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6

财米财米
首页 > 期刊论文 > 黄道周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vejing0326

已采纳

2019春节刚过,四处笼罩着朦胧湿润的春意,趁过年难得的空闲,我终于踏上心念已久的漳浦之旅。去年第一次在厦门市博物馆精品陈列馆看到黄道周的字体,刚劲有力,严峻方折,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姿。读过黄道周的事迹,知道有黄道周纪念馆,就在脑海里筹划前往参观。这位漳浦东山人,明末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以身殉国的大明孤臣,这位诗书礼易无不精通的大学问家,其刚烈耿直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犯颜直谏,他的宁死不屈,他为这个对他一点也不友好的明王朝捐躯,究竟是文人的迂腐,还是文人的气节?在黄道周身上这对矛盾特别鲜明,正是文化教养成就了他的浩大学问和飘逸书法,也正是因为真诚地信奉孔孟之道,他在官场举步维艰,生活潦倒,面对清廷的招抚却又誓死抗争。他生于末世王朝,朝廷腐朽,宦官当道,却坚持直言进谏,以致屡屡被贬,在朝廷颇受排斥,甚至招来杀身之祸,饱经牢狱之苦,险些丢了性命。他在朝为官不到三年,一生清苦,在最后的日子,又变卖家产组织乡勇抗清,愿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之将倾。这支一万人的“扁担军”,如何能对抗训练有素,锐不可当的清兵铁骑?整个大明的河山都无法抵挡皇太极多尔衮多铎的这些开国将帅的强大战斗力,这支没有武器没有资金的义军无疑于螳臂当车,飞蛾扑火,他自己心中岂能无数?只是注定了不愿投降,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在刑场上,他咬破手指,以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死亦要做明朝的鬼,哪怕其时已经是大清顺治3年。车驶进漳浦市区,处处可见“道周”踪迹。从道周广场,道周北路,道周公园,道周中学,石斋村,到道周药店,道周肉圆,道周沙茶面,道周大排档,简直无处不在,让人忍俊不禁。同行的人感慨道周文化深植于此地,而漳浦本地接待我们的友人确完全不知其来历。让我想到厦门的很多地名,其实本地人也不知其来历。漳浦市区的黄道周纪念馆位于道周中学旁边,规模不大,是黄道周讲学处明诚堂的遗址,内有其研究易理天文的天方盘。黄道周身为易学大家,曾用了两年时间夜观天象,其存世易学著作十三部,包括《易象正》,《三易洞矶》等,是研究易经的重要参考书籍。他博古通今,精通天文,历法,数学,诗,书,画,存世论著包括《诗经》五种,《尚书》四种,《礼记》九种,《周礼》一种,2006年出版的《黄漳浦文集》,五号铅字洋洋洒洒印了近1000页。存世尚且如此,可见当年著述之丰。他的好朋友徐霞客评价“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在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明史赞:“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自负“十全老人”的乾隆面对黄道周,也发出“不愧一代完人”的感慨。 黄道周一生多次开坛讲学,曾于浙江大涤书院、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书院、邺山书院等多处开坛讲学,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石斋先生。 