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3

xuliduruixue
首页 > 论文发表 > 浙江大学镀膜论文发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晴0608

已采纳

浙大核心期刊发表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一是浙大核心期刊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它们的发表标准要求较高,需要文章满足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要求;二是浙大核心期刊的审稿过程非常严格,也需要符合严格的审稿要求;三是浙大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较长,在审稿过程中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四是浙大核心期刊的审核流程非常繁琐,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流程要求,并且审核人员也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质量对文章进行详细的审核把关。

182 评论

映雪堂明

1 发表浙大核心期刊的难度较高。2 这是因为浙大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贡献,同时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流程。这些要求使得浙大核心期刊的发表难度较高。3 此外,发表浙大核心期刊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术写作技巧和规范,以及对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因此,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以及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都是发表浙大核心期刊的必要条件。

176 评论

虫虫殿下

二维(2D)材料由于其特殊结构而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然而,机械剥离、化学沉积和生长等传统方法在制备单元素金属二维材料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近日,浙江大学张泽院士、王江伟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Ting Zhu教授、中科院金属所杜奎研究员等人合作, 基于材料塑性变形的普遍特征提出了利用“自上而下”的机械减薄法来制备单元素金属二维材料 ,并通过Au双晶/多晶纳米结构的原位机械拉伸成功获得了单原子厚度的Au薄膜。相关研究成果以“Free-standing Two-Dimensional Gold Membranes Produced by Extreme Mechanical Thinning”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

论文链接:

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缺陷、界面等处较易产生应变集中或应变局部化。微纳尺度下,这种应变局部化会促使材料快速发生局部颈缩,导致机械减薄。基于该变形特征,研究人员针对性地设计了多种Au双晶/多晶纳米结构,在无衬底、无合金化、无化学处理的条件下, 仅通过塑性变形便可使晶界处的发生显著的机械减薄,诱发二维Au薄膜优先在晶界处发生形核,随后该晶核通过薄膜/基体界面的逐渐扩展而不断长大 (图1)。显微结构分析与理论模型表明,这种二维Au薄膜为单层简单六方结构(图2)

图1.(a-f)应力诱导的2D-Au薄膜的形核、生长与破裂过程。(g-j)原子尺度下2D-Au薄膜的界面生长过程。(k)原理示意图。

图2. 2D-Au薄膜的简单六方单层原子结构(simple-hexagonal,SH),界面位错协调了SH薄膜与FCC基体交界处的部分晶格失配和取向差。

原位高分辨表征进一步从原子尺度阐明了二维Au薄膜形核与生长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应力驱动下的缺陷演化过程,包括界面位错的滑移、攀移与界面原子的扩散迁移,是二维Au薄膜形成的关键机制(图3)。大量测试表明,金属纳米结构中的晶格缺陷,如晶界、孪晶界、位错、裂纹等,均可作为二维金属薄膜的优先形核位点。通过上述机制,我们成功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薄膜材料(如Pt、Ag等)的室温机械制备。

图3. (a-d)应力诱导下2D-Au薄膜从共格孪晶界(ITB)处形核然后生长。(e-i)随着界面位错的滑移与攀移,2D-Au薄膜快速生长。(j) 2D-Au薄膜与基体界面处的原子结构。

无应力、高剂量电子辐照下的对照实验表明,电子束辐照在二维Au薄膜的制备中发挥着相对有限的辅助作用。电子束辐照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有限的位错运动,促进薄膜或界面处的原子/空位扩散迁移,从而促进二维Au薄膜的形成与长大(图4),但仅当电子束剂量较高时才会产生显著影响。尽管如此,电子束辐照也提供了一种单元素金属二维材料制备的有效方法。

图4.电子束辐照协助2D-Au薄膜的制备,激活有限的位错运动,促进薄膜表面原子/空位扩散迁移等

本工作结合机械手段和缺陷工程成功制备的二维金属薄膜,为利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备其他类型的二维材料提供了新的启示。本文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感谢论文作者团队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261 评论

