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家纺
最早,人们的语言与思想靠口口相传。从人类开口用语言交流,到用文字记录,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后来即使有了文字与书写工具,在民间,很大程度上仍然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因为那时只有贵族才能读书学习。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的甲骨文和钟鼎文,这是文字记录的开端,由于材料的局限,还难以广泛传播。直至殷商时期,能够掌握运用文字的人在整个国家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个,这种情形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直至竹简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竹简也称简牍,起源于西周,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用来书写的主要材料。竹简的制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有切竹、刮青、书写、钻孔、编辑等一系列的工序。成语“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勤奋读书,把“韦”(即用来编辑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许多次了。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有了手抄传播的可能,才有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得以流传至今。但诗文写在竹简上毕竟是很麻烦的,一般的文稿是难以再抄录实现广泛传播的,更由于竹简有相当的重量,携带很不方便。所以,与竹简同时并用的有绢绸,但因为材质稀少昂贵,只有富贵之人才能用得起。东汉时期有了纤维纸并被广泛使用,简牍才逐渐被纸抄本所代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完全取代了简牍甚至绢绸,手抄传播广泛应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我国古代文学得到空前的发展繁荣,相关书籍的传播速度加快,数量加大。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个人著作和藏书量大大增多。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长篇累牍”“人手一册”中的“牍”“册”,本义都是指竹简,而“鱼传尺素”“握素披黄”中的“素”就是指用来书写的绢绸
阳光365家具
古代文学论文格式
古代文学是一门很有古典风范的学科,那么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论文格式,欢迎前来查看!
一、论文标题
1、建议将论文标题分割为正标题和副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至少应该由四个名词(或词组)组成,其中三个是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一个是动词的名词形式。
2、三个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的作用是将论文所要讨论的内容细化。一个名词作为主名词限定论文的主旨、主要内容或该研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另外两个名词进一步限定主名词的范围,或是指明与主名词相关联的内容。
3、动词的名词形式应该能够表示出该论文的研究方法或者切入方向;在理想的情况下,该动词的名词形式应该能够暗示论文所采用的理论构架或结论大致的范围。
4、为进一步限定论文的范围,在标题中使用适度、适量的形容词是很有必要的。
5、使用前人诗句作为标题是学术论文的大忌;绝对不要引用前人诗句作为论文的标题。
二、摘要
1、摘要的总字数不宜超过250字,一定要少于300字。
2、摘要的第一句应该使用更为准确的语言将论文的标题重复一遍,并尽量写明标题中每个名词的准确意思。
3、摘要的第二、三、四句(假设论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只有三个小节的话)应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论文每节的内容,但尽量避免直接引用前人的文字。
4、摘要的最后一句应该给出论文结论的大致方向或范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考虑完全说破论文的结论。
三、关键词
1、关键词一般需要4个或7个名词;形容词尽量不要出现在关键词中。
2、关键词一般可以包括论文标题中的名词。
3、除论文标题中的名词之外,其它的关键词一般是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也可以是人名、书名、官职称谓、地理位置等等。
4、每个关键词不宜超过五个字的长度。
四、前言(或引言)
1、前言的第一段需要说明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
2、前言的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可以在内容上重复摘要的第一句话,即使用更为准确的语言将论文的标题重复一遍,并尽量写明标题中每个名词的准确意思。
3、前言的第一段内需要解释标题中出现过的关键的名词(如果名词的定义太过复杂,则应该将名词的解释放入正文内)。
4、前言的第一段内应该有比较简单的背景介绍(例如研究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或者研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等等)。
5、前言的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应该直接说明选题的原因(在这句话中最多可以使用两个逗号)。
6、前言的第二段的之后几句应该更进一步地阐述第一句话的意思,并简单说明本论文与其它研究成果的关系。
7、前言的第二段的结尾处要能表现出自己与前人研究的最根本的差别或突破。
8、前言的第三、四、五段是关于前人研究的文献综述,需要按照逻辑顺序,由大到小叙述前人相关研究的范围、内容和主要观点,并最终落实到自己论文的切入点。
