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妹妹12
我觉得我太敬业了,你说5篇,我却一口气整了13篇,只是希望能给你解决问题。还有,这位教授——牛人!文章发了好几十。序号:1【篇名】 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研究【英文篇名】 The policies design on faculty recruitment in HEIs 【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10期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聘任; 学术职业; 【摘要】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要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在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中,要根据学术发展的需要设置岗位;根据学术职业的特点,将"有固定期限"聘任和"无固定期限"聘任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建立学术职业"准入"制度;根据学术自由的要求,在评价考核中,采取发展性评价,改进学术评议机构,保证学术评议的独立性;根据学术平等的要求,采用集体合同与契约合同相结合的办法,依法规范教师聘用合同;根据学术公正的要求,建立一个"中立"的、组织健全的争议处理机构,协调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争端,维护教师的权益,推进学校的发展。序号:2【篇名】 关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干思考【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7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评估; 元评估; 评估范式; 【摘要】 加强科学管理,建设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离不开教学评估。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应在对以往本科教学评估进行科学、系统评估(元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由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成,其中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努力探索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范式。序号:3【篇名】 论大学生先进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孙华;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7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先进文化教育; 意义; 方法; 【摘要】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对他们进行先进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宏观背景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并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共同关注、各负其责的有效方法,以推进大学生先进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序号:4【篇名】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发展——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几点体会【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2期 【关键词】 改革创新精神;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管理创新; 学校发展; 【摘要】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发展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学科建设应从学校、学科群、学科点三个层面实现重点突破、重点跨越;教学改革要从基本抓起,要回到基础,把握基本方面,研究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基本问题;要根据大学组织结构特点进行管理创新,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高校管理到高校治理,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三个转变,推进学校发展。序号:5【篇名】 高校教师聘任制中的若干关系【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3期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师聘任制; 学术职业; 学术自由; 【摘要】 高校教师聘任制涉及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其中的若干关系。制度约束行为,思想规导制度,首先要厘清规导教师聘任制的相关理念。实施教师聘任制具有学术和效率双重目标,但学术目标是大学坚守的生命线,效率目标应为学术目标服务。由于学术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聘任制中要形成甄选机制,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在聘任制过程中应处理好应然和实然的关系,逐步从实然达到应然。序号:6【篇名】 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英文篇名】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y 【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张晓明; 贾永堂;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献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 多次录取; 基础训练; 条件保障; 【摘要】 近年来,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韩等国为了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增强其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纷纷推出国家层面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举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在具体培养模式上,发达国家高校强调通过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强调通过多次录取序号:7【篇名】 论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副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长;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11期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科; 专业; 课程; 学科专业建设; 【摘要】 独立学院创建初期,学科专业基本上是"带土移植",从申办高校直接移植过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其学科专业建设必须"去土留根",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强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必须明确其意义、内涵和原则。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前提,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是基础,课程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依托。序号:8【篇名】 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构建——兼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7期 【关键词】 教学评估; 教育质量; 评估目标; 评估模式; 管理咨询; 【摘要】 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开展教学评估的首要目的。为此,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加深对教育评估目标、评估方式和评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的认识,形成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机制。我国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初显成效,当前应深入研究和解决分层分类开展评估、评估技术研发、建立评估数据库、降低评估隐性成本、在评估中开展管理咨询、妥善处理因评估本身固有的不足带来的矛盾等问题,切实推动教学评估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序号:9【篇名】 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 【文献出处】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7期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社会职能; 高校分类; 教学服务型大学; 【摘要】 为了全面体现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推动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办出特色,应该建设一批教学服务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序号:10【篇名】 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创新着眼改革研究生教育【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文献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hina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6期 【摘要】 <正>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推动大家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种思考和探索,大多仍然停留在学校内部,就研究生教育谈研究生教育,没有将研究生教育改革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背景下思考。序号:11【篇名】 “哈军工”办学战略思想探析【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英文名】 LIU Xian-ju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 【关键词】 “哈军工”; 陈赓; 战略领导; 战略思想; 【摘要】 “哈军工”(1953-1970)在国内的影响与北大、清华齐名,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哈军工的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其强有力的战略领导。哈军工办学的战略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是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老办院”,“团结办院”是其战略指导方针;序号:12【篇名】 高等教育质量:本科教学评估的落脚点——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几点思考【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文献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9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评估; 教学管理; 教育质量; 办学特色; 【摘要】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评估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回顾我国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高等学校做好教学评估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学校的战略方向、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点,处理好外在的评估标准与学校具体工作、评估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的评估指标、高度重视与心态平和等之间的关系。序号:13【篇名】 院校研究论略【作者中文名】 刘献君;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 【文献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5期 【关键词】 院校研究; 自我研究; 咨询研究; 社会问责; 【摘要】 开展院校研究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当前,推进院校研究,要充分认识院校研究的意义,把握院校研究是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的基本特征。同时,要通过明确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建立机制合理、运作有效的院校研究机构,建立院校研究人员培训制度,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公共政治环境等措施,推进院校研究的发展。
百合海鸥
