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强329
如果发现自己发表的文章有错误的话,最好第一时间和你的编辑联系。
如果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错误,那么有的会选择得过且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的话,那么肯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解决的,比如是网上发表的话就赶紧更正,如果是纸质版的话,可能就需要出一个更正说明之类的,总之就是不能放任不管的。
吃客声声
如果论文已经正式发表了,但是发现里面有数学上的错误,第一个方法是联系编辑进行撤稿,将错误修改后重新进行发表。第二个方法是不用撤回原稿,而是重新发一个更正声明,说明论文原稿中的错误,并且表达歉意。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论文发表后发现数据出错的问题。小论文发表过后发现数据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撤销,更改之后从新发表。
纳木错dolphin
论文发表后发现错误一般处理如下:
硕士毕业论文已经上传但发现很严重的错误一般首先请老师和系所帮忙如果没有效果,下一步咨询研究生办。最后研究生办也不行,就靠发表论文来澄清观点。
硕士论文简介: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研究能力。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共分为12大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硕士论文
花大本事
安瑞医学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有更多医学sci疑问的朋友也可以私信我:医学sci论文在投稿中有以下10种状态:1. Submitted to Journal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2. With 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① Editor assigned编辑分派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3. Reviewer(s) invited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4. Under review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科学堂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6. Decision in Process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另注: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9. Accepted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10. Rejected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在投稿和审稿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发表的研究论文会给科研与创新带来新方法,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开辟新视野。本文分享下着名学者审稿和投稿经历,让投稿、审稿更轻松;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一、做研究决不能拖拉,有了idea一定要努力push,不管任务有多难,总是有希望完成的,一鼓作气,不到论文发表决不停歇(最好是还有后续工作); 二、论文投稿一定要及时,多少导师压着学生的paper不理不改不投,耽误了时机甚至影响其毕业? 三、即便是follow别人的研究工作,只要做的更加深入、系统、具体,总是能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但是如果做的单薄,就难免被审稿人诟病而被拒稿; 四、审稿应该认真仔细些,不仅需要通读细读全文,也要提出准确中肯的意见,还得认认真真参照杂志审稿要求打分。试问有多少人认为光有审稿意见足矣,而打分只是随便打打的? 五、要学会从审稿意见中推测审稿人是谁,如果被拒稿,改投其他期刊后在建议审稿人里把之前可能是给好意见的那位加上,而对于给苛刻难以对付的审稿意见那位,就建议编辑规避,这样也许可以加速文章审稿和被接收的进程。目前, 国际一流SCI杂志基本都已采用了在线投稿方式。 常见的投稿系统有: ScholarOne Manuscripts, Editorial Manager,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EJPress, Open Journal Systems (OJS), 等等; 也有些出版者倾向于自己开发投稿系统, 如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社(AIP)的Peer X-Press,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P)的Author Service and Referee Service, 等等。 这些在线投稿系统虽然界面风格各有不同, 但总体功能十分相似, 极大地方便了编者、作者、审稿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对于提高出版效率、降低出版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线投稿时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 (1) 应注意查询拟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 以便在稿件的准备中尽早开始遵循期刊的习惯和格式。 (2) 投稿时应严格遵循期刊的相关要求, 按规定的程序填写或添加投稿信息, 如投稿信、摘要、文件类型、辅助信息、图件、建议的审稿人等, 以满足期刊的要求 (3) Email地址必须准确, 有些期刊要求主要作者和通信作者有相互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 并且主要是与通信作者进行投稿及投稿后的联系, 这也是在投稿时需要注意的。 (4) 在投稿系统注册以后作者便拥有自己的网页, 该网页通常分为几个区域, 如投稿、查询已投稿件的状态、继续已经开始的投稿、传送修改稿、已录用稿件的出版阶段等, 因此, 对于特定的期刊(群), 应尽量保持自己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 以免导致混乱。 (5) 除了Email和FTP投稿形式需要一次性投稿外, 通过网页的投稿可以采取暂时保存的形式分多次完成投稿任务, 在最终递交稿件前, 投稿系统需要作者确认所有项目均已完成并且允许作者修改。 通常情况下投稿完成以后就不允许作者对已投的稿件进行修改, 除非编辑和出版商要求作者作某些修改。 (6) 投稿成功以后, 作者通常会收到一份来自编辑或系统的确认函, 作者可根据确认函提供的稿件编号跟踪稿件状态及进行投稿后的联系(如要求加快稿件处理速度), 可通过投稿系统规定的渠道或Email与编辑联络。
坚强一点Aaron
如果论文提交之后发现错误或者有重要信息需要补充,在不动摇该项研究的基础与结果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通过发表勘误(Erratum)或更正(Corrigendum)进行纠正。
论文勘误一般是在出刊后作者自己发现的问题而需要做出修改,或论文发表之后,其他作者在阅读的时候,发现论文中存在某一个或是多个错误,会向期刊杂志社指出错误的地方;然后期刊杂志社针对问题进行审核,然后与论文通讯作者联系,确认其中的错误。最后,杂志社准备勘误通知,并在准备完毕后尽快发出。
发到知网上的论文不可更改,不可逆。如果说实在严重的话,可以像所发期刊提出修改申请,之后由所发期刊杂志社向知网提出申请。申请审核通过后再提交文章进行二次审核,但是此时涉及一个二次发表以及重复率问题,会十分麻烦。因此这种错误收入是审核不严格导致的。
投稿后发现错误是可以撤稿的。 论文发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章一旦被录用,就会进入审稿阶段,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可能是作者主观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客观方面的原
论文发表后发现错误一般处理如下: 硕士毕业论文已经上传但发现很严重的错误一般首先请老师和系所帮忙如果没有效果,下一步咨询研究生办。最后研究生办也不行,就靠发表论
学术论文摘要的规范化写作一直是责任编辑所关注的话题,尽管早就有了相关标准与要求,但至今很多学术期刊中的论文摘要却并不规范。学术论文的摘要是论文的缩影,它以简短而
想问后来怎么解决的啊?我也是,毕业一年了发现其中一个结论中挺严重的理论错误,闹心、好纠结,怎么办啊?还不敢跟导师说
如果发现自己发表的文章有错误的话,最好第一时间和你的编辑联系。 如果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错误,那么有的会选择得过且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