9、写作文献综述务必要有自己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评论性的句子,绝对要避免简单的资料堆叠(这里未必需要将所有的前人研究成果全部展示,而是应该选择一些和自己论文有关的、或是影响较大的前人的研究成果来进行评论)。
10、前言的第六段需要陈述自己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援引的研究理论,在可能的情况下,暗示大致可能出现的结论,或者采用设问的方式,将以下每一节要讨论的内容变为问句逐个发问。
11、如果需要的话,前言的最后一段可以简略地描述一下文章的结构,即以下每一节、每一小节要探讨的内容。
五、正文的节、小节、段落
1、假设:正文分为三节,每节分为三个小节;用简练的语言为每节和每小节起小标题(以名词为主),且一般不需要副标题。
2、使用前人诗句作为小标题是学术论文的大忌;绝对不要引用前人诗句作为论文的小标题。
3、每一节的第一小节都应该是综述性的:介绍本节主要要讨论的内容、要解答的问题,或者是解答问题的方法、角度等。
4、每一小节的第一个段落都应该具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性质。
5、每一小节的最后一个段落都应该适当总结本小节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用最后一句引出下文。
6、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都应该能够清楚地展现该段落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7、作者在具体写作时应该做到:当读者阅读了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之后就能够对于论文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8、段落与段落之间不能存在逻辑断档,检查是否有逻辑断档的方式是:一、看上一个段落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主语(名词)或宾语(名词)是否是下一个段落的主语或宾语;二、看上一个段落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动词的名词化形式是否是下一个段落的.主语或宾语。
9、检查句与句之间是否存在逻辑断档的方式同此理。
六、引文与脚注
1、直接引用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在正文段落中直接加入字、词、句的形式(需要引号,不需要换字体),或在正文段落结束后另起一段引文的方式(不需要引号,整体段落需要缩进,并更换字体,一般为楷体)。
2、间接引用一般是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或概述他人的观点。
3、任何形式的引用,都需要加脚注;直接和间接引用一般将脚注符号加在该引文结束的句号之后(句号之外)。
4、如果直接引用的是较短、且较重要的字、词、句,脚注符号可以加在该字、词、句的后引号之后(后引号之外)。
5、凡是直接引用的,且单独成为段落的文字,紧接其后的一段正文中务必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该段引文。
6、如果间接引用较长,且其中穿插有直接引用,且所有引文的出处为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则可以将之整合为单独的段落,只在段落结尾处加一个脚注即可;脚注符号可以加在该段落结束的句号之后。
7、脚注的基本格式为(如果为单册书,则无需“册”的信息):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第n册,页n–n。
作者,《书名》,编者一、编者二编,《丛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第n册,页n–n。
作者一、作者二,《文章题》,载编者一、编者二编,《书名 / 集刊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第n册,页n–n。
作者,《文章题》,载《期刊名》,第n期(出版年):页n–n。
8、某一篇文献在脚注中第一次出现时务必要有全部的信息(如上所示),而同样的文献在脚注中第二次出现时,可以简化为:
作者,《书名 / 文章题》,页n–n。
9、注意区分减号(-)、短划线(–)、长划线(—);使用短划线连接两个页码(例如:页233–666。)或两个年份(例如:1711–1799);使用逗号区分不同页码(例如:页2,22,222。);使用分号区分不同册(例如:第2册,页22;第4册,页66–88,135。);最后一个页码之后一定要加句号。
七、结论
1、结论的第一段应该以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每一节的内容应该用一句话来概括。
2、结论的第二段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提升;应该适当涉及一些基于文章内容、但超越了文章内容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整体学科的发展有何意义。
3、结论的第三段(以及之后的几个段落)即自由发挥,可以在第二段的基础上,涉及一些与文章内容无关的问题,但通过逻辑的推理,将无关的问题和文章内容本身相联系。
4、结论的第三段(以及之后的几个段落)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出一些更宏大、更推进的问题;但作者不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5、文章水平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论的第三段(以及之后的几个段落),而其根本前提则是之前的所有推论在逻辑上没有漏洞。
八、参考书目
1、参考书目必须和脚注相对应;凡出现在脚注中的文献必须被放入参考书目。
2、在研究过程中被阅读过,但没有被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是不能放入参考书目的。
3、参考书目的基本格式为(如果为单册书,则无需“册”的信息):
作者,《书名》,共n册。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作者,《书名》,编者一、编者二编,《丛书名》,第n–n册,页n–n。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作者一、作者二,《文章题》,载编者一、编者二编,《书名 / 集刊名》,页n–n。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作者,《文章题》,载《期刊名》,第n期(出版年):页n–n。
