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过天晴……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地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文章分别评述“马克思主义”以前,先把“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占若何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价值,论唯物史观等。
扩展资料: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介绍: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
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年春发表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5月回国,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6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
不久又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12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以“常”、“守常”、“明明”等笔名发表对重大问题的评论文章。
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摇滚喵喵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三篇著名文章是:《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扩展资料: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他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
将共产主义思想介绍给中国人民。1913 年李大钊前往日本求学,其间他阅读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思想也发生重大转变。1916 年春,李大钊写了《青春》,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观点、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的看法。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借鉴意义,开始向中国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于 1918 年 7 月 1 日,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李大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Bolshevism 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把布尔什维主义介绍给中国人民,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将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指导意义。1919 年 5 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李大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
『刻骨銘心』%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三篇著名文章是:《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暖暖烛光2016
中国欢呼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出版于1918年,法国和俄罗斯的革命性的概念比较。然后他发表在“新青年”的“平民化”和“布尔什维主义的热情赞誉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国人歌颂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接着,他又在《新青年》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地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三篇著名文章是:《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中国欢呼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出版于1918年,法国和俄罗斯的革命性的概念比较。然后他发表在“新青年”的“平民化”和“布尔什维主义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