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0

Icecream0513
首页 > 期刊论文 > 李清照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ss无敌

已采纳

李清照词风影响深远:李清照的词学思想在中国古代词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继承的角度来说,李清照对传统词体的继承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婉约词家的极致,这不仅是因为她对音律要求严格,更重要的是她追求文雅的词情,以及对故实、铺叙等表现技法方面提出的全面要求。她的词学思想充分体现着她对词学优秀传统,甚至整个文学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吸收。比如她强调的故实,即使事用典,本来是宋诗中江西派和西昆体常用的技法,而歌词本来都不怎么重故实,即使偶尔用,也没有形成风气,可是李清照却是以此作为词家技法精湛的要求,很显然是把诗文里的技法运用到词的创作领域。可以说,李清照继承文学传统时,既着眼于词,又没有局限于词,而是拓宽视野,旁搜远绍,转益多师,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文化涵养,再和她本人聪慧才思相融合,外化表现在她的诗词文创作和词论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审美理想方面。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善于以纵横豪迈的气概创造雄奇宏阔的意境、奔腾驰骤的形象。辛词中的人物如孙权、刘裕、谢安等多是英姿飒爽的豪杰志士,在这些人物身上,显然凝聚着作者的理想,渗透着作者的优愤和同情。词中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都有着豪迈的个性和英武的气概。辛弃疾常常把苍江、危楼、奔雷,骇浪等奇伟非常的景象摄入词中。他笔下的自然形象,都有一种奔腾驰骤的气势,与词人恢宏的襟怀和佛腾的情感紧密契合,给人一种力量感、跳动感。辛词被前人誉为“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刘克庄:《辛稼轩集序》),“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龙腾虎掷” (刘熙载:《艺概》),这些说法,确实道出了辛词的突出个性。辛词慷慨纵横,矫健奔放,风格有如苏轼豪放词,世称“苏辛”。从内容到表现手法,辛弃疾都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建立了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的独特词风。辛词以豪放为主调,但又兼融众体,不拘一格,能刚能柔,纵横如意。他的长调笔酣墨饱,恢宏激昂,短调清新俊逸,妩媚多姿。虽然他的风格以悲壮激烈为主,但也不乏缠绵婉丽之作。如他的爱情词《祝英台近》,写得缠绵徘恻,楚楚动人。大多数农村词清新隽永。另外他还有一些专门模拟某种风格、样式的词作,都在题下注明,并且摸得维妙维肖。如纤藻丽的“花间体”(《唐河传》)、明白通俗的“白乐天体”(《玉楼春》)、轻巧尖新的“效李易安体”(《丑奴儿近》)、婉丽清畅的“效朱希真体”(《念奴娇》)等。这些充分说明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辛弃疾在艺术上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价感和性格。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西江月》),青山可以和词人刘话,苍松可以成为词人的知己,创造出童话般的奇幻世界。辛弃疾驾驭语言的能力极强。前人说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他不仅善于点化前人诗句入词,而且还吸收骚赋、散文,民间口语入词。经史子集,驱使笔端,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他的《贺新郎·别茂嘉干二弟》,通篇运用赋体。一首《贺新郎》有句云:“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完全是散文句式。《南乡子》“好个主人家,不为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子,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满篇民间俗语,别有风味。词到辛弃疾开始大盆运用典故,因此有人讥之为“掉书袋”。实际上在许多词中,他把用典当作一种比兴手法,如《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虽用典较多,但贴切自然,并不显得堆砌。辛弃疾作为时代的歌手,在作品中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他喊出了当时人民群众普遍的抗战要求,可以说是志士的绝唱、英雄的高歌。而词这种格律要求较严的文体,在他的手下运用得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他继柳永、苏轼之后,多方面开拓词境,丰富词的风格样式,使词的容量和表现功能得到极大的扩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他的造诣超过了其他词人,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并非溢美之辞。辛词以其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同时代的陈亮、刘过以及南宋末期的刘克庄、刘辰翁等词人,有共同的爱国思想,都表现出矫健豪纵的词风,创作倾向很接近辛弃疾,文学史将他们称为辛派词人。

315 评论

李晓诗125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建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130 评论

linyuzhu313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她的词中除了抒发寂寞深闺、国破家亡的愁情外,还抒发了离别痛苦之愁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眷恋,歌颂了自己美好的爱情生活,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满足. 李清照词的灵魂和精华,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可谓集宋词"愁"之大成.她以其无边的愁绪和高超的抒情艺术,率真自然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就抒情艺术来说,李词继承并发扬了北宋婉约词派的抒情传统,善于把个性化的情感与完美的意境相结合,具有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艺术特色.

