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晨123
大四了,马上毕业了,舍不得不仅这个校园,还有这个校园的老师,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交通部直属大学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知名的教授的。既然咱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轮机和航海那我就先说说东山比较有名的老师吧。
航海学院的李铁山老师,相信东山没得几个不知道他的,毕竟作为西山的我都熟知他。他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理论和船舶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手上的项目之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和控制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60余篇次,ISTP检索论文20余篇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他手上的项目都是数一数二的。最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超级好,把所有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张维石教授,在德国呆了几年后回来的老师,其作品且不谈,光是身份就很牛逼了,辽宁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辽宁省软件学会副理事长 ,大连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不仅喜欢听他的课,还喜欢他讲一些为人师表的感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不松不紧的关系,学生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要悉心教导,不存在单方面的关系”。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去找他,张老师总是能以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来感化我们。他真的是一名优秀的学术型老师,也是他的一句话鼓励我考研,人的一生有很多标签是别人给你的,甚至有些还求之不得,唯有研究生文凭是伴你终身,不会因外界环境而改变的。
最后是马克思学院的曲建武教授啦~“网红”老师,全校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他真的是将共产党思想进行到底的老师。即使走上了辽宁省高位,他也坚定辞职,回到学校教书。他说,他就是为学生而生的。无论学校甚至是全国哪位不知名的学生,只要有困难在他微信公众号留言或者亲自拜访他,他都会尽他所能帮忙。他经常和自己的学生探讨人生,监督他们前行,现在真的很少看见辅导员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的场面了。每逢过节,他都会把自己讲座工作等赚来的钱为学生买一些水果,吃的,他说要让学生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温暖。在个人生活中他的品质也是令人赞叹,每天坚持读报,年轻时无论风吹雨打都会晨跑,甚至最后抗癌成功。
木木停留
大学,非之有大楼也!而有大师也!
中国地质大学有一条短短的长廊,一块块立碑,代表了一位位院士的坚守,一段段文字,都是他们走过的风雨路。
翟教授专于矿田构造学,金属矿床地质及成矿规律。老先生为人亲切,虽然已经是高龄,但是依旧在讲台上坚持。每次出去参加项目,也总是不甘落人后,在登山找标本的时候,跑的比年轻人还快咧!
侯春林——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候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态经济评价与土地资源规划。
侯老师当时给我们讲授的是人文地理学这门课程,在课堂上侯老师很有一套,用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我们展开知识的学习,不是古板的灌输式的,而是引导式的学习。在我们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实习过程中,侯老师全程跟着我们,耐心听每一位同学的讲解,然后指出不当的地方,提出建议让同学们提高知识的掌握,十分让人钦佩。
曾克峰——区划系教授
曾老师当时为我们讲授地理科学导论课,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曾老师准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ppt,在课堂上曾老师激情满满,结合中外的发展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影响最深刻的是,曾老师最后还是没有讲完他的ppt,所以老师给我们拷贝了他的课件,然后告诉我们看完了不懂得去找他,他为我们一一解答,十分敬业啊!
在我们的身后,还有一大群可爱的人在无私奉献,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以下附上几位老师的照片。
(霞姐)
(张绪冰,这个老师,有点幽默哟!)
二x小b姐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桑塔卢西亚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生物研究所的大BOSS孙野青教授!孙教授真的是气场强,能力强,令吾辈佩服得五体投地!孙教授主要做太空辐射的研究,实践十号搭载了3个生物辐射盒,携带了水稻种子、拟南芥种子和线虫等样品,研究空间辐射引起生物基因组变化和空间辐射损伤的分子网络调控,建立辐射风险评估体系,就是孙教授领导的项目。当时就觉得我们研究所好牛啊!!!
环境学院的院长孙冰教授:当初上孙教授海洋技术的课程,觉得他特别和蔼,而且年龄很大了一直站着给我们授课,讲授的也很耐心,每一个问题都悉心讲解。孙教授在海事工作多年,德高望重,算是海事元老级人物了。为了更好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孙教授,我又去环境学院的教师主页看了一下孙老师的详细介绍:198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1986年大连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日本群马大学工学科生物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为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大量基础信息,为水中有机物降解、冲击波探测和液相脉冲放电消毒等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基础;1997年获著名的日本静电学会增田奖;2004年以来在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令人敬佩的老师,履历也非常令人羡慕。
法学院的王利民教授:法学是海事王牌专业,当初听别人说起王教授的简介,真的是太佩服了,就像人生开了挂,1979年全国统一高考吉林省通化地区文科成绩第一名。1983年本科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2006年取得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12月,创办学术网站“中国民法哲学网”。出版了很多期刊与文章,总之就是大牛!
