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9

笑傲江湖之悟空
首页 > 论文发表 > 暨南大学学生发表sci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982吃货一枚

已采纳

暨南大学统计学专业 一、历史沿革 暨南大学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学的“211”重点建设大学。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成立于1981年,当时系名为计划统计系,设计划统计一个专业。1988年按国家专业目录标准化的要求将计划统计专业改为统计学专业,同时将系名改为统计学系。1994年增设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改称经济信息管理系。 本系从1981年起,招收计划统计专业本科生,1988年改招统计学专业本科生,1994年增招经济信息管理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该专业转到数学系)。1985年起开始招收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年获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与权,是广东省唯一的统计学硕士点。1991年获准向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招收统计学兼读制硕士研究生,2001年获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学位授予权,面向境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招生。2003年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点、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面向境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招收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研究生。本系还积极为社会培养各层次的在职统计人才。 本系已经建立了一个本科——硕士——博士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系有完整的机构设置,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合理的大统计学科体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无论在教学方面、科研方面还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经济信息管理系均有新的突破和进步! 二、组织机构 在学校“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方针的指导下,为更好的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统计学系建立了完整的组织结构,下设:系办公室,统计、数量经济两个教研室,统计与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市场调查与分析研究所。既进行教学科研,又与社会密切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三、师资队伍 本系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本系教职员工共有21人,其中教师17人,教学管理人员4人。教师队伍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8人。 著名的统计学家暴奉贤教授(已故)是本系的创始人。谢启南教授在我国统计学届享有较高的声誉。以韩兆洲教授、刘建平教授、伍超标教授、陈光潮教授、夏应存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在我国统计学界崭露头角。本系教师教学成绩突出,获各类优秀教师奖多项,如获南粤优秀教师奖1人,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奖1人,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师奖1人,校级优秀教师奖多名。 四、学科建设 本系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努力建设大统计学科体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全系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两个博士点,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硕士点。具体情况如下: (一)博士点 专业: 1、统计学 研究方向: (1)统计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 (2)社会经济调查和分析 (3)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4)保险精算与金融工程 2、数量经济学 研究方向: (1)数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经济计量学理论与实践 (3)数理金融与风险管理 (二)硕士点 专业: 1、统计学 研究方向: (1)经济预测与决策 (2)国民经济核算 (3)统计信息管理 (4)质量工程与管理 (5)社会调查与分析 2、数量经济学 研究方向: (1)经济计量理论与实践 (2)保险精算与金融工程 (3)投资分析与风险管理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研究方向 (1)随机分析及其运用 (2)数理金融与精算学 (3)统计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4)生存分析与生物统计 硕士导师:韩兆洲教授、刘建平教授、伍超标教授、陈光潮教授、夏应存教授、郑少智副教授、王斌会副教授、吴云凤副教授、郭海华副教授等。 五、教学科研成果 本系本着以产促研,以研促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为国家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己任,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广州市政府科研项目十多项;承担完成企业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二十多项,总经费达200多万元,其研究成果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政府宏观决策以及企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得到实际部门认可。本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努力实践学院建设研究型学院的战略,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密切关注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新动态,仅近5年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Statistical Sinica,统计研究、应用概率统计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被SCI收录的近十篇。在国内其他核心期刊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重要刊物转载。全系教师先后共获省部级和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0余项。 在作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我系十分重视教材建设。1981年以来,我系教师公开出版的教材30余部(其中全国统编统计教材和国家规划统计教材多部,省高校统编统计教材8部),专著15部,译著4部,内部出版教材20余部。在上述编著中有10部教材获部、省级优秀教材或优秀统计编著奖,有6 部教材被国家教委和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推荐全国高校使用,有2部教材被选送参加全国第二届和广东省首届优秀图书展,全系教师先后共获得各种省级以上的教学(材)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教学改革中,我系1993年开创性地在本科教学中推行挂牌教学,《光明日报》、《羊城晚报》、《报刊文摘》和广东电视台等媒体作了报导,社会反响强烈。 《统计学原理》是省级重点课程,统计学是校级重点学科。 六、人才培养 本系已培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并为各级统计机构培养大量的在职人员。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受到社会的好评。 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7人,各类硕士研究生58人。历年来本系学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达100余篇。2人获南粤优秀研究生奖,1人获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研究生奖,5人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奖,1人获第七届 “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七、学术交流 为实施暨南大学“侨校加名校”的发展战略,本系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学方针,努力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1981年以来,我系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联合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1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0余人次,赴英、日等国和港澳地区访问、讲学、合作科研和进修2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人次。2002年主办首届经济社会统计国际研讨会。国际统计学会(前)会长柯尔道夫、波兰中央计划统计大学校长鲍夏柯夫基等人曾访问我系,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等多名学者曾到我系讲学,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学者多人亦曾应邀到我系讲学。我系暴奉贤教授(已故)、谢启南教授、曾声文教授、韩兆洲教授、陈光潮教授、伍超标教授、夏应存教授、郑少智副教授也曾应邀到日本、美国、英国、越南、香港、澳门等地讲学。 八、本科专业与主要课程介绍 专业名称:统计学专业(下设两个方向:统计学方向、精算师方向) (一)统计学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与统计学相关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统计学方向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国际商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民经济核算、经济计量学、调查方法与实验设计、统计预测与决策、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计算方法、计算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专题讲座等。 (二)精算师方向培养目标:本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及精算学的理论和方法,通晓经济法规及国际精算师准则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输送从事精算、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等工作的精算师。 精算师方向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程序设计基础、回归分析与经济计量学、保险精算学基础、寿险精算论、社会保障精算论、风险管理与保险、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分析、实验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计算经济学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通讯地址: 中国广州石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 邮政编码: 510632 电 话: 系办公室 传 真: E-mail:

