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umauhauha
发表的论文有错误不算学术造假。
但是你得把你的真实实验数据写上去,并且分析结果错误之处,就行了,当作一篇分析报告来写。不算造假,只是不严谨不科学。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
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学术领域中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2018年8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职称评审管理规定》,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职称评审应以德为先,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且纳入信用“黑名单”。
防范措施
专家学者认为,必须用道德、体制和法律建设三种手段,防范和惩治学术造假。在教育部举行的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视频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希透露,新成立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已经接到不少反映高校学术造假的举报,教育部对涉及直属高校领导的举报将邀请业内专家对举报内容进行核查,力求让学术造假者付出代价。
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起草惩治学术造假的政策法规。其中包括学术造假的界定、界定的专门机构、惩治的机制机构、惩治依据、惩治方式、惩治力度等内容,为进一步立法做准备。
有心便是海
如果确定别人的资料是错的,就把资料修正过来,按自己的思路处理。
还是等proof来后改?会给我重新审稿吗?不改行吗?谢谢各位啊。 请大家帮忙啊 改正的话会重新审稿吗? 尽快向杂志社说明情况 他们会给你答复 如果不是重要结论的修改 一般会重新审稿后录用 谢谢小小鸟啊 你是说不会重新审稿 是吗? 顶一下 是SCI杂志吗?发生这种事的原因,是编辑不懂统计,审稿人的统计知识有缺陷。有些统计学问题,以一些简单计算就能发现问题。我发现国内杂志,哪怕是国内顶级杂志也会发生此类问题,因此曾想,建议所有杂志社要增加两个位置,一个叫统计审计;另一个叫原始资料审计。要是这样的话,可避免很多低阶错误,但,这样就会断了很多人的晋升之路。 [标签:content1][标签:content2](责任编辑:admin) 【求助】请教BBRC的投稿状态【求助】投稿选杂志遇到的【讨论】作者署名单位问题【求助】大修后投稿过去一【求助】投稿要求大修的几【共享】3年发表82篇SCI Jo【求助】肝移植方面的文章【求助】Waiting for Potential【求助】求助该投往那个刊【转贴】给SCI写手的一点参【求助】投sci杂志要求推荐【求助】求教——中国当代【求助】这些杂志是合法杂【求助】我该怎样回答这个
是自己发现的吗?是的话,对未排版定稿的立即纠正,已排版定稿的插一个更正说明,已经发表的论文在下期赶紧发一个勘误告示。
如题,以前发表的文章的论文资料有点错误,现在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里面改正过来可以吗? 修正一下,发一个Erratum去原来杂志,有专门这种文章型别的, 毕业论文你就当写书,独立于发表论文的,当然可以改过来dale79(站内联络TA)论文有错误是常出现的事情,看你毕业论文怎么对待,可以避开,也可以纠正,这个要分错误的性质而定,如果是论文理论错误导致资料错误就比较麻烦,如果理论正确,而只是选取的算例错误,则可以避开silentmoon(站内联络TA)Originally posted by purezhang at 2010-07-12 22:41:07: 修正一下,发一个Erratum去原来杂志,有专门这种文章型别的, 论文有错误是常出现的事情,看你毕业论文怎么对待,可以避开,也可以纠正,这个要分错误的性质而定,如果是论文理论错误导致资料错误就比较麻烦,如果理论正确,而只是选取的算例错误,则可以避开 谢谢!是模拟的结果错了,理论应该是对的。当然基于模拟的结果在论述上需要修正。请教一下,我可否附上新的模拟结果?purezhang(站内联络TA)Originally posted by silentmoon at 2010-07-12 23:51:18: 没问题的,有人问起时你绕得过去就行 然后若干年后有人引用你的资料发了文章时, 没问题的,有人问起时你绕得过去就行 然后若干年后有人引用你的资料发了文章时,你再告诉他,我这里面有东西是算错的 我也认为只要不是理论上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怕的的公开发表的论文有理论硬伤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你不需要发表的话,那就尽量的编严谨一些,别被指导老师发现了就好。 你也可以去看看同领域有的论文去看看他们的资料,去模仿他们的资料,数值尽量随机一点,不然太明显了
你很追求完美啊,但也说明你做事不够细心,其实每个人写微博都可能出现错别字,没关系的。你可以再写一封,改掉错字啊。如果简历里面有错别字就不好了,不过那肯定是可以改的。有些事情做错了,就无法挽回了,所以在我们做事说话的时候,最好细心一些,养成好习惯。
自己有个账号,你在右上角可以看到你账号状态,在这个情况下进入任何人的空间评论,应该会自己动留下的,只是可能会有验证码而已。谢谢
这里找一下吧:lun-wen./wt10.htm
瓶子好多
话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在1922年11月底破例同时宣布两个获奖消息:一是把将1921年度 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表彰他解释光电效应。二是把本年度 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物理学家玻尔 ,表彰他研究微观世界的原子结构并提出原子模型理论。诺贝尔奖委员会给他们颁完奖后,立刻锁定1923年度物理奖候选人名单:一位在微观世界的电子和解释光电效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美国人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获诺贝尔奖的密立根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富家子弟多才艺