据了解,白蕊师从施一公教授,博士期间的课题是利用结构生物学的手段来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机理,发表的高水平研究论文8篇,被引用次数600余次她还入选由中国科协评选的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全国5人名单,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未来学者,奖学金等殊荣2020年是白蕊重要的一年在2月11日,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她获得了,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值得一提,这一奖项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仅颁给15人
淡蓝色的蝎子
男,出生于1958年2月,学士,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优化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软测量与推理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工程应用包括:PLC、DCS、FCS工程应用;批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事先进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其工业应用、FCS诊断技术的研究。 男,出生于1962年3月,硕士,副教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师。1988年在石油学报发表的“有杆抽油井井下功图的一种快速计算方法”一文提出的以快速傅立叶变换和矩阵运算为基础的油井功图快速算法已广泛用于全国各油田抽油井工况诊断,被称为陈氏算法。先后主持过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江汉石油管理局等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软件铜牌奖1项;国家级新产品2项;获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还被授予江汉石油管理局首批“中青年科技明星”,首批“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等多个荣誉称号。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1项。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油气井智能井系统研究、智能完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男,出生于1958年9月,硕士,副教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信学院教师。在西南化工研究院工作期间负责“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的自动化设计,该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负责“CHP-101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等4个科研项目,合同总额87万,已进60万。先后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4篇(第一作者3篇)。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主要从事高等过程控制,系统建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冯先成,男,出生于1968年6月,硕士,副教授。先后主持、参加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企业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6余篇,其中7篇被EI收录;主编、参编教材二部;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网络管理、宽带接入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男,出生于1971年12月,硕士,副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信号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多媒体通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基于形态学和视觉仿生技术的图像信息处理研究” ;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底地形三维感知与三维重建研究”、激光水下三维成像新方法研究” ;国家“863”计划项目“水下热液喷口目标识别技术”及国防科技(电子类)预研基金项目“基于形态学的三维图象信息处理研究”和国防科技(电子类)95重点项目“激光水下成像关键技术研究”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省部委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实践教程》两部。 男,出生于1965年6月,硕士,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先后主持多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晨光计划等项目的研究。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指导1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一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2004年获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教研项目《工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二等奖。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控制和鲁棒控制领域。 男,出生于1963年01月,博士,教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授,现代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超过24万元。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已毕业4名。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汽车、船舶和实验测试设备等行业。 男,工学硕士, 教授,1965年10月出生。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师。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系电子技术专业。1986-1994年在武汉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研制成功了SJT-UV-1全频段解调器系列产品。1995年至今,在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从事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及科学研究等工作。1998年9月-2001年6月,在武汉理工大学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006年3月赴日本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对三维位置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了激光振镜雕刻机,并对基于串口运动控制器作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在国内外行业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研究方向:计算机控制、激光加工及伺服系统。 男,出生于1974年2月,博士。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以及武汉工程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先后指导四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一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主要从事无线多跳网络、MESH网络以及智能网络方面的研究。 男,出生于1966年2月,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应用、液压伺服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曾主持完成8项横项研究项目,科研进帐200多万,作为重要参研者参与完成3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EI收录;主编出版教材3部,其中《微机控制技术》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年以来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男,出生于1966年5月,博士,副教授。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2002年获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2007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17篇。主要从事硅基集成铁电学器件的设计与集成、集成电路设计与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邹连英,女,出生于1977年5月,博士。先后主持参与企业以太网控制器、音频功率放大器等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SOC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女,出生于1966.10月,硕士,教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先后主持湖北省重点科技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企业、事业单位项目20多项。先后获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科学技术三等奖、武汉市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本人为第一作者、武汉工程大学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50多篇,先后指导研究生6名。研究方向:智能仪器及测控系统。 女,出生于1962年5月,副教授。先后于1983和199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机专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加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运动控制系统》本科教材一部。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主要从事铂电阻非线性校正方法、高精度智能温度测控系统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男,出生于1953年5月,副教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先后主持和参加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委托重大项目等10余项,科研经费近300万元。作为主要完成人,二个项目通过省级鉴定,一个项目(产品)获国家计量局颁发的计量生产许可证,先后获湖北省一轻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江汉石油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教材各一部。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智能仪器,RFID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过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男,出生于1966年1月,硕士,副教授。现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先后参加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还被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赛前辅导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翻译专著2部,出版教材2部(副主编)。主要从事扩频通信与短波通信网、无线传感网络应用、EDA与智能仪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教授1999.2—2001.5在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工作于武汉工业学院电气电子信息工程系。主要从事电工理论新技术;智能电器;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的研究。承担和作为主要课题完成人完成了“九·五” “十·五”国防项目各1项,863专项子课题研究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两项,现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主持横项项目多项,撰写教材一部,发明专利二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以及IEEE国际会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EI收录十多篇。
他考上博士时候的年龄比其他人低很多,而且在工作中晋升速度也很快,只用三年时间就成为博士生导师,他自己在学术领域有很多成就,发表了很多的论文期刊。
长期以来,从事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创建了以细胞生长为基础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系统,发现了372个具有抑制或促进细胞生长
一、选择刊物 这个步骤尽量是在我们准备撰写论文时就选择好的,不同的刊物影响的范围不同,收录的论文也不同,格式也会不同,提早为此做好准备,可以节省后期的工作量。
他考上博士时候的年龄比其他人低很多,而且在工作中晋升速度也很快,只用三年时间就成为博士生导师,他自己在学术领域有很多成就,发表了很多的论文期刊。
普刊(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比如现在是3月,现在基本都是征收四月的稿件,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在2到4个月,现在大部分本科学报基本都是安排的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