117 评论

爱多肉的milk

暨南大学是985高校。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

扩展资料:

暨南大学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个系,20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

参考资料来源:暨南大学——学校简介

113 评论

条野太浪

暨大的统计是不错的,相关领域如管理,经济等蛮厉害的。和中大有的比。

232 评论

twinkle100

暨大教务处用户登录入口: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 复旦大学 、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签署共建暨南大学协议。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有64个系,19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40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特聘教授、青年长江)16人,杰青、优青获得者35人,“珠江学者”42人,教授723人,副教授904人,博士生导师808人,硕士生导师1601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37918人,其中本科生26837人,研究生11081人,来自12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1767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令国人振奋。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98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以来,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7项、其他类型国家社科项目近250项,其中,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10位,是唯一一所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非“985”高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及排名近年也屡创新高。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2011年以来共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2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近千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68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74个国家设立120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3013人,其中本科生1936人,研究生278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2.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2.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4.1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58.97万册。学校设有24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4所。 2018年10月24日,*亲临学校视察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作了指示。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全体暨南人将牢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

86 评论

尼古丁00144

很强的,在全国属于前列

184 评论

幻影墨斗鱼

暨南大学不属于985大学,属于211大学。属于中国一流大学的档次,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直属统战部领导,教育部、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2月,暨南大学有专任教师274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104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药学。

“211工程”三期建设立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金融学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水域生态学与藻类生物资源、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药物、重大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中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广告学、中医学、金融学、历史学、药学、法学、生物科学 、工商管理、国际政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包装工程、财务管理、新闻学、临床医学、旅游管理

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

广东省重点专业:新闻学、金融学、会计学、华文教育、电子信息工程、翻译学、法学

广东省名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新闻学、会计学、生物技术、工商管理、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外汉语、旅游管理、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

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力学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公共管理、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华文教育、中医学、财务管理、广告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英语、知识产权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网络空间安全、市场营销、广播电视学、环境科学、行政管理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暨南大学设有309个研究机构和97个实验室 。设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3个,省、部级设置的工程中心4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分别是暨南大学拉美中心、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暨南大学菲律宾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83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

2009—2010学年度,学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08年至201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各2项,总数列广东省高校第一。“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百万元以上项目40项,其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1项,此外还承担“973”、“863”项目多项。仅2010年,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项。

2009年,暨大发表论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70篇,比2005的443篇增长了53%。文科方面,“十一五”期间,暨大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比“十五”期间的47项增长了57%。

2011-2018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7项、其他类型国家社科项目近250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其中,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10位,是唯一一所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非“985”高校;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2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近千篇。2017年8月,暨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获得各类资助220项,这得益于学校成功实施“工科振兴”计划。

对外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截至2017年11月,已同世界五大洲(美国、巴西、秘鲁、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43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5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88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在香港和澳门分设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教育基金会。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66个国家设立106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4063人,其中本科生1737人,研究生262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2004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派出共529名志愿者,遍布21个国家。学校与南非罗德斯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8个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来自12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4388人。

985工程(Project 985) ,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Project 211或者211 Project)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311 评论

相关问答

  • 暨南大学学生发表sci论文

    暨南大学统计学专业 一、历史沿革 暨南大学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学的“211”重点建设大学。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成立于1981年,当时

    笑傲江湖之悟空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暨南大学发表论文a类

    暨南大学外语系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7年的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上著名专家学者叶公超、梁实秋、钱钟书、许国璋等教授曾在该系任教。外国语学院于2001年5

    静婷雅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暨南大学论文发表

    暨南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申请流程。1、进入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门户网站,自学考试导航栏,点古论文申请。2、进入论文申请页面,填写自己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信

    达达11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暨南大学2017论文发表

    需要。需要发表小论文的,毕业要求同专业硕士是一样的。暨南大学在职研究生论文要求并不高,但是考生还是要认真的撰写论文,因为每年也是有很多考生通不过论文答辩的。根据

    无敌小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暨南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男,1955年生,广西灌阳人。文艺批评家,学者。文学博士。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现任暨南大学副校

    馋死宝宝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