海事大学的著名教授太多了,王牌专业航海轮机全球有名呢,本科的时候对这些没有太多了解,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知道的大牛,有问题随时骚扰我哟,嘻嘻嘻。奉上一张海事校训。
以上图片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李家子弟平平
我是地大外院的一名学生,所以在这里给你推荐一下外院不错的老师吧~
1. 第一名推荐的是教翻译的高幸老师,她是同传译员,除了在学校教学之外,空闲时间还会在其他平台进行口译。她毕业于巴斯大学口译专业(巴斯大学的同传是世界第一的),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十分nice的性格,很多问题都可以向她询问,她会很耐心地解答。她一般教英汉互译,讲解不同翻译技巧,十分受用。所以同学要想向联合国输送翻译人才的巴斯大学毕业的老师请教的话,欢迎来听高老师的课。高老师同时也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女神,闪闪发光bling bling的那种~~~
2. 第二个要推荐的老师是教同传的王伟老师,王老师同时也带研究生。专业口译课都是王老师亲自上,特别有经验,她同时也是一位性格很好的老师,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她问,她也很乐意去解答。王老师教同传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厉害的一位老师。
3. 第三个要推荐的是金虹老师,金老师教授的是综合英语的课程,教学能力非常强的一位老师,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老师。金老师在教授词汇时按照例句和搭配的方式讲,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积累新词的方式。多少同学苦于记单词,却没有想到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金老师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可以带你词汇量飞速上天的老师。同时金老师思维十分敏捷,语速比较快,语音语调发音也比较好听。同学可以拿金老师的课作为自己练习听力的素材。当然,外院每门课的老师上课都会单用英语,她们的课都是拿来当听力练习的好材料。在听她们上课的同时,你的听力水平也会大大猛增的。加油吧~
欢迎你来外院蹭课吖~
sunjinghong
本人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可以说,海事的法学院在东三省可以说是很有影响力的,学院的学术教授不小十位,尤其是在海商法领域,那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今天,我就简单介绍几位平时给我上课的熟悉的老师吧,同时也希望学弟学妹考进海事大学法学院,亲临现场,感同身受。
1、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海商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生教授
李天生,男,江西铅山人。南昌大学法学学士;南昌大学经济学硕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美国Tulane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 老师简介来源于海事大学法学院关教授简介,真实可靠。)
在商事领域的方向上,李教授可以说在学术界很有造诣,很荣幸有机会和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也学习了很多,深深的被老师内在的深厚的学术所折服。李教授可以说是我最喜爱的教授了,上课诙谐幽默,而且学术水平非常高,是我敬重的师长。
老师上课很少布置作业,由此课堂回答互动,准备了很久的资料没用上,老师语重心长的说,学习不可急功近利,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希望自己好好学习,多读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民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利民
王利民,1959年7月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民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首届“辽宁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2010年 “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
王老师讲授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等课程。王老师可以说是学术大牛,讲课的内容也是很复杂深厚,跟着王老师上课,必然学有所成,对学生要求严格。很荣幸成为王老师的弟子,在王老师手里能学到很多理论和实务知识,王老师不愧是我校民法第一人。
学术造假一直是广大知识分子所不齿和摒弃的,不管是小时候作业的抄袭和考试中的作弊,还是大学中的论文代写和学术造假,这些都是受人诟病的。这些违背了中华民族打的传统美
在期刊上发表,需要根据你的专业和要求来选择期刊,比如建筑、经济、医学等等。对论文上网有没有要求,比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建议在参加评审前1-2年准备好论文。具体
假教授,李复兴,可以说跟本就是个大……他的视频误导老百姓上当……
大四了,马上毕业了,舍不得不仅这个校园,还有这个校园的老师,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交通部直属大学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知名的教授的。既然咱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轮机和航海那我
参考文献: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高振芹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