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桐桐
lncRNA现在这么红并非没有道理,它凭着自身强大而独特的调节功能而撑起了细胞生命领域里的半边天,而近年来与其相关的下游机制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lncRNA下游调节机制虽说是错综复杂,但通常离不了基因、转录、转录后、翻译、翻译后这五个层次。 1. 就基因水平而言,lncRNA与DNA甲基化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这种模型常见于lncRNA和甲基化转移酶(DNMT1、3等)结合,并将该酶定位至基因的启动子(CpG岛)以及甲基化,进而抑制基因转录。 (ps.这一部分跟我之前看的m6A的书可以联系上) 此外,位于核内的lncRNA还可直接结合DNA序列,抑制转录过程;又或者结合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复合物以及通过组蛋白修饰来影响转录过程。 (组蛋白修饰可以作为单独一门学科来研究) 而且lncRNA不仅能在核内大展拳脚,因着自由穿梭核内外的这份特性,它在胞浆内也是锋芒毕露。且不说大家耳熟能详的ceRNA,lncRNA还可通过mRNA的可变剪切、定位以及稳定性,来影响细胞内生理功能的行使。 2.另外, lncRNA也会促进pri-miRNA剪切 ,甚至有时其自身就亲自客串为miRNA的前体 ,在被剪切为miRNA后,来抑制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常言道,技多不压身,一路开挂的lncRNA也顺道插手了蛋白翻译过程,要么结合mRNA 5’UTR,促进翻译;要么结合特定蛋白,靶向mRNA,抑制翻译;要么仰仗着sORF翻译多肽来自产自销。 lncRNA如此全能,也让蛋白质心痒不已。两者一拍即合,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定位等都在lncRNA的影响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尽管以上种种就是lncRNA发挥功能的十八般武艺,但仍要谨记贪多嚼不烂,小伙伴们只需依据lncRNA的亚细胞定位(与调节功能有关)择其一认真练之,就必然会有所收获。 1.定位核内,先考虑附近100万bp内的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有则为cis-顺式作用;反之,为trans-反式调控基因,就可依据RNA pulldown筛选与lncRNA结合的蛋白; 2.定位胞浆内,若结合RNA,首选ceRNA;若结合蛋白,则可考虑mRNA可变剪切、稳定性,调节基因翻译以及蛋白修饰等机制。 3.而就lncRNA分子机制研究的总体而言,始终是有两个主要策略贯彻其中。 1. 以非编码RNA为对象入手,这是非编码RNA研究的常规套路。 从不同刺激或处理的转录组或表达组入手,先通过差异倍数和显著性,及非编码RNA的基因组定位信息等筛选功能性候选RNA分子;再通过正反功能以及细胞-动物实验进行二次验证。 该策略稳定可靠,风险性较小,而难点在于后期分子机制的研究上,若只涉及明星通路及相关蛋白,则是探讨了lncRNA的间接分子机制;但要想将文章拔高档次,还需以RNA-pulldown,RIP,ChIRP等实验技术确定lncRNA相互作用分子以及作用结合位点,来挖掘lncRNA的直接分子机制。 2. 从某一个分子作用模式入手,恰恰反其道而行之。 先靶向一个重要的蛋白分子,比如信号转导分子、酶类或者转录因子等;或者一个细胞亚结构,如线粒体、外泌体等,通过RIP-seq或者RNA-seq检测其结合的或者包含的RNA,按照富集的倍数和显著性筛选候选RNA分子,后面通过siRNA或者高表达的方法筛选功能RNA。 该策略从课题设计开始就有着明确指向的功能分子机制,在后续的分子机制研究中比较方便展开;但难点是前期如何做好RIP-seq和细胞亚结构的有效分离,这是后续实验可靠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保障。 两种策略在实验技术上有部分重叠,但也有各自独特的实验技术需求或数据分析策略。 不同策略适应于不同的课题和实验室背景,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课题特点和实验室技术体系进行取舍。当然,两种策略也可以同时应用,相得益彰,相互作证,起到更好验证效果。插入我十分珍藏的一张RNA之间的互作关系来收尾 再附赠多组学RNA研究的文章一篇: 这篇帖子以解螺旋一篇文章作为框架,为表尊重,附上链接
ly的天空
