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Sophia
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族劳动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的写照,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古老的表达人们喜怒哀乐内心世界和歌颂美好生活的重要文化艺术,所以有人把舞蹈称为艺术之母。不论如何表述,也不论从哪个角度审视,从舞蹈原始狭义的祭祀、婚丧嫁娶仪礼,发展到现今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回顾历史,哪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不是文化艺术的盛世呢?新中国成立以来,舞蹈艺术的发展同样符合波浪式前进的规律,盛世文化的大潮已经向我们涌来,文艺舞台表现出空前的活跃。今天汇演,明日比赛,到处莺歌燕舞,洋溢着一片繁荣景象,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难得的幸事。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兴奋之余,又不得不冷静下来———冷静审视舞台,冷静思考舞蹈。特别是看到一些内容平平、演技平平、动作拼砌,甚至张冠李戴,将历史篡改得面目皆非的作品进入舞台的时候,研究舞蹈、论证舞蹈的心情更加迫切,更加期待通过努力揭示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尽管能力有所不及,责任感仍促使我做了粗浅的探索。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一、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中闪存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镶嵌着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56个民族为我们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概念与我们越来越近,西方文化随之蜂拥而入,中西文化交汇,民族文化大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本民族的民俗特征也在悄然变化。如蒙古族不再是骑骏马穿长袍,除牧区外,大多数蒙古族群众远离了马背生活,融入了现代的社会文明,除了重大节日,很难在形式上从人群中指认出谁是何种民族。又如历史上以打猎为生的众多民族,由于国家对动物资源的保护措施逐步完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也不得不发生变化,狩猎文化也逐步成为历史。但民族犹存,其本民族现代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能不说是本民族的特征吗?所以,历史文化要逐渐面对时代的审美变迁,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维的磨合与冲撞,也必然迫使民族民间舞改变传统的既成模式,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以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原则展现出来。我们注意到,现代民族民间舞蹈在风格上不再沉迷于风格化、原始化,而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在造型上,不再以圆形线条和对称形为最美,而是喜欢错落有致的对比和不对称美;在肢体语言上,也打破了程式化的动作线条,追求棱角分明,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动作新颖而别致。如今在电视上看到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服饰与历史上民族舞蹈服饰相比,做工、面料、式样、质地、色彩等都更趋于现代人的服饰审美要求;音响灯光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使传统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视听需求;代表民族舞蹈特征的某些符号也加载了现代人的审美视角。现代民族民间舞蹈都凝聚了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镶嵌了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令人喜闻摘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观的渐变,具有民族瑰宝之称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如何发展,发展趋势怎样?本文从一名舞蹈教学工作者的角度,通过社会调研,分别以“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中闪存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镶嵌着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朴素的原生态舞蹈融入多姿多彩的现代舞蹈技
我是不是很S