油滴实验测电荷
1895年,在家乡短暂停留后,27岁的密立根自费到欧洲游学,进修物理。次年回到美国后,他即到芝加哥大学报到,任教物理学,不久因教学出色升为副教授。1921年,他调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物理系主任,直到1946年退休。 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密立根对物质微观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冒出测定电子电荷的念头。
密立根正在做实验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 探索 ,在19世纪末取得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J·J·汤姆逊首次用实验证明电子存在,并测出了其电荷与质量间的比值。此举打破了几百年来“原子不可再分”的主流论断。此后,J·J·汤姆逊与汤森德、威尔逊等同行共同致力于测量电子电荷。因为只有测出电子的电荷量,才能对它的质量、运动轨迹等进行推算。可惜进展都不大。1906年,密立根正式用威尔逊的云雾室来测量水中电子的电荷量。然而,一次次变化极大的实验结果让他头痛不已。几年后,他发现测量结果变化大的原因是水滴蒸发快, 并因此发明了平衡水滴法 。此法就是给云雾室的水滴通电,产生反向电场力,使水滴悬浮起来,减缓蒸发速度。经过反复实验,密立根发现实验数据间的差异只是有所减少,并没解决实际问题。怎么办?山穷水尽之际,和他一起做实验的研究生哈维·弗雷彻提出可否用其它液体代替水滴。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过仔细思考, 密立根决定用油滴代替水滴,并重新设计实验 。他先用两块水平排列的金属板(或电池组)做为正、负极,金属板上设两个小孔,其中一个连接喷雾器,负责把油滴喷入内部装置,另一个是显微镜观察孔。喷入平板的油滴因摩擦获得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克服重力上升,悬浮在空中。助手调整电压,让油滴通过小孔顺利下落到观察区后保持电压不变,密立根则通过显微镜进行观测。 油滴实验简图
经过上百次的观测,密立根发现所有飘进观察区的油滴的总电荷值都是同一个数字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他感觉已找到突破的方向。为了把数据弄准确,他和弗雷彻轮流上阵,认真观测并记录单个带电油滴的运动情况,常常几个小时一直盯着油滴,很是辛苦。付出总有回报,1912年4月,密立根通过确凿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基本电荷的电量e=(1.5924 0.0017) 10-19库仑,这个数据与今天的测量结果e=1.602176634 10-19库仑只差1%。次年,密立根公开发表论文, 正式提出“任何电量都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这一观点 。
密立根油滴实验详图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基本电荷是实验测来的自然界存在的最小电量,它的出现,让许多物理常数的计算达到更高的精度。密立根也因此名声大噪。遗憾的是, 密立根在论文中犯了两个错误,导致他和他的油滴实验受到后人诟病 。一是论文没有署弗雷彻的名字;二是文中只列举了91组观测结果,对相差较大的49组只字未提,这与论文所说“代表了所有的油滴实验”(见《密立根实验记录本》)所写严重不符。
研究光电得惊喜
中年密立根的精力相当充沛。当弗雷彻一门心思做油滴实验的时候,他又迸出一个想法: 通过实验来证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光电效应方程是错的 。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光量子理论并建立光电效应方程后,按当时观点,直接通过实验精确测量光电流以验证光电效应方程相当困难,但只有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新的学说才会成立。只是由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太慎密了,光电效应方程计算出来也没错误,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大都认可他的理论,只有包括密立根在内的小部分人持怀疑态度。证明光量子理论的实验比油滴实验更难,油滴毕竟有形有样,光却摸不住抓不着。密立根从1908年开始研究,知道1912年才设计出基本的实验装置。不过在实验中他逐步认可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1915年,他终于设计出一套精巧的装置, 证实了光电效应方程,并推算出普朗克常量h 的值 。 密立根光量子实验图 图源:物理双月刊网
1916年,密立根把研究内容公开发表。自此,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得到验证,密立根也因为出色的研究 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霸州楚楚吊顶
量子通信工程是国家品牌,很多测评专家的专业知识也在那里。量子通信的国际学术界也很权威,能被这么多人认可,说明量子通信真的很厉害。
墨子号推出已经快三年了。有哪些新发现?量子通信与大众有什么联系?是伪科学吗?1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说了很多话。
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以来有哪些新发现?潘建伟说,“墨子”作为科学实验卫星,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用。为了实现卫星与地球之间非常远距离的量子保密通信,它还有一个基本的科研目标,需要验证爱因斯坦严格意义上的“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
