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1

  • 浏览数

    347

聪聪老头
首页 > 论文发表 > 敬金瑞发表的学术论文

1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糖z

已采纳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的医学翘楚有很多啦,有王琦、刘渡舟、瞿文楼、于道济、陈慎吾、王慎轩、赵绍琴、秦伯未等等,大佬云集,建校以来光名老中医就有20多位了。现在我就着重介绍一下其中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吧。

刘渡舟,著名《伤寒论》专家。14岁跟营口名医王志远学医,16岁正式拜师,前后学习六年。20岁又拜东北名医谢泗泉为师。1956年9月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历任古典医籍教研组组长、伤寒教研组副组长、伤寒教研室兼金匮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等职。 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代表著作:《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挈要》、《伤寒论临证指要》、《伤寒论校注》

赵绍琴,名光滢,字绍琴。三代御医之后,自幼随其父清末太医院院使赵文魁学医。 11934年悬壶北平。1934~1939年师从太医院御医瞿文楼、韩一斋,1939~1944年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1958年入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任中医内科主任。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代表著作:《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内科学》等。

刘老对伤寒论的研究比较精深,如果希望能好好学习伤寒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刘老的著作和讲稿,真的会让自己的认识更进一步。赵绍琴老师是三代御医之后,幼时就继承家学,后来又拜多位名医为师,能力真的是杠杠滴,尤其是对温病的研究颇深,近代想要研究温病的,是怎么也绕不开赵老的。老校区这两位的雕像已经成为我们期末必须拜一拜的,毕竟伤寒和温病也是我们中医学子难啃的两座大山。

132 评论

淡水氤氲

李佳导师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的一名讲师,他于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李佳导师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他的研究方向是行政法、宪法学、公法学。在行政法领域,李佳导师曾发表《行政公文管理制度研究》、《行政行为诉讼的实质判断机制研究》等文章,他还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行政法课程的主讲教师,并多次受邀在行政法学术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

317 评论

浩然真气

作为海事大三的考研狗,对于本校的知名教授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郭萍  法学院教授、博士/硕究生导师

教授曾出版过近二十本著作,八十余篇论文。她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气场强,能力高,还对自己的学生非常负责。主要从事于国际法学领域海商法、海事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方向的

研究。以后想要在国际法律方面有所发展的同学可以考虑做研究生的时候报考这位教授的专业。

许文海 光电信息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这个教授是非常厉害的了,据说在国外工作期间,许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数亿美元的利润。并在回国三年内于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EI 14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现在在海事的一个研究所工作,好期待以后向这位大神学习啊。

王大寿 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通过部级鉴定两项,研制的高性能滤波器非常厉害,通过了严格的军检,应用于多种军事科研,国防工程和军工设备。据说他还是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呢。

曲建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要问海事最有名气的教师是谁,大家一定会告诉你一个共同的答案,曲建武曲教授。他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而且和他相处,你完全感受不到他的架子。他就像一位父亲,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还有过不远万里家访的事。以后如果能做他的学生,一定会开心死了。

希望我的讲解对你有所帮助!

338 评论

派大海绵

李住导师是我校特聘的外籍教授,她是一位资深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拥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她曾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从事过多年的社会科学研究,在文化交流、民族关系、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李住导师拥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位,其中包括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学位,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社会学硕士学位。此外,她还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学硕士学位,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博士学位。此外,她还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学硕士学位,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博士学位。

231 评论

安妮果果33

大四了,马上毕业了,舍不得不仅这个校园,还有这个校园的老师,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交通部直属大学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知名的教授的。既然咱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轮机和航海那我就先说说东山比较有名的老师吧。

航海学院的李铁山老师,相信东山没得几个不知道他的,毕竟作为西山的我都熟知他。他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理论和船舶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手上的项目之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和控制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60余篇次,ISTP检索论文20余篇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他手上的项目都是数一数二的。最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超级好,把所有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张维石教授,在德国呆了几年后回来的老师,其作品且不谈,光是身份就很牛逼了,辽宁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辽宁省软件学会副理事长 ,大连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不仅喜欢听他的课,还喜欢他讲一些为人师表的感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不松不紧的关系,学生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要悉心教导,不存在单方面的关系”。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去找他,张老师总是能以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来感化我们。他真的是一名优秀的学术型老师,也是他的一句话鼓励我考研,人的一生有很多标签是别人给你的,甚至有些还求之不得,唯有研究生文凭是伴你终身,不会因外界环境而改变的。

