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老太婆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都说“劳动最光荣”,在生活当中人们离不开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的东西,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这一种说法,以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方法。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 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美妮宝贝
单元积木是一种标准化的木质积木,积木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有助于孩子感知和理解数学关系。大班上学期,S老师开展了有关单元积木建构 游戏 的微课题研究,为此,将地面建构区原有的材料换成了单元积木。
而后,班级开展了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在围绕“我喜欢的动物”的话题进行交流时,很多孩子都说喜欢长颈鹿,于是,大家兴致勃勃地提出要搭建长颈鹿。经过一段时间的 探索 ,孩子们运用平铺、垒高等建构技能搭建了长颈鹿的躯干、腿、脖子和头,唯独在搭建长颈鹿的尾巴时遇到了难题。他们做了多种尝试都没有成功。后来,一个孩子总结道:“用这种积木搭的尾巴一放手就会掉下来,因为它是在半空中的。”孩子们心有不甘:“我们的长颈鹿就差尾巴了!”怎么办呢?他们自发地讨论解决办法,很快就有了方案,即直接借用“抓尾巴” 游戏 中由布条编织成的尾巴。孩子们立刻展开行动,用一块积木把布条尾巴的一头压在长颈鹿的身体上,成功地给长颈鹿装上了尾巴。看到长颈鹿搭建完成,孩子们非常兴奋。
S老师观察到了孩子们的 探索 过程,产生了思考:如此解决装尾巴的难题是完美的方案吗?孩子们那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难题,是否错失了发展建构能力的机会?为此,S老师在 游戏 讲评环节与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S老师:用单元积木搭建长颈鹿,你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小宇:我们想搭长颈鹿的尾巴,可是积木一直掉下来。
S老师:你能说说积木为什么会掉下来吗?
小宇:我们把积木接在长颈鹿的身体上,一放手,它就掉下来了。它是在半空中的呀!
S老师:你们搭的长颈鹿的身体也是在半空中的,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小泽:因为有腿撑在地上,所以它不会掉。
S老师: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们搭长颈鹿尾巴时是不是也可以……
小涵:我知道了!把长颈鹿的尾巴一头接在它的身体上,一头用积木撑在地上,这样就行了!
S老师鼓励孩子们立即试验一下。孩子们找来积木,从地面开始往上垒,搭了一根细圆柱当作长颈鹿的尾巴,然后用一块长条形积木连接长颈鹿的身体和尾巴。尾巴终于稳稳地“立”在了长颈鹿身后。
后来,孩子们提出想搭建更高大的长颈鹿,可是积木数量不够。于是,他们不断讨论、尝试,通过两周的 探索 ,采用架空和间隔垒高的方式替代了原来平铺和单一垒高的方式节省了积木,成功搭建出了更高大的长颈鹿。同时,为了配合长颈鹿身体的变大,孩子们又对尾巴做了改良,把尾巴加粗了。
这天,小佳看着建构区的这头长颈鹿,提出疑问:“我在动物园见过长颈鹿,它的尾巴没有那么长,不会像我们这头长颈鹿这样拖到地上!”说完,他去阅读区找来动物百科全书,翻到其中介绍长颈鹿的那页,发现长颈鹿的尾巴果然没有那么长。孩子们说:“这样搭不对,长颈鹿的尾巴太长了!”可是,若要让尾巴不拖地,便回到了问题的原点——无法让单元积木无任何支撑地悬在空中。而后,孩子们陆续开始尝试利用其他材料表现长颈鹿的尾巴:有的用橙色的插塑拼成一根雨伞柄造型的尾巴,将弯的一头直接挂在长颈鹿身后;有的用橙、黄、黑三色塑料方块积木拼接成尾巴,并将其上端设计成一个直角,以便挂在长颈鹿身后;有的在冰棍棒外缠绕黄色和橙色的扭扭棒,或在冰棍棒上夹许多黄色和橙色的夹子,以突出长颈鹿尾巴毛茸茸的特征;有的在橙色长吸管末端装饰黄色绉纸,以形象地表现长颈鹿尾巴末端蓬松的长毛。最后,S老师请孩子们评价这些尾巴,很多孩子都觉得用塑料方块积木拼接的尾巴做得最棒,因为它比较接近真实的长颈鹿尾巴的形态和颜色,长短、粗细也比较合适。
在活动后的反思中,S老师十分纠结。以往,教师在建构区除了提供主要的建构材料之外,也会提供一些辅助材料。但是,S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时候辅助材料的使用并不利于孩子建构能力的发展,因为有了辅助材料,孩子们在遇到建构上的困难时就会选择使用辅助材料来解决,就像他们发现难以成功搭建长颈鹿的尾巴时立刻想到用布条编的尾巴来代替一样。这样一来,原本运用单元积木搭建尾巴带给孩子的挑战便不存在了,孩子不就错失发展建构技能的机会了?可是,S老师又觉得,孩子们利用布条、插塑等为长颈鹿设计的尾巴也很有创意,反映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定要让孩子用单元积木来搭建长颈鹿的尾巴,会不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削弱孩子对建构的兴趣呢?建构活动中,究竟是发展技能重要,还是鼓励想象创造重要?如何平衡这两种价值呢?
您在实践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您,会如何应对?
(江苏太仓朱娜 提供)
扫码查看“长颈鹿的尾巴怎么搭 ”相关图片
投稿方式
欢迎您对以上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作出书面回应,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佳。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方式通过E-mail发送至本栏目专用邮箱,并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长颈鹿的尾巴怎么搭 ”,以便编辑及时处理。
同时,热忱欢迎您提供类似鲜活的话题,我们也将择优刊登在《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杂志上,以引发探讨。
截稿时间: 2022年6月10日
伊萨贝辣
劳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如下:
1.【期刊论文】关于我国"劳动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述评——以30篇CSSCI类期刊文献和32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线索。
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年第 002 期。
2.【期刊论文】1991-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
期刊:《现代情报》 | 2012 年第 006 期。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1991-2010年20年期间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期刊论文,分别从时空分布、作者分析、关键词分析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探讨我国学者在该领城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从而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3.【期刊论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汝忠。
期刊:《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 2011 年第 007 期。
4.【期刊论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论述。
期刊:《教学研究》 | 2011 年第 006 期。
摘要:从讨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特殊性着手,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实践,剖析了该专业毕业生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分析认为将兴趣爱好和自身专业能力相结合、分清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以及正确的文献查阅方式是选题的关键。
5.【期刊论文】M型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系列论文之五。
期刊:《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年第 002 期。
6.【学位论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优化研究——以济南市F小学为例。
7.【学位论文】二战时期英国劳动力分配政策研究(1939-1945)。
8.【学位论文】汉硕“汉字教学”类选题研究——以2015-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论文为例。
这个不太清楚。似乎没听说过这个。
随着人类的高速进步,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幼儿的 教育 ,幼儿教育也一直在不停地改革,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视教育观、 儿童 观的转变。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
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聚焦职教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一些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1、遴选期刊 首先要在学校认定的期刊范围中寻找合适的期刊,一种是能收与你自己“资历”相
幼儿教育的相关杂志:32-30《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教师版),32-140《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幼教学术刊物),这两种刊物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发行量是比较大的
1.关于杂志社:学前教育领域最好的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全国中文B类核心,其级别最高;其次是四大核心期刊:北京的《学前教育》,南京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