方吉咕咕咕

2008年10月11日,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德哉接到International J Cardiology(《国际心脏病学杂志》,以下简称IJC)副主编函件,指戴德哉实验室投至该刊的一篇论文与另一本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十分相 似,要求解释。审阅后,戴德哉发现,先他一步发表的“孪生论文”第一作者是贺海波——两年前从他的实验室毕业的博士。两篇“孪生论文”,所用药物不同,动物病理模型一为心肌病,一为心肌梗死,却得出了完全一致的数据和图表,甚至有部分相关段落文字都相同。因为贺海波在戴德哉实验室读博的三年期间,并未出现造假行为,戴德哉对两稿审阅格外细致,但最后仍确定:贺海波剽窃实验室资料,拼凑伪造出了一篇造假论文,并已发表。此时的贺海波早已博士毕业,并进入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7月,即事发前三个月,他被浙大聘为副教授。贺海波在浙大药学院的合作导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在IJC杂志编辑部发现的造假论文中的作者一栏,李连达的名字赫然在列。 情况严重。2008年10月15日,戴德哉将IJC的函件与两篇论文的pdf格式全文,一并转发给浙大药学院常务副院长,要求对方调查。浙大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显示:贺海波共计发表8篇假论文,除一篇在2007年发表外,其余7篇均在2008年6月后刊出,即贺海波受聘副教授前后。而所有造假论文的作者栏里,均列有院士李连达的姓名。这一在浙大内部调查组的消息不胫而走,2008年10月23日,学术打假网站 “新语丝”上曝出第一条“院士李连达学术论文涉嫌造假”的消息。随后,越来越多的消息开始陆续在此网站上刊出。随着更多消息的曝光,李连达院士小组在2006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中,共有16篇被指涉嫌造假、剽窃或者一稿多投,其中贺海波署名的仅占一半,全部文章均有李连达署名。根据浙大校长杨卫的介绍,2008年10月26日,即浙大药学院接到戴德哉举报信件的十天后,贺海波向学校递交“检讨书”,承认造假系个人所为,“我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李连达院士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偷偷地进行,而且在没有取得李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他的名字放在我所有的文章上。”贺海波的检讨也得到了浙大调查组的认同——浙大发出声明:贺海波的造假系个人行为。杨卫更提出“曝光的造假论文并未发表在行业顶级期刊上,对于已功成名就的李连达院士意义不大,李连达没有造假动机”的“动机论”一说。“我们之所以判定李连达院士没有造假,是因为不光贺海波,在所有参与造假的学生的书面检讨上,他们一致说明李连达院士对此事并不知情。”浙江大学新闻办主任单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贺海波的检讨未能得到谅解。针对这一性质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2008年11月13日,浙大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宣布撤销贺海波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并表示若发现任何与此相关的学术不道德的行为问题,都将一查到底。然而,事件却在贺海波卷铺盖走人后,有了更为戏剧性的发展。 2008年11月18日,定居芬兰的世界中医药协会常务理事祝国光向浙大发去第一封信,指院士李连达三篇论文造假。2008年12月6日,祝国光发去第二封信,指以李连达院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一稿多投。在接到这两封信的期间,浙大校长杨卫又接到来自两家国外期刊主编发来的传真,大致内容是两家期刊刊登了很相似的文章,希望大学进行内部调查。“这样我就展开了更大范围的调查。所有校内能够反映出问题的信息我们都查了,包括财务、科研申报等等。”杨卫说。12月2日,在杨卫给这两位期刊主编回复的信里,杨卫要求对方告知,是否有相关证据证明其他的署名作者事先不知情的声明不成立。与此同时,杨卫也给另外一些相关期刊发出了同样信件。与此同时,浙大药学院党委书记陈枢青、常务副院长曾苏、杨卫校长先后向李连达了解情况。杨卫更是两次找到李连达,“杨校长很负责,抠得很细。”李连达回忆说。2008年12月26日,李连达向学校给出书面信函,说明:对于所有的造假论文我一无所知,对于被盗用署名亦不知情,直至被揭发后才知道。 就在媒体和公众开始关注这一事件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李连达在解释论文风波的同时指出,给浙大寄信揭发,并在网上高调曝光自己论文造假的祝国光,是出于商业上的目的——祝国光是天津天士力药品公司的高级顾问,此前不久,李连达刚刚得出一个研究成果:天士力公司的“复方丹参滴丸”有严重毒副作用。这一说法遭到天士力的强烈反击。天士力立即发表声明,说李连达讲的完全 不实。2009年2月5日,天士力集团总经理李文表示,李连达除了院士的身份,还是其最大竞争对手——国内最大的生产“复方丹参片”的白云山中药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李连达现在是‘复方丹参片’的利益代言人,所以他代表的是白云山的利益。”李文说,“所以他出这个研究的目的是来打压我们。”对此,李连达回应道,自己最初的研究不是要挑天士力的毛病,而是考虑到复方丹参制剂种类多、厂家杂的混乱现状,才进行的研究比较。并指出,他所用的研究数据,就是由天士力自己出的书里摘的。此后,在天士力的回应中,不断曝出“李连达曾索要200万元研究费未果因此报复”、“研究结果是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等说法。随着事件的不断升级,2009年2月5日上午,天士力股价逆市大跌,下午,天士力公司不得不宣布临时停牌。天士力更表示近,他们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司法取证,一定要把李连达送到司法的审判庭上。“不论他是不是院士,只要他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我们就会采取法律手段,保留我们的法律权利。”

208 评论

相关问答

  • 浙江大学学生发表Sci论文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博士毕业标准是sci 3篇或 EI 5篇。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中国最早开始培养机械门类高级专业人才的少数单位之

    海鲜饭泡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浙江大学20l8发表jacs论文

    化工类专业学术论文发表怎么投稿,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本很不错的学术期刊杂志,如下: 2. 《化学工程与装备》杂志于1972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总

    桃色蔷薇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浙江大学论文发表

    1、第一档次中国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和北大连年都为抢生源交战,排名一个第1、一个第二,可谓是不分雌雄,这两所牛校是很多高材生的必争之地,清华北大各有优

    潇潇若雨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浙江大学马皓发表论文

    《电机学》,王毓东编著,浙大出版社,1990年。《电力电子技术》,徐德鸿,马皓,科学出版社,应该是最新版的

    肖小月半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浙江大学发表论文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博士毕业条件包括:1)完成学位论文;2)参加学位论文答辩;3)完成学位论文报告;4)完成学位论文研究;5)完成学位论文审查;6)完成指定

    鑫方盛商城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