最后是马克思学院的曲建武教授啦~“网红”老师,全校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他真的是将共产党思想进行到底的老师。即使走上了辽宁省高位,他也坚定辞职,回到学校教书。他说,他就是为学生而生的。无论学校甚至是全国哪位不知名的学生,只要有困难在他微信公众号留言或者亲自拜访他,他都会尽他所能帮忙。他经常和自己的学生探讨人生,监督他们前行,现在真的很少看见辅导员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的场面了。每逢过节,他都会把自己讲座工作等赚来的钱为学生买一些水果,吃的,他说要让学生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温暖。在个人生活中他的品质也是令人赞叹,每天坚持读报,年轻时无论风吹雨打都会晨跑,甚至最后抗癌成功。

215 评论

catcat654321

介绍一个我的导师的导师:

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应用和研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全国中医经典著作示范教学主讲人。

郝教授首先提出,消除肿瘤产生的环境,活泼人体的生机,是治疗的重要原则,而在如何活泼人体的问题上,教授是从疏导活泼少阳来思考并实践的。大家可能会疑惑,选取少阳,有什么依据呢?

教授说,《黄帝内经》把春三月和寅、卯、辰(早晨)这三个时辰叫做少阳,古人又常讲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很自然想到,可否有“一人之计在于少阳”。去论证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教授引导我们回忆人体的少阳——胆和三焦,对人的精神情志的影响,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

现在的国医大师中,对王琦先生印象最深刻。

王琦国医大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毕业后从事内科呼吸并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系疾病,咳嗽、喘证、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

210 评论

好人旦旭

本人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可以说,海事的法学院在东三省可以说是很有影响力的,学院的学术教授不小十位,尤其是在海商法领域,那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今天,我就简单介绍几位平时给我上课的熟悉的老师吧,同时也希望学弟学妹考进海事大学法学院,亲临现场,感同身受。

1、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海商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生教授

李天生,男,江西铅山人。南昌大学法学学士;南昌大学经济学硕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美国Tulane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 老师简介来源于海事大学法学院关教授简介,真实可靠。)

在商事领域的方向上,李教授可以说在学术界很有造诣,很荣幸有机会和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也学习了很多,深深的被老师内在的深厚的学术所折服。李教授可以说是我最喜爱的教授了,上课诙谐幽默,而且学术水平非常高,是我敬重的师长。

老师上课很少布置作业,由此课堂回答互动,准备了很久的资料没用上,老师语重心长的说,学习不可急功近利,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希望自己好好学习,多读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民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利民

王利民,1959年7月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民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首届“辽宁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2010年 “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

王老师讲授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等课程。王老师可以说是学术大牛,讲课的内容也是很复杂深厚,跟着王老师上课,必然学有所成,对学生要求严格。很荣幸成为王老师的弟子,在王老师手里能学到很多理论和实务知识,王老师不愧是我校民法第一人。

232 评论

哪也去不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去的优秀翘楚不胜其数,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因为采访接触到的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雪茜老师

王雪茜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及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弟子,致力于探索经典方剂的现代应用。

在这次采访中老师提出认为在中医经典的理论其实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我们现在去理解它,有的时候觉得似难非难、似易非易,觉得他说的道理很浅显,但是依旧惊讶于为什么古人能够想出来这么精妙的道理呢?老师对于科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的看法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也在提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在这条学医之路上应该刻苦坚定的方向。

老师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综合理论,如何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经典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经典方剂如宝库般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理论在她的科研中的奇妙印证。听完这些,我不禁思考对于学习和背诵反复的枯燥的学习进程后,才有融会贯通,灵活自如。中医药,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正如王雪茜老师所言,“中医之路是我们将要走的一条光荣但充满险阻的道路“。中医典籍浩如烟海,思想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纵横数千年,我们宛如初入海洋的小船,跌跌撞撞,但又无比谨慎的采撷古人的智慧来填充自己。