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山居杂咏》,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遒劲清逸。在明末,黄道周与倪元璐,王铎并称为书坛三株树,又曾与倪元璐合壁书画,“人争宝之,世称倪黄”。(《书画所见录》)近代胡小石先生认为“至晚明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王铎诸家,始能摆脱藩篱,别开生面”,黄道周是明末书坛占据重要地位的书法家。 从漳浦市区的黄道周纪念馆往前有几百米,就是黄道周公园,内有黄道周墓。拜谒时游人稀少,正有人连拜三次后上前仔细研读碑文,部分字迹已漫漶不清。离开漳浦市区,我们驱车前往东山县。黄道周的老家是东山,旧时叫铜山所,也就是现在的铜陵区。在东山著名的风动石景区内,有黄道周故居和黄道周纪念馆。黄道周纪念馆立着道周雕像,馆内陈列了大量道周书画作品摹本和相关论著,以及道周生平事迹介绍。黄道周的著名书帖《孝经定本》和《榕颂》均有展出。 崇祯13年(1640年),因江西巡抚解学龙举荐,崇祯怀疑黄道周等人与其结党而入狱。明代狱吏残酷,令人发指。黄道周被入刑部监狱,后转北镇抚司,受尽酷刑。“在北寺五月余,拷打讯问四五次,备极惨毒。”1“赭血满衣,疮痂蔽褥。”2受刑之惨状可见一斑。据洪思《黄正面宣传典子年谱》载,由于黄道周是当时知名的书法家,狱卒向他乞书,黄道周“书《孝经》一百二十本,以当役钱”。这120本泣血的《孝经》,是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受过夹棍之刑后,“指节尚摇摇未续”之际所作,“至今血犹渗漉纸墨间”3其所书小楷字体却工整清秀,静如止水,肃穆刚正,精到绝伦。这些在狱中强忍着伤痛而创作出的带血的艺术珍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一百二十册《孝经》经狱卒的陆续传播,京城之人竞相争阅,竞相收藏。每一个品读黄道周《孝经》手抄本的人,无不为其动容。从中也可见儒家忠孝思想对黄道周的影响之深。黄道周的忠孝节烈甚至赢得了敌人的尊重。他被俘后,清廷千方百计地极力劝降。就义多年后,乾隆发谕:“若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荩溢于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4黄道周故居则是相当简单的一座小屋,从新旧程度上看当是后人翻建过,但仍可遥见其当年生活之清简。在风动石景区门口买船票到东门屿,岛上尚有黄道周读书处遗址。清巡抚潘思渠在此立有牌坊,横刻“黄石斋先生读书处”,背镌“仰止高山”。少年黄道周选择了这样一个僻静的岛屿岩洞潜心研读。洞上有“云山石室”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介绍是黄道周少年时所题。石室对面的鹰石洞因洞顶巨状如雄鹰得名。此洞为黄道周卧室,上镌“石斋”二字,正是“石斋先生”称呼由来。从景区出来,面对铜山古城和浩然碧海,迎着凛冽的海风,一路无言。脑海中还浮现着黄道周清劲凝练,率意多姿的字体,幻想开坛讲学的盛况,临行就义的慷慨。那抑扬顿挫的言辞中,是否还带着闽地乡音?斯人已逝,今日世界的价值体系不会再有这种忠君殉国、犯颜苦谏的臣属。然故人忠魂之千秋节义,治学之勤奋不倦,品格之正直自律,仍值吾等后世感佩敬仰。备注: 1、《黄漳浦集》卷十昌夺情九,《京师与兄书》 2、“一荷廷杖,四服司刑,赭血满衣,疮痂蔽褥。”(《黄漳浦集》卷二十八《狱中自明揭》) 3、洪思《收文序》引其父、亦同为道周弟子的洪京所言:“吾见夫子之为《易》、《孝经》多在诏狱中,十指困于拷掠,指节尚摇摇未续时便写之,至今血犹渗漉纸墨间,稍一流览,便如有闻锒铛桁杨之声,人皆谓其可以御鬼也。”(《黄漳浦集》卷首) 4、《黄漳浦集》卷首《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谕》

