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七季
杜甫《望岳》 栏目:唐诗鉴赏 作者:情诗网 2004-9-14 23:59:00 浏览:1692 相关信息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hanrui2008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古诗体,又称古风。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大熊是个小太阳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芬琳漆厦门站
实话实说,这个很不容易。现在写格律诗词的人很多,并且水平高的不少,而有稿费的文学刊物对它都不看重,偶尔发表的,都是名人作品(水平不一定就高)。 建议:上一些诗词网站,如“中华诗词论坛”等,关注相关动态,有时有征稿活动,碰碰运气。
建议你去写手之家,豆瓣稿费银行,天使领域-浮云殿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 祝你成功,有问题可追问~
杂志报刊都行,你只要输入杂志报刊的名称进行搜索,就可以知道其网页。当你的网址上要有你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那在你的文章一发表就可以得到稿费咯。
真的想写些什么的话,空间里发表是没什么前途的。建议去“榕树下”网站,知名的80后作家诸如韩寒、郭敬明等都是从那里起步的。或者是去那些比较有名的杂志网站也行。
光线摄影学院去吧,很多有趣活动
2、杂志社发表文章,将自己写出的文章按照不同杂志的风格去投稿,如果达到杂志的用稿要求,就能发表赚稿费; 3、报纸副刊,投稿到各地报纸副刊,一经发表,即有稿酬; 4、和网站签约,在网上写连载,如果情节吸引人,能吸引到读者,也是能赚到钱的,如果特别好,还有编辑主动找你谈出版事宜。 现在百透开发了作品的冠名价值,很多作家把作品发表在百透网,拍卖冠名权,获取赞助费,但是版权还是归自己,还可以出版获取收入。
《花季.雨季》顿号编辑:xudunhao@263. 《新空间》钟丽君编辑:xkjzk@sohu. 《小记者》李孟编辑:xiaoyuanconglinbuluo@x263. limeng7419@163. 《小记者.阳光女生》林夕编辑:linxi_1027@163. 《花样年华》陈启辉主编:xsdwh-2002@163. 《城市女孩》编辑部主任骆洪亮:yazi-9426@163. 《华夏少年》张超编辑:zcyilan@sina. hxsn_home@163. 《美少女》阿若编辑:ailywxl@sohu. 《少女》陶陶编辑:mytoyoyo@yahoo.. 《少女》李霞编辑:hflixia@263. 《少男少女》编辑部主任:h19891220@163. 《中学时代》海沫编辑:haimo2000@163. 《校园朋友》编辑部主任孔琪:kqbaby@163. 《男孩女孩》程华松编辑:72203ss@elong. 《阳光部落》葛云紫编辑:geyunzi@hotmail. 《阳光部落》编辑崔澍:cuishu80@sohu. 《阳光部落》家英宏编辑:xjjyh_326@163. 《青少年文汇》张剑峰编辑: 《花蕊》中学生杂志:dongdonghexixi@163. 《好同学》主编玉晶亿:xinyuff@sohu. 《黄金时代.少年版》秦苑菲编辑:goldschool@21. 《年轻人.中学生必读》周薇编辑:luoyi7004@163. 《成长》赖春晖编辑:ale2010@qcwh. 《花季雨季》夏日冰川:hjyj2002@163. *** @163. 《高中生》:flp6629@sina. 《课堂内外.高中版》:youth.@163. 《中国校园文学》谷美珏编辑:cake1980@sina. 《读友》张漫编辑:zm0261@sina.
诗歌刊物 《作品》、《星星》、《诗歌月刊》、《绿风》、《诗林》、《诗选刊》、《谢桥风采》、《爆炸》、《西部风》、《人大诗报》、《珠江诗报》、《新诗大观》、《自由诗篇》
可以的.要找一些文学性比较好的杂志社
报社和书刊上
这个其实还是有很多期刊可以发表的,不过只能是发普刊,不可能发那种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期刊,你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期刊可以看下。是专门做普刊学术文章的。
分类: 资源共享 解析: 天……这问题问得还真是笼统。 一般而言,如果在网上发表文章,可以找到某一文学类网站,自己开个楼进行发表。详细办法各个网
我感觉应该是在文人聚会时,古代没有我们现在信息传递这么方便,文人聚会大家肯定会把自己写好的作品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青年诗人》投稿邮: 《湿地》诗刊投稿邮箱:《新诗鉴赏》投稿邮箱: 《中国诗歌》投稿邮箱:《天涯诗刊》投稿邮箱:《诗刊》投稿邮箱:《当代》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