潘建伟透露,墨子推出后,性能指标远超预期,原本计划两年内完成的科学实验任务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所以性能上有充足的时间做一些改进,现在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墨子”将卫星与地面之间的密钥编码量增加了40倍,现在一秒钟可以传输约40万个密钥,可以满足一些保密通信的初步要求。
潘建伟说墨子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因为目前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结合的不太好,针对提出的测试协调模型。墨子做过实验,证明一些理论方案是不正确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潘建伟表示,希望量子通信能尽快投入实际使用,希望未来能研制出一颗中高轨道的卫星,使其24小时全天候工作,以弥补墨子只能在夜间工作的遗憾,保证密钥能在更长的时间内生成。
近年来,对量子通信的质疑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是“伪科学”。对此,潘建伟回应说,公众对量子通信技术有所怀疑,主要是因为量子力学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很大不同,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一定对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公众会怀疑量子通信的科学性,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
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创新通常经历从产生到广泛应用的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当公众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时,最初的反应通常是不可靠的。比如最早的相机,大家都觉得灵魂被吸进了相机,不敢用。所以有人认为早期的量子通信是伪科学。等它成熟了,他们觉得这项技术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产生了怀疑。“现在,我们确实有许多创新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应该有信心。”
但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信被广泛使用时,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创新过程就完成了。”
至于量子通信的作用,潘建伟表示,信息安全对国家和个人都很重要,从银行账户的密码保护到不开车的远程控制都有。量子通信原则上可以提供一种无条件的、安全的通信手段,这将大大提高未来的信息安全水平。
潘建伟表示,中国目前在量子信息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即使在某些方向上,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也不能过于乐观,部分优势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强烈冲击。与传统的国际科技强国相比,中国以往的科研组织模式主要是短期科研项目,在满足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以及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支持力度上仍然不足。与发展相比
潘建伟表示,他所从事的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需要跨学科交叉融合和攻关。他希望国家在这一领域部署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国家实验室。
去年,在全国政协双周咨询论坛上,潘建伟发表了“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的演讲。考虑到欧盟、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已经启动,国际竞争激烈,潘建伟建议中国尽快实质性启动相关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同时, 依托相关领域最具优势的创新单位开展国家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具体负责相关重大科研任务的总体部署和实施。
请问最后学校图书馆让改吗?
公式推导错误会影响博士论文外审。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博士论文公式推导错误会导致论文的逻辑不严谨,结论出现偏差,影响论文质量,有可能会导致外审不通过。
如果发现自己发表的文章有错误的话,最好第一时间和你的编辑联系。 如果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错误,那么有的会选择得过且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问题的,
论文发表后发现错误一般处理如下: 硕士毕业论文已经上传但发现很严重的错误一般首先请老师和系所帮忙如果没有效果,下一步咨询研究生办。最后研究生办也不行,就靠发表论
你好,只要您准备申请专利的方法或诀窍同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专利性,就可以进行专利申请。因为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