335 评论

半夜磨牙

浅析黄道周的刚傲与谦和 摘要 :黄道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集书法家、理学家、铮臣、民族英雄为一身的风云人物,明末清初家喻户晓,后来由于满清的文化禁锢以及诸多历史原因,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变得鲜为人知。如今,黄道周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多面的,身为书法家的冷峻,身为理学家的严谨,身为铮臣的刚烈,身为民族英雄的悲壮,总体说来,都是刚傲、严肃、刻板,甚至迂腐。这是真实的黄道周吗?生活中的黄道周也如此傲慢无趣吗?本文阐述论证黄道周为官刚傲的一面,挖掘他为人谦和的另一面,并分析这一矛盾人格的一致性。关键词       黄道周   刚傲   谦和 人格 黄道周为官刚傲毋庸置疑,不仅同时代的朝臣能深切感受到他的这种气场,连后人写的《明史》也免不了说他:“严冷方刚,不谐流俗,公卿多惧畏之“①,白纸黑字地说他傲骄,冷峻无趣。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道周在官场上的表现确实很“傲”! 天启五年(1625),黄道周晋升为讲经筵展书官,第一次为皇帝听课展书,他一个小小的展书官,竟敢不屈于魏忠贤的淫威,一改惯例,变跪步膝行为平步直走,震惊朝野。第二天,他因不满魏忠贤专权,告假回乡。 当时魏忠贤把控朝政、权倾天下,大肆排除异己,迫害东林党。黄道周虽非东林党人,但一样站在魏忠贤的对立面,顽强抗争。因此,黄道周的刚傲,首先体现在傲“权”——傲视权贵!哪怕对方是能决定自己政治前途、甚至生死的当权者。这种刚傲的背后,体现的是做人的尊严,黄道周之所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把尊严置于政治前途之上,置于生命之上。天启薨,崇祯继位,魏忠贤倒台,黄道周进京复职,却遭遇袁崇焕蒙冤下狱,连累次辅钱龙锡。满朝文武皆知钱龙锡被冤枉,却没有人敢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只有黄道周孤身为钱龙锡鸣冤,规劝崇祯不能乱搞株连、滥杀无辜。崇祯很生气,让他好好反省,别没事找事。黄道周却不领情,非但没有悔意,反而一再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逐渐得到朝野舆论的支持, 弄得崇祯很尴尬,最终没能枉杀钱龙锡,而黄道周自己却被停职了。黄道周再次乞休,获准后临行前却上《放门陈事疏》,把朝廷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得淋漓尽致,还特别指出崇祯用人不明,苦口婆心地奉劝崇祯要近君子、远小人。结果惹怒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崇祯,被削籍,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当时刚铲除阉党集团不久,正是崇祯声誉最高、不容质疑、脾气最大之时,因此举朝缄默,谁也不敢招惹这头易怒的狮子。黄道周并非言官,跟钱龙锡也无交情,根本没必要为一个倒楣的路人同僚出头,他却傲视群臣,挺身而出,并赢得了“古今第一词臣”的赞誉。根据羊群效应理论,一群羊只会跟着领头羊走,不管对错。黄道周则不同,他并不因为别人沉默而跟着沉默,而是主动为公平正义而辩。因此,这是傲“群”——不媚流俗!其刚傲的背后,是正义感和责任感。崇祯九年(1637),黄道周再次进京复职,没想到官运亨通,一年内连升四级,还差点入阁。然而,跟一般人升职后积极做事、低调做官不同的是,他选择了辞职——半年内辞了六次!他的辞职,并非官场上的虚伪和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在给亲友的信中他写道:“长安交游尽绝,诸生亦不复往来,而狺狺者日夕投弋”②“无日不思回家”③。 可见,身处喧嚣的官场,尽管接连被突击提拔,他的内心却十分孤独,对现状很无奈,疲于应对,跟别人也几乎不往来,没有任何为官的乐趣和快感,倍受煎熬。一年内提拔四级却辞职六次,这说明黄道周为官无欲,丝毫没有想从中获利的念头,这是傲“利”——不谋私利!其刚傲的背后,是淡泊名利和对权力的漠视,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生命品质。不久,杨嗣昌夺情入阁,陈新甲夺情出任宣大总督,黄道周上疏弹劾二人夺情。由于黄道周没能入阁,上疏的时机又太过凑巧,崇祯怀疑他有私心,想当做反面典型,借机打压清流一派。于是,有了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初五的那一场著名的“平台如对”。在这场召对中,黄道周与崇祯短兵相接,大辩纲常伦理。结果,崇祯大败,风度、颜面尽失,盛怒之下,黄道周被连降六级。 