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铃铛MISS
探究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忠诚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对特定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专一不二的一种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之论文范文。
一、引言
多年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存在人才的高流动性问题,甚至在保险业发展史上还出现过数次保险企业之间“恶意挖角”现象的高潮。人才的不稳定性导致诸多保险企业人才匮乏、储备不足,企业发展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有研究指出,在保险业中,忠诚度低是企业员工特别是代理人员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早已成为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使得保险业内人才流失率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上海证券报》曾刊文指出,国内保险企业人才流失率高达30%,远高于银行的18% 至20%。而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代理人年均流失率高于50%,其中代理人第一年的流失率更是高达70%至80%=。另有资料显示,我国保险行业中核保和理赔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离职率也超过了25%。
如此高的流失率也反映出各保险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待提升。尽管近年来许多保险企业试图在人才培养与开发、员工教育培训、人员留用与激励机制建设、企业人才队伍稳定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多家企业的员工忠诚度有所提升,但与银行等其他行业相比,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保险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真正的迅猛发展不过30 年左右。尽管发展时间短,业内的竞争却很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保险业的竞争尤其如此。由于保险业是舶来品,加上其产品与服务以及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使得保险企业必须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因此对员工忠诚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短,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这方面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鲜有文献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相关领域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的此类文献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拟从影响因素入手,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研究进行尝试性探讨。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 关于员工忠诚与忠诚度
对忠诚的研究已经持续几十年,在代表人物Day( 1969) 、Dick & Basu( 1994) 、Bloemer & Kasper( 1995) 、Oliver( 1999) 等学者对忠诚进行定义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同行为与态度综合论的观点,认为忠诚是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统一,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忠诚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对特定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专一不二的一种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
( 二) 关于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
研究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文献不多。张雪琴( 2009) 从队伍稳定方面探讨保险代理人的忠诚度,实际上是基于行为论角度来探讨; 晏凡( 2010) 从行为与态度综合论的角度定义保险公司员工忠诚度; 陈永成、吴海波、刘小红( 2012) 从“留存率”角度研究寿险代理人忠诚度; 宋安顺( 2013) 基于综合论的观点,将保险公司内勤员工与外勤营销员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以抽样调查的方式研究保险公司员工忠诚度现状; 谭毅、袁缘( 2013) 将保险公司员工忠诚定义为留在公司内不离职,并以某保险公司的营销员离职情况为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保险营销员忠诚度进行研究; 更多的文献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探讨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我们以上述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为基础,将调查问卷设计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人员的个人特征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在保险业内工作年限、个人所在企业性质( 寿险还是财险) 、工作职务,这部分内容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16 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量表,第三部分为16 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现状量表,第四部分为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现状量表( 此部分只有一个项目:“您是否对当前所在企业充满热情、是否愿意继续留下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做贡献并将这种意愿付诸实践”) 。总体上看,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还处在较低水平。全部样本的忠诚度均值为3. 43,较满分5 分还有较大差距,各家保险企业应多思考多分析,多听取员工心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提升员工忠诚度。
后续研究方面,我们将深入研究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构建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为保险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提供有力依据。
小马摩羯
(一)员工个人因素 1.个人需求层次。每个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对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后,就会随之产生较高一层次的需求。需求反映了人类的本性,动机取决于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引起行为动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一般来说,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较高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组织中,对于员工预期的需要一旦达不到,就会出现员工忠诚度的波动,那么员工很可能会寻求其他可以满足其需求的组织。 2.个人就业动机。每个人都要步入社会参加劳动,不同素质的人群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就业动机也各有不同。如在人员流动较大餐饮行业,专业技术要求很低,且收入水平不高。对于服务性群体来说,没有过多的牵涉因素,这类人群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因此忠诚度甚微;高校应届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大多无法直接进入自己理想的知名企业工作,第一份工作通常被作为锻炼自身的翘板,待羽翼丰满后再另谋高就;最为普遍的一种单纯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待遇,哪里的收入高福利好就跳到哪里,在哪家都做不长久,这种就业动机和行为是对自己职业和原公司及其不负责任的做法。事实上还有很多就业动机不胜枚举,其本质就已经对忠诚度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离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因此个人的就业观念或就业动机是判定一个员工忠诚度能否被培养的重要标尺。 3.个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在不同的职场、不同的工作环境,人与人的交际是无时无刻都要发生的,没有人际间的来往,个人得不到发展,集体得不到长进,可以说人际交往严重影响着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交流是双方互相作用,员工个人的交际方式影响于他人,别人的交际方式也同样影响着员工自身。与同事之间相处不当,极易产生矛盾,引发工作上和工作外的冲突,致使个人情绪低落,工作态度恶化,工作效率低下,降低员工在组织内继续工作的意愿。虽然员工关系问题属于员工自身因素,由员工个人与其他员工自身特点所决定,但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员工关系干预,减轻避免员工之间冲突的发生,缓和员工间的矛盾,尽量规避由于员工关系差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杜绝由员工关系导致的离职和忠诚度下降问题。 4.其他因素。其他个人因素包括个人性格特质、年龄、职业成熟阶段、技术水平等,总体来看会发现:工龄长的员工较工龄短的员工的忠诚度高;技术水平普通的员工较技术水平高超员工忠诚度高;Elaine(2003)认为已婚员工的忠诚度高于单身和离婚员工,而老年员工比年轻员工的忠诚度高。 (二)企业内部因素 1.薪酬因素。收入永远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话题,薪酬问题始终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极大程度地鼓舞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留住人才,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员工,同时还能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反之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导致员工精神不振、无心尽其所能地投入工作,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在抱怨、怠工、寻找其它发展机会上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恶劣影响将会从点发展到面,带动更多的员工离职,企业人力资源进入恶性循环。笔者认为,薪酬水平是建立忠诚度的基石,在薪酬水平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即对内公平合理、对外具有竞争性时,才有基础去培养和提高员工忠诚度,其他影响忠诚度水平的因素才会产生作用。 2.企业规模和发展状况。简单地讲,规模大、在行业中地位高的企业的在职员工一般比规模小、在行业中地位低的企业的员工优越感、自豪感强,更加意愿继续留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在规模小、地位低的企业中工作的员工也有向上发展的愿望。企业发展状况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成长阶段方面因素,二是企业经营状况,经营较好的企业前景广阔,经济实力较好,容易留住员工;经营惨淡的企业则相反。 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企业文化一旦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使员工在心中产生对企业组织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对组织的忠诚度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 4.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两方面。硬性环境是指良好、舒适的硬件工作条件,这对于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软性的环境则指融洽的同事、上下级关系和方便、畅通的交流渠道,广义上也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合理的规章制度等。如果企业不重视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和治理,长此以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将被恶劣的工作环境一点点销蚀,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将无疑地增大。 5.企业领导和管理水平。管理是使企业组织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管理发展至今,已经由单纯的行为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即在管理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高超的、有技巧、有素养的管理技巧和手段。组织的领导、管理水平影响着员工的忠诚度,优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员工眼中反映出企业的实力和整体形象,同时能够使员工感到被企业重视和尊重,这样的组织便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可,即便其他企业的薪酬或者其他条件较好,员工也会更多的考虑在一个管理规范,尊重员工利益、心情舒畅的地方工作。而管理混乱无章、毫不站在员工角度出发的组织,即便能够在眼下留住员工,但是得不到员工的忠诚,跳槽只是时间的问题。
关于员工满意度的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一
关心爱护员工,提高员工企业归属感与自豪感!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
酒店管理论文是考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掌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写作酒店管理论文前,我们要先确定好一个论文的题目,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
有效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九大方法曾有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诚信经济”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调节下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当我们