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ng1201
一楼不懂的不要乱讲,免得以讹传讹误导他人。目前史学界公认的研究台湾历史最著名的人是连横。连横,号雅堂,即台湾著名政治家连战的祖父,清光绪四年即公元1878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的一个富商之家。清初其先祖从故乡福建龙溪移居台湾省,到连横时,已历七代200多年。连横一生著作甚丰,但生前出版的仅两种,《台湾通史》即其一。连横修撰台湾历史的愿望发端于他13岁那年。当时,其父连永昌有感于山雨欲来,似怀着未雨绸缪之思想,买了一部《台湾府志》送给他,并告诉他:“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乙未割台后,连横看到日本统治者为了泯灭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竭力弃毁台湾的历史文献,有意伪造虚假的历史愚弄当地民众,感于“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古训,立下编写一部贯通台湾千年历程的信史的宏志。他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穷十年之力而终告竣事。 《台湾通史》为文言纪传体史书,略仿司马迁《史记》之法,凡36卷,为纪4、志24、传60,共88篇,都60万余言(表则附于诸志之末,图则见于各卷之首,这是作者的创举),完整地记载了台湾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290年可以确凿稽考的历史。 《台湾通史》杀青,结束了“台湾三百年无史”的历史,也使日本人士大惊。原来日据台湾之后,为了了解和治理台湾,早想编写一部台湾历史,并在总督府下设置了专门机构,但因为作之不易,积久不能成事。连横之书一出,日人立即为其才学倾倒,虽然他们甚不满于连横的立场,但此书也正因他们需要,于是两代总督为之题词。此书一出,全岛风行,督府当局自觉才力难匹,从此再没有出版类似著作。由于日本政府的阻挠,《台湾通史》当时未获在大陆发行。连横的知音章太炎读后叹为“必传之作”。直到抗战将要胜利的1945年春,才由商务印书馆在国内重印。上世纪80年代,大陆中华书局新出版了这部著作。 1936年春,连横在沪患肝病,6月28日病逝,享年59岁。弥留之际,嘱咐连震东:“今寇焰逼人,中日终必有一战。克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后不到二月,震东诞子,因名之为“战”(即连战)。
无敌小天兵
底下都是「所有的台湾历史学家」没有列出表的 都是些阿猫阿狗我是台湾大学历史所研究生* 柏杨* 陈永发 * 陈荆和 * 陈芳明 * 陈鹏仁* 傅乐成* 郭廷以* 胡春惠 * 许达然 * 许冠三 * 胡秋原 * 黄昭堂* 蒋永敬* 林满红 * 林瑞明 * 李敖 * 李筱峰 * 刘翠溶 * User:RushdimIDlike * 廖风德 * 卢建荣* 史明 * 宋晞 * 沈刚伯* 陶元珍 * 杜正胜* 吴密察 * 吴相湘 * 吴俊才 * 王曾才 * 王泛森 * 王裕民 * 汪荣祖* 王育德* 许世楷* 严耕望 * 余英时* 张炎宪 * 张玉法 * 朱倓 * 朱浤源* 吕理政* 康乐* 彭国栋* 曹永和* 王远义* 连横* 钮先钟 * 钱穆
福星蛋蛋
台湾历史旧称:1. 夷洲 2. 流求 3. 鸡笼山、北港 4. 东番 5. 大员6. FORMOSA(福尔摩莎) 7. 高砂国 8. 东宁 东番说: 有一说「台湾」乃「东番」转音而成。 埋冤说: 连雅堂《台湾通史》:「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每为天候所害,居者辄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其后以埋冤为不祥,乃改至今名台湾,是亦有说云 大员说: 有一说「台湾」乃平埔族部落名称「大员」转音而成。荷兰人进入后﹐仍沿用,而有Tayovan、Tayan、Tayoun、Tyovan、Tavan、Taiwan不同的拼法。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台湾地形象一叶芭焦叶也象一颗红薯台湾岛是位在欧亚大陆上和太平洋之间,是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岛屿。以全球的位置来看,台湾位於亚洲一、地理位置台湾位於欧亚大陆的东南缘,太平洋西岸花彩列岛的中枢,北滨东海,与琉球群岛相隔600公里,西以平均宽度200公里的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南缘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距350公里,东临广大的太平洋,在区位上,是太平洋盆西缘地区的南北与东西连结之枢纽,位置十分重要。