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堂真红
弗兰兹领导的大型研究覆盖了181个国家,整合了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平均体重指数,借助统计工具排除掉其它因素后发现,平均而言,一个人每增加一克钠的摄入量,其 健康 预期寿命就会增加2.6年,等到60岁时,为增加0.3年。医学博士弗朗兹·梅塞利团队包括来自瑞士伯恩大学医院、波兰克拉科夫的Jagiellonian大学、纽约州西奈山的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员。 2020年12月22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论文给出了更明确的结论:全因死亡率与钠摄入量成反比,每日钠摄入量每增加1克可减少131例死亡。 这一结论实在太过惊人。可以说是颠覆了主流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医学常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日摄入钠元素的 健康 上限是2克,借助氯化钠的原子量换算一下就是摄入盐分不应超过5克。 梅塞利承认自己的研究有局限性,因为本质上是观察性的结果,并强调不能由它推出 健康 饮食方案。他说:“现在还是不要增加盐的摄入量,但是如果您现在血压正常,也没有理由遵循美国心脏协会或欧洲心脏医学会或WHO的建议,将钠的摄入量减少到每天1.5克以下。这些建议——我并不是说完全无用,但从统计数据上看效果很小。” 对于高血压患者,他补充道:“我认为减少食盐摄入量是合理的。” 其他学者对这一研究持保留态度。认为那仅是非常粗糙的关联分析。尽管具有描述性,但根本无法用于推断因果关系。中间还有很多干扰因子,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非洲国家的居民,钠摄入量和预期寿命都很低,而美国的钠消耗量和预期寿命都很高——只看数据的话,就得到钠的摄入量和预期寿命正相关,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制约寿命的因素是其它的,诸如战乱、瘟疫和饥荒这些东西。 甚至有人指出,学术期刊不该接受这篇向公众传递错误信息的论文。 参考
乖乖纯00
网上那些运动员短寿的说法缺乏严谨的数据统计和研究证据来支持,相反,运动对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好处早已成为不争的科学常识。我们这儿不去赘述运动对改善人体各种机能的具体作用,只让数据来说话。还是拿心率来说事。都知道长期有氧锻炼可减缓静息心率,促使心脏强健。让我们算一笔账。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次,那么一天的心跳数为108000次,如果能活76年,那么他一生心脏跳动的总数约为30亿次;如果通过适度锻炼(每天有氧1小时,锻炼时的心率120次/分)后,全天余下的23小时心跳降到每分钟60次,那么他一天的心跳数是90000次,比前面那个人一天中就少跳18000次。如果仍按一辈子心跳总数30亿次计,这个锻炼的人心脏跳动就超过91年,可比前者多活15年。2012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近650000名40岁以上的人几十年的随访数据研究表明:每星期快走75分钟,相对于不运动的人,平均延长寿命1.8年;每星期快走 150分钟,平均延长寿命约4 年;经常运动并且保持正常体重的人比不运动的肥胖患者寿命长7.2年;低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降低死亡率约40%。至于运动员短寿的说法,我们查不到相关的文献证明。倒是有一些研究恰恰证明运动员更长寿。2012 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论文表明,奥运会奖牌得主比大众对照人群平均多活 2.8 年。这是论文作者对 15174 名从 1896 年到 2010 年奥运会奖牌得主的寿命进行了统计,并与国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相比较得出的结论。2013 年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论文表明,环法自行车参赛选手的死亡率比同等对照人群低 41%。这是论文作者对在 1947~2012 年间参加过至少一次环法自行车赛的共 786 名法国车手死亡率统计的结果。
该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内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以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
投稿竞争还是蛮大的。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课题基金占比高于30%。可见期刊对文稿要求较严格,更加欢迎带有基金课题的文章。小编提示如果你有基金课题的文稿或者创新性文稿,
弗兰兹领导的大型研究覆盖了181个国家,整合了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平均体重指数,借助统计工具排除掉其它因素后发现,平均而言,一个人每增加一克钠的摄入量
jmcc影响因子是7.446。 jmcc是每个分子与细胞心脏学期刊,属于2019中科院分区Q1区。分子与细胞心脏学期刊,创刊51周年,jmcc期刊平均审稿速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