4、页码的出现在参考书目与脚注的区别是:参考书目中给出的页码信息是文献的范围;脚注中给出的页码信息是文献的具体引用位置。
九、附录
1、附录中收集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原始文献的分类整理或翻译,二、基于原始文献归纳总结出的数据图表,三、与本论文有间接关系的专题论述。
2、在有多个附录的情况下,附录序号的编排应该使用英文大写字母,而不是使用数字。
3、在有多个附录的情况下,需要按照附录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来编排。
十、文档格式
1、此文档格式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2、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字。
3、摘要、前言、结论、节的标题:小三号黑体字(Word文档“段落”中的“大纲级别”为第1级)。
4、小节的标题:四号黑体字(Word文档“段落”中的“大纲级别”为第2级)。
5、正文:小四号宋体字(英文为12号 Times New Roman字体)。
6、引文:小四号楷体,悬挂缩进。
7、脚注:五号宋体字(英文为10号 Times New Roman字体)。
8、行间距:1.25倍(注意:一定要在Word文档“段落”中取消对于“文档网格”的定义)。
9、空行:前言、结论、每节结束后空一行;每小节结束后不空行;段落之间不空行。
10、对齐方式:除论文题目为“居中对齐”之外,一律为“左对齐”(包括各级标题、正文、引文、脚注)。
11、页边距: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
二三子钩
古代文学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有数不尽的名家作品,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毫无疑问如此庞大的历史文学体系为古代文学的学术论文写作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发挥空间。当然很多事情都是两面性,足够多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不好去做选择。比如此刻要写一篇古代文学的学术论文,该如何写呢?我为大家介绍。
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写作
1、选题
在选题时,我们要做到选题准确。所谓准确,就是说选择的题目大小要适合我们的研究,尤其是选题的范围不能过宽。选题的范围过宽,会造成我们在研究时因精力和能力条件所限而不能从事研究,无暇顾及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
在选题时,我们做到选题准确,还要求我们选择的'题目的深度要适中,过深过浅都是不现实的,题目过深,对于本科学术论文的作者来说,其研究成果会有一种浅尝辄止的感党,造成文章的分量不足,有轻飘飘之嫌。
2、思路
学术论文写作时要思路清楚,富有逻辑性,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问题是怎样做到思路清楚。要做到思路清楚,首先要求我们先去阅凄大量的学术论文,看看人家的论文是如何构思的,如何展开论述,如何规范自己的中心论点和论据,如何围绕中心而不至于偏离中心,以及如何结束收尾。
就作家研究的论文而言,通常的思路是:(1)理清、交代作家的生平,概括性地交代该作家的文学成就,(2)揭示该作家的思想表现,其政治观、文化观、人生观、哲学思想是制么;(3)该作家的主要文学作品写什么,体现出怎样的思想;(4)该作家的文学作品在文学艺术上的特点和成功之处是什么:(5)该作家的文学影响怎样。
就作品研究的论文而言,通常的思路是:(1)诗词曲赋类。这类论文的思路是:①作家的简单介绍和作品内容的简单介绍;②作品的政治精神(思想内容)分析;④作品的艺术陛足什么(风格、意境、语言特点、美学精神等);④总结。(2)小说戏曲类。这类论文的思路是:①作家的简单介绍和作品内容的简单介绍;②作品主体精神的分析;③作品的艺术成就介绍(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结构安排与冲突、文学史地位及文学影响);④总结。
3、结构
就学术论文而言,结构的要求并不复杂。也即通常论文的结构,只是比一般的论文篇幅有所增长而已。尽管如此学术论文的结构还是要予以重视的。
古代文学史中的“桐城派”古文家对于文章结构的要求为我们今天写作论文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不妨以其理论和做法作为我们写作论文时的结构安排上的参考。
起 好的开篇十分重要。箍们写作论文时常常为有一个好的开篇而苦恼,而搁笔不做。好的开篇很是难得。开篇直接影响到接下去的文章写作的流利程度。
承 开篇之后.如何继续写下去时就要考虑到“承”的问题。“承”即是说要按照文章开篱时所提出的思路继续下去,而不能有所偏离,要将开篇时所提出的观点分解到以下的文章写作内容中去,逐条论证或说明。
转 “转”,便是在“承”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所不同者角度有所变化而已。如果“承”的部分是正写正论,那么“转”的部分就是反写或反论(侧论),以达到论证全面的目的和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效果。
合 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尾结尾的篇幅不宜过长,只要将文章所论述的观点再次予以确认即可,另外也可以交代其地位或影响作为补充说明从而结束全篇。
发论文选期刊的方法有国际核心,国内核心期刊。 1、国际核心。 SCISSCIEIA&HCI等。注意这几个核心数据库一般只有收录期刊方向的不同,并没有等级层次的差
一、发表文章质量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自然是提升论文收录的一个主要的条件.对于这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针对于论文的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
学校外面的书店都有。 如果是外地的话估计很难买到, 不过一般学校的图书馆都会有
1.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些课题通常不是从零开始,一般都有科研的基础:或者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新的
论文发表的费用不能一概而论,跟你选的期刊的级别、收录数据库、质量、和版面都是有关系的。一、省级、国家级的普刊知网收录的一般在500-1500左右二、省级、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