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3

加杰特侦探
首页 > 论文发表 > 武汉音乐学院黄钟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华师小超

已采纳

教 授(按汉语拼音排序):蒋立平 苏 斌副教授(按汉语拼音排序): 陈 勤 田 园 王 健 祝炼坪 匡 昉陈泱泱职称:讲师 院系:钢琴系陈泱泱,女,湖南长沙人。钢琴系讲师。1988年考入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1994年进入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1998年获学士学位,并留钢琴系任教。曾先后师从多位中外专家、教授,如:乌克兰钢琴家芭波娃卡琳娜教授、苏霍姆尼诺夫教授、白俄罗斯钢琴家列奥尼特教授等。2003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旅法钢琴家许忠。曾于1998年成功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曾于2001年及2002年先后两次赴法国参加枫丹白露艺术夏令营的钢琴大师班学习。所担任课程由钢琴主科,数码钢琴机体课。除教学工作外,一直担任钢琴艺术指导工作,曾赴北京为我院参加“第二届全国长笛比赛”的选手担任伴奏;代表学院赴天津参加“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钢琴艺术指导研讨会”;为竹笛大师詹永明先生的独奏音乐会担任钢琴伴奏等。还经常参加钢琴系举办的一系列专场音乐会,如参加钢琴家许忠与钢琴系教师四手联弹专场音乐会;举办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年专场双钢琴音乐会等。陈勤职称:副教授 院系:钢琴系陈勤,男,汉族,钢琴系副教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钢琴考级评委会评委、湖北省钢琴学会理事。1989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陈婉教授;1993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陈婉教授,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师从多名外国钢琴专家,如:加拿大钢琴家舒尔茨教授、白俄罗斯钢琴家列奥尼特教授、加拿大钢琴家阿兰·弗雷泽教授等。曾多次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湖北大剧院举办各种形式的钢琴专场音乐会演出。在教学中成绩显著,学生在德国“威斯巴登”国际比赛、全国“星海杯”比赛、中法“咪多”钢琴比赛、“海资曼杯”东方青少年钢琴,键盘大赛等获得奖项。多篇学术论文也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如《黄钟》、《江汉大学学报》、《湖北教育》等。参与完成了院科研项目《麦克道威尔练习曲》的研究工作。此外,还多次参与湖北省钢琴辅导丛书诠释的编写工作。曾获第二届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园丁奖,中法咪多比赛园丁奖, “海资曼杯”东方青少年钢琴键盘大赛园丁奖等。胡杨职称:副教授 院系:钢琴系胡杨(1973——),男,汉族,硕士,副教授,钢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1988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姚敬庄副教授(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95年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1999年在职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于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作曲家彭志敏教授和钢琴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蒋立平副教授,2002年获音乐学专业钢琴演奏方向硕士学位。2004至2005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留学进修,随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人民艺术家V.杰涅索夫教授和A.瓦西里耶娃教授学习。在校期间曾先后随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著名钢琴家R.彼得洛维奇,美国钢琴家S.赫波特博士等外国专家学习钢琴演奏,2002、2005年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科研成果有:《俄罗斯现代钢琴艺术研究》,2005年4月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撰写论文:《作为完整系统的肖邦前奏曲OP.28及艺术特色》发表在《黄钟》2000年《与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有关的一些特点》发表在《黄钟》2002年《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学简论》发表在《黄钟》2005年《四季——在俄罗斯留学的日子》发表在《黄钟》2005年立平职称:教授 院系:钢琴系女,汉,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钢琴考级评委会副主任。湖北省钢琴学会副会长。湖北民族学院名誉教授。曾担任香港第二届中国作品钢琴比赛赛委副主任、评委;担任香港TOYAMA亚洲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评委;担任上海“大剧院杯”少年儿童钢琴比赛评委;担任第65届施坦威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评委(华东、华中赛区)。担任第八届、第十届“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评委;担任第一届、第二届鼓浪屿全国少年钢琴比赛评委等。曾负责完成了《双钢琴演奏技术与教材建设研究》的院级科研项目;曾参与完成了《新型高科技电子乐器的演奏技术、技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的省级科研项目;现正主持《武汉音乐学院钢琴作品集成及演奏研究》的省级重点项目的研究。曾在《黄钟》、《音乐探索》、《天籁》等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译文多篇。主要论文有:《注重培养钢琴学生的立体思维的能力》该论文曾获湖北省高校艺术教育类论文评选一等奖;《双钢琴演奏技术研究》;《钢琴学习中音乐分析的重要性》;《论巴赫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论斯特拉文斯基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及其演奏风格》;《论钢琴演奏中的层次问题》等。译文:《罗季翁.谢德林24首前奏曲与赋格》。著作有:《电子琴演奏手册》(合著)。此外,还在湖北省钢琴考级辅导丛书中撰文多篇。曾应邀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曾率学生赴日参加“滨松国际钢琴比赛”。曾获香港第二届中国作品钢琴比赛园丁奖;北京“海资曼杯”东方青少年钢琴、键盘乐器大赛优秀园丁奖;“蒲公英”全国钢琴比赛园丁奖等。