提及“舞蹈”,我们都知道它不仅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文化,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的有形表现。宗白华先生也曾说过,舞蹈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和理性,同时又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量和热情。它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终极状态。作为一位艺术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对这门高深的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喜好,我在教学《艺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畅游舞蹈海洋》这一个课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 创设情境,再现舞蹈的真实 提起“舞蹈”,很多同学有会觉得离自己太过遥远,只能在电视屏幕上偶尔一瞥。为了缩短同学们与舞蹈的距离,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欢迎的《千手观音》的录像。轻柔的旋律在空中荡漾,曼妙的舞姿在眼前重现,孩子们的心静了,虽然已经看过数遍了,可他们还是被《千手观音》美轮美奂,扣动人心弦的纤纤玉指、以及他们在无声世界中和谐默契的齐整所打动。同学们沉浸在自己喜欢的舞蹈,我以此拉开了一堂课的帷幕,奠定了学生对舞蹈的有型定位。 二、交流体会,感悟舞蹈的多位 当《千手观音》的余音还在袅袅时,我不失时机地问道:这支舞蹈的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并让你过目不忘?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信手请了几位,同学们的看法异曲同工:因为她们是一群聋哑人,能练到这种境界真的很不简单!我简洁概括了一下:这一群聋哑人确实让我们在无可挑剔的舞姿中感动不已,但如果让我们张家港聋哑学校的同学来跳这支舞,你们假想一下会如此触动吗?经我这么一提醒,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这也不是任谁都能做到的,需要有扎实的表演功底,舞蹈基础啊!我忍不住又提示道:《千手观音》的表演者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观众也在无声的世界里来观看,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很多同学马上反应过来了,好看的舞蹈没有相匹配的音乐来渲染是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我趁热打铁给同学们分析了音乐在舞蹈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独特的音乐,如果舞蹈配以不和协的音乐,就打破了舞蹈的完美性。我给同学们举了个例子,《阿拉木汗》这首曲子应该配什么样的舞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新疆舞。我又接着问《珠穆朗玛峰》呢?同学们又说西藏舞。我问同学们如果新疆舞配上西藏的音乐会是怎么样?同学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是乱了套。在同学们的嬉笑中我分析道: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不光要求表演者有很深的表演功底,还要配之和谐优美的音乐,舞蹈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就《千手观音》来讨论,舞蹈除了表演、音乐以外还融合了那些艺术形式?教室里喧闹起来了,同学们交头接耳聋、议论纷纷。过了几分钟,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服装很重要,因为《千手观音》的服装是金色的,小时候看《西游记》时,放到观音娘娘时就会闪金光,而且里面的菩萨都是金色的,所以金色的服装是最贴切的,换了别的,如果是五颜六色的话效果就没有这么好。有的说道具也很重要,如果手指上没有又尖又长的指甲套,那么伸出来的动作就不会这么整齐划一也。还有的说灯光也很重要,没有灯光,就没有了流光溢彩的舞台效果……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舞蹈这个抽象的概念在我的提示和同学们的交流总结中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同时也让他们自己感悟到舞蹈是融合了音乐、表演、服装、舞台美术等因素的多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三、欣赏名作,领略舞蹈的异曲 为了巩固加深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我播放了中外舞蹈作品的录像片断,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中外舞蹈的不同特点。首先我播放了杨丽萍表演的舞蹈《雀之灵》。舞蹈开始,晨光熹微中出现了晶莹洁白的白孔雀,演员以轻柔细腻的手指、腕、臂的动作和肩、胸、腰各关节的伸展舞姿,表现了生命的苏醒和对生命的无限深情。同学们一下子被演员那酷似孔雀的服装,精巧的表演所迷住了,演员充分发挥了手臂细致入微的表现力,于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舞蹈结束后,同学们从音乐中听出了是傣族音乐,也知道了这是傣族舞。继而我让同学们欣赏西方著名的《四小天鹅舞》,让他们从这两个舞蹈中讨论感受中外舞蹈艺术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出中外舞蹈在音乐、舞台美术、肢体表现等方面的大体差别。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得出了:中国的古典舞比较含蓄、柔美,西方古典舞比较活泼、开朗。中国的服装比较华丽,西方的则较简单。中国的下肢包裹在服装中,而西方的下肢则全部显露出来。笼统的话只要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概括两者的不同点,中国总体呈现“收”,而西方则呈现出“放”。同学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看着他们一张张趣味盎然的脸,我明白这堂课上我已经成功地将舞蹈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田。我让这群只知道街舞、蹦的的新世纪中学生也领略并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原来,不管多么枯燥乏味的知识,不管同学们对这个领域有多惘然和困惑,只要我们能从他们感兴趣且熟悉的内容或话题作为切入口,那么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品位都会在老师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和引导中得到正确的定位和提升。
