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nightdq
21世纪的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论文
关于“人口素质”的内涵,早期人口学者张纯元在其著作《人口理论教程》中表达为“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此后,人口学者穆光宗认为人口素质,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较高的人口素质,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可见,人口素质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和一定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客观条件和能力。从其外延方面看,有“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1988年学者陈剑提出“两要素”说,认为“人口素质”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组成。“三要素”说认为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一、人口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后,虽然中国的人口素质已有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立足“两要素”说,本文对中国人口素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一)身体素质较差
1.人口预期寿命不够长。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步增加,男性与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随之逐渐增长(见表1)。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Www.133229.Com2004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67.3岁,仅高出4.1岁;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平均预期寿命63.5岁,高出7.9岁。但是比加拿大的79.8岁,低了8.4岁;比日本的81.8岁,低了10.4岁(见表2)。
表1 部分年份全国分性别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单位:岁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7中国人口》。
表2 1990年、2000年、2004年部分国家平均预期寿命单位:岁
2.婴儿死亡率较高。1990年后,中国婴儿死亡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1990年为38‰、2000年为33‰、2004年为26‰。与世界平均婴儿死亡率相比,1990年中国低25.9个千分点,2000年低24.6个千分点,2004年低28.1个千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4年比日本高23‰,比美国高19.3‰,比澳大利亚高21.4‰(见下页表3)。婴儿死亡率高,将会影响到人口的预期寿命,关系到社会整体人口的发展。
表3 1990年、2000年、2004年部分国家婴儿死亡率单位:‰
3.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 500万,出生婴儿缺陷率约为12.98%。推算出中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先天缺陷儿出生。再加上出生后显现出缺陷的儿童,先天缺陷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
4.残疾人比例不低。“中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智力低下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口约有1%~2%智商小于70的智力低下者,轻中度智力低下者约500万~1 800万人,白痴就有100万~200万人。”[1]中国残疾人数量庞大,且其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其中1987年,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4.9%,残疾人口约5 164万。至2006年残疾人总数达8 2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4% [2]。
(二)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1.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198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5年,2000年达到7.6年(见表4),2007年增长到8.5年以上。而世界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年,美国为13.4年,韩国12.3年,差距明显。
表4 2000年全国及部分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情况单位:年
同时,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差异明显。“2005年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比城市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低3年左右,甚至一些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三至四年。”[3]
区域劳动力整体素质差异大。2004年中国东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6年、中部地区为8.14年,西部地区7.48年,为最低。粗文盲率西部地区也最低。
城乡和区域劳动力整体素质差异大,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也难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
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虽然与改革开发初期相比,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了较快增长。2000年“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较大,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 422人上升为3 611人,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 039人上升为11 146人,增长了39%;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 344人上升为33 961人,增长了45%。”[4]
但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06年,中国大学入学率达到了23%,接近世界25.6%以上的平均水平,但大多数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超过30%,其中美国达到了80%以上。
3.文盲半文盲率高。与建国初期相比,虽然中国粗文盲率和青壮年文盲率(15~45岁间)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但是粗文盲率和青壮年文盲率仍然很高。1990年中国文盲人口18 003万,2000年下降到8 507万。文盲总数虽有下降,但基数庞大,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目前,发达国家文盲率为2%以下,欧洲国家约为2.2%,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仅为0.5%。
二、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
目前,中国应把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人口政策的核心问题,将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国逐步转化为人才强国。
1.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干预的关键措施在于预防,必须按照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来实施干预。其中,一级预防是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论文联盟http://佳的生育年龄、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等;二级预防是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以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对出生缺陷的治疗。通过实施这些健康行为干预、营养素干预、疫苗干预、药物干预等技术手段,进行出生缺陷干预,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2.推进人口早期教育,打好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婴幼儿时期,既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奠基时期,又是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奠基时期。”[5] 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以开发大脑潜能为主要环节,以开展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致力于提高婴幼儿智能、加强其体能、健全其人格、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保育与教育有机结合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组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几大范畴的学习活动,使婴幼儿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诸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3.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1)增加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中国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小,为此,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的教育投入,以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优化教育结构,加快各类教育的发展。继续抓好“两基”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成人教育,提高就业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3)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由于良好的人才环境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可以产生凝聚力、鼓舞力和驱动力,对外可以产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最大限度地给人才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荷塘荔色
男性消费心理学的论文
导语: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家中的经济状况好了,手里有钱了,曾经经历过贫穷和物质匮乏的家长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以下我为大家介绍男性消费心理学的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网络营销正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体系,因为电子商务规模壮大,网络市场随之扩大,但是发展过程还是会因为一些因素而被制约,就是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分析网络营销所带来的消费特征。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行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网络购物成为了时下较为热门的话题,然而针对消费者网购的心理研究,对网络营销模式的制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营销的现状
网络营销模式由原本的无人问津,到现今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效仿,只是用了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左右,网络营销的理论模式就从市场管理的传统模式中逐渐形成,并且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营销体系,特别是相关的软营销策略更是被多数的理论学者所接纳,还有企业营销人员的实施推广。
软营销策略,是以电子商务网络为前提环境,合理地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理论跟实际的网络营销结合起来,从企业自身出发,向消费者推出最为适合他们消费的服务、产品,期待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接受和认同,从而得到消费回报、其实软营销就是根据消费者在网络营销中的消费实践和心理研究。
二、网络消费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壮大,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就像是衣食住行一样离不开,因为网民的数量成几何倍数的形式增长着,我国的网络营销人员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期已经慢慢摸索出了发展之路,电子商务逐渐进入了成熟稳定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09年时网络消费额大概在2500亿左右,当时的网络消费者已经达到了近8500万,相较于2007年时,增加了近四成左右,因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让人叹为观止、网络市场越是发展壮大,多种多样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并且还变得越来越棘手,因而造成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人员很是无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润发欺消费者消费,引起,纷纷退货, 介入,现场混乱!
