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慧慧
、1.期末考试 睡梦中的温然忽然被人拍了一下肩膀。 顿时,脑中爆炸般的画面碎裂,反倒有一连串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 她缓缓睁眼,仍然是一副睡意朦胧的模样。 “试卷不会做是一回事,考场上还睡觉,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了!”同时,身后传来老师严厉的声音。 温然呆了呆。 她穿书死后,居然在这本书里重生了!从一个备受瞩目的科学界新星,变成了一个着墨不多的炮灰女配?! 面前是普通的书桌,讲台、黑板,和奋笔疾书的同学们……这是高二年级的零班,一个与原主学习成绩不符的班级—— 零班只接收两种人。一种,是学习成绩极其优异,在全校排名前列的名校预备役;另一种,就是明明不合格却硬挤进来的关系户。 毫无疑问,身为漂漂亮亮但没多大用处的花瓶,温然属于后者。没有实力的人却站在了本不属于她的位置,很容易惹人闲话,哪里都是这样。除了班上同学的闲言碎语,老师对她的态度也算不上温和。 但!是! 她上辈子因为掌握了某个几乎能毁灭人类的秘密,被各方大佬追杀,不是想把她连人带实验室一起炸毁就是想威逼利诱迫使她交出秘密,让她一度过上了逃亡的苦逼生涯,相比起来,这个花瓶女配的人生算是风平浪静了! 她相信,只要她不在女主面前搞事,不作死就不会死。只要安静如鸡的带着秘密过完下半辈子,那群潜伏在华国的大佬们也一定以为她死了,不论如何也不会找到她的头上来! “你还笑?准备交张空白卷子上去?”老师见她还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不由来气,“这次期末物理要是再考个位数,你还有脸待在零班?” 在他们a中,老师们也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标准,按照一个班学生的平均分算。温然虽然还算用功,但资质平平,其他需要背记的科目还好些,一到物理课就歇菜,偏科严重,次次物理考试都只会蒙选择题,算是一窍不通选手,她穿过来的时候,正好温然在物理考试上睡觉,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啊……对不起,”脑中高负荷的消化完所有信息,回神的温然眨巴眨巴眼,眉头轻轻拧起,脑袋一点点低了下去,声音也一点点变小,嗫嚅道,“我是不想再拉低班上的平均分,这个月每天晚上复习物理到深夜三点,昨天也是……所以今天忍不住瞌睡,不小心睡着了……” 尽管这话的内容非常假,但配上她真诚到完全不心虚的语气,老师居然没多说什么:“我也不是在逼你,你们成绩怎么样,只关乎着你们自己的前途而已。但如果期末你再考个位数,就会被踢出零班,学校规定如此,谁也救不了你。” 温然乖巧点头。 零班的人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年级排名的变化,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筛选,退出年级前五十的学生将会被剔除出去,而她虽然因为关系勉强进来旁听,但一个学期过去,如果成绩不合格,是会被劝回普通班的。 高二期末对原主而言是一个转折点,她正因为物理考砸,牵连了整个理综的分数,被踢出了零班,以至于寒假过年的时候各路亲戚问成绩,温爸都没颜面开口,身为邻居的女主妈妈也三番五次来温妈面前炫耀,一家三口都没法过个好年。 她重新翻看了一遍面前的试卷,生物与化学题目原主几乎都做完了,她粗略估算了一遍准确率,拿起笔开始填物理答案。 考试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看一遍题目就能推测命题人的考点,由此迅速联系相关知识点判断思路,不过她的话,可以省略前面一步,看一眼题目,脑袋里自然会出现答案。 但要是全写对,就太惹眼了,她要安静的做个花瓶女配,自然要控制分数。 只要能判断所有题目的得分点,就把分数精准控制到小数点后,而且,就算出分以后谁有疑问,检查这份卷子,也不可能查出哪怕一点不合理的地方。 阅卷结果很快出来了。 那时刚好是寒假前补课的最后一节课的课间,温然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依旧是一人一张桌子。她不像原主那样时不时找女主的麻烦,安安静静待在角落里,捧着本书。 原主本就孤僻而不善言辞,不是女主那样八面玲珑的人,成绩虽然在全校里算不得差,但在零班次次垫底,有些人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看不起的。 现在她反而安静了,其他人倒不乐意,凑到她桌前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故意一把扯掉她的书:“这是什么?《智能化的微型大脑——ai芯片的设计》?温大小姐,你不会是半夜三点学物理学傻了吧?” “冷静点,连高中物理都搞不定,就不要看这些东西自虐了。” “……”她看她自己发表的论文,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是以前的温然,一定会拉下脸一声不吭地抢回来,而她性格使然,人比较佛,也就随他们去了,“呐,想看就看,记得还我。” “这文章每个字我都能看懂,拼起来就完全不知所云,也不知道是哪个疯子写的。”林晓见她无所谓,也没了争抢的兴趣,丢还给她,“知道自己要被踢出去了,干脆就放弃挣扎了?以前看你课间还会整理笔记的。” 旁边的妹子徐洋也凑过来,睨了她一眼,装作犹豫了一下,带着同情的眼神道:“听说被零班踢出去的人要搬着书包和凳子,穿过走廊回普通班,全年级的师生都在看呢。你爸那么要面子的人……哎,这不是要过年嘛,我也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你别太难过……” “哦。”