匡昉职称:副教授 院系:钢琴系匡昉,女,生于1968年,自幼随外祖母柯央教授学习钢琴。1980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陈婉教授,1986年以优异成绩直升大学本科。1988~1989年考入加拿大钢琴教育家威廉·舒尔茨教授专家班学习。199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1995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硕士学位,师从蒋振瑞教授、赵德义教授。1996年进入专家班,得到白俄罗斯钢琴家尤什克维奇·列奥尼特·彼得路维奇教授的悉心指导。1997年5月成功举办了毕业独奏音乐会,同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工作之余,撰写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如:《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演奏中的结构感觉》、《中国钢琴作品织体的民族风格六议》、《论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演奏中的音色联想》、《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研究》、《关于采用钢琴专业“小组课”教学的思考与尝试》等。巍职称:讲师 院系:钢琴系罗巍,女,汉族,钢琴系讲师。湖北省钢琴学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钢琴与理论系,师从钢琴教授A.吉利斯基和钢琴教育家E.卡娃连卡教授,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敖德萨国家音乐研究院“吉利尔斯”钢琴比赛优秀奖。2003年代表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参加在基辅举行的第二届“21世纪艺术”国际钢琴重奏比赛,获第二名。2003年五月被授予乌克兰国家钢琴演奏专业“演奏家”称号。曾成功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重奏音乐会,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专场音乐会,并多次担任钢琴艺术指导。现担任钢琴系主科教学工作。鲁晓玲职称:讲师 院系:钢琴系鲁晓玲(1980——),女,汉族,钢琴系手风琴专业讲师。1999年从天津音乐学院键盘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2001年在职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2003年获音乐学专业手风琴演奏方向硕士学位。2004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罗斯进修。曾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王域平教授,莫斯科师范大学V.罗金教授,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国际手风琴大师Lips教授。曾在1998年成都“美视”杯国际手风琴大赛中获青年组第二名,国内赛青年组一等奖;在2002年天津国际手风琴比赛中获“演奏特殊才艺奖”。1999年作为国内最早的巴扬(键钮式双系统自由低音手风琴)演奏者赴德国参加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获得专家好评。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参与专业音响资料的录制工作。论文《手风琴复调作品演奏中的风箱处理》发表在《黄钟》2003年第1期。苏斌职称:教授 院系:钢琴系男,汉,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1972年入湖北艺术学院(现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专业,师从陈婉教授;1978-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专修班,学习钢琴专业,师从杨峻教授;1983-1988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理论专业;1987-198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学习钢琴艺术指导、总谱读法,同年考入YAMAHA株式会社上海音乐学院高级电子琴师资训练班,随日本著名电子琴演奏家日野正雄先生学习;1996、1998连续两年在白俄罗斯钢琴专家班学习;1999年在瑞士爵士乐专家班学习。曾负责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新型高科技电子乐器的演奏技术、技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双钢琴演奏技术及教材建设研究》、《特殊节奏训练》的院级项目和《武汉音乐学院钢琴作品集成及其演奏研究》的省级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曾在《钢琴艺术》、《黄钟》、《音乐探索》等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译文多篇。主要论文有:《罗季翁.谢德林25首前奏曲的构思特点与演奏风格》;《双钢琴演奏技术研究》;《论总谱读法中的移调弹奏技术》;《钢琴学习中音乐听觉训练的若干问题》该论文曾获湖北省高校艺术教育类论文评选二等奖。译文:《罗季翁.谢德林24首前奏曲与赋格》。著作有:《电子琴演奏手册》。此外,还在湖北省钢琴考级辅导丛书中撰文多篇。曾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优秀演奏奖;香港第二届中国作品钢琴比赛“园丁奖”;北京2005“海资曼杯”东方青少年钢琴、键盘乐器大赛优秀园丁奖。创作的钢琴曲《木偶进行曲》获“全国首届少年儿童钢琴作品评奖”二等奖。田园职称:副教授 院系:钢琴系女,汉族,钢琴系副教授、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北省音协钢琴考级评委会评委。1990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师从多位中外专家、教授,如:加拿大专家舒尔兹教授、乌克兰钢琴家,布加耶夫斯基教授、苏霍姆尼偌夫教授、白俄罗斯钢琴家尼奥.尼特教授等。曾成功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及各种形式的专场音乐会。除教学工作外,一直担任钢琴艺术指导工作,多次代表武汉音乐学院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各种类型的器乐比赛,并使选手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还先后多次为来汉举办音乐会的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器乐演奏家担任艺术指导。在国内多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王健职称:教授 院系:钢琴系王健,男,汉族,1961年3月生,高级演奏家文凭(硕士),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钢琴考级专家评委会副主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表演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艺术中心任教,多名学生在美国、加拿大、奥地利、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留学。