若是其他场合,有充分的时间做心理准备,亦可从容选择,而这场召对完全不同,纯属临场发挥,对象还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然而,黄道周没有丝毫露怯,据理而谈,针锋相对,面对面直斥崇祯忠侫不分,这是傲“君”——刚正不阿!其刚傲的背后,是赤胆忠心的爱国热情和根植于内心的高贵与自信。崇祯十三年(1640),因江西巡抚解学龙举荐,弄臣魏照乘使坏,崇祯怀疑黄道周结党,黄道周因此蒙冤入狱,被廷杖八十,且多次遭受严刑拷打。黄道周拒不认罪,还在狱中完成了易学大作《易象正》。经多方营救出狱后,黄道周上的第一道奏疏,就是营救一同遭受诬陷的狱友。肉体的摧残,同样丝毫不能改变他身上的那股“傲”劲,凡是他坚持的,永不服输,这是傲“身”——身残志坚!不会因为身体上遭受摧残而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南明隆武时期,黄道周任内阁首辅,兵权、财权均由郑芝龙掌控,郑芝龙不想抗清,只想把隆武政权当作降清的筹码。换作他人,大不了辞职不干,黄道周明知不可为,却仍然拉起一支书生队伍,拿着锄头、扁担北上抗清。 明明知道自己是鸡蛋,偏偏要往石头上撞;明明知道自己只是能挑百斤的微弱之躯,却硬要扛起万吨重担。不以自己之弱而推卸责任,其刚傲的背后是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兵败被擒后,拒绝清朝的高官厚禄,多次痛骂前来劝降的洪承畴、陈江等人,大义凛然,坦然受刑。这种大气魄、大格局的刚傲,是傲“生”——视死如归!生命诚可贵,但与心中的道德准则相比,还差得很远。黄道周为官,除上述傲“权”、傲“利”、傲“群”、傲“君”、傲“生”外,还有许多做法也可理解为其个性上的刚傲。黄道周一生与东林党交好,却不加入东林党,不参与东林党的任何活动,不结党,不盲从,这也是“傲”。黄道周主持过乡试、会试,不遵守潜规则,没有其他官员的人情世故,严厉拒绝别人求情送礼,三次拒收他人赠送的名贵砚台。在腐败透顶的明末官场,能如此清廉,如此另类,也是缘于他自身的清傲。 黄道周一生为官,一言以蔽之——“傲”! 然而,他的刚傲并非通常意义的傲慢无礼、骄奢无度,而是根植于内心的崇高的道德准则,付诸于外在行为的体现,因为有底线、有坚守,不妥协、不迎合、不苟同、不和稀泥,是非分明、疾恶如仇等等。在别人看来正常的人情往来,他却拒之于千里;别人趋之若鹜的东西,他却嗤之以鼻;别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他却迎难而上…… 在同僚眼里,黄道周没有人情味,不灵活,很无趣,爱较真,于是“公卿多惧畏之”,因此,他很刚傲!余光中先生将朋友分成高级有趣、高级无趣、低级有趣、低级无趣四种,若以此分,官场上的黄道周一定属于高级无趣的那种。既然黄道周为官如此之刚傲,为人是否也如此?非也!日常生活中黄道周对人很谦和。受廷杖后不久,他写了封家书《杖后示儿书》致长子黄麑,从中可看出他的为人处事。全文如下: 麑子: 知汝今年已十岁,有知识,读古人书当晓其道理,如人之邪正,事之可否,皆须问先生,略知大意。至于事亲当孝,事长当顺,处友当信,接人待物当诚敬有礼,此不待问而知也。麚子、麖子尚少,当步步友爱敬之。先生必尊敬事之,不可一毫疏慢,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闻小儿辈谈俚语鄙事,则正色待之。见尊长,则肃然起立。遇官人下顾,著青袍面之,皆须一跪,时时念汝父艰危受苦也。北山洒扫以时节,往见大伯,必呈所读经书,不可一毫超越。驭家僮仆子,不可出声骂詈,伊亦人子,欲有体面,其理一也。吾身已听之君,不必烦苦。汝唯读书,以圣贤为师,吾愿足矣。明春看吾得归,汝不可失业也。④   这封家书不长,仅二三百字,却包含黄道周做人的准则以及家训思想,要求十岁的黄麑事亲当孝、事长当顺、处友当信、待人当礼;要读古人书,知邪正,明事理;对先生要特别尊敬,不可有一丝疏慢,不明白之事要虚心向先生请教;对弟弟要友爱敬之,不可讲他人闲杂话等等。对自己蒙冤入狱,身陷大牢,生死未卜,只是轻轻一语带过:“吾身已听之君,不必烦苦”。在关乎朝廷社稷的大事面前,他据理力争,但是关乎自己人身安危之时,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句喊冤,一句“吾身已听之君”道出了身为人臣忠君爱国谦卑到尘埃的极致。 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自己刚刚被扒了裤子狠狠打屁股,只能趴着,无法坐立,颜面尽失,却特意要求长子不可对家僮出声詈骂,因为他们也是人子,也有尊严和体面。与为官刚“刚傲”绝然不同的是,这封信凸显黄道周为人“谦和”!他不迷信权职,却敬重平凡,提倡生命平等,这从他对待崇祯和家僮的态度可见一斑:对皇帝,他不屈从,针锋相对与之大辩纲常,维护的是忠贞爱国之心,这就是“傲”;对家僮,他不敢“出声骂”,给予充分的尊重,因为他敬重生命的平等,这就是“谦”。