生物通报道:长非编码RNA(lncRNA)长达两百个核苷酸以上的转录本,但并不编码任何蛋白质。尽管如此,长非编码RNA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依然具有特异性,说明lncRNA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细胞中绝大多数lncRNA(也称lincRNA)位于细胞核,它们对应的DNA区域有的与蛋白编码基因重叠,有的位于基因间或者内含子中。为何细胞不惜耗费能量对这些非编码RNA的表达和定位进行严格调控呢?这些RNA分子究竟有何功能?R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初窥这一神秘的分子,现在lncRNA的许多相关信息都可以在新数据库中查到,例如Broad研究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共同开发的Human Body Map lincRNAs catalog。不过现在人们了解到的lncRNA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lncRNA的功能有待科学家们去探寻。lncRNA研究工具现在lncRNA研究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研究工具还在不断开发和改进中,其中包括设计带有不同lncRNA检测探针的芯片。安捷伦公司的SurePrint G3 Gene Expression v2 microarray就是其中之一,该芯片的探针设计不仅参照主要公共数据库中的mRNA,还参照了Broad研究所开发的lincRNA和TUCP(transcripts of uncertain coding potential)数据库,可以同时检测编码RNA和非编码RNA。据安捷伦公司基因表达产品经理Corinna Nunn介绍,lncRNA的表达水平比编码RNA低,“因此芯片的动态范围宽很重要,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到表达水平较低的基因。”Affymetrix也推出了新版人类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GeneChip® Gene 2.0 ST Arrays,能够在一张芯片上同时检测mRNA和lincRNA。该芯片的设计结合了多个数据库资源,包括RefSeq、Ensemble、Broad研究所的Human Body Map lincRNAs和TUCP catalog。 “我们的超高密度芯片具有独特的探针,能够检测每个转录本各外显子上的多个位点,确保最大程度的捕捉相关生物学信息,” Affymetrix公司的Tsetska Takova说。生物通 Arraystar公司自2009年就开始设计lncRNA芯片,近日该公司刚刚发布了可同时检测mRNA和lncRNA的的第三代lncRNA芯片Human LncRNA Microarray V3.0。Arraystar的技术支持专员Ed Davis介绍说,表达谱往往是研究lncRNA的第一步,不过开发lncRNA表达芯片仍然比较复杂,其中多个lncRNA数据库并存就是一个复杂因素。“为此,我们将公共数据库与重要lncRNA论文中的信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可靠的综合性lncRNA数据库,” Davis说。此外设计lncRNA探针也并不容易,因为lncRNA常常与附近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重叠。Davis介绍道,“传统芯片探针是‘基因特异性的’,换句话说就是探针靶标转录本的3’端,因此无法区分转录起始位点或剪切方式可变所形成的多种转录本。但Arraystar的探针是‘转录本特异性的’,能够靶标外显子和剪接点,检测到单个基因的不同转录本。”lncRNA的功能阐明lncRNA的功能并不容易,Davis介绍道“与microRNA不同, lncRNA能通过多种机制起作用,而且很难依据其序列来推断其功能。” 据Affymetrix公司Takova称,实际上目前已知功能的lncRNA还不足1%。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lncRNA在细胞正常分化和肿瘤发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渐渐了解到正常和疾病状态下非编码RNA的差异,科学家们认为可以将非编码RNA作为生物指标进行疾病诊断和预测。如何开展lncRNA功能研究呢?专家们介绍,除了表达谱研究以外,与特定lncRNA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也能够提供lncRNA功能的宝贵信息。Illumina公司RNA和表观遗传学市场经理Chris Streck也认为比起只研究编码RNA,分析整个转录组无疑更有价值。他指出,在ENCODE(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的推动下,研究人员现在更注重综合性研究,包括RNA、DNA及调控功能等多个方面,其中非编码RNA的作用日益凸显。(ENCODE项目的目标是在人类基因组中确定所有转录区域、转录因子关联、染色质结构和组蛋白修饰。)生物通 BC Cancer Agency的博后Ewan Gibb(Wan Lam实验室)正在研究lncRNA在疾病中的作用。“尽管不少lncRNA都已经有基因组注释了,但大多数lncRNA的功能仍然缺乏证据,” Gibb说。“我很肯定有成千上万的lncRNA都是功能性的,但我们仍需注意,普遍性转录并不意味着具有普遍性的功能。