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8

我是你的大白
首页 > 论文发表 > 万海同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onkeybenben

已采纳

科研建设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所 化学工程研究所 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 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 生物工程研究所 制药工程研究所 化工机械研究所 工业生态与环境研究所 科研成果(2009-2012)2012年度,化工系科研总经费14353.6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占44.0%,横向经费占56.0%。国家基金共32项,经费达到2638万。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217篇;被EI收录117篇;SITP:11篇;授权发明专利159项。 科研论文(篇) SCI收录 EI收录 ISTP收录 2009年 200 165 13 2010年 192 142 13 2011年 176 197 10 2012年 217 117 11 专利(件)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登记或外观设计合计2009年 65 18 3 86 2010年 69 11 1 81 2011年 128 24 0 152 2012年 158 35 0 193 科研获奖 获奖年度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负责人 项目名称 2009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任其龙 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中的分子修饰与吸附分离耦合技术 2009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罗英武、李伯耿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基础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何潮洪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质量控制技术 2009 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杨健、郑津洋 CSMB耦合型模拟移动床集成反应分离设备 2009 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王乐勤、郑津洋、吴大转、谭善光、曾 胜 大型延迟焦化装置高压切焦泵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徐志南、林建平、蔡谨、黄磊 体内和体外高效合成功能性异源蛋白质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徐志南 吗替麦考酚酯及其制剂(赛可平)的研究及产业化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申屠宝卿 符合RoHS指令的电子电器专用阻燃耐漏电尼龙66系列工程塑料研发 2009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陈欢林、张林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膜蒸馏浓缩-盐回收新工艺及装备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王乐勤、吴大转 涡轮泵发射技术研究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陈志荣 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陈新志、钱超 连续化低碳脂肪胺生产技术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郑津洋 冲拔式车载大直径高压天然气无缝钢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0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郑津洋、刘鹏飞、赵永志、杨健 70Mpa高压气态储氢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姚善泾、林东强、关怡新 扩张床吸附介质研制及生物分离机制研究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吴绵斌 红豆杉的中医药综合利用研究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郑津洋、刘鹏飞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预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2010 中国专利优秀奖 郑津洋 聚烯烃管道电熔焊接接头冷焊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 2011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杨立荣、吴坚平、徐刚 化学-酶法制备手性菊酯农药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王乐勤、吴大转 流程工业高压离心泵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金志江、张志新、许忠斌 高性能高参数减温减压装置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曾胜 全自动电机转子动平衡机 201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许忠斌 高效精密注塑系统及装备的研发 2012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杨立荣、吴坚平、徐刚 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2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李伯耿、罗英武、范宏、王文俊、曹堃、吴林波、卜志扬 复杂高分子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20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 一等奖 郑津洋、施建峰 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方法 2012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闫克平、黄逸凡 海洋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285 评论

liuyuecao110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表论文有147篇被SCI收录,由World Scientific、Springer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译)著11部,获得专利4项。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运用小波分析和余弦变换,成功开发了“基于3G的移动视频自适应系统”,获得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资助,并获得国家专利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应用这一技术建成的“数字北戴河”,使北戴河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应用于旅游行业的360度全景视频服务系统的城市。为河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发的“河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系统”,构建了人口、地域、经济、资源、环境等多个维度的人口数字化模型和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和人口多维辅助决策系统,受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广。数学学科已经形成了若干个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如:代数与代数组合、代数拓扑与微分拓扑、微分动力系统、算子逼近与复分析、组合设计与组合几何、算子代数、量子计算与智能计算、近现代数学史等,这些方向不但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形成了合理的研究梯队,正在并继续支撑着学院的发展。代数与代数组合方向在万哲先院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王仰贤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在李群李代数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对于结合方案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出版专著《矩阵结合方案》,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养了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赵开明教授等优秀人才。在结合代数与环论的研究方面,以朱元森教授为代表的研究队伍,得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主持召开的“环与根论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数学辞海”第二卷的编纂工作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代数拓扑与微分拓扑是数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以吴振德教授为创始人和带头人的拓扑学研究团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该方向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有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获得了同行的广泛关注。该团队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项。微分动力系统研究梯队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陈藻平教授和何连法教授的带领下,围绕动力系统理论中的核心研究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而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动力系统学界赢得了广泛赞誉。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成果三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该团队还被同行赞誉为是国内动力系统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培东教授为杰出代表,团队的年轻教师朱玉峻教授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该团队成功举办了全国“2012动力系统及相关课题学术会议”。组合设计与组合几何研究团队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康庆德教授、丁仁教授在国外留学回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最早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团队之一,现已构成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组合论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三十多年来,该团队在区组设计的大集与超大集、图设计的大集与超大集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并得到了许多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在铺砌与分划、三角剖分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及国内重要刊物上。自1991年至今该团队一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四项。该团队还培养了一大批组合论方面的优秀研究人才,如常彦勋教授、雷建国教授、苑立平教授等。算子逼近与复分析是函数论中的重要分支,郭顺生教授与黄沙教授是国内较早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团队用概率方法解决算子对有界变差函数逼近的问题,并得到了开创性成果。此后,用统一光滑模对算子逼近的等价定理和拟中插式算子的逼近等问题进行了完整系统的刻划,填补了国际上有关研究的空白。在复方程函数理论及边值问题,Clifford数不可交换性、典型群上的调和分析以及相应于非欧度量下流形上的全纯函数性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该团队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并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由河北省“燕赵学者”蒋春澜教授所领导的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研究团队,近十几年来,引入复几何、K-群及指标理论,在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分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和《Advances in Mathematics》上。相应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教育部二等奖一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B类,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所培养的博士生纪奎的博士论文201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团队还成功举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算子代数与应用卫星会议”及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此外,学院在应用概率与精算数学、人工智能、学科教学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研究、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3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同济大学教授发表学术论文

    郭贞明教授是上海同济大学著名的教授,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被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重要刊物上引用了

    皇冠家具厂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胡海岚教授发表的论文

    2022年6月23日,胡海岚在法国巴黎参加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颁奖典礼,并且成功地获得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彰显了胡海岚对我国以及世界的伟大贡献。胡海岚

    路小佳路过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同济大学教授论文发表

    挺好的。王少刚,医学博士,泌尿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从事泌尿外科专业23年,擅长各种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特别是

    damaodaoma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美术学院教授发表的论文

    2002.6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专业 本科2002.6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辅修经济学双学位2005.6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及其理论 硕士研

    janelin100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静进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

    1、徐定华,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任教育部高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高校教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学院院长

    棉花糖夫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