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1110
如果只是为了过的去,建议写目的论 如果是为了精,甚至为了评上优秀毕业论文,那么建议写个有特色的,比如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
有本书《路线图》the map , 你看看吧 翻译丛书,一系列的。 翻译理论的特别多 用语用,语义,功能等分析一下译文, 如:红楼梦译文中的文化方面
个人感觉翻译方向好写一点吧,比如《翻译中的信达雅》随便找一个方面来写举例和材料都很多,找一本翻译教材,可借鉴的内容也很多。
如果你只是不得不去,建议编写目的论如果是为了罚款,或者甚至要发表评论,优秀论文,它是一个独特的,如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建议写。
选文学类的最好 我们学校连续两年的优秀论文都是写的文学类 主要是资料比较好找 把一篇名家的著作 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就行了
根据你的专业方向选,语言学,翻译,英语文学等等,跟专业方向契合,然后再根据自己个的兴趣,再考虑选题的具体展开和资料搜集难度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要点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详细提纲举例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文学方面选题比较多,因为有很多小说可供选择,语言学方面应用语言学很好写,还有文化方面,主要看你的兴趣爱好了
论文选题一定要慎重,避免给自己挖坑!我可以推荐给你几部文学作品,《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怦然心动》、《汤姆叔叔的小屋》、《荆棘鸟》、《无名的裘德》、《看不见的人》、《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野蛮人》、《贵妇人的画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理智与情感》、《追风筝的人》、《黑暗的心》 等等很多。针对每部作品都可以帮你选题,当然,你可以自己选择文学作品,我们针对你的作品量身定制题目!有需要欢迎关注我工作室!
语法方向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很难选出新的立意。 当初我的论文写得是有关翻译方面的,面就比语法广。
湘剑狠皖
微表情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分析论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沟通本以语言为主,但实际上语言沟通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仅占 7%,大部分的沟通都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进行信息的传递(2013,朱晓琳)。而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非语言信号,即通过微表情、肢体动作获取学生的内心想法,那就能够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症下药,实现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解释微表情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实践和运用微表情相关知识,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微表情的含义及研究现状
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梁静等,2013)。微表情持续时间仅为 1/25 秒至 1/5 秒,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吴奇等,2010)。
1966 年,Haggard 和 Isaacs 发现了一种快速的不易被察觉的面部表情(micro-momentary facial expressions),认为其与自我防御机制有关并且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1969年,Ekman 和 Friesen 也独立发现了这种面部表情, 并将其命名为微表情(梁静等,2013),Ekman 团队也成为研究微表情的主要力量之一。另外,美国的 Matsumoto 团队和Shreve 团队,加拿大的 Porter 团队和李康团队,日本的Polikovsky 团队,芬兰的赵国英团队,中国的傅小兰团队等在开展微表情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掌握微表情的特点以及如何识别微表情,且他们的研究大多数都基于心理学的基础(梁静等,2013)。微表情的应用大都在刑侦、司法以及测谎等方面,将其运用在教学中的情况较少。
目前大多数阐释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文献都是从肢体语言出发,更多关注教师教态,对于学生的肢体语言关注很少,更别提及微表情。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师生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师生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在课堂上也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经验。学生开始成为了课堂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那么情感、态度这些隐形的心理语言要通过什么被察觉到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信号呢?
