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1

mini灵灵
首页 > 论文发表 > 地下工程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此夏若空820

已采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俄罗斯《文摘》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材料信息系统(MI)收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水工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的新动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交流与推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1)水文地质学科基础理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学科中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2)工程地质学科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地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分析、重大工程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场址区地(坝)基工程处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的试验与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工民建中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3)城市环境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废弃物卫生填埋的环境地质、特殊生态区(湿地、三角洲、沙漠等)开发中环境地质(4)物化探技术在水工环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1) 论文题目明确、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附标题,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2) 论文属基金项目资助时,应注明资助项目名称(编号)。(3) 作者信息齐全:姓名(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方式(Tel、E-mail)。(4) 中文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简明扼要交待清楚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证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但综述、论评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6) 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4个版面,包括图、表,重大基础与专题类论文可不受版面限制)。论文主要结构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7) 论文写作要求:符合科研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8) 正文采用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2.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2.1.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用[序号]形式标注于引用之处。(1)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会议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编著者(任选).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各类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1) 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书面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结果。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按要求修改论文。作者收到修改通知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超过1个月,编辑部催问1 次,催问1个月后仍未返回修改稿,视为自动撤稿(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2) 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81(投稿邮箱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这里百度不允许放投稿邮箱和查询电话)

165 评论

桃子爻爻

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以工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

学校设地球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14个院、部和继续教育学院。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雄厚

学校设52个本科专业,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4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受南京军区委托培养国防生。

学校有8个A、B类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有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拥有国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图书馆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图书文献245万册。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2000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人,成人本(专)科生96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硕果累累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近年来,学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6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被教育部、安徽省分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

学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十五”期间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63项,连续获教育部“九五”、“十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出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核心期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

邮编:232001

网址:

354 评论

江苏友道木业

大概地说,“建筑工程”在广义上即是所有的人工建造工程,包括了所有问题中所述专业及未述的水利工程等,为了与狭义的建筑工程区分,有人又将其称为“土木工程”(源于早期工程建造的材料多为圬工和木石)。狭义“建筑工程”则专指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结构与岩土工程”按细分专业的话应当是两个专业,地下结构专指地下工程如矿井、巷道、地下室及与其相关的地下支撑结构等;岩土工程专指岩土工程勘察;因两者的相关性较为紧密,如按所述合为一个专业的话,则应倾向于前者。“道路与桥梁”就不用多说了吧。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巖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物件。 主要研究方向 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引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 岩土工程就业前景 1、改革开放前后对岩土工程工作者的需求 在改革开放以前,岩土工程工作者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水利、铁道和矿井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高速公路的发展,岩土工程者的注意力较多的集中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土木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以及改善综合居往环境成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特点。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发展,城市化的程序促进了大城市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急剧发展。人们将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开发地下空间,向海洋拓宽,修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改造沙漠,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展望岩土工程的发展,可谓是一棵常青树。 2、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就业前景 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工程建设中提出的问题就是岩土工程应该研究的课题。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方向与土木工程建设发展态势密切相关。世界土木工程建设的热点移向东亚、移向中国。中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复杂。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持续发展的时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都是其它国家不能相比的。这给我国岩土工程研究跻身世界一流并逐步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展望21世纪岩土工程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3、从现实角度来看就业现状 当前就业压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岩土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很多人都不在岩土这一领域里面工作,毕竟,岩土是偏于研究型的,如果不是读到博士,基本是做不出什么结果的。当然也有不少是做老师了,总之,工作的形势不是太好。相较而言,结构工程比岩土工程要好一些。

帮你做个排除法。地下结构与岩土最苦,而且也不是西安建大的强项;道路与桥梁工程虽比建筑行业待遇好一点点,但更多在野外;建筑大多在城市,且是西安建大最好专业。如果去建大读书,建议选建筑!

最赚钱的是地下结构,道桥也可以单工作环境比较闹心,最有发展空间的是建筑工程。

地铁的发展空间最大,也是这几年最热门的。不过开设的学校很少。一般学校都没有地下。

其实这几个专业都还好啊, 道桥专业也不一定会离城市远,改造工程的话一般都在城市中 施工与管理应该对应的是工程管理专业,这个是一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如果有房地产或者建筑企业上层关系,一出来就去管理部门,不过我还是认为,做建筑还是先应该从技术入手,至少下面的人唬不倒你啊 其实各个专业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可以不用局限于一个专业,学工民建的难道就不能做道路吗?可能还没有这个说法,很多只是规范上要求不一样而已,细部具体结构方面的要求还是很多相通的。 建筑行业的门栏还是很低的,这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要看你对什么感兴趣啊,是对道桥还是涵洞或房屋。

建议你把后面的“最”字去掉,我就好回答你。你是男的就房屋建筑,女的工程造价。理由嘛!你没有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强处在于建筑,属于所谓的“土木老八校”之一,其他的专业不是强项 地下与桥梁的,还是去其他高校吧,同在西安的长安大学不错

建筑工程一般是指搞施工,在城市,待遇在这里面一般是偏低的,我说的是总体情况. 结构工程是研究生专业,也指建筑的结构设计.这个跟他们不是一类,不解释. 岩土工程主要是地基路基处理.地下工程,待遇一般,条件比较艰苦.但前景不错. 道桥 工作条件差 待遇稍好 市政的话 待遇跟建筑工程差不多. 他们之间的区别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拉,没啥大区别都是土建.. 你是2011级的?

一、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道路与桥梁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 具体技术包含:道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力与水文、公路建筑材料、道桥工程计量与计价、公路勘测技术、公路养护与管理、道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 二、建筑工程: 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装置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 “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脚踏车棚、水池等。 “线路、管道、装置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通讯、电梯等线路、管道、装置的安装活动。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下工程装备期刊投稿邮箱

    目前省里最有潜力的大学,没有之一!这两年正在布局,各大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合肥校区推进中,20

    送我个时光机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地质工程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1.地质与勘探 《地质与勘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推广和普及科技新成果,以刊载矿产地质、矿产资源评价、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勘探技术

    艾吃艾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地下工程研究期刊投稿格式

    1)本刊主要报道内容:隧道与地下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相关专业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经验和工程实录;相关领域的国内外

    huazhiqingc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社科研究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母婴家居学院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地下工程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

    jiyilianghq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