我谈这次采访的内容和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老师们身上对于中医学习和科研的严谨,在中医之路上的不断探索,感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方向。

(以上图片来源于本次访谈的视频截图)

156 评论

猫猫的习惯

谈家桢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遗传学家。

谈家桢建立了第一个遗传学专业,他是中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国际遗传学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为中国的遗传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中国遗传学慢慢的走向成熟和更高的领域。

相关信息

谈家桢是浙江宁波人,生于1909年9月15日,去世的时间为2008年11月1日。在民国十九年的时候谈家桢在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在1932年的时候,谈家桢在北京燕京大学读完硕士学位。随后在1936年的时候谈家桢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除了在学术界的发展以外,谈家桢在1951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80年谈家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的时候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为“谈家桢星”。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的.时间有七十余年,在这七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出名的国际遗传学家。其中他所发现的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被称为这是遗传学的经典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谈家桢被称为是中国的摩尔根,他把基金这个词带入了中国,在上海复旦大学创立了中国的第一个遗传学专业。“谈家桢先生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七十年,先后教过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实验进化学、细胞遗传学、达尔文主义、辐射遗传学、原生动物学等课程。

人物生平

2019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期间,纪念谈家桢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谈家桢纪念室揭幕式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专家和谈家桢先生的亲友、学生等70余人,共同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和蔼慈祥的长者和教书育人的典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发来贺信。坚持真理 科学报国1936年,谈家桢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次年,面对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导师摩尔根的挽留,怀着“科学报国”理想的谈家桢毅然放弃国外的良好条件,选择回国。在抗战的烽火里,在大学西迁的辗转中,谈家桢坚持对知识的坚守。“在祠堂简陋的‘实验室’里,当时唯一的照明工具就是一盏小小的桐油灯,条件非常简陋。”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说,就是当年那里半夜微弱的灯光,点亮了中国现代遗传学的未来。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70余年,谈家桢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成就,他发现的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提供了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更令人敬佩的,是谈家桢对真理的坚持。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米丘林学说在国内盛行,它强调对育种起决定影响的是外部环境而非内因,摩尔根的基因学说受到压制。在当时的环境下,谈家桢不惧压力,坚定地捍卫摩尔根遗传学的科学真理。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表示,谈家桢先生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坚持细胞遗传学的摩尔根学派思路”,并最终“让中国遗传学界形成一种自由交流、共同发展的氛围”。“正是他的坚持,才有了在复旦大学塑造的‘三个第一’。这种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精神非常值得后辈学习。”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表示。培养人才 提携后学作为教育家,70余年间,谈家桢言传身教、潜心育人,为我国遗传学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1978年改革开放后,谈家桢发现国内的遗传学发展严重落后,欧美已经跨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差距巨大。他不顾动过两次大手术,拖着病躯,远访美国、欧洲和日本,大力加强交流合作,先后推荐学院17位中青年学术骨干去国外访问、进修和合作研究。这些人学成回国,后来大多数成了复旦大学遗传学科的中坚力量。1979年,谈家桢邀请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老同学、美国科学院院士James Bonner带领学术团队来复旦大学开设分子遗传学培训班,系统介绍建立基因组文库、分子克隆等前沿学术进展,为我国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骨干。“当今科技界对生命科学的研究竞争很激烈,惟有人才的优势,才能使中国取胜。”这是谈家桢经常说的话。金力是谈家桢弟子刘祖洞的学生,当年,谈家桢决定选拔1名硕士生、3名本科生进行遗传学和数学的交叉培养,金力就是3名本科生之一。后来,金力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时,80多岁的谈家桢亲自飞到美国,力邀他回国。“谈先生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找到我,邀请我回国。午间他就在实验室公共房间的沙发上睡下了。”金力回忆道,看到心目中的一个大科学家,那么高龄还在为遗传学发展奔波,“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谈家桢离开时,金力在他耳边轻轻告诉他:“您放心,我肯定回来。”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黄薇也清晰地记得21年前她第一次向谈家桢汇报工作的情形。“当时向谈老汇报时非常紧张,他却非常和蔼可亲。”黄薇说,“他耐心听完我的介绍,非常敏锐地把获得的分析结果与国际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比较,深入浅出地指明工作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不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谈老对晚辈不遗余力的提携和鼓励,令我深受感动和鼓舞。”黄薇说。高瞻远瞩 推动人类基因组研究在黄薇看来,1997年的夏天,对中国遗传学界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当时,谈家桢不顾年事已高,以极大的魄力和勇气上书中央,阐述保护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加速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央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1997年9月科技部在上海召开座谈会,谈家桢在会上提出要将基因组研究上升为国家级专项,建议在上海和北京各建立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黄薇回忆,对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如何选址,当时谈家桢先生说了一句话:建议去浦东看看,建议考虑正在建设中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后来才明白谈先生是要我们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地上,构建起知识源头的基因组科学和技术体系。”黄薇说。“这个思想非常高瞻远瞩,现在浦东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赵国屏说。“科技工作者只有加倍努力,为我国的生命科学和遗传学发展发奋工作,再攀新高峰,才不辜负谈先生对我们的殷切期待。”张亚平说。