三、网络消费中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如何使传统市场中的消费人群接受这种新兴的交易模式,是最为困扰网络营销体制的难题、影响消费者网络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能力跟个人收入是直接相关的,收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网络消费的额度、个人月收入为500元以下的,通常不会进行网络消费,还有那些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络消费的概率也很小、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等收入人群,会占整个网络消费的7成左右、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等收入的消费者比较容易接触到网络消费,并且因其收入水平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逛街消费,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网络消费这种模式,而低收入消费者没有可支配的多余金钱,高收入者比较喜欢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宁愿去商场花高价钱买名牌贵价货,大多都不认同这种隐性的网络消费模式。
2、消费者的年龄、不同的年龄层次,更容易直观的`将网络消费的观念、心理表达出来,会因为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今的网络消费者的年龄呈单一结构,绝大多数的人群为18~30岁的消费者,占了总人数的八成以上,而30岁以上的人群只占了两成左右、由于年龄的增大,收入水平有所提升,消费频率也会增加,回去尝试着买一些高价货,而不是拘泥于以往那种小额商品上、特别是在35~40岁这个阶段的消费者,其消费金额以及消费频率更是最巅峰的状态。
3、消费者的性别、男女由于性别的不同在网络消费时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尽管网民中绝大多数为男性,但是热衷购物的却多是女性消费者,这是因为现实消费中也是女性居多、男性在网络消费中多数是购买与游戏或者数码产品有关的商品,而女性多数是购买化妆品、食品、衣服、家居以及保健品等相关商品、从消费冲动上来看,男性多数是看上就会买,而女性就会货比很多家,选择性更大。
4、消费者的职业、由于消费者所从事的职业会直接影响到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网络购物中的四成左右都是销售企业中的员工,而两成左右的是学生人群,其中最大比例的消费人群是那些大学生,其他的多为自由职业者和公务人员、职业的稳定性、收入水平的高低、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网络消费的概率。
5、消费者的教育程度、随着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社会人群平均所受的教育也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网络购物对消费人群的计算机水平有着一定的需求,因而网络消费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显著增高,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消费人群占了七成以上、但是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已经向着低学历人群开始蔓延、很多低学历的消费者平时接触网络的机会少,很多的操作较为困难,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而高学历的消费者会了解和掌握网络消费时的各项需求,明白什么该做,什么是该抵制和拒绝的地方,因此在网络消费中占了绝大多数的地位。
6、消费者所处地域、网络是能够搭建其全世界的无形桥梁,由于消费者所处的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更不相同,网络设施、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保障体系、电子支付的建立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总的来说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比较高,当然这些地区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在网络消费方面也会比较高、因而经济发达地区,使用网络的消费者在其收入、教育、思想等方面都会比较高,接纳网络消费这样的新兴事物也比较容易,消费金额自然会提升。
网络营销的关键是要做好网络销售,如何将消费者的心理把握住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消费最为重要的就是影响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因素,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网络营销的附属,要尽可能地将网络消费者存在的地域性、性别、年龄、收入、教育上的不同差异结合起来,找出这些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为这些消费者提供出更为有利的消费模式,更具针对性的调整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方针、企业销售人员多去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配合适当的宣传手法,从心理直接引导消费者在网络消费中的需求,将观望变为购买。
参考文献:
[1]李璐、网络营销的消费者心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6)、
[2]田华杰、基于消费者心理的现代企业网络营销[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
[3]吕炜桢,刘丹、浅析网购心理与营销策略的影响[J]、现代营销,2011(5)、
(作者单位 雷 蕾:陕西省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李 睿:陕西省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女性领导-两个名词,可以先拆开写,再合并。建议先写领导,可以翻阅一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比如组织行为学中就有对领导力的说明,可以适当借鉴一下。然后写女性,女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用哲学的方法来看,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定量分析是理性认识。 一般说来,定性分析只解决是什么(或者怎么样),定量分析却要解决有多少(或者什么程度)。
韩国媒体具有十分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甚至可以说在保守和进步之间,找不到中立地带韩国媒体总能做出令世界惊讶之举奥运开幕式前几天,韩国SBS电视台开启奥运史上不光彩
如何“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大纲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表述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对此做出分析与评论。分析与评论的内容由考生根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