从转录谱着手深入阐明lncRNA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罗马Sapienza大学的研究团队就阐述了一个lncRNA的功能,它作为内源性的竞争RNA控制着肌肉分化。Gibb指出,lncRNA研究的另一项挑战是找到lncRNA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联。“有研究指出,lncRNA的结构以域为基础,这有点类似于蛋白质编码基因,”他说,“但这种组织形式如何形成,lncRNA的结构与其功能又有何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有一点很明确,lncRNA在疾病中有重要作用。lncRNA如何对疾病进程产生强烈影响呢?安捷伦公司资深科学家Anne Bergstrom Lucas介绍了Broad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p53通常抑制着数百个基因,若下调p53相关lncRNA的水平,就会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指出lncRNA具有肿瘤抑制或致癌的直接作用,将为开发癌症新疗法打下基础,”她说。此外,ENCODE项目的最新进展也显示,约有80%的非编码基因组在基因调控中起作用。Gibb正针对在人类癌症中表达异常的lncRNA进行功能研究。“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对深度测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疾病中表达异常的lncRNA。而要阐明这些lncRNA的功能则依赖于传统的生化方法,”Gibb说。“解析lncRNA在人类癌症中的功能,不仅能大大拓展癌症治疗的靶标,也将有助于人们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反义RNA或靶标lncRNA-蛋白相互作用来进行基因调控。”已有许多研究显示,lncRNA不仅是调控者,也可以作为疾病的生物指标,例如名为HOTAIR的lncRNA。HOTAIR在原发乳腺肿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都会增加,原发肿瘤中HOTAIR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有效预测癌转移和死亡。还有一种称为PCA3(prostate cancer antigen 3)的lncRNA在前列腺癌中高度过表达。这种lncRNA是在尿液中发现的,相当便于临床检测。最近FDA已经批准了一个可以用于临床的商业化检测试剂盒Progensa PCA3 test。此外,据Arraystar的Davis介绍,在肝细胞癌中lncRNA-HEIH也高度表达,可以用Arraystar的LncRNA芯片进行检测。除了癌症以外,lncRNA调控在一些遗传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例如lncRNA调控异常与短指/趾畸形和HELLP综合症有关。而且有研究显示,lncRNA能够稳定阿尔茨海默症关键酶的mRNA。lncRNA能为我们揭示编码基因以外的疾病调控机制么?“在我看来,最令人兴奋的进展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lncRNA与主要人类疾病密切相关,而且lncRNA与蛋白编码RNA相比,能够更好的用于疾病诊断和预后,”Arraystar的Davis说。希望有朝一日,非编码RNA能够成为帮助人们抵御疾病的有力武器。
查询有关资料可以知道,这取决于出版社拥有多少期刊。不过一般他们提议转投就基本上已经有备选期刊了。通常等一周左右就行。如果他们有转投状态的话你可以去看看进度。如果
Elsevier(sciencedirect)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
科技论文投稿是非常严谨的,首先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作品尽量的写好,主要是逻辑清楚,没有标点符号这样的常识性错误。我们的论文才更有可能被编辑接受。
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 SCI论文 ,是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关心的问题,为了一篇SCI论文,科研工作者甚至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只有找准适合自己的的期刊发表,才会有利
PMI-ACP®敏捷认证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于2011年推出一门敏捷项目管理的考试,PMI-ACP®的全称为AgileCertifiedPrac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