聪明,而且在学习方面也非常的努力刻苦,所以才能18个月拿下博士学位。

197 评论

艺术边上观望

李琳博士就是典型的通过一路读书敲开高等教育的大门,走上人生巅峰的“寒门贵女”杰出代表。然而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思想阴影仍然存在于无数社会角落,不少女学生即使读到了大学,自己也自觉低男性一等,缺少强烈的事业进取心。

297 评论

我爱吃酸甜苦辣

读书考大学,在这一点上,孩子和父母的愿望是一样的。只是后来发作了改动,孩子在一次次不理想的成果面前,渐渐地失去了读书的兴味,只要父母没有变的初心。

不少父母就责怪孩子学习不上进,这能怪孩子吗?或者孩子也有不好的中央,但是父母能否也应该找找本人的缘由。

每个孩子的胜利都不是马马虎虎的,背后少不了孩子的努力和父母有意无意又恰如其分的引导!

来自北大女学霸的戴韵,就是一个很胜利的例子,她16岁时就考上了北大,而且本科和硕士阶段还修了双学位,读博用了仅仅18个月就顺利毕业。值得一提的是,博士毕业时,她才年仅26岁。

中国每年有几百万的高考生,年岁悄悄的戴韵凭啥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米酱复盘了戴韵的生长进程,发现她的胜利主要有3个缘由:一是两个巧合;二是遇上了恩师;三是她个人的努力。

一、两个巧合

16岁的戴韵可以在同龄人还在读高一的时分,就考上北大,是由于她从4岁就开端上学了。

她出生在乡村家庭,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把她和姐姐放在外婆家。但是好景不长,在她4岁时,姐姐开端去学校上学,外婆又要干农活,她不得不一个人在家里玩。

后来,外婆发现了孤单的小外孙女一个人玩得不是很开心,于是去找了教师,把年仅4岁的小戴韵放在一年级里跟班。

就这样,戴韵比同龄的孩子早2年读书,她的学习成果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提早认识了很多字。这是巧合之一。

第二个巧合就是戴韵上初中后,无意之中读了很多书籍。

上初中后,父母把戴韵接到了身边,一家人生活在一同,才有了家的觉得。而在她人生的生长路上,巧合的是遇上了书籍。

她的家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文学、百科全书、名著等等,让她看得津津乐道。

父母看到女儿喜欢看书,之后又给她买了许多的课外书籍。

大量阅读,不只让戴韵积聚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学问,而且让她在学习上总比他人更容易,成果不断排在年级前茅。

两个巧合凑在一同,使得她在16岁时就参与了高考,并考得了657分优良成果,胜利考上了北大的播送电视编导专业。

二、遇上了恩师

一个孩子无论天赋多么聪明,假如没有得到好教师的点拔,也是很难成材的。

而戴韵侥幸的是在北大本科期间,遇上了来自美国的Judith教授。当时,她曾经修了”播送电视编导“和”经济学“两个学位,幻想着有一天成为优秀的财经记者,做金融范畴的报道。但是,在她参与过Juith教授的一个关于教育学层面的学术研讨小组,她的人生方向发作了改动。

Juith教授以为戴韵身上具有当下大学生所短少的一种珍贵的质量——独到的见解和发散性、批判性的思想,因而特别看好她。在她本科毕业的时分,Juith教授向她发出约请——前往美国读教育学。

正是在恩师的约请下,戴韵义无反顾地转专业,前往了美国开端了留学生活。

三、个人的努力更重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假如一个学生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再好的教师也很难教好他。而这一点,戴韵不断都具有。

刚到美国的时分,由于戴韵是转专业读研,对教育学一无所知。为了让她在短时间内对所学范畴有一个初步认识,Juith教授就规则她在4周内读完有关教育学的50本书籍。

这相当于2天读一本厚厚的书,普通人可能就知难而退了。但是戴韵就有一种韧劲,越是碰到难题,越是不想放弃,知难而进,勇于应战。硕士毕业时,她曾经从一个教育学小白成为了合格的硕士研讨生。

之后,她接着读博士,仍然是跟随Juith教授。在导师的教授下,她经过短短18个月的努力,就用一篇论文《用传播技术促进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配置》顺利取得了博士毕业。此时,她才年仅26岁。

四、一些感受

有人说胜利不可复制的。确实像戴韵那样早上学,不一定合适每一个孩子。

但是有3点中央,我们的父母无妨学习一下:

父母从小培育孩子的阅读习气,能够给孩子买一些书放在家里,有时间陪孩子一同读读,这是其一。

其二是引导孩子在学习上多向教师讨教,教师普通都喜欢这一类的学生;而且,擅长向教师讨教的学生,其学习动力更足。

最后就是努力,努力是人生不变的主题;人生短少了努力,就会变得暗淡。

而孩子如何取得努力的动力?恰恰源自于以上两个方面:多读书、多向教师讨教问题,还有就是父母正确的引导,在节假日里多陪孩子去书店、公园玩,有条件的话也能够去海边玩,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认识这美妙的世界,树立起本人的幻想。

往常,戴韵又带着幻想动身,博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博士后研讨员,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世界课堂”项目经理,应用本人所学,把世界变得更美妙。

160 评论

warmerting

多年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数不清的国际学生出境,但他们的感受却参差不齐。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国家的学生已升至新的水平。令人担忧的是,没有几名尚未从海外留学归国的学生。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希望他们能从出国留学中回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29 评论

我爱我家2小宝

历年来,从北大清华走出去的留学生数不胜数,但是其中有喜有忧。高兴的是,我国的学子更上一层楼了;忧心的是,留学不归的学子,不在少数。对于国人来说,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够留学归来,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6年前,陕西女孩王延轶,就是从北大毕业之后,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留学,攻读该医学院免疫学硕士。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当时许多人也猜测她会不会像其他人一样不回国了。

让人欣喜的是,在2006年8月,她毅然选择回国,受聘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并同时攻读微生物学博士。在2010年,她取得博士学位后,成为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如今的她已经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多年来成绩斐然,并获得许多的荣誉称号。

一、艺术生中的学霸

1981年,王延轶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她并不是文理科高考生,因为从小有艺术天赋,所以遵循父母之命,以特长艺术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并有幸被北大录取。

但是,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艺术生,而是艺术生中的学霸,学习成绩优异,2000年高考后,她却选择了理科专业,成为一名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高材生。

在北大学习期间,王延轶依然努力学习,4年后顺利毕业,并获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不过值得一提,在这期间,她还收获了爱情,遇上了她未来老公舒红兵,两人在她毕业之后便结婚了。舒红兵在生物学领域非常有学识,后来成为了中科院院士。

婚后,王延轶选择赴美继续深造学习研究,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拿到了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二、毅然选择回国

王延轶学成之后,并没有留美工作,而是选择回国,受聘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她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依然在自己所学领域用心钻研。在2010年,29岁的她拿到了武汉大学博士学位,并继续选择在武汉大学任教,成为一名副教授。

2012年,王延轶进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从该所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研究员做起,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一路努力付出,她仅用6年时间,从一名研究员,到所长助理,再到副所长,终于在2018年10月,成为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

三、现状如何?

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这8年里,王延轶参与研究和主持了8个国家项目。在国际权威或主流期刊上,她发表了学术论文24篇,这些成果在天然免疫领域内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问及她为什么一个艺术生走上科研的道路?王延轶说走上病毒研究的路上,是源于高中同学的母亲不幸染上了病毒去世,所以更加坚定了她学习生命科学和造福人类的信念,最终走上了这条路。

这些年的艰辛努力,王延轶也得到了回报,她先后获得中国免疫学青年学者奖、武汉市三八红旗手、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排名第一)、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三)、第十二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等等荣誉称号。

四、结语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在病毒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病毒领域的前沿阵地,往往能够让国家获得第一手资料。王延轶深知这一点,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科研的道路上,能够有这么一个女强人实属不易。很多人都羡慕她的生活和事业有成,但是这都是她努力付出的回报。

有人说王延轶没有什么科研成果,离学科的象牙塔顶还有很大的距离。米酱认为,她已经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尽管还不尽人意,但相比那些留学不归的顶尖人才要好得多。相信她在未来在病毒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于王延轶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17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发表论文颜值学霸女友

    活得是非常爽的,而且这样的女生都特别有自信,这样的女生大部分也非常优秀。

    百拜嘟嘟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发表论文的美女学霸

    他攻克的难题非常的有意义,也就是攻克了RNA剪接体基因序列,从而可以令癌症和人类的遗传病找到根源,然后去解决这个问题。

    米老鼠NANA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湖北美女学霸发表sci论文

    我们可以直接去百科上搜一下,这些消息都是真的,她不仅发表过十余篇的sci论文,而且在26岁的时候就被特聘为湖南大学的副教授,湖南大学的官网上已经明确写出。当代的

    CHA1LUL1ANG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湖北美女学霸发表论文

    他攻克的难题非常的有意义,也就是攻克了RNA剪接体基因序列,从而可以令癌症和人类的遗传病找到根源,然后去解决这个问题。

    靓丽人生00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浙大女学霸发表论文

    一辈子是特别传奇的,也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数学家。当时在学校也是一个特别知名的人物。

    天吃星星蒂小娜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