微表情与人类内在的情感信息加工过程紧密相关,但人是否能意识到自身出现了微表情?Ekman 认为,人对自己的微表情是无意识的(梁静等,2013)。研究者对于微表情持续时间的上限尚未达成共识。Ekman 通常认为微表情的持续时间不超过 1/5s,但他有时也将 1/4s 作为持续时间的上限;Frank 认为微表情的持续时间应小于 1/2s。从以上研究可看出,表情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信息的重要非言语性行为,可视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计。这种短暂的面部表情是无意识的,可以通过细心的发现察觉出来,如果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的微表情,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和学生实现双赢局面。
二、微表情对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有一条这样阐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教育部,2011)。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兴趣点、性格、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从某种程度说,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以教材为媒介,运用某些教学技巧和方法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捕捉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反应,这种反应更多是非语言行为,因为学生害怕说自己没有听懂而被嘲笑,而老师也不可能每次都停下来询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这时非言语行为就显得很重要,例如当发现学生们眉头紧皱,目不转睛地看着上课内容,认真听着教师讲课时,一般都是学生在努力思考上课内容,其表情告知教师内容有些难理解。那么老师可以迅速捕捉学生微表情,获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化。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某些有趣表情积极参与课堂,达到理解、收获、消化知识点的目的。
(二)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课堂老师永远说的多,而学生一直是低头听,就像一句话描写的:stop talking like a teacher.这句话不是在批评老师,而是反映了传统课堂的特点,即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控制说话的时间,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机会。以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学生学习技能的。因为知识不是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共同构建的(Nunan,1999;转自程晓堂,2009)。互动是交际的核心(Brown,1994;转引自程晓堂,2009),因为它既是学习得以实现的途径,也是学习的目的(程晓堂,2009)。由此,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互动,交换信息的过程,传统教师的授课只关注自己教学计划的进行以及教案的实施,较少关注学生对课堂的的互动与反应,从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如果老师在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技能的时候关注学生微表情,捕捉学生对课堂的反应信息,及时与学生互动,进行意义协商,填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沟,实现互动,完全可以在学生与教师激烈的探讨中、积极的互动中传授知识点,发展学习技能。
(三)有利于教师更好管理课堂、组织课堂纪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便利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学生把这些电子产品带入了课堂,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开始玩手机、听 MP3、玩游戏等。正常有序的课堂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保证。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聊天,声音很大时,老师可以通过用眼睛直视他,不要眨眼,把眼皮压低,用严肃的目光凝视他,这种微表情表示一种警告与威慑,学生会立马停下来,投入课堂。从而帮助老师有效管理课堂和组织课堂纪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正常化。
(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是被动的听、接受信息的'角色,所以无论老师以怎样的方法刺激他们,他们就是不发言。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性格导致,有的是已有知识不足,有的是对课程内容不熟悉等等。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时能捕捉到一些信息,例如,撇嘴就是一个经典的泄露内心的表情,这表示他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下意识地摸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势,在自己并不完全相信自己说的话时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对方眉毛向上,脸部拉紧便是恐惧的表现。这些微表情都在告诉老师,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表现出的不自信与不确定,老师如果捕捉到这些微表情发出的信息,就应该在这个时候鼓励学生,给予他们正强化,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学生大胆、积极参与课堂。
(五)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偶尔走神,很多老师把原因都归咎在学生身上,觉得是学生自身原因造成学生目光的游离、思想走神。但很少有老师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例如;上课期间,当发现学生的目光上下左右四处看,或是转向其他地方,多半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内容失去兴趣,有种想要逃跑的渴望。所以当老师捕捉到这类信息时就要赶紧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转换教学方式重新触发学生的兴趣点,把他们的思绪带回课堂,重新参与到老师的课堂当中。研究显示,当大部分听众在听讲时,保持双腿和双臂自然状态,不跷二郎腿,也不将双臂环抱于胸前,以一种放松的姿势进行听讲,他们对讲座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比跷二郎腿并将双臂环抱于胸前的听众提高 38%以上(朱晓琳,2013),也就说人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接收到的信息量比他在紧张情况下的高 38%。所以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保持活泼、轻松及愉快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输入的语言点会事半功倍。老师在课堂捕捉学生微表情,不断调整课堂教学行为和策略,就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微表情是一套不能由人自身控制但却能反应内心真实想法的短暂的表情符号,虽不是万能的,但却能弥补和帮助老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学生非言语行为,尤其是及时捕捉和观察学生的微表情,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就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互动,实现有效教学。
文学学术论文的创作一定是基于现有工作的提高和改进,那文学学术论文要如何发表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如何发表文学学术论文的方法,谢谢你的阅读。 如何发表文
首先选定期刊,然后里面会有论文的要求。根据要求修改论文格式然后一般要准备发给编辑的内容,highlight,摘要,图片摘要,正文,支撑材料,作者信息,推荐审稿人
如果只是为了过的去,建议写目的论 如果是为了精,甚至为了评上优秀毕业论文,那么建议写个有特色的,比如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 有本书《路线图》the map
你所问的是核心期刊还是普通刊物。一般的教育G4刊物可以发,高校学报以及一些社会类综合刊也可以发表。看你文章的具体的方向,期刊有收录范围,有问题可以细聊
如果想要在知网上发表论文,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选择期刊:首先需要选择一本合适的学术期刊,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论文主题进行选择。可以在知网上查找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