伊泽瑞言
“当时自己觉得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一看觉得还是太俗了。不过还真的挺喜欢舞蹈的,大四了一定要选街舞课。”舞蹈,不仅仅是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的艺术,更是超越了肉体和灵魂的美的欣赏。从小就很喜欢舞蹈,喜欢它所表现的特有的美感,柔美苍劲并具,优雅洒脱共存。一挥手、一抬足之间,已将人体升华到不可等闲视之的地步。没有哪一门艺术能像舞蹈这样直接,没有语言,却超越了一切语言,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表现出人物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舞蹈,不是贵族的专利,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它是世界上不同阶层的共同体,是所有人类所能看到、所能想到的实体和情感的集合。它可以表现男版《天鹅湖》里面的皇室王子,也可以表现受人控制的悲剧木偶;他可以表现《木兰归》中代父从军的历史女英雄,也可以表现萋萋长亭惜别的寻常恋人。舞蹈,无所不包。它不拘于形式,也不受限于环境。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的古典芭蕾,在西方被誉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给人优雅的欣赏和崇高的品味;而反应不断叛逆、造反和独立行为的现代舞,又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追求,处处流漏出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课堂上欣赏的舞剧让我大大开拓了眼界,也使我对舞蹈的欣赏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还记得看的那个中国舞者得了金奖的芭蕾舞,脚尖可立于人背上、肩上,甚至还可以立于人头顶而旋转,其技术难度和优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也还记得天鹅湖里面雄性天鹅拍动翅膀,强健给人以力度之感,而同时又不失优雅,相反,力度与柔美的结合能给观众以更大的视觉冲击,让人无法忘记那一幕。但是在看了那么多的舞剧里面最让我难忘的要算是大河之舞和王者之舞了,以前,我并不是很喜欢踢踏舞,但是大河之舞和王者之舞中细致而富有创意的编剧、恢宏的气势、和谐的布景、还有优美的舞姿让我深深地沉迷其中,可以说是这两部舞剧让我开始喜欢踢踏舞,也让我开始学着欣赏踢踏舞。在王者之舞中,迈克尔.弗兰德的精彩快速的舞步,不愧是舞王的风范。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不仅欣赏到了很多非常难得的经典舞剧,让我的视觉得到了充分的冲击,也了解到了舞蹈在历史中的发展,以及舞蹈的分类等,让我对舞蹈有了理性上的大致把握。通过老师的理论讲解和舞剧的实际欣赏,我渐渐明白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这些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舞蹈,又共同构成了舞蹈的多元化,也正是由于不同舞种之间的借鉴与冲突,才使得舞蹈在编排上、形式上、甚至是欣赏的角度上一步一步地发展前进。譬如,芭蕾在经历了这么多世纪后依然被世人称赞,而之前它曾受到来自内容、思想和各方面的冲击,但是经过形式和编排随着历史而改进,以及它三百年精炼的技术体系的确具有相当实用和科学的训练价值,所以芭蕾现在而且将来都将被人们所欣赏。而反对僵化保守、倡导自由的现代舞,则在伊莎多拉.邓肯的裸足落地时步入了历史,现代舞的出现给舞蹈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纪元。正是由于这种种舞种之间的较量与权衡才使得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如此丰富多彩的舞蹈。舞蹈伴随着人类而诞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应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舞蹈,因为舞蹈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握舞蹈的旋律。人体的美感,莫过于舞蹈,而艺术的至高点也莫过于舞蹈。舞蹈,从诞生之日起,便将人本身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欣赏者以最真实最丰富的欣赏。而欣赏舞蹈也不仅仅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过程,它也是一门艺术,欣赏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才能在欣赏时通过舞者的一个细微的动作感触到他的悲欢离合和他的情怀。欣赏和被欣赏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喜欢一个舞蹈,我们可以点头称是,也可以拍案叫好,而那并不代表真正的欣赏,真正的欣赏是与舞蹈中人物的感情互相融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理论水平,也会去欣赏更多更广的舞剧,让自己在感受舞蹈美感的同时,接受思想的升华。
愁一愁白了头啊~~ 学学我年轻孩子~ 你还早呢! (舞蹈不是我专长)
可以说说具体的写作要求么?
先介绍特点,然后结合具体的作品来分析,基本都是这样写的
浅谈气息在民族舞蹈中的应用摘要:在古老的舞蹈艺术中,气息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者应该掌握和研究各个民族舞蹈中气息方法的共性与个性,针对不同的舞蹈个性进
谈舞蹈教师肢体语言的美育功能舞蹈既然是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艺术,那么舞蹈教师就要对舞者的肢体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以便达到舞蹈内涵所要达到、所要表现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