他的“傲”和“谦”都到了极致,却能完美结合在他身上,岂不怪哉? “傲”与“谦”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君不见,一个人对上级越是恭顺,越是谄媚,对下属往往就越傲慢,越蛮横?这其实是权力在作祟,不足为怪!然而,黄道周正好相反,皇帝也罢,家僮也罢,都是人,都可能犯错,也都值得敬重。皇帝错了,也得指出来;家僮亦为人子,也应获得尊重。仅此而已,并不复杂。只不过,对权力如此蔑视,对凡人如此敬重,这需要多崇高的品德、多强大的内心、多充分的自信才能做得到?由于秉持这种“谦和”,黄道周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是他人印象中的刻板无趣,反而是谦逊随和、风趣有加。他自小爱读书、爱游历、爱幻想,常有“弃家腾举”之意,即出家当道士修炼成仙去也。14岁那年游历广东博罗,写下《罗浮山赋》,被誉为“闽海才子”。他在博罗广交朋友,大受欢迎,一位无名乏味的少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可能仅仅凭借才情,就那么受欢迎。这说明少年黄道周非但才高,情商也高。黄道周在广东博罗一住就是半年多,许多富显人家看中黄道周年少翩翩、才华横溢、前途无量,争着要将女儿许配给他,他却一一婉言谢绝。 多年后,黄道周回忆起年少时的这段“光辉岁月”,非但没有得意,反而略带遗憾地说:“神女悦娅而相慕兮,又敦知余之不敢娶”。⑤意思是说,当年有那么多女孩喜欢我,可是怎么知道我不敢娶她们?在与朋友的通信中,黄道周解释了当年谢绝的原因:“仆生年十五六,犹问姆氏,男女匹配是为何故?迄今思之,喷饭也。”意思是说,直到我十五六岁时,还在问我妈,男婚女嫁到底是为何故?原来少年黄道周不是不想娶老婆,而且根本不懂得娶了老婆要来干嘛?身为理学家,却这么坦诚率真,怎会无趣?崇祯三年(1630)初,黄道周携蔡玉卿进京复职,在城郊租了一间民房住下。这里虽然房租低,但卫生极差,苍蝇特多,常常吵得他无法读书、写作。黄道周却能苦中作乐,有意思的是,他还特意写诗跟苍蝇呕气! “不得顾人面,何须通姓名。针头腥气在,狗苟自兄弟。”用人喻物,把自己讨厌的小人比喻成苍蝇。诗的题目特别好玩,叫《京师物繁,苍蝇为最,爰伸攀棘,别成小言三章》⑥,意思是说,北京物资丰富,以苍蝇为最!崇祯五年(1632),黄道周秉笔直言,劝崇祯远小人近君子,惹怒了崇祯,被开除公职。 换作他人,此时心情应该很郁闷,看什么都烦。他却心情大好,离京时,还特意写诗跟苍蝇道别:“约来大鸟成新别,谢去青蝇失旧知。”并且不管人家愿不愿意,直接把苍蝇称作知己。看来经过近两年的相处,他跟苍蝇已经“相见两不厌”,彼此还不乏有共同语言,不然怎么能称之为“旧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傲慢无趣?明明是谦卑到极致,恨不能跟苍蝇也平等相处。就在当年腊八节的前一天,黄道周回到漳浦老家,由于刚到家,备不齐第二天腊八节的祭品,黄道周愁眉不展,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恰巧有朋友送来两只鸡,黄道周见了眉色顿开,手舞脚蹈,连连致谢。这哪有一丁点理学大师的风范?分明就是一个可爱的邻家大叔! 发生在道周身上类似的趣事还很多,比如说,和蔡玉卿吟诗做对增进感情,拿老子出关的典故跟学生开玩笑,为邺山书院取名等等,邺山原来叫焦桐山,由于山上树木不多,有学生说这座山像唐朝的邺侯李泌,道周听后马上把这座山改名邺山。 即使抗清失败,被关押在南京大牢候斩,黄道周也不失幽默。对付前来劝降的清朝大员,假装愿意归顺,却不愿剃发,把清廷讽喻成“穿心国”。尤其是故意把前来劝降的洪承畴当成冒牌货,说真正的洪承畴早已殉国,还写下“史笔流芳,虽未平虏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的对联,讽刺降清卖国的洪承畴。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也不失风趣幽默,这才是骨子里的高贵!既然如此,史书为何会把黄道周说得如此刻板无趣?这是因为黄道周无论在朝为官,还是抗清殉国,都被看作正义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平步献书忤逆魏忠贤,救钱龙锡,救郑鄤,与崇祯大辩纲常,拉书生队伍抗清,宁死不降,无不表现得铁骨铮铮、正气浩然,让人肃然起敬,从而敬畏之。再者,黄道周由于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有自己的艺术追求,没那闲功夫,也不屑于与众公卿相往来,自然让人觉得他严肃刻板、高高在上、不可接近。这一切,表现出来,就是黄道周为官非常刚傲!一方面,官场上的黄道周,忠君爱国,具有高尚的道理情操,漠视权力,不理会种种丑陋的潜规则,“傲”上顶了,自然刻板无趣;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道周,敬重平凡个体,提倡生命平等,“谦”下底了,自然风趣有加! 