工作历程

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发现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瓢虫、果蝇、称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特别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重要论据。

250 评论

年少无知23

孙老师是我国最顶尖的AI科学家之一,是院士级别甚至超越院士的人物,应当被全中国人民铭记和尊敬。孙老师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图灵奖级别的工作,历史不会忘记这样的伟大科学家。孙老师是AI领域的大佬,一剑封神的残差网络发明者之一,AI 2000计算机视觉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更是众多研究者的榜样!

256 评论

LIZHIPINGZHAOBOWEI

作为一名在海大学习和生活七年的海大人,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下面就让我这个即将离开母校的研究僧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1.曲建武

曲建武老师,现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要学院教师,二级教授,还是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顾问,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并且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他从一名普通的高校辅导员干起,一直到担任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再到担任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无论是哪一个岗位,曲老师都是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把自己定位到为学生服务的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工作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来感受一下曲建武教授的风采。

曲老师太可爱了,太受欢迎了,来再来一张。哈哈哈

2.潘新祥

潘新祥教授,于1987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当时海大还叫大连海运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博士,教授,高级轮机长,博/硕士生导师。潘老师主要节能减排方向的研究,在这方面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并且潘老师学术能力突出,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2部。潘新祥教授是国内首位同时拥有博士学位、教授和远洋船舶轮机长的航海教育专家,从事航海教育长达37年,可以说对中国的航海教育具有极大的热情,先后担任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院长,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等职,至今已经为学校培养博士生8人(含留学生2名),硕士研究生148人。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知名专家,潘老师曾多次在央视作为节目组邀请嘉宾并进行相关领域专业分析,为国家航海事业及教育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校,潘老师也和蔼可亲,毫无任何架子,对学生非常热心,对帮助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好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可爱又有才华的大咖吧!

大家擦亮眼睛哈,潘老师来了哈!

当然,海大还有很多知名教授,包括任光教授、任福安教授、王宁教授、徐敏义副教授,这些都是海大的中坚力量和宝贵财富!

谢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与我沟通,我定会为您耐心解答!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瑞典学术论文发表

    SCI论文(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

    小可憐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辉瑞发表的论文

    省级普刊:吉林医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医学新知。国家级普刊:当代医学,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实用中医内科。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基层医药,中

    Moser~子涵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敬金瑞发表的论文

    描写思路:对于这种议论文,首先要写剖析事理,然后在论述事理,最后要发表意见,其范例为: 漫步在田间小道上,看到的并不是那么温和秀丽,而是各种不堪,我不由得皱起了

    殷血丹霞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李瑞发表的论文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旅游

    走遍大中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吴敬琏发表的论文

    1930年1月24日,出生于南京,年幼多病;1931年7月,父亲吴竹似去世;1933年1月,母亲邓季惺与陈铭德结婚;1936年,进南京山西路小学读书;1937年

    越来越有感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