二、笵围与面积台弯地区的笵围,主体部份包括本岛、澎湖群岛64个小岛及环本岛的20余个附属岛;拥有其他行政权或驻军的部份,尚有福建外海的金门列屿、马祖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岛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主体总面积虽仅3万6千余平方公里,但其四极跨越颇广,极西在东経119°18'3"(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极东在东経124°34'30"(宜兰县钓鱼台列屿的赤尾屿东端)、极北在北纬25°56'30"(宜兰县钓鱼台列屿的黄尾屿北端)、极南在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 镇七星巖南端)。合计跨経度5°16'27"、纬度4°11'5"。近期两岸直航的主要目的,在使台湾建立一个更自由的投资与贸易环境,让台商与外商愿意在台湾进行更多的投资与经济活动,从而长期下可以带动台湾的经济发展。在两岸人员往来方面,担心开放直航会增加台湾人员赴大陆观光,从而减少岛内观光,使失业增加。事实上,此一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台湾只要放放大陆人士去台观光,则单向旅游的问题就立即可以解决,就看政府是否要做而已随两岸交往的频繁,希望能为台湾带来新的企生机
馋死宝宝啦
二楼也请看清楼主的提问,其中包括现今台湾现状研究的。目前研究台湾历史最著名的人当首推曹永和先生。 曹永和先生(现已七十六岁),台北市人。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曹教授精研早期台湾史,尤其是荷郑时代,学界公认为该领域之泰斗。《台湾早期历史研究》乃曹氏长年浸淫所凝聚之结晶,是台湾史之经典作品。书中之各篇论文展现独到之见解或新发现,照亮不少历史盲点;考证尤称细致,旁征博引中外资料;立论亦严谨客观,不妄下断言,深具史家风范。曹教授博览群书,见野宽广,故能将台湾史置于东亚史甚或世界史的范畴做整体观,乃一兼能见木又见林之大学者,诚难能可贵。 曹教授精多种语文,除中、日文外,亦通英、荷文,故学术资源丰富,以「活的百科全书」驰名台湾史界,并广受国际学术界之重视。他经常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不仅个人名闻国际学坛,亦大裨台湾史在国际上之声誉。被评定为第十九届吴三连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历史学类得奖人。 曹永和先生是最资深的台湾史研究者之一,在历史学的领域中,有其卓然超群的地位。他的研究范畴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台湾研究」,举凡与台湾开发、发展有关的,包括与中国大陆、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曹永和都予以关注,且都有精辟的研究成果。 在曹永和五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发表过数以百计的研究作品,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有「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及「胡椒贸易在东亚」,可说是他的代表作。「胡椒贸易在东亚」是台湾史学界首次在著名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的作品,而「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则以明郑的台湾开发为主要研究课题。 著作目录: 期刊论文 1.1941.12,〈士林古碑〉,《民俗台湾》1卷6期,页20-22。 2.1941.12,〈士林传说〉,《民俗台湾》1卷6期,页24-25。 3.1941.12,〈士林寺庙志〉,《民俗台湾》1卷6期,页36-41。 4.1941.12,〈士林听书〉,《民俗台湾》1卷6期,页44-45。 5.942.6,〈民俗采访会-大龙峒三题〉,《民俗台湾》2卷6号,页45。 6.1951.12,〈士林的传说〉,《台湾风物》1卷1期,页24-25。 7.1954.5,〈士林古碑〉,《台湾风物》4卷5期,页29-36。 8.1956.12,“Incunabula in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7期,页1-4。 9.1961.3,〈从荷兰文献谈郑成功之研究〉,《台湾文献》12卷1期,页1-14。 10.1962.6,〈欧洲古图上的台湾〉,《台湾文献》1期,页1-66。 11.1963.4,〈早期台湾的开发与经营〉,《台北文献》3期,页1-51。 12.Ts'ao, Yung-ho, 1967, “The Acceptan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China: A Brief Observation in the Case of Taiwa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Its Inter-relation in the Settlement of Chinese in Taiwan,”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 vol. 6, nos. 1~4, March, 1967, pp. 52~72. 13.1972.6,〈台大图书馆所藏最早西洋刊本——一四七九年刊博物志〉,《图书馆学刊》2期,页121-125。 