多名学生在不同层次钢琴比赛中获奖,如:匡力 2001年11月参加日本第七届国际高中生钢琴比赛获复赛奖;2002年参加香港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国内选拔获第二名;香港决赛获第四名;除教学工作以外,还一直担任钢琴艺术指导,为武汉音乐学院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国际声乐比赛国内选拔赛选手江明、丁平、黄灏、李大新等担任钢琴伴奏,曾获“最佳伴奏奖”。先后为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歌唱家来汉举办音乐会担任钢琴伴奏。为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周小燕教授来汉举办声乐大师班担任钢琴伴奏。1996年9月—1997年12月,先后随白俄罗斯和美国钢琴专家班学习。1997年12月,作为武汉音乐学院领队赴香港参加钢琴比赛。2001年11月,随武汉市外事代表团赴日本考察和交流。2003年1月—2004年5月,赴加拿大多伦多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高级演奏家文凭(硕士),师从著名钢琴家亚历山大·盖茨教授学习钢琴演奏及教学法,师从著名的指挥家、钢琴家威廉·肖可夫教授学习歌剧艺术指导,为国际著名的意大利歌剧大师在加拿大举办歌剧大师班担任钢琴伴奏。2004年5月,在多伦多赫利孔山音乐厅举办了毕业音乐会,当地《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多篇论文在《黄钟》、《琴童》等刊物发表,编著《钢琴音乐教程》(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发行)、担任湖北省《钢琴考级教程》副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发行),策划和监制《钢琴考级CD》(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发行)。吴怡青职称:讲师 院系:钢琴系吴怡青,讲师。自幼师从陈婉教授学习钢琴,1989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95年考入香港演艺学院师从钢琴教育家、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院士、香港钢琴教师协会主席、驻院艺术家黄懿伦女士,1999年赴新加坡学习,2000年获澳大利亚昆士兰音乐学院优秀海外留学生奖学金,赴该校随钢琴系主任、著名钢琴家Stephen.Savage教授深造,主修钢琴,并副修钢琴教学和重奏。留学期间,先后获演奏文凭、深造演奏文凭、音乐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学位后深造文凭。2003年回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2006年评为讲师。曾独自完成了院科研课题《古键琴课程的设立与教材编写》,同时在国内音乐院校中率先开设了《古键琴选修课》。以副主编身份参与编写《新编数码钢琴教程》,在《黄钟》杂志上发表论文《羽管键琴演奏之强弱表现》。曾多次参与各种音乐会演出,合作举办钢琴音乐会;指导多名学生在“贝多芬钢琴大赛香港总决赛”、“舒曼钢琴大赛”、“莫扎特钢琴大赛”等比赛上获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张林职称:讲师 院系:钢琴系张林,女,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协钢琴考级评委会评委,湖北省钢琴学会理事。1994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师从多位中外专家、教授,如:陈婉教授、加拿大专家舒尔兹教授、美国钢琴家桑德拉·赫伯特博士、白俄罗斯钢琴家尼奥尼特·彼得罗维奇教授、加拿大钢琴家阿兰·弗雷泽教授等。参加各种钢琴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多次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湖北大剧院举办各种形式的钢琴专场音乐会的演出。所教学生在香港莫扎特钢琴大赛、TOYAMA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中法“咪多”钢琴比赛、全国星海杯钢琴比赛、“雅菲德”钢琴比赛等赛事中获得奖项。在国内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意象之意象》、《让手指去歌唱》等多篇论文。张莹职称:讲师 院系:钢琴系张莹,女,硕士,中共党员,出生于1978年12月。现为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兼任学生辅导员工作。曾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本科,2001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攻读钢琴演奏与教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张有成教授和钱仁平教授,同时还接受许忠先生的指导。200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自工作以来,承担钢琴系本科、附中、附小钢琴专业教学任务,并一直兼管本系学生工作,同时还应邀参加各类演出。科研成果有:《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的版本及形态研究》,2005年4月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音乐考试学研究与实验。另担任湖北省钢琴协会公关部部长,参与《钢琴考级教程》编委和演奏录音工作。祝炼萍职称:副教授 院系:钢琴系女,汉族,1982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现任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跟随国内外六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学习。1991年获文化部、广电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等联合颁发的“优秀伴奏奖”。2002年随“东方交响乐团”出访欧洲,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剧院”等参加新年音乐会演出。参与中、外民歌精选伴奏带的录制、主编钢琴教材两套、发表论文多篇。所授学生分别在德国“威斯巴顿国际钢琴比赛”、香港“莫扎特钢琴大赛”、“贝多芬钢琴大赛”、“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及全国“海之曼杯”、“星海杯”等赛事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为大专院校培养了许多教师,多名学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留学。 曾担任“第十二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评委,多次获全国、香港钢琴大赛“优秀教师奖”及“园丁奖”。