这才是真实的黄道周,为官“傲”上云霄,为人“谦”到尘埃里!                                                                                                                                            二O一八年六月于东山参考文献 《黄漳浦文集》,(明)黄道周著,(清)陈寿祺原编,国际华文出版社,2006年; 《黄道周集》,(明)黄道周著,中华书局,2017年; 《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侯真平,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黄道周年谱〉注译》,陈旭山,2013年; 《黄道周》,青禾,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黄道周论稿》,郑晨寅,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黄道周奏疏注译》,陈旭山,2016年; 《黄道周研究文集》,孙英龙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南明史》,顾诚,光明出版社,2011年; 《明史》,(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2008年; 《明季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2008年; 《明儒学案》,(清),黄宗羲,中华书局,2008年;引文出处 ①(清)张廷玉等编著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123页 ②(明)黄道周 著《黄道周集》,中华书局,2017年,第790页 ③(明)黄道周 著《黄道周集》,中华书局,2017年,第783页 ④(明)黄道周 著《黄道周集》,中华书局,2017年,第788页 ⑤(明)黄道周 著《黄道周集》,中华书局,2017年,第1711页 ⑥(明)黄道周 著(清)陈寿祺原编《黄漳浦集》,国际华文出版社,2006年,第724页

164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术研讨会论文写作

    现在核心期刊好多排版都到年底了,不知道你想投哪方面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有点难度,不过统计源核心期刊比较好刊发一些。如果有讠仑文发表需求,请让我来帮助你。

    爱上大碴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张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张骞的故事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

    felicity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讨会研讨会主题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学术论文也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

    梦紫蝶5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征集学术研讨会论文

    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通知,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写起通知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术会议通知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

    欧阳安Mus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著作:《蒂皮特交响曲创作分析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格里格音乐分析与风格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音乐鉴赏》(参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木木小Y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