这人到底是从哪儿看出她难过的? 林晓说起话来更口无遮拦些,比徐洋还更直接:“其实我是想替秦爷谢谢你,毕竟班上只有你俩不是凭成绩进来的,也得亏了你在,秦爷就算一个学期没来上课也没考过倒数第一!” “……”考倒数第二还很荣耀的样子真的没问题吗…… 听说老师已经带着试卷走出了办公室,又有几个同学不自觉的往她这个角落偷望,也有人特意围上来道别的,但只有林晓的话听着还有几分吊儿郎当的真心,其他人嘴里安慰着,实则都是看热闹的眼神。 “你别伤心了,其实我这次物理也发挥不好……有道选择题不小心看错了选项,六分呢。”女班长见她要走了,也来和她说两句安慰的话,以表对班上同学的关心。 但这关心有几分真假就不知道了。 温然毫不为之所动,开始配合她的表演:“哦?所以你估分了吗?理综能考多少?” “也就两百多分吧,可能连两百六都上不了……满分可是三百呢,好气哦,这次回去我肯定和你一样了,要被骂死。” “……”你和原主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啊兄弟!冷静!! 温然默念了两遍不能崩人设,回到了心平气和万事皆佛的状态,配合道:“好高!我理综要是有你一半就满足了。” “当然,你和人家比什么比,人家是要冲清华的高材生,你能考个二本就不错了。”林晓吐槽,不过说的也是实情。 这时,已经有课代表接了老师手里的活儿,开始发卷子了。 之前的语数英三科都是原主考的,分数自然是一如既往,语文115,数学95,英语124,334分不算太低,但因为温然本就擅长语文英语,倒也不奇怪。班上人人都知道,等理综卷子发下来,就是她的公开处刑现场。 毕竟温然的成绩一直在年级中游徘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偏科,物理和化学的分数是她怎么努力也补不回来的。 “班长,你理综考了265!好高!”课代表扬了扬卷子,“这次的理综比上次的难多了,你考这么多,肯定能进单科前列,说不定会是我们班最高分!” “原来这次的更难吗,我说怎么压轴题步骤那么多,还以为自己写错了呢……”班长笑容满面的接过试卷,“才两百六而已,不算高,上次的年级第一不是考了两百七十分么?虽然说上次的确实更简单啦……” 话音未落,忽然课代表喊了温然的名字,扬起试卷。 顿时全班陷入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 “温然……”课代表横着看了一遍,不相信,又把试卷摆正,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名字,“267分??” “看错名字了吧老哥?” “是不是老师加错分了?” 短暂的沉默后,下面如同炸开了锅,顿时议论纷纷。 温然依旧在抽屉底下看自己的小论文,听到念分数,也只是“哦”了一声,慢条斯理拿了卷子下来,往书包里随便一塞,重新翻开了书。 反正这个分数对她而言毫无悬念,与她预估的一分不差。根据原主的三科成绩,她一定要考上这个分数,才能以最不起眼的中等成绩稳稳留在这个班里。 这是作为默默无闻的花瓶女配所必备的素质,只要不扎眼,就不容易被炮灰掉。
阿哥丶WLy
1. Liang zhang, Zheng-Zhu Zhang, Yi-bin Zhou, Tie-jun Ling; Xiao-Chun Wan. Chinese dark teas: postfermentation,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3, 10.1016/j.foodres.2013.01.016. 2. Jin-Hua Qin, Ning Li, Peng-Fei Tu, Zhi-Zhong Ma, and Liang Zhang*. Change in Tea Polyphenol and Purine Alkaloid Composition during Solid-State Fungal Fermentation of Postfermented Te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2, 60 (5): 1213–1217. 3. Liang Zhang, Zheng-Zhu Zhang, Ya-Ning Lu, Jing-Song Zhang. 2012. Intestinal transport of L-theanine from green tea and effects on human healthcares. In: Preedy, Victor. Ed. Tea i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souri. In press 4. Liang Zhang, Zhi-Zhong Ma, Yan-Yun Che, Ning Li, Peng-Fei Tu, Protective effect of a new amide compound from Pu-erh tea on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gainst cytotoxicity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Fitoterapia, 2010, 82(2), 267-271. 5. Liang Zhang, Ning Li, Yan-Yun Che, Zhi-zhong Ma, Peng-Fei Tu. Development of the fingerprints of aged Pu-erh tea and ripened Pu-erh te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1, 20(4): 351-357. 