14.1975.12,〈清季在台湾之自强运动——沈葆桢之政绩〉,《中华文化复兴月刊》8卷12期,页17-24。 15.1976.3,〈荷据时期台湾开发史略〉,《台湾文献》26卷4期、27卷1期合刊,页213-223。 16.1978.3,〈台湾荷据时代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台湾风物》28卷1期,页18-39。 17.1985.5,〈台湾早期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思与言》23卷1期,页3-17。 18.1988.12,〈有关日本长崎华商「泰益号」文书与台湾商界的关系〉,《史联杂志》13期,页1-15。 19.1990.6,〈台湾史研究的另一途径——「台湾岛史」概念〉,《台湾史田野研究通讯》15期,页7-9。 20.1993.11,〈台湾史的研究〉,《台湾研究通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台湾研究室,页20-23。 21.1995.5,〈简介维也纳国立图书馆所藏荷兰时代台湾古地图〉,《台湾史料研究》9号,台北: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页133-154。 22.Ts'ao, Yung-ho, 1997, “Taiwan as an Entrept in East Asia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tinerario, Vol. XXI (1997), No.3, (Leiden, 1998), pp.94-114. 23.1998.9,〈十七世纪作为东亚转运站的台湾〉,《台湾风物》48卷3期,页91-116。 24.1998.10,〈多族群的台湾岛史〉,《历史月刊》129期,页93-95。 其他著作请参考:
夏侯将军YY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17世纪初,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相继占领台湾的北部和南部。后来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独占台湾。1624年,荷兰人侵占了台湾,到1662年明朝将领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蒋介石逃到台湾,本来人民解放军完全可以渡过台湾海峡去解放台湾,但是在台湾海峡遭到了美国第七舰队的阻挠,台湾就没有解放,一直到现在,台湾都没能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国的国殇。尽管如此,台湾和大陆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是任何人为的因素所阻止不了的。
卖烧饼的小怪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17世纪初,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相继占领台湾的北部和南部。后来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独占台湾。1624年,荷兰人侵占了台湾,到1662年明朝将领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 抗日战争 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 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以蒋介石为首的 南京国民政府 垮台,蒋介石逃到台湾,本来人民解放军完全可以渡过台湾海峡去解放台湾,但是在台湾海峡遭到了美国第七舰队的阻挠,台湾就没有解放,一直到现在,台湾都没能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国的国殇。尽管如此,台湾和大陆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是任何人为的因素所阻止不了的。
我看好他,最近看他的状态还是很不错,我觉得对他的影响不大。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1980-2007发表的期刊论文:1. 列子杨朱篇的意识形态,1980,哲学与文化月刊 7卷 9期2. 疏导台湾当今秘密教派,19
论文发表步骤:1.文章给发表时一定要能电话查稿,有杂志社的用稿通知。2.用稿通知,大家要注意了,用稿通知是杂志社收到您的论文后通过严格的审核,只有通过审核的论文
论文发表步骤:1.文章给发表时一定要能电话查稿,有杂志社的用稿通知。2.用稿通知,大家要注意了,用稿通知是杂志社收到您的论文后通过严格的审核,只有通过审核的论文
在《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韩国《东洋古典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转载。1、帛书《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