256 评论

茉莉芬芳2008

研究古诗词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内容,古诗词的格调,韵律以及我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博大精深

313 评论

海螺拍客

我们小组的研究主题是“李清照和她的婉约词”,对主题完成是相当成功的,我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各种文献、史料的分析,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及其她的婉约词,也让我们的成果更有文学价值。一代才女李清照能和李煜并称“词中双圣“绝非浪得虚名”--综观清照作品,可发现她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调,不管是她和丈夫赵明诚的生离死别、她因节序更替所带来的感伤或者她为国为家的愤激等等都离不了一个“情”字。但难得的是清照却能够独树一帜,运用巧思在这些无数诗人大作文章过的题目上发己之思,并且篇篇韵味不一。与今日当红的一些女性作家相比,虽能窃取李清照一二清辞丽句,但在史学上的造诣与文学表现的深刻等方面,实难望其项背。再者,富有巧思的清照下笔情感真挚而不虚伪、文字绰约却不浪荡,比起专事绮罗香泽、风月艳情的花间派更别有一种大家风范。沉东江曾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确是事实,但可惜由于整个大时代对女子思想和行为上的束缚,使李清照几乎整个人生里的经验和重心都还是受限于深闺之中,视野无法更加开阔--这是无法否认的,除了晚期有几首诗词抒发宋朝偏安对她造成的伤害之外,她作品的主要内容都在别愁离恨之上。也正因为她大多数的诗词作品都还未能突破闺中点滴以及词的柔媚特色,所以只能在历史上成为一个颇负盛名的闺阁词人而已。就算心中有那么一点不为人所知的英雄情怀或者理想抱负,也只能聊以自慰,无法真正去实践自己的愿望、想法和意见这令人遗憾的一点,只能说李清照也是无数封建时代下对女性的态度以及方式所造成的牺牲品之一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花费的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当课题完成之后,看着研究成果,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掌握了研究方法,仿佛自己真正成为了一个研究者,仿佛又成熟了很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增长了文学和历史知识,掌握了文件检索及其整理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小组的分工是具体而明确的,每个组员负责不同的部分,相互间既独立又相联系。组员间并不仅限于自己所负责的部分,更多的时候是与其他组员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很好地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也增进了队伍的友谊。

228 评论

Cupnightsky

李清照词的内容,虽说是她个人生活情趣和身世感伤的表现,但由于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动荡,使李清照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和人间的冷暖。她的作品终于成为社会与时代的一面镜子。李清照前期词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对狭窄小园的厌腻到后期对“中州盛日”的故国之情和国破家亡的痛苦,这个心理学转折是深刻的。她启迪着我们去认识个人命运和社会制度、时代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李清照词中的“愁”换取了人们无数的同情,引起死回生强烈的共鸣。她的愁和泪,是李清照作为社会的一个清醒者可贵标志。她的词的内容更有思想意义。关键词:古典 女词人 时代色彩 离情别绪李清照是中国诗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她的作品是词坛百花园中的奇葩。李清照词的内容,虽说是她个人的生活情趣和身世感伤的表现,但正是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动荡,使李清照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和人间的冷暖。她的作品终于成为社会与时代的一面镜子。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正是因为他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历史,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这由于统治阶级无能,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的灾难。李清照的一生,跨越着北宋末南宋初。尖锐的民族矛盾,动荡的政治环境,是这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赵构逃到江南,虽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而民族敌人的威胁依然并未缓和。生活在这动乱时代的李清照,虽然是“生于名门,婚于宦族”的贵族妇女,但深重的民族灾难,也不能不使她“飘零遂与流人伍”。在离乱中,她的丈夫赵明诚又因病而死,她子然一身,到处漂泊,怎能不唱出“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歌,过着“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生活!在这严重的民族灾难的年代,李清照的遭遇,是与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人民有相同一面的。因此,她个人悲剧,也就不能不带上浓厚的时代色彩。杜甫与李清照生活的时代经历比较相似,他们二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呢?杜甫以他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为国家、为人民忧虑了一生,歌唱了一生。那么李清照呢?她作为一个女词人,作为一个对外界有着敏感反应的女性,则以委婉、秀丽、动人、深挚的笔描绘她的生活的时代。一般说来,李清照前期词偏重于从女婿生的角度对人生、对自由、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她后期词作却更多熔铸了国破家亡的生活体验。

139 评论

相关问答

  • 李清照的爱情论文题目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比较论论文摘 要李清照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南渡后,生活

    柠檬草的味道1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文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问题一: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

    有毒的少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李清照论文实践意义

    李清照词风影响深远:李清照的词学思想在中国古代词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继承的角度来说,李清照对传统词体的继承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婉约词家的极致,这不仅是因

    秋刀鱼与禹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李清照的论文文献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的不可多得的旷世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无所不通。在宋代男性词人并立的局面中,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她的出世,打破了词坛沉寂已久的宁静。她以婉约

    喝酒当喝汤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论文研究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

    阿达殿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