6. Liang Zhang, Ning Li, Zhi-Zhong Ma, Peng-Fei Tu. Comparison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ged Pu-erh tea, ripened Pu-erh tea and other teas using HPLC-DAD-ESI-MS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 (16): 8754–8760. 7. Liang Zhang, Wan-fang Shao, Li-feng Yuan, Peng-fei Tu, Zhi-zhong Ma. Decreas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reversing the immunosenescence with extracts of Pu-erh tea in 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SAM). Food Chemistry, 2012, 135 (4): 2222–2228. 8. Ning Li, Liang Zhang, Ke-Wu Zeng, Yuan Zhou, Jia-Yu Zhang, Yan-Yun Che, and Peng-Fei Tu. Cytotoxic steroidal saponins from Ophiopogon japonicas. Steroids, 2013, 78(1):1-7. 9. Che Yan-Yun, Zhang Liang, Li Ning, Zeng Ke-Wu, Tu Peng-Fei.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Ilex mamillata C.Y. Wu ex C.J. Tseng.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2. 26(21):1991-1995. 10. CHE Yan-Yun, LI Ning, Zhang Liang, TU Peng-Fei,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Leaves of Ilex kudingcha,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1, 9(1): 22-25. 11. Ning Li, Jia-Yu Zhang, Ke-Wu Zeng, Liang Zhang, Yan-Yun Che, Anti-inflammatory homoisoflavonoids from the tuberous roots of Ophiopogon japonicas, Fitoterapia, 2012, 83(6):1042-1045. 12. Xiao-Juan Lai, Liang Zhang, Jun-Song Lia, Hang-Qing Liu, Xun-Hong Liu, Liu-Qing Di, Bao-Chang Cai, Li-Hua Chen,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 and bioavailability studies of three salvianolic acid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Salviae miltiorrhizae alone or with synthetical borneol in rats, Fitoterapia, 2011, 82(6):883-888. 13. Chu Song-ling, Fu Hong, Yang Jin-xia, Liu Geng-xin, Dou Pan, Zhang Liang, Tu Peng-fei, Wang Xue-mei,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Pu’er tea extract on the regul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1, 17(7): 492-498. 14. Xin-Fu Zhang, Ying-Ying Han, Guan-Hu Bao, Tie-Jun Ling, Liang Zhang, Li-Ping Gao, Tao Xia. A New Saponin from Tea Seed Pomace (Camellia oleifera Abel)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PC12 Cells. Molecules. 2012, 17(10):11721-11728. 15. 张梁, 徐德生, 冯怡, 2007, 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归属分析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32(17): 1789-1791. 16. 沈岚, 张梁, 冯怡, 徐德生, 林晓, 2009,芍药甘草复方配伍药动学研究,中成药, 31(3): 374-377. 17. 沈岚, 张梁, 冯怡, 徐德生, 林晓, 2008,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33(22): 2658-2662. 18. 