157 评论

秋水伊人ying

歌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 歌剧一直以来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二者相辅相成。而如何引用歌剧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一直都是教学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歌剧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声乐教学中的三种措施,以促进声乐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 歌剧;声乐教学;作用;措施

将歌剧引入到声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多元的歌唱形式,并且有助于学生感受艺术文化,进而完善声乐知识结构。而如何充分利用歌剧提升声乐教学质量成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歌剧在声乐教学中作用

(一)、歌剧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如果学生对其毫无兴趣,那么就无法很好掌握声乐演唱技巧,也无法自我提升。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声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终身任务。而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选择的作品有关。歌剧现如今被教师作为教学的最佳选择。歌剧有国外歌剧和中国歌剧,它们都有着风格各异的特性,正好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将歌剧融入到声乐教学课堂中,也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授声乐知识时,可先选择一些相对简单,较为流传的歌剧作品,如《茶花女》、《我亲爱的》等,这些作品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旋律优美,乐句简单朗朗上口,这些作品在训练学生气息控制和对整体音乐内涵的把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对学习声乐的自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剧为唱功训练提供平台。在声乐教学中,重唱和合唱都是教学的重点,相对独唱而言,它们在音准、节奏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重、合唱是歌剧的一个特色。歌剧要求不仅要唱出重唱的基本特点,而且还要唱出主人公个性特征,必须产生共鸣,必须和谐。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在教授学生重唱时,除了教重唱的基本技巧,还要教学生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团队协作意识,为构建一个完整的声乐知识结构奠定良好基础。合唱是由多人共同演唱同一声部,要求他们在音准、节奏等方面要能够协调起来,而重唱则是由不同人来完成演唱,在最高声部、中间声部和低声部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其要有扎实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比较困难的中间声部和低声部完美演绎出来。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需要在无数次的失败中磨练。经过艰苦的学习,学生的唱功定有很大提高。

(三)、歌剧为培养文化素养提供平台。歌剧就是采用演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演绎故事内容,既包括音乐、表演、舞蹈方面的知识,又包含文学知识。从大多的歌剧剧本中可以看出,其很多素材都是源自文学作品。如歌剧《卡门》,其源自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嘉尔曼》;歌剧《茶花女》,其源自法国小说家的著名小说《茶花女》;中国歌剧里程碑《白毛女》源自于民间传说;歌剧《江姐》源自于长篇小说《红岩》等等。这些歌剧作品对于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起着很大作用。歌剧作曲家将个人情感与故事情节融于一体,使歌剧充满戏剧性色彩。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其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创作背景、文化以及那个年代的音乐进行探讨,这样才能让学生所运用的唱歌技巧具有时代特色,准确表达歌剧的思想内涵,传达歌剧的美好意境。由此可见,学生在演唱时,不仅能够更完美地演绎歌剧,提高学生演唱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歌剧为演唱与钢琴伴奏更加和谐提供平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是成功演绎一部声乐作品的关键。当学生在演唱某部音乐作品时,除了要把握好声音自身因素外,还必须与钢琴伴奏配合得当。由此可见,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演唱的同时,还需让学生认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在演唱时要仔细倾听钢琴伴奏,在力度、速度、呼吸等方面与伴奏要达到高度默契。在歌剧中,演唱者与钢琴伴奏协调默契度非常重要,二者不可分割,二者共同合作达到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与钢琴伴奏协调时,选用歌剧作为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非常有效。在声乐教学中,有乐感的演唱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演唱得是否成功,不仅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是否能够与伴奏相互协调有着很大关系。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歌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钢琴伴奏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五)、歌剧为实践提供平台。歌剧对声乐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歌剧是一个多人共同演出的音乐作品,它需要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每场故事都需要主人公把握住度;歌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音乐,歌剧中的音乐需要指挥与乐器的配合。因此,歌剧演员不仅需要很好地把握住故事情节,而且需要其在此基础上,配合音乐元素,将其完美的演绎出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这一特点,将歌剧适当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演绎能力。

二、歌剧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熟记歌词与旋律。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歌剧作为案例进行教学,主要是教授歌剧中咏叹调的演唱部分。歌词与旋律是演唱一部作品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熟记歌词与旋律,为演唱好作品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熟记歌词时主要采取读、念、唱的教学方法。“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使其能够感受歌词的美感,练习语感,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念”以曲的结构来将歌词念出来,感受每小段的意思,体验人物思想感情的波动与转变;“唱”伴着曲子进行演唱,将词与曲结合起来,进一步熟悉歌词,完全演绎作品的情感。而在指导学生如何熟记旋律时,教师让学生采用默记法和哼唱法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一边在心里读谱一边嘴上哼唱,二者相互配合记忆旋律。歌剧都具故事情节,因此,在歌词方面其都朗朗上口,而且其旋律优美,很好记,学生采用读、念、唱的方法、默记法和哼唱法相结合的方法完全可以熟记下来,为演唱做好基础铺垫。

(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角色。歌剧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具有深层的内涵,只有正确理解歌剧的内涵,才能完美演绎。如果分析不到位,没有准确理解歌剧内涵,学生即使有很好的嗓音和娴熟的技巧,也会因演唱没有感情、平淡而失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分析人物角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分析曲目的“情、词、曲”。“情”作家通过曲目表达的情感;“词”对歌词进行分析,词的意思、词的发音等进行仔细研究“;曲”对曲目的结构和框架进行分析。(2)整体分析。从歌剧的整体出发,对歌剧的创作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进行研究,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演绎人物形象。如在歌剧《卡门》中,怎么表现出卡门的温柔、妩媚、热情、直率,又怎么表现出卡门的傲慢、放荡,在卡门人物刻画上,怎么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将这完全相反的两方面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歌剧中的人物角色,使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人物的情感,让歌声更具魅力,让表演更加真实,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指导学生呼吸和音色问题。在歌剧中,人物较多,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矛盾冲突不可避免。此时在演唱时要有感情波动,需要饱满的气息,需要大的呼吸流量。另外,歌剧的舞台和场所空间较大,此时需要演唱者要有足够的大的音量,这样才能与伴奏相抗衡,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演唱者音色要明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呼吸时采用快速音阶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呼吸量时采用大跳的音程练习方法,指导学生音色时采用级进的八度以内的音阶或半音练习以及跳音的练习方法。如在歌剧《卡门》斗牛士出场时要求卡门女友的有效音域都要超过两个八度,音色要凸显出来,此时教师就选择快速音阶和跳音的练习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西方歌剧还是中国歌剧都将作为教学重点,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因素。歌剧对声乐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演唱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用歌剧来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如指导学生熟记歌词与旋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角色、指导学生呼吸和音色问题等,皆已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义玲,姜山.谈普契尼歌剧作品与声乐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0(11)

[2]陈晓.乌克兰沃茨霍夫斯卡娅教授的声乐教学特征探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4)

[3]曲凯.普契尼的歌剧之路[J].艺术教育.2009(02)

[4]智艳.歌剧表演艺术视野与民族声乐教学———“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引发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04)

[5]王春萌.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音乐创作.2012(04)

[6]孙玉柱.试论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如何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J].作家.2009(16)

[7]易靖平,张亚丽.论西洋歌剧中重唱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1(01)

245 评论

傻大明白

大概价位要8千元左右的

234 评论

相关问答

  • 武汉医院发表论文

    医生很大牌,妙手与否无从判断,但仁心这点,呵呵,各位看官想多了。对待病人缺少耐心,更谈不上同情心,不论老弱病残!每个人都有生病难受或腿脚不再方便的时候,医生请问

    天天快乐141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武汉学院论文发表

    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显示:自2000年以来,该院共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2

    勿忘我123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武汉学院发表论文

    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显示:自2000年以来,该院共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2

    浅夏oo淡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武汉学院发表学术论文

    成绩和文章数目。硕士研究生须修满学分且平均成绩须达到A及以上,攻硕期间在学校认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硕士才能毕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是

    木图先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沈阳音乐学院发表论文

    沈阳音乐学院的代码是10177

    桃子爻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