陈丽华, 冯怡, 徐德生, 李俊松, 张梁, 2007,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大鼠胃底环行肌条作用的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23(6): 1-4. 19. 沈岚; 冯怡; 徐德生; 林晓; 张梁, 2008, 配伍前后芍药特征化学组分体内药动学变化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43(23): 1774-1776. 20. 毕丹, 宋月林, 张梁, 陈东, 屠鹏飞, 2009,鹅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40(10): 1543-1545. 21. 陈丽华, 冯怡, 徐德生, 李俊松, 张梁, 汪益涵, 2008, 含甘草酸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中国中药杂志, 33(5): 509-513. 22. 沈岚; 冯怡; 徐德生; 林晓; 洪燕龙; 王优杰; 张梁,2010, 基于HPLC-DAD-ESI-MS技术的芍药甘草汤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35(15): 1947-1952.23.毕丹,宋月林,张梁,陈东,屠鹏飞,2009,鹅胆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40(10):1543-1545.24.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李俊松,张梁,汪益涵,2008,含甘草酸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中国中药杂志,33(5):509-513. 25.沈岚;冯怡;徐德生;林晓;洪燕龙;王优杰;张梁,2010,基于HPLC-DAD-ESI-MS技术的芍药甘草汤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研究,中国中药杂志,35(15):1947-1952.
芒果小丸子哟
一日三餐,面为之主。想必大家一定知道面粉,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我们由它可以想到它经历过什么,有多少困难是它面临的。 当小麦金黄之后,他被机器与支干分离,又被磨压去壳成为麦子,接着经历几天暴晒除去水分,然后又被磨成面粉。它的过程真可谓“脱胎换骨”。之后又会被压成面条或高温变成馒头,经历千辛万苦,曲曲折折。对于我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代说,一点点挫折都会使我们怨天怨地,大一点的困难足以使我们跌入无底深渊。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务必抱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生活。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起起落落,关键就是人的心态。正视挫折的人,往往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抱着消极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他一定会被社会所抛弃。不经历风雨,难得见彩虹,漫漫人生路,九曲十八弯,挫折不可避免,重要的就是面对挫折的心。 当上帝没有多看你一眼,厄运之神有可能就会降临到你的头上。我们不得不面对,当我们内心对困难产生了恐惧,不妨想想小小的面粉,它不仅有不畏惧困难的心态,更有团结一致的,无坚不摧的本领。面粉很轻,也许风一吹,它就无力抵抗,但一袋面粉就足以抵抗,面粉经历过“脱胎换骨”的磨难,相比他而言,我们的挫折简直微不足道,因此我们应该向小小的面粉学习,有临危不惧,正确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集中信念,击败挫折的豪情壮志。 临危不惧,积极乐观的品质不仅面粉具有,也是我们人类必不可少要拥有的。从现在起,让我们怀着一颗正确的心,走我们的人生路! 【点评】 思路挺好,出其不意,从面粉的整个历程来感悟人生。两个建议,一个是面粉的历程可以写的再丰富和曲折些;另外一个是曲折而丰富的面粉的历程给我们人生感悟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层次。 继续努力吧! 点评老师:林晓
居里夫人(1867.11.7—1934.7.4),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文:Maria Sklodowska)跟皮埃尔·居里结婚以后,改名为玛丽·居里,世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明廷华ISSN:1671-1815CN:11-4688/T地址:北京学院南路86号邮政编码:100081 科
1、欧拉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 2、华罗庚幼时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的召开可谓是“好雨知时节”,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非常
刘晓燕考研英语课程可以在启航教育的网站上购买后进行观看学习。 刘晓燕介绍: 1、属于新晋网红老师。为人大大咧咧